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王昭;徐震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 水化, 腺苷受体抑制剂, 预防
摘要:目的 探讨介入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于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共258例,随机分为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研究组和水化治疗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02例,对照组156例.术前查血清肌酐水平,并依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术后检测所有患者第二天、第三天血清肌酐水平,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应用造影剂前后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程度不同,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程度、血清肌酐清除率下降的程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4.9%,对照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清除率的变化,二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等资料,表明在充分水化的基础上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能够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对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观察使用二甲双胍和辛伐他汀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变化为临床糖尿病患者正畸牙移动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空腹一次性注射STZ溶液(40mg/kg),注射STZ3d后,大鼠空腹血糖高于16.7mmol,尿糖((卅)),视为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建模后,分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和辛伐他汀组,空腹检测血糖、血脂.结果 二甲双胍组与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 汀组都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但联合用药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组,TG、TC、LDL联合用药组低于二甲双胍组,低于模型组(P<0.05);HDL联合用药组高于二甲双胍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用药降血糖、血脂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组.

    作者:张彬;贾薇;温黎明;廖囡囡;孟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梗死后遗症应用通心络胶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8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并监测二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黏度的变化及NIHSS评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脂、血液黏度指标、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出现再发脑梗死事件多于治疗组.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减低血脂、血液黏度,降低NIHSS评分,减少脑梗死复发,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有益.

    作者:郭菊秋;王小洁;姚宝林;张寒;何丽娜;卢新;杨静;亢瑞娜;石秋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比较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为子宫肌瘤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记录比较二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出现膀胱、输尿管、肠管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引流量(34.37±12.06)ml,对照组(38.30±12.2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临床症状均缓解.结论 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优缺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医疗花费少,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邓敏;朱菊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开设卫生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可行性分析(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现代职业教育不光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现代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要同市场“零距离”对接,真正把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通过大量调研与论证,得出结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开设卫生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切实可行.

    作者:吴欣欣;周文君;张学艳;库雪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尘肺病与现代影像学技术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我国粉尘的职业危害严重,是世界上尘肺病例多的国家.尘肺病需要根据职业暴露史、高千伏X线胸片检查,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流行病学和健康监护资料,参考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做出的综合诊断.影像学检查不仅能够明确病变的存在、范围及程度,还可以进行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和随访.我国现行的尘肺病诊断标准[1]中高千伏X射线胸片影像学改变仍是尘肺病诊断分期的主要依据.但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尘肺病将有更多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供选择.

    作者:吴二丰;张勤丽;李海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介入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于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共258例,随机分为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研究组和水化治疗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02例,对照组156例.术前查血清肌酐水平,并依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术后检测所有患者第二天、第三天血清肌酐水平,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应用造影剂前后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程度不同,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程度、血清肌酐清除率下降的程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4.9%,对照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清除率的变化,二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等资料,表明在充分水化的基础上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能够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对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作者:王昭;徐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45例疗效分析

    目的 对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部分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术后早中期的的影像学及临床评估,回顾性分析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近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所治疗的部分股骨头坏死ARCOⅢ、Ⅳ期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共45例55髋,男27例34髋,女18例21髋,年龄34~62岁,平均44岁,按ARCO分期,Ⅲ期6例6髋,Ⅳ期39例49髋.病程3~16年,平均9.3年.其中行单侧股骨头坏死手术治疗患者35例35髋,双侧股骨头坏死手术治疗患者10例20髋.术后1周内、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查X线片,评估假体有无松动、下沉、断裂.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术后2年Harris评分优42髋、良10髋、中3髋,优良率94.5%.所有患者无假体松动或下沉、无特异性并发症发生.无假体脱位发生.1例患者术后4个月不慎跌倒致股骨假体远端骨折,给予锁定板固定,假体侧单皮质固定、钛缆捆扎,3个月后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ARCOⅢ、Ⅳ期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袁义伦;蒋振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焦虑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焦虑情绪的发生原因和综合性心理干预防治措施.方法 16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108例,溶栓治疗后进行心理综合干预(干预组)68例和未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患者(未干预组)40例;未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法进行评分,对观察组中焦虑情绪者采用心理压力管理-增强自信-医护心理疏导综合治疗.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静脉溶栓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静脉溶栓对照组(75.93% VS 18.33%,P<0.01),综合心理干预组给予抗焦虑治疗后HAMA评分较前下降(53.85±6.56 VS 26.83±3.6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焦虑情绪的发生率非常高,影响溶栓干预的临床效果,采用心理压力管理-增强自信-医护心理疏导综合干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玉铁;侯俊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并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7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笔者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后编制的自编问卷收集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40%(54/375),以手术部位感染、喉返神经损伤和低钙血症为多见.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龄(OR=6.22,P=0.000)、淋巴结远处转移(OR=6.41,P=0.000)、营养不良(OR=16.83,P=0.000)、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OR=18.79,P=0.000)、基础疾病种类>3种(OR=4.88,P=0.000)和侵入性操作>3种(OR=4.58,P=0.000)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龄(OR=6.92,P=0.000)、营养不良(OR=10.04,P=0.000)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OR=12.87,P=0.000)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手术部位感染、喉返神经损伤和低钙血症为多见,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强化医务人员患者营养支持重要性,优化血糖控制方案,有效控制血糖,尤其是针对高危人群,减少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雅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70例,低剂量组、中剂量、高剂量组,分别采用6.25mg/d,12.5mg/d,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疗效差异及对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4、IL-8水平的影响.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中、高剂量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4、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间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4、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三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中、高剂量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略高于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1年后复发率略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12.5mg/d,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相同的疗效且复发率低,12.5mg/d剂量组的综合应用价值高.

