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60例原因分析

赵捍东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摘要:目的 分析60例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 60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原因为26例骨孔过小,12例死腔形成,3例术中出血,6例泪囊未打开,8例筛泡前移,5例术前诊断错误.60例中双瓣式吻合术39例,多瓣式吻合术21例.有49例进行第二次手术获得成功.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骨孔过小与死腔形成,应予针对性预防.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LA全相合同胞骨髓移植术后早期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报道1例重型地中海贫血HLA全相合同胞骨髓移植术后早期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随访,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该病例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4岁8个月,因重型β-地中海贫血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行HLA全相合同胞骨髓移植术,移植术后15d起出现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伴乳酸脱氢酶及间接胆红素升高,间接抗人球试验阴性,直接抗人球试验IgG阳性、C3d阴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AIHA的主要发生机制可能有多重因素,加强移植术后AIHA发病机制的研究,将有利于该并发症的防治和改善预后.

    作者:刘四喜;李长钢;麦惠容;袁秀丽;陈森敏;刘仕林;文飞球;李春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家兔肺爆震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家兔肺爆震伤模型,探讨早期主要死亡原因.方法 40只家兔按致伤距离(d)随机分为7组:1个正常无致伤对照组(a),6个肺爆震伤模型组(b、c、d、e、f、g),按不同致伤距离(d)分组.伤后观察家兔生命体征、肺含水量及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致死距离为12cm无救治早期死亡率为100%,常规救治后能够存活时间超过3h.结论 呼吸衰竭是动物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d=12cm组能够模拟胸部爆震伤的疾病特点,重复性好.

    作者:白俊清;宋敬锋;白璐;刘昊;梁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低密度脂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前瞻性连续募集住院期间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检测患者服用稳定剂量氯吡格雷后第五天的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根据LDL-C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组(LDL-C< 1.8mmol/L)和异常组(LDL-C≥1.8mmol/L),观察不同水平LDL-C对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相关和多无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与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结果 在连续募集的50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经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中,LDL-C异常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LDL-C正常组患者[(42.27士19.07)vs.(38.18±18.13)%,P=0.04].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LDL-C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11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经校对性别、β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替罗非班等影响因素后,LDL-C仍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相关(P=0.01).结论 LDL-C水平可影响ACS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

    作者:高晓攀;陈曦;张蓝宁;李晓琪;杨洁;徐斌;王红娟;许强;李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放松训练对眼外伤患者焦虑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对眼外伤患者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84例存在焦虑的眼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二组均按照眼外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于入院后第二天和干预1周后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对二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训练可以改善眼外伤患者的焦虑状态,可为心理护理提供良好的干预措施.

    作者:郭全荣;郭全伟;李桂珠;邵通;张敏;陈长香;于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及相关研究进展

    当代社会,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已高达3.47亿[1].据相关研究测算[2],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也已高达9 240万,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由糖尿病引发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可造成患者死亡、致残.以往的治疗模式以内科治疗为主,如调节饮食,运动疗法,应用药物和外源性胰岛素等.但上述方法均不能较为理想的控制血糖水平[3]、阻止并发症进展[4].并且由于依从度较差,使得多数患者不能坚持终生服药和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严格限制饮食和血糖反复波动使患者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代谢手术治疗则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选择.

    作者:孙秉赋;张博;栾明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镜下颞部发际内小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内镜在颧骨颧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颞部发际内小切口,微型钛板对26例非粉碎性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在内镜下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26例患者创口均甲级愈合,除1例面部轻度肿胀、1例患者患侧面部有麻木感外,其余均面型对称,开口度恢复正常.结论 内镜下颞部发际内小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具有创伤小、瘢痕隐蔽、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既恢复了功能、又很好的达到了美学要求.

