学术投稿

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性损伤调查分析及防护策略

王淑芹;吕林英;王伟;王丽;李金玲

关键词:护理人员, 暴露性损伤, 医院感染, 职业防护
摘要:目的 医院感染一直是威胁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的严重问题,尤其是与患者时刻紧密接触的护理人员,本研究调查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自我防护、防止感染等情况,为制定护理人员防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无记名的方式分别随机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220例,调查其掌握医院消毒剂作用范围情况、对医院防护的看法、防护过程中是否接触过患者的血液、是否戴口罩等21项问题,并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结果 现阶段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防护工作中存在着不足,医护人员及医院不注重防护认识管理,必然导致暴露后感染的增加.结论 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管理,建立防护路径,以避免大多数暴露性损伤,并有效减少暴露后感染几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浆细胞性乳腺炎22例手术分析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 2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乳腺区段切除13例;乳晕下导管+乳腺肿块切除5例;切开引流,二期切除病变导管3例;单纯乳房切除术1例.随访20例,复发2例.结论 手术是治疗本病有效的方法,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冯艳玉;朱泽卫;林俊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40例X线检查分析

    1962年,Charnley载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以来,随着高科技材料的开发利用,人工假体性能得到全面提高,加上各国学者对手术路径的几经研究改进,当代的人工髋关节已经成为现代矫形外科学中的重要成就之一.医学影像学资料不仅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选择假体的主要依据,而且也是评估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尽管CT和MRI现已广泛应用,X线对人工髋的检查和评价,既廉洁又方便,仍显示出不能替代的独特优越性.

    作者:杨建波;刘玉波;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姜黄素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其细胞活性的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姜黄素能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并且有效的抑制其分泌VEGF的水平.姜黄素作用组与对照组上清液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姜黄素抗VEGF的药理活性,很可能在翼状胬肉发病及发展的关键环节起到了重要的抑制作用.

    作者:陆成伟;薛春燕;董宇;周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大学生无偿献血反应115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并分析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时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调查了近3年参加无偿献血并出现献血反应的大学生115例,并结合当前献血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的生理条件、献血环境和医务人员的态度、技术等因素是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 营造良好的献血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及加大宣传力度等可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肖素红;卢蕾;成静;杨萍;张伟峰;李艳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氯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蛋白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CGN患者,给予氯沙坦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周和12周24h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压(MBp)、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和MB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UN和SCr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氯沙坦可以有效减少CGN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延缓肾小球硬化进程,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

    作者:王飞;庞家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矿工创伤后心理状况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矿难后获救矿工和未经历矿难的矿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将经历矿难获救的200名矿工设为创伤组,未经历矿难的220名矿工设为对照组,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量评估,比较二组矿工经历矿难创伤事件后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创伤组矿工PTSD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9.64%对8.13%);创伤组矿工在PCL-C量表的警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矿工(P<0.05);创伤组矿工在SCL-90总分及各因子的得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SCL总分等显著高于对照组矿工(P<0.05);创伤组矿工客观支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矿工(P<0.05).结论 经历矿难事件的矿工更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反应(P<0.01),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降低(P<0.05),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尤其在客观支持方面(P<0.05)给予更多的支持.

    作者:李洪波;韩雪;张赟;杨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神经病学医学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国际医学交流日渐增加,当今的医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医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培养和提升.10余年来各大医学院校应教育部的要求,积极推动使用英语进行医学双语教学,侧重于以英语做载体来传授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公共英语和医学专业英语能力[1].本文探寻公共英语和双语教学之间的一种衔接教学方法,并尝试将其应用于实践,旨在提升学生医学专业英语水平,减轻双语教学教师压力,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作者:霍阳;高旭光;陈江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二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儿家长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几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进行全程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儿的住院天数及费用,有利于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杨燕澜;武宇辉;尹艳;陈丽;叶惠英;严建花;王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切开复位可塑钛板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跟骨折32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塑钛板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跟骨折的临床效果和疗效分析.方法 32例32足跟骨粉碎性骨折均采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塑钛板内固定+植骨术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32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9.5个月,术后均无皮缘局限性坏死.参照Marglandfood score评分标准,对患足加以评估,20足疗效为优,11足为良,1足为可.结论 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塑性钛板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跟骨粉碎骨折的方法.

    作者:周熙;撒忠秋;白志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McNamara分析法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McNamara分析法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进行头影测量,探讨其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60例,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McNamara分析,得到7项相关指标.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男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有效上颌长度、上颌突距大于男性正常(牙合)(P<0.05);②女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有效上颌长度、下颌突距、上切牙突距均大于女性正常(牙合)(P<0.05).③男性拔牙患者上颌突距,上切牙突距及下切牙突距明显大于男性非拔牙患者(P<0.05).④女性拔牙患者上颌突距明显大于女性非拔牙患者(P<0.05).结论 McNamara分析法的部分数据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诊断及矫治设计有参考价值;男性患者上颌突距大于正常值的17.10%同时上下切牙突距分别大于正常值的54.03%和60.61%时可考虑拔牙.女性患者上颌突距大于正常值的36.71%时可考虑拔牙.

