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替比夫定抗病毒对肌酸激酶的影响

赵世印;谭华炳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围生期, 替比夫定, 肌酸激酶, HBV DNA
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perinatal)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抗病毒治疗对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的影响.方法 12例围生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从乙肝标志物的角度分为HBsAg、HBeAg、HbcAb阳性(乙肝大三阳)8例,HBsAg、HBeAb、HbcAb阳性(乙肝小三阳)4例;从围生期的角度分为妊娠前2例、妊娠早期4例、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4例.对LdT治疗前和分娩前CK和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进行监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12例患者治疗后CK值未见异常;妊娠前和妊娠早期、妊娠中期的8例患者分娩前HBV DNA转阴性,妊娠晚期4例患者HBVDNA降至103~104.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使用LdT抗病毒治疗对CK无影响,而且降低HBV DNA效果确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IVF-ET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对210例进行IVF-ET(包括常规受精和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取卵后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法分组:A组(70例):取卵当日起给予地屈孕酮10mg口服,2次/d;黄体酮针剂60mg肌注,1次/d,如确定为临床妊娠,继续用药至移植后60d.B组(70例):取卵当日起给予黄体酮针剂40mg肌注,2次/d,若确定为临床妊娠,连续用药至移植后60d.C组(70例):取卵当日起给予雪诺酮90mg塞入阴道1次/d;地屈孕酮10mg口服,2次/d,如确定为临床妊娠,继续用药至移植后60d.结果 A、B、C三组所获得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多胎率、流产率及OHS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在IVF-ET治疗后口服地屈孕酮与肌注黄体酮联合进行黄体支持、单独肌注黄体酮进行黄体支持、口服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凝胶阴道用药黄体支持,三者比较所获得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可以考虑将地屈孕酮、雪诺酮全部或部分替代黄体酮针剂在临床上进行黄体支持,以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郭畅;李桂荣;韩宝生;樊桂玲;郭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苦参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血清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苦参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血清TNF-α影响.方法 建立EAE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EAE模型组及苦参素治疗组,观察苦参素对EAE大鼠的发病情况、病理学变化及血清TNF-α的影响.结果 与EAE模型组比较,苦参素治疗组大鼠的发病率降低,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脊髓组织炎症病灶数减少,血清TNF-α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苦参素可能通过下调EAE大鼠血清TNF-α的表达抑制EAE的发病.

    作者:孙原;田广平;石秋艳;张春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70例,低剂量组、中剂量、高剂量组,分别采用6.25mg/d,12.5mg/d,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疗效差异及对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4、IL-8水平的影响.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中、高剂量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4、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间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4、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三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中、高剂量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略高于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1年后复发率略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12.5mg/d,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相同的疗效且复发率低,12.5mg/d剂量组的综合应用价值高.

    作者:吴逢霞;周新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苏醒时间、拔管时呛咳、手术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ASA I~Ⅱ级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二组患者均接受咪达唑仑、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D组患者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啶0.5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C组输注生理盐水20ml,输注时间10min.记录诱导前(T0)、术毕(T1)、吸痰时(T2)、苏醒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拔管时呛咳评分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D组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稳定.C组血压、心率手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和D组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D组拔管时呛咳评分及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二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有效减轻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呛咳躁动.

    作者:孔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质量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质量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3-6月因糖尿病住院的患者60例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评价干预前后患者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的变化.结果 经个性化护理干预,患者在注射部位轮换、主动监测血糖、饮食、运动以及一次性针头重复使用率上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改善.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改善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张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焦虑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焦虑情绪的发生原因和综合性心理干预防治措施.方法 16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108例,溶栓治疗后进行心理综合干预(干预组)68例和未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患者(未干预组)40例;未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法进行评分,对观察组中焦虑情绪者采用心理压力管理-增强自信-医护心理疏导综合治疗.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静脉溶栓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静脉溶栓对照组(75.93% VS 18.33%,P<0.01),综合心理干预组给予抗焦虑治疗后HAMA评分较前下降(53.85±6.56 VS 26.83±3.6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焦虑情绪的发生率非常高,影响溶栓干预的临床效果,采用心理压力管理-增强自信-医护心理疏导综合干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玉铁;侯俊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某炼钢厂高温作业工人心电图分析

    目的 了解高温作业工人心电图的改变.方法 对1517名高温作业工人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对照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高温作业工人心电图改变异常率为13.7%,对照组心电图改变异常率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改变为左心室高电压、ST-T异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结论 高温作业对心脏有一定影响,应加强防护措施.

