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开复位可塑钛板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跟骨折32例疗效分析

周熙;撒忠秋;白志林

关键词:骨折, 跟骨, 内固定, 可塑钛板, 植骨
摘要:目的 探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塑钛板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跟骨折的临床效果和疗效分析.方法 32例32足跟骨粉碎性骨折均采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塑钛板内固定+植骨术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32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9.5个月,术后均无皮缘局限性坏死.参照Marglandfood score评分标准,对患足加以评估,20足疗效为优,11足为良,1足为可.结论 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塑性钛板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跟骨粉碎骨折的方法.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草酸二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博来霉素(BLM)所致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造模并移入MSC后,腹腔注射甘草酸二胺28d,测定相关生化指标,PCR检测移植MSC向肺脏的迁移、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肺泡Ⅱ型细胞(ATⅡ)的数量.结果 与MSC组相比,甘草酸二胺+ MSC组(GMSC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PY)和血清MDA含量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升高.sry基因表达明显增多(P<0.01),肺组织ATⅡ增多.结论 甘草酸二胺对MSC治疗肺纤维化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机体内的抗氧化和促进MSC向肺组织的移入和向ATⅡ的转化有关.

    作者:黄坤;吴晓梅;王欣燕;康小文;肖金玲;李兆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三联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及对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煎服、直肠滴注、静脉滴注中药三联联合治疗.对照组以静脉滴注银杏叶注射液+胞磷胆碱,疗程均为14d.比较二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脑血流量改善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二组患者脑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中药三联疗法疗效显著,并可以显著改善脑血流量.

    作者:阎广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重度功能性便秘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肝功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和护理

    目的 探讨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肠道功能、肝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2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SFC患者,随机分成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延迟肠内营养组(DEN组),观察手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白蛋白变化、转氨酶变化、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结SFC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经验.结果 EEN组手术后排气(2.53±0.49)d,手术后排便时间(3.13±0.30)d,手术后住院时间(12.53±0.32)d,均较DEN组减少(P<0.05);EEN组术后7d白蛋白与DEN组相似(P>0.05),但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DEN组(P<0.05);EEN组谷草转氨酶水平低于DEN组,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腹泻发生率(71.4%VS 75.0%)和吻合口瘘发生率相似.结论 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加快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保护肝功能,不增加腹泻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作者:张显茹;王明智;单慧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性损伤调查分析及防护策略

    目的 医院感染一直是威胁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的严重问题,尤其是与患者时刻紧密接触的护理人员,本研究调查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自我防护、防止感染等情况,为制定护理人员防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无记名的方式分别随机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220例,调查其掌握医院消毒剂作用范围情况、对医院防护的看法、防护过程中是否接触过患者的血液、是否戴口罩等21项问题,并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结果 现阶段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防护工作中存在着不足,医护人员及医院不注重防护认识管理,必然导致暴露后感染的增加.结论 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管理,建立防护路径,以避免大多数暴露性损伤,并有效减少暴露后感染几率.

    作者:王淑芹;吕林英;王伟;王丽;李金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预防ICU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ICU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ICU患者435例为对照组(未开展人性化护理组).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ICU患者426例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组).比较二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胃管、导尿管、静脉置管、引流管非计划拔管率1.17%、2.11%、2.82%、0.00%低于对照组3.68%、4.83%、11.26%、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人性化的护理能够降低ICU置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

    作者:宋玉兰;龙玉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胰岛素对瓦斯爆炸伤大鼠中性粒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胰岛素调节瓦斯爆炸伤大鼠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作用.方法 胰岛素组和非胰岛素组的中性粒细胞(PMN)分别培养,3、6、12、18、24、36h,比较二组PMN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胰岛素组的PMN的凋亡率显著高于非胰岛素组(P<0.05).结论 胰岛素促进了PMN以凋亡形式的死亡.

    作者:张焱焱;白俊清;郑俊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143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3例患者以腮腺肿胀或发热为首发症状,大部分发生并发症;有或无接触史,或接触史不详;患者有疫苗接种或无疫苗接种,或接种不详.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患者,但以1月和5月为高发,分别占20.28%和19.58%.并发脑膜炎10例,并发胰腺炎12例,并发颌下腺炎6倒,并发睾丸炎3例.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9~15d,平均12d.结论 精心护理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治愈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吴桂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瓦斯爆炸伤致吸入性肺损伤诊疗特点