    作者:文臣娟;赵坚;张望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阿仑磷酸钠治疗组.B、C组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A组接受假手术.术后6周检测股骨骨密度确认骨质疏松造模成功,同时C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15μg/kg,2次/周),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1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左侧股骨骨密度,取左侧胫骨做硬组织切片,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松质骨骨量、微观结构,提取右侧股骨和胫骨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Reahime PCR检测第三代细胞RANKL表达.结果 ①卵巢切除术后8周,大鼠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②A、C组骨密度显著高于B组,C组显著低于A组(P<0.05).③胫骨近端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厚度,A组显著高于B、C组,C组显著高于B组(P<0.05),A、C组破骨细胞数、骨小梁分离度、骨吸收长度比均显著低于B组(P<0.05).④B组RANKL表达显著高于A、C组(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可通过抑制骨吸收、改善其微观结构部分阻止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的下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成骨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RNAKL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嵩;焦颖华;邢磊;陈乃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心脑血管事件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的测定,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测定颈动脉IMT和硬化斑块指数及积分.检测155例患者,脑梗死组56例,心肌梗死组43例,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组24例,同时检测40例无明显心脑血管病患者.结果 相关参数对照组与其他3个观察组相比IMT显著低(P<0.01),3个观察组间的IMT相比P>0.05;观察组的IMT明显高于正常(P<0.01),3个观察组间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P<0.01,3个观察组中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组的检出率高,但三组间比较P>0.05;3个观察组的斑块指数及斑块积分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组高于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组(P<0.01),脑梗死组与心肌梗死组相比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较好指标,脉斑块与颈动心脑血管事件正相关.

    作者:高凌宇;李朝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诱导麻醉应用于孕期牙痛156例的心理观察及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孕妇心理因素在牙痛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从2005年5月-2012年5月156例孕期牙痛患者,对治疗中的恐惧及疼痛的心理状态及所采用的施治方式.材料采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樟脑酚、氢氧化钙糊剂、丁香油氧化锌糊剂.结果 对所采用的术前诱导麻醉.间接失活的孕期牙痛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经过诱导麻醉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的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的占8.97%.结论 掌握孕期牙痛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起很大作用.

    作者:董志坚;徐梅;曹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提高气管拔管安全性.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麻醉恢复室苏醒期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不同时间点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RSS镇静评分、躁动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二组手术一般情况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R、SBP及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即刻(T3)和拔管后(T4、T5)HR、SBP及DBP水平较拔管前(T1、T2)显著增高(P<0.05),拔管后20min(T6)恢复至拔管前(P>0.05).二组T1、T2、T6时间点HR、SBP及DBP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及T5时间点对照组HR、SBP及DBP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各时间点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T5及T6各时间点RSS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4、T5时间点RSS镇静评分明显高于T3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与对照组的40.00%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给予适量右美托咪定,能维持拔管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躁动发生率,可有效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应激反应.

    作者:肖雪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轻型30例、中型20例、重型10例.根据梗死面积分为轻度梗死26例、中度梗死24例、重度梗死10例.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患者50例为对照组.二组分别测定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型、重型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轻型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和重度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梗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与脑梗死有着密切关系,其升高水平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脑梗死病变程度的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孔咏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替比夫定抗病毒对肌酸激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perinatal)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抗病毒治疗对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的影响.方法 12例围生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从乙肝标志物的角度分为HBsAg、HBeAg、HbcAb阳性(乙肝大三阳)8例,HBsAg、HBeAb、HbcAb阳性(乙肝小三阳)4例;从围生期的角度分为妊娠前2例、妊娠早期4例、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4例.对LdT治疗前和分娩前CK和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进行监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12例患者治疗后CK值未见异常;妊娠前和妊娠早期、妊娠中期的8例患者分娩前HBV DNA转阴性,妊娠晚期4例患者HBVDNA降至103~104.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使用LdT抗病毒治疗对CK无影响,而且降低HBV DNA效果确切.

    作者:赵世印;谭华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穴位按摩与涌泉散对产后乳汁分泌的作用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与涌泉散对产后乳汁分泌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足月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后早期实施乳房穴位按摩,对照组在产后1h立即服用涌泉散自煎汤剂,每次200ml,2次/d.结果 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24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穴位按摩与涌泉散对产后乳汁分泌均有促进作用,穴位按摩效果优于涌泉散.