    作者:关维俊;薛玲;崔立华;任琦;张洪远;庞淑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有核红细胞报警功能评价

    目的 评价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标本,出现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NRBC)报警的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以及提示信息Q-Flag值在一定区间内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方法 选择48例Sysmex XT-4000i出现报警(100≤Q-Flag值≤300)的标本,以及未出现报警(Q-Flag值<100)的标本200例,用手工显微镜镜检作为金标准复检.结果 NRBC提示信息在(100≤Q-Flag值≤200)区间的阳性预告值为38.7%,在(200<Q-Flag值≤300)区间的阳性预期值为58.8%,在(Q-Flag值<100)区间的阴性预期值为99%.结论 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NR-BC报警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与NRBC报警所在的区间有关系.

    作者:王士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西安市灞桥区中青年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分布现况研究

    目的 了解分析西安市灞桥区中青年农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为开展农村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以及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西安市灞桥区年龄在18~59岁的中青年农村居民1 399例,研究内容包括危险性因素(饮酒、吸烟等)问卷调查以及体检结果(身高、体重、血压、腰围等).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3.0%;男性患病率与女性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3%:20.5%,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P<0.05);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为31.7%和27.0%.中青年农村居民肥胖、腹部肥胖、饮酒、吸烟、运动、高盐膳食、高脂膳食、精神压力比例分别为13.9%、20.4%、17.8%、49.3%、66.8%、25.3%、34.3%、27.2%.结论 高血压是影响西安市灞桥区中青年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重要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饮酒、吸烟、高脂饮食、高盐饮食等广泛分布.应建立多部门及社区参与的较为完善的高血压防治体系,加强对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以预防和控制农村高血压的发生及进展.

    作者:杜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根据临床症侯特征分型给予中医辨证论治结合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应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进行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32例患者中治愈18例(56.25%),好转14例(43.75%),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经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治疗前评分为(50.60±15.45)分,治疗后评分为(30.75±13.40)分,较治疗前评分降低了(19.75±9.37)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显著,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结合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扬长避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文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介入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于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共258例,随机分为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研究组和水化治疗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02例,对照组156例.术前查血清肌酐水平,并依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术后检测所有患者第二天、第三天血清肌酐水平,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应用造影剂前后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程度不同,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程度、血清肌酐清除率下降的程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4.9%,对照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清除率的变化,二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等资料,表明在充分水化的基础上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能够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对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作者:王昭;徐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与Q-T离散度的关系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 观察65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根据其是否在介入治疗后24h内出现T波倒置,将患者分为T波倒置组45例,未倒置组20例,分别观察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Q-T离散度及预后.结果 T波倒置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减低、达酶峰时间提前、QTd及QTcd显著缩短,随访6个月,T波倒置组较未倒置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结论 Q-T间期离散度变化和介入治疗后是否早期T波倒置均为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的简易临床指标,与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华;郑贯中;张素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镜下颞部发际内小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内镜在颧骨颧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颞部发际内小切口,微型钛板对26例非粉碎性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在内镜下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26例患者创口均甲级愈合,除1例面部轻度肿胀、1例患者患侧面部有麻木感外,其余均面型对称,开口度恢复正常.结论 内镜下颞部发际内小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具有创伤小、瘢痕隐蔽、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既恢复了功能、又很好的达到了美学要求.