    瓦斯爆炸伤是一种烧伤、爆炸冲击波、有害气体吸入等复合伤[1].瓦斯爆炸后可产生高温、毒气引起吸入性肺损伤.吸入性肺损伤是热力和/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以及肺实质的损害,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瓦斯爆炸伤引起的吸入性肺损伤和其他吸入性肺损伤有显著区别,常常合并胸部爆震伤.所以病情更加复杂,治疗更加困难.1 临床资料选择唐山地区医院1989-2009年收治的共168例瓦斯爆炸伤患者,其中的吸入性肺损伤67例.均为男性,年龄23~45岁,平均30.5岁.其中小面积烧伤9例,中等面积烧伤47例,大面积烧伤10例.在67例吸入性肺损伤患者中合并胸部爆震伤15例.检索1989-2009年国内医学期刊关于瓦斯爆炸伤文章共70篇.共涉及瓦斯爆炸伤害患者3 575例,其中合并吸入性肺损伤1 672例,吸入性肺损伤病发率高达46.77%.

    作者:宋敬锋;白俊清;梁春雨;刘昊;陆雪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58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法及时机选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8月的SAP病例58例,评估常规保守治疗、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手术三种方法在治疗过程中的时机选择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SAP治疗中积极常规治疗治愈率高;早期(<72h)血液滤过不良反应多,预后差;手术时间越早,痛死率越高.结论 SAP的早期宜采取积极的常规保守治疗,稳定内环境;慎重选择血液滤过;推迟手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作者:许玉花;王磊;郭继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甲泼尼龙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二组不同剂量甲泼尼龙配合有效地护理措施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及激素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儿内科住院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二组均给予抑酸、解痉、改善血管通透性等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26例,给予中大剂量甲泼尼龙[10mg/(kg· d)]治疗,3d后减半量并规律减量至停药;对照组22例给予小剂量甲泼尼龙[2mg/(kg·d)]治疗,病情缓解后激素减量同治疗组.同时二组均给予合理积极地护理治疗.观察比较二组皮疹消退时间、腹痛、消化道出血缓解及消失等消化道症状缓解的时间及二组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加重、应激性溃疡、继发感染,严重高血压等明显激素副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皮肤紫癜消退时间更快,同时腹痛、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缓解所需要的时间更短,且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应激性溃疡、继发感染、严重高血压等明显激素副作用,院外随访1个月无明显异常.结论 早期应用中大剂量甲泼尼龙配合正规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合理且安全的选择.

    作者:李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切开复位可塑钛板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跟骨折32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塑钛板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跟骨折的临床效果和疗效分析.方法 32例32足跟骨粉碎性骨折均采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塑钛板内固定+植骨术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32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9.5个月,术后均无皮缘局限性坏死.参照Marglandfood score评分标准,对患足加以评估,20足疗效为优,11足为良,1足为可.结论 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塑性钛板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跟骨粉碎骨折的方法.

    作者:周熙;撒忠秋;白志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索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早产儿按编号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二组早产儿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措施相同.常规组在不能经口喂养期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观察组给予发展性照顾,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早产儿血液中胃泌素(GAS)的水平,记录二组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日龄1,3个月头围、体重、身高.结果 开奶前(入院时)、5,10d早产儿常规组GAS分别57.20±14.03、115.59±25.87、174.09±26.48,观察组早产儿GAS分别为58.01±15.19、138.52±26.62、195.20±24.24,二者除入院时外,5,10d观察组GAS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观察组(9.12±2.19)d,常规组(12.00±2.12)d(P<0.05);1个月时头围、体重、身高常规组(34.40±0.74)cm、(2.80±0.24)kg、(45.07±0.86)cm,观察组分别为(34.86±0.82)cm、(2.98±0.25)kg、(46.05±1.34)cm;3个月时头围、体重、身高常规组(35.77±1.95)cm、(5.02±0.24)kg、(51.16±0.91)cm,观察组分别为(36.64±1.02)cm、(5.26±0.31)kg、(52.15±1.77)cm,观察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发展性照顾可促进早产儿胃泌素的释放,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及体重增长,有利于早产儿体格的发育.