    作者:吴逢霞;周新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唐山市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11月对唐山市三所大学2 986名女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不全面.不同属性女大学生知晓率比较,高年级明显高于低年级,医学专业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性观念开放,有9.38%的大学生已有过性行为.结论 唐山市在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认知水平较低,性态度较宽容,普遍对生殖健康知识有需求,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

    作者:张海杰;李茹莉;郭秋菊;张海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营养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前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前白蛋白的影响,阐述营养指导在AECOP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呼吸科住院的10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按照个体化原则给予患者营养指导,包括营养知识教育、膳食指导、改善膳食质量等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前白蛋白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 二组治疗前前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前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指导有助于AECOPD患者前白蛋白合成增多,增加患者免疫功能,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王金环;葛晓励;李秀荣;王玲;王亚囡;段丽君;张敏;刘信荣;刘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诱导麻醉应用于孕期牙痛156例的心理观察及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孕妇心理因素在牙痛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从2005年5月-2012年5月156例孕期牙痛患者,对治疗中的恐惧及疼痛的心理状态及所采用的施治方式.材料采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樟脑酚、氢氧化钙糊剂、丁香油氧化锌糊剂.结果 对所采用的术前诱导麻醉.间接失活的孕期牙痛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经过诱导麻醉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的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的占8.97%.结论 掌握孕期牙痛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起很大作用.

    作者:董志坚;徐梅;曹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二次定位缩野对肿瘤靶区及肺受照射剂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二次定位缩野对肿瘤靶区及肺组织受照射剂量体积的影响.方法 3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初次行CT定位扫描,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Plan1),放疗至DT 50~60Gy行第二次CT定位扫描,重新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Plan2).将Plan1、Plan2的肺Vdose参数加权求和,得到患者实施的Vdose参数(Plan3).比较Plan1和Plan2、Plan1和Plan3 Vdose参数.结果 Plan2 GTV和放疗前Plan1 GTV比较,绝对缩小量的中位数为96.97cm3,相对缩小量的中住数为3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3,P=0.038).Plan1和Plan2,Plan1和Plan3的Vdose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过程中可出现肿瘤缩小,行二次CT定位后依据缩小后的肿瘤体积重新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可减少肺受照射剂量体积.

    作者:李平;张志;李国忠;顾涛;徐淑凤;张庆怀;华海侠;杨森;付占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60例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60例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 60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原因为26例骨孔过小,12例死腔形成,3例术中出血,6例泪囊未打开,8例筛泡前移,5例术前诊断错误.60例中双瓣式吻合术39例,多瓣式吻合术21例.有49例进行第二次手术获得成功.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骨孔过小与死腔形成,应予针对性预防.

    作者:赵捍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选用不同方法应用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癌的对比实验观察

    目的 选用三种不同方法应用甲基苄基亚硝胺(NMBA)诱发大鼠食管癌疾病模型,并对各种方法造模的优缺点以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应用相同浓度的NMBA通过自由取食、食管内灌注以及皮下注射三种方法对SD大鼠进行处理,持续16周后,处死全部大鼠.取食管组织行病理学观察,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各种方法造模的优缺点以及效果.结果 通过皮下注射方法处理的大鼠通过病理证实均罹患食管癌.通过食管内灌注方法处理的大鼠食管癌发病率居中.自由取食方法处理的大鼠食管癌发病率低.结论 通过皮下注射方法应用NMBA诱发大鼠食管癌是实验室获取食管癌模型的佳选择.

    作者:辛国华;梁宗英;张乐;侯继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阿仑磷酸钠治疗组.B、C组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A组接受假手术.术后6周检测股骨骨密度确认骨质疏松造模成功,同时C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15μg/kg,2次/周),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1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左侧股骨骨密度,取左侧胫骨做硬组织切片,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松质骨骨量、微观结构,提取右侧股骨和胫骨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Reahime PCR检测第三代细胞RANKL表达.结果 ①卵巢切除术后8周,大鼠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②A、C组骨密度显著高于B组,C组显著低于A组(P<0.05).③胫骨近端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厚度,A组显著高于B、C组,C组显著高于B组(P<0.05),A、C组破骨细胞数、骨小梁分离度、骨吸收长度比均显著低于B组(P<0.05).④B组RANKL表达显著高于A、C组(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可通过抑制骨吸收、改善其微观结构部分阻止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的下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成骨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RNAKL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嵩;焦颖华;邢磊;陈乃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7月,应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系统治疗3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18个月(平均12.5个月),腕关节功能根据Gar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10例,良1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 使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个体化的康复指导仍十分重要.

    作者:杨业林;朱超;管国平;王华;孙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家兔肺爆震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家兔肺爆震伤模型,探讨早期主要死亡原因.方法 40只家兔按致伤距离(d)随机分为7组:1个正常无致伤对照组(a),6个肺爆震伤模型组(b、c、d、e、f、g),按不同致伤距离(d)分组.伤后观察家兔生命体征、肺含水量及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致死距离为12cm无救治早期死亡率为100%,常规救治后能够存活时间超过3h.结论 呼吸衰竭是动物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d=12cm组能够模拟胸部爆震伤的疾病特点,重复性好.

    作者:白俊清;宋敬锋;白璐;刘昊;梁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与Q-T离散度的关系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 观察65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根据其是否在介入治疗后24h内出现T波倒置,将患者分为T波倒置组45例,未倒置组20例,分别观察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Q-T离散度及预后.结果 T波倒置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减低、达酶峰时间提前、QTd及QTcd显著缩短,随访6个月,T波倒置组较未倒置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结论 Q-T间期离散度变化和介入治疗后是否早期T波倒置均为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的简易临床指标,与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华;郑贯中;张素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