    作者:文臣娟;赵坚;张望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观察使用二甲双胍和辛伐他汀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变化为临床糖尿病患者正畸牙移动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空腹一次性注射STZ溶液(40mg/kg),注射STZ3d后,大鼠空腹血糖高于16.7mmol,尿糖((卅)),视为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建模后,分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和辛伐他汀组,空腹检测血糖、血脂.结果 二甲双胍组与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 汀组都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但联合用药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组,TG、TC、LDL联合用药组低于二甲双胍组,低于模型组(P<0.05);HDL联合用药组高于二甲双胍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用药降血糖、血脂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组.

    作者:张彬;贾薇;温黎明;廖囡囡;孟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60例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60例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 60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原因为26例骨孔过小,12例死腔形成,3例术中出血,6例泪囊未打开,8例筛泡前移,5例术前诊断错误.60例中双瓣式吻合术39例,多瓣式吻合术21例.有49例进行第二次手术获得成功.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骨孔过小与死腔形成,应予针对性预防.

    作者:赵捍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HPV E6/E7mRNA检测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6月液基细胞学检测为ASCUS的患者130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应用b-DNA技术对组织学蜡块进行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 HPV E6/E7 mRNA检测低危风险24例(病理组织学正常1例,CIN1级23例);中危风险22例(CIN1级9例,CIN2级13例),高危风险11例(CIN2级4例,CIN3级6例,宫颈鳞癌1例),阳性率43.8%,病理组织学诊断CIN2级以上病变24例,相应HPV E6/E7 mRNA检测均为中危以上风险.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E6/E7 mRNA含量可以更好地反应致癌基因的活动程度,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以直观的评估宫颈癌的发病风险及预后,同时对于组织学阴性或较低级别的病理组织学起到预测疾病发生的作用.

    作者:赵春兰;张会辰;李丽;陈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选用不同方法应用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癌的对比实验观察

    目的 选用三种不同方法应用甲基苄基亚硝胺(NMBA)诱发大鼠食管癌疾病模型,并对各种方法造模的优缺点以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应用相同浓度的NMBA通过自由取食、食管内灌注以及皮下注射三种方法对SD大鼠进行处理,持续16周后,处死全部大鼠.取食管组织行病理学观察,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各种方法造模的优缺点以及效果.结果 通过皮下注射方法处理的大鼠通过病理证实均罹患食管癌.通过食管内灌注方法处理的大鼠食管癌发病率居中.自由取食方法处理的大鼠食管癌发病率低.结论 通过皮下注射方法应用NMBA诱发大鼠食管癌是实验室获取食管癌模型的佳选择.

    作者:辛国华;梁宗英;张乐;侯继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HIF-1α、TGF-β1与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 检测经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血清中HIF-1α、TGF-β1的浓度,探究其与胃癌复发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于术后20d、化疗周期结束后以及跟踪随访期内连续检测血清中HIF-1α、TGF-β1的浓度,采用统计学分析探索其与胃癌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TGF-β1的浓度与患者胃癌临床病理类型和是否接受化疗无关,但与胃癌是否复发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动态检测患者术后血清中HIF-1α、TGF-β1的浓度可预测胃癌是否发生转移和复发,为提高患者预后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万晶晶;马兴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皮Heberden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舟状骨折(附9例报告)

    目的 探讨C臂下手法复位后经皮穿刺Heberden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腕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C臂下复位后经皮Heberden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舟骨折患者9例,按改良Herbert舟骨折分型:A2型1例,B2型5例,B3型3例.结果 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3~3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折性愈合标准.Cooney评分总体疗效:优8例,良2例,骨愈合时间为术后6.5~10.6周,平均8.5周.结论 对于一些能闭合复位的新鲜腕舟骨折,C臂下手法复位后应用Heberden螺钉经皮内固定技术是一种微创、并发症较少、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何建新;袁亚兵;袁延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比较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为子宫肌瘤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记录比较二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出现膀胱、输尿管、肠管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引流量(34.37±12.06)ml,对照组(38.30±12.2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临床症状均缓解.结论 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优缺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医疗花费少,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邓敏;朱菊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