    作者:徐芬;沈莉芬;刘永琴;杨倩;张晴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肠黏膜机械屏障的损伤与修复的相关研究

    肠道除消化吸收功能外,在防止感染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作用.肠道是人体大的细菌储存器官,能够容纳约1012个细菌,产生大量的内毒素.正常情况下肠腔内细菌不能透过肠壁进入全身脏器和组织,这是因为肠黏膜具有阻止细菌和内毒素的屏障功能.肠黏膜屏障由四部分组成:机械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和化学屏障[1,2].肠黏膜机械屏障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它实质是由肠上皮分泌的黏液肠上皮细胞及其紧密连接等组成的防御性的组织单层.很多研究表明:创伤、烧伤、休克、感染等应激状况均可使胃肠黏膜缺血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营养障碍,引起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损伤,细菌、内毒素移位,终导致肠源性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所以治疗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就成为预防和治疗MODS的关键[3-5].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黏膜机械屏障在防止致病菌和内毒素经肠道入侵机体方面发挥极为重要作用,其损伤与修复的相关探索也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作者:苗中兴;王玉杰;徐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制酶菌素AD油外用治疗胆道闭锁患儿口腔感染100例分析

    胆道闭锁在新生儿期发病率约为1∶10 000~15 000,我科自2007年始平均每年收治30~50例,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口腔感染俗称鹅口疮,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者常发此症[1].胆道闭锁患儿术后恢复病程较长,反复胆系感染,给予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故口腔感染发生率较高.如不及时治疗,可蔓延到深部,形成深部霉菌感染而危及生命.我们通过开展制酶菌素AD油治疗胆道闭锁患儿口腔感染的大范围应用,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CT导引下多靶点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13例临床观察

    2001年5月-2012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对213例出血量在15~7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CT导引下多靶点穿刺引流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13例患者中,男147例,女66例;年龄28~72岁,平均49岁.既往有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时间不等;入院时仅有肢体功能障碍或语言障碍患者51例,有肢体功能障碍或语言障碍伴有嗜睡或神志恍惚者62例,肢体功能障碍伴有浅昏迷35例,中度昏迷51例,深昏迷14例.影像学检查血肿量在15~ml 124例,30~70ml 89例;基底节区出血142例,颞叶20例,额叶27例,顶叶24例.

    作者:李敬三;张希军;吕业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眼科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眼科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眼病患者46例,用7.5~10.0MHz探头及CDFI观察眼球各层结构及眼后节的改变.结果 45例患者发现异常,其中包括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脱离,晶体不全脱位.结论 高频超声既可观察到眼球的全貌,又可观察到眼后节的改变,拓宽了高频超声在眼科痰病诊断中的应用范围.

    作者:冯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s,H-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入选2011年4月-2013年3月我科确诊AMI患者74例并记录患者临床资料,于确诊时即采集静脉血测定H-FABP水平.根据其测定值将患者分为二组,A组:H-FABP<65 ng/ml;B组:H-FABP≥65ng/ml.比较二组间临床资料及确诊后30d、180d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衰超声指数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二组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确诊后30d及180d时LVEF均比B组高而LVEDD、LVESD及心衰超声指数均比B组低,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诊后30d及180d时,A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P<0.05).其中A组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及靶病变血管重建的发生率低于B组,但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的测定为评价AMI患者的短期及长期心功能提供了客观的信息,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凤云;杨凤兰;张秀萍;刘志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22例手术分析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 2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乳腺区段切除13例;乳晕下导管+乳腺肿块切除5例;切开引流,二期切除病变导管3例;单纯乳房切除术1例.随访20例,复发2例.结论 手术是治疗本病有效的方法,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冯艳玉;朱泽卫;林俊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NICU常规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NICU常规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分析其原因.方法 回顾近年本院NICU常规机械通气治疗中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患者36例,总结其临床变化、实验室或辅助检查、机械通气指标和医护处理.结果 并发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9例、插管过深15例、脱管5例、通气过度9例、肺气压伤9例、咽喉或气管上段损伤12例、早产儿视网膜病1例;主要与医疗措施或护理操作不当、医院感染、患儿本身危重等因素有关.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机械通气的理论和操作水平,遵守无菌原则,密切监测病情,以减少医源性并发症.

    作者:祝伟;张成云;张念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McNamara分析法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McNamara分析法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进行头影测量,探讨其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60例,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McNamara分析,得到7项相关指标.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男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有效上颌长度、上颌突距大于男性正常(牙合)(P<0.05);②女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有效上颌长度、下颌突距、上切牙突距均大于女性正常(牙合)(P<0.05).③男性拔牙患者上颌突距,上切牙突距及下切牙突距明显大于男性非拔牙患者(P<0.05).④女性拔牙患者上颌突距明显大于女性非拔牙患者(P<0.05).结论 McNamara分析法的部分数据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诊断及矫治设计有参考价值;男性患者上颌突距大于正常值的17.10%同时上下切牙突距分别大于正常值的54.03%和60.61%时可考虑拔牙.女性患者上颌突距大于正常值的36.71%时可考虑拔牙.

    作者:徐江;李昊妍;梁永强;李欣;解学红;胡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