    作者:徐江;李昊妍;梁永强;李欣;解学红;胡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眼科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眼科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眼病患者46例,用7.5~10.0MHz探头及CDFI观察眼球各层结构及眼后节的改变.结果 45例患者发现异常,其中包括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脱离,晶体不全脱位.结论 高频超声既可观察到眼球的全貌,又可观察到眼后节的改变,拓宽了高频超声在眼科痰病诊断中的应用范围.

    作者:冯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颅内压监测及侧脑室外流联合脑脊液置换在脑室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及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在脑室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患者被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联合治疗组患者行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定期脑脊液置换术.对照组单纯行脑脊液置换术.所有患者分别在第1,2,3,7,10,14,21d同时采用腰穿测颅内压和无创颅压检测仪测颅压,另外予格拉斯哥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二组颅高压和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患者同时检测,二种监测颅压方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更有效减少颅内高压,改善预后,同时应用无创颅压监测与有创颅压监测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李富勇;高祚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认知干预与康复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我院相关科室所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与康复护理.分别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SS-QOL(生活质量量表)对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SCL-90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二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SS-QOL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二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干预与康复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良好,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李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分析

    我科2012年4月-2013年6月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29例38个椎体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中老年女性,年龄55~87岁,平均71岁.骨折椎体共38个,其中陈旧性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1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摔伤或抬重物史,其中1例手提5kg大米后骨折,伤后1h至1月人院,平均3d,1例陈旧性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伤后半年来院就诊;其中主要症状为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术前X线片示椎体前缘有不同程度压缩,大压缩程度超过90%;MRI显示伤椎后壁完整,有新鲜出血,伤椎T2加权呈高信号,其中陈旧性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MRI提示椎体水肿.X线片证实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病理基础.

    作者:杜宏伟;丛强;连杰;夏传龙;王金锋;张世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Ⅲ、Ⅳ期压疮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Ⅲ、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原则.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Ⅲ、Ⅳ期压疮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观察患者愈合时间、效果及护理体会.结果 143例患者中愈合100例,显效23例,好转20例.结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较单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及常规治疗方法更好的改善Ⅲ、Ⅳ期压疮创面的愈合,避免患者组织感染,提高压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护理管理在临床工作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甘草酸二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博来霉素(BLM)所致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造模并移入MSC后,腹腔注射甘草酸二胺28d,测定相关生化指标,PCR检测移植MSC向肺脏的迁移、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肺泡Ⅱ型细胞(ATⅡ)的数量.结果 与MSC组相比,甘草酸二胺+ MSC组(GMSC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PY)和血清MDA含量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升高.sry基因表达明显增多(P<0.01),肺组织ATⅡ增多.结论 甘草酸二胺对MSC治疗肺纤维化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机体内的抗氧化和促进MSC向肺组织的移入和向ATⅡ的转化有关.

    作者:黄坤;吴晓梅;王欣燕;康小文;肖金玲;李兆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NICU常规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NICU常规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分析其原因.方法 回顾近年本院NICU常规机械通气治疗中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患者36例,总结其临床变化、实验室或辅助检查、机械通气指标和医护处理.结果 并发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9例、插管过深15例、脱管5例、通气过度9例、肺气压伤9例、咽喉或气管上段损伤12例、早产儿视网膜病1例;主要与医疗措施或护理操作不当、医院感染、患儿本身危重等因素有关.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机械通气的理论和操作水平,遵守无菌原则,密切监测病情,以减少医源性并发症.

    作者:祝伟;张成云;张念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机体炎性反应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机体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二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 二组患者手术时间相似(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术前血清中CRP、TNF-α、IL-6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二组血清中CRP、TNF-α、IL-6和IL-10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机体炎性反应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肠黏膜机械屏障的损伤与修复的相关研究

    肠道除消化吸收功能外,在防止感染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作用.肠道是人体大的细菌储存器官,能够容纳约1012个细菌,产生大量的内毒素.正常情况下肠腔内细菌不能透过肠壁进入全身脏器和组织,这是因为肠黏膜具有阻止细菌和内毒素的屏障功能.肠黏膜屏障由四部分组成:机械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和化学屏障[1,2].肠黏膜机械屏障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它实质是由肠上皮分泌的黏液肠上皮细胞及其紧密连接等组成的防御性的组织单层.很多研究表明:创伤、烧伤、休克、感染等应激状况均可使胃肠黏膜缺血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营养障碍,引起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损伤,细菌、内毒素移位,终导致肠源性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所以治疗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就成为预防和治疗MODS的关键[3-5].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黏膜机械屏障在防止致病菌和内毒素经肠道入侵机体方面发挥极为重要作用,其损伤与修复的相关探索也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作者:苗中兴;王玉杰;徐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三联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及对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煎服、直肠滴注、静脉滴注中药三联联合治疗.对照组以静脉滴注银杏叶注射液+胞磷胆碱,疗程均为14d.比较二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脑血流量改善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二组患者脑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中药三联疗法疗效显著,并可以显著改善脑血流量.

    作者:阎广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