    作者:苑巍;张书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有核红细胞报警功能评价

    目的 评价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标本,出现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NRBC)报警的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以及提示信息Q-Flag值在一定区间内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方法 选择48例Sysmex XT-4000i出现报警(100≤Q-Flag值≤300)的标本,以及未出现报警(Q-Flag值<100)的标本200例,用手工显微镜镜检作为金标准复检.结果 NRBC提示信息在(100≤Q-Flag值≤200)区间的阳性预告值为38.7%,在(200<Q-Flag值≤300)区间的阳性预期值为58.8%,在(Q-Flag值<100)区间的阴性预期值为99%.结论 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NR-BC报警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与NRBC报警所在的区间有关系.

    作者:王士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介入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于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共258例,随机分为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研究组和水化治疗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02例,对照组156例.术前查血清肌酐水平,并依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术后检测所有患者第二天、第三天血清肌酐水平,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应用造影剂前后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程度不同,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程度、血清肌酐清除率下降的程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4.9%,对照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清除率的变化,二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等资料,表明在充分水化的基础上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能够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对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作者:王昭;徐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苏醒时间、拔管时呛咳、手术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ASA I~Ⅱ级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二组患者均接受咪达唑仑、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D组患者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啶0.5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C组输注生理盐水20ml,输注时间10min.记录诱导前(T0)、术毕(T1)、吸痰时(T2)、苏醒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拔管时呛咳评分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D组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稳定.C组血压、心率手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和D组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D组拔管时呛咳评分及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二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有效减轻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呛咳躁动.

    作者:孔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观察使用二甲双胍和辛伐他汀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变化为临床糖尿病患者正畸牙移动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空腹一次性注射STZ溶液(40mg/kg),注射STZ3d后,大鼠空腹血糖高于16.7mmol,尿糖((卅)),视为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建模后,分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和辛伐他汀组,空腹检测血糖、血脂.结果 二甲双胍组与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 汀组都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但联合用药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组,TG、TC、LDL联合用药组低于二甲双胍组,低于模型组(P<0.05);HDL联合用药组高于二甲双胍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用药降血糖、血脂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组.

    作者:张彬;贾薇;温黎明;廖囡囡;孟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卡贝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用于剖宫产术止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卡贝缩宫素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我院相关科室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40例产妇给予缩宫素处理,观察组40例产妇则以卡贝缩宫素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处理.对二组产妇术中与术后的出血量、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产妇无论是术中出血量还是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多于观察组产妇,比较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长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产妇在临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缩宫素处理,卡贝缩宫素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止血效果更佳,且产妇的临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呼改琴;黑江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气囊测压法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

    目的 本研究拟评估采用左侧支气管气囊测压法行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定位效果.方法 拟在全麻下行择期胸科手术患者91例,随机分成二组:指示球囊组(Ⅰ组,n=46),听诊组(Ⅱ组,n=45).麻醉诱导成功达到插管条件后用常规方法行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方法Ⅰ组中当插入后继续向前推动导管直至遇到阻力时停止,将支气管指示球囊通过三通连接压力表,并通过三通缓慢注入1.0~2.0ml空气使气囊压力达到30cmH2O,然后缓慢回退导管直至压力表显示为初始值一半时停止,抽空支气管气囊的空气,将导管向前推进1cm,重新将气囊充入气体,完成定位.Ⅱ组中使用传统听诊法进行判断定位.结果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验证二组导管定位情况,Ⅰ组的成功率为95.7%,导管处于理想位置的为34例,Ⅱ组成功率为66.7%,导管处于理想位置的为10例,Ⅰ组成功率和处于理想位置的人数均优于Ⅱ组(P<0.05).结论 左侧支气管气囊测压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在无纤维支气管镜应用条件时可作为其替代方法,具有明显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志永;丁翠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比较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为子宫肌瘤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记录比较二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出现膀胱、输尿管、肠管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引流量(34.37±12.06)ml,对照组(38.30±12.2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临床症状均缓解.结论 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优缺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医疗花费少,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邓敏;朱菊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