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晶晶;马兴刚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提高气管拔管安全性.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麻醉恢复室苏醒期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不同时间点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RSS镇静评分、躁动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二组手术一般情况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R、SBP及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即刻(T3)和拔管后(T4、T5)HR、SBP及DBP水平较拔管前(T1、T2)显著增高(P<0.05),拔管后20min(T6)恢复至拔管前(P>0.05).二组T1、T2、T6时间点HR、SBP及DBP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及T5时间点对照组HR、SBP及DBP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各时间点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T5及T6各时间点RSS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4、T5时间点RSS镇静评分明显高于T3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与对照组的40.00%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给予适量右美托咪定,能维持拔管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躁动发生率,可有效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应激反应.
作者:肖雪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11月对唐山市三所大学2 986名女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不全面.不同属性女大学生知晓率比较,高年级明显高于低年级,医学专业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性观念开放,有9.38%的大学生已有过性行为.结论 唐山市在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认知水平较低,性态度较宽容,普遍对生殖健康知识有需求,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
作者:张海杰;李茹莉;郭秋菊;张海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8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并监测二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黏度的变化及NIHSS评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脂、血液黏度指标、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出现再发脑梗死事件多于治疗组.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减低血脂、血液黏度,降低NIHSS评分,减少脑梗死复发,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有益.
作者:郭菊秋;王小洁;姚宝林;张寒;何丽娜;卢新;杨静;亢瑞娜;石秋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我国粉尘的职业危害严重,是世界上尘肺病例多的国家.尘肺病需要根据职业暴露史、高千伏X线胸片检查,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流行病学和健康监护资料,参考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做出的综合诊断.影像学检查不仅能够明确病变的存在、范围及程度,还可以进行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和随访.我国现行的尘肺病诊断标准[1]中高千伏X射线胸片影像学改变仍是尘肺病诊断分期的主要依据.但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尘肺病将有更多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供选择.
作者:吴二丰;张勤丽;李海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7月,应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系统治疗3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18个月(平均12.5个月),腕关节功能根据Gar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10例,良1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 使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个体化的康复指导仍十分重要.
作者:杨业林;朱超;管国平;王华;孙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各时期处理原则及孕期保健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孕期处理及保健指导方法.结果 本研究70例患者中,出现先兆流产6例,均于孕早期行保胎治疗;胎膜早破5例,均于孕晚期行保胎治疗;胎位异常12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结束分娩;早产6例,均为子宫肌瘤较大者(肌瘤结节直径>7cm);11例患者经阴道分娩,在59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中,41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70例产妇均分娩成功,母婴安全;产后出血5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正确掌握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各时期处理方法和普及孕期保健知识可以提高顺产率、降低产前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张会敏;李静;马飞;高淑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家兔肺爆震伤模型,探讨早期主要死亡原因.方法 40只家兔按致伤距离(d)随机分为7组:1个正常无致伤对照组(a),6个肺爆震伤模型组(b、c、d、e、f、g),按不同致伤距离(d)分组.伤后观察家兔生命体征、肺含水量及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致死距离为12cm无救治早期死亡率为100%,常规救治后能够存活时间超过3h.结论 呼吸衰竭是动物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d=12cm组能够模拟胸部爆震伤的疾病特点,重复性好.
作者:白俊清;宋敬锋;白璐;刘昊;梁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与涌泉散对产后乳汁分泌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足月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后早期实施乳房穴位按摩,对照组在产后1h立即服用涌泉散自煎汤剂,每次200ml,2次/d.结果 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24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穴位按摩与涌泉散对产后乳汁分泌均有促进作用,穴位按摩效果优于涌泉散.
作者:苑巍;张书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对基层医院起搏器植入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基层医院目前起搏器植入情况,强调术后随访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①有适应证患者植入起搏器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②基层医院以植入单腔VVI起搏器为主,占46.27%;③发生并发症26例,占9.70%.术后囊袋渗血2例,起搏器电极脱位3例,起搏器综合征10例,囊袋感染1例,术后发热1例,电池提前耗竭5例,死亡4例.结论 对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积极行起搏器植入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基层医院应增加生理性起搏器应用;加强随访,严防起搏器植入并发症发生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作者:蔡继锐;刘东亮;毛艳;马俊英;吕云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二次定位缩野对肿瘤靶区及肺组织受照射剂量体积的影响.方法 3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初次行CT定位扫描,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Plan1),放疗至DT 50~60Gy行第二次CT定位扫描,重新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Plan2).将Plan1、Plan2的肺Vdose参数加权求和,得到患者实施的Vdose参数(Plan3).比较Plan1和Plan2、Plan1和Plan3 Vdose参数.结果 Plan2 GTV和放疗前Plan1 GTV比较,绝对缩小量的中位数为96.97cm3,相对缩小量的中住数为3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3,P=0.038).Plan1和Plan2,Plan1和Plan3的Vdose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过程中可出现肿瘤缩小,行二次CT定位后依据缩小后的肿瘤体积重新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可减少肺受照射剂量体积.
作者:李平;张志;李国忠;顾涛;徐淑凤;张庆怀;华海侠;杨森;付占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的测定,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测定颈动脉IMT和硬化斑块指数及积分.检测155例患者,脑梗死组56例,心肌梗死组43例,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组24例,同时检测40例无明显心脑血管病患者.结果 相关参数对照组与其他3个观察组相比IMT显著低(P<0.01),3个观察组间的IMT相比P>0.05;观察组的IMT明显高于正常(P<0.01),3个观察组间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P<0.01,3个观察组中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组的检出率高,但三组间比较P>0.05;3个观察组的斑块指数及斑块积分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组高于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组(P<0.01),脑梗死组与心肌梗死组相比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较好指标,脉斑块与颈动心脑血管事件正相关.
作者:高凌宇;李朝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经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血清中HIF-1α、TGF-β1的浓度,探究其与胃癌复发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于术后20d、化疗周期结束后以及跟踪随访期内连续检测血清中HIF-1α、TGF-β1的浓度,采用统计学分析探索其与胃癌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TGF-β1的浓度与患者胃癌临床病理类型和是否接受化疗无关,但与胃癌是否复发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动态检测患者术后血清中HIF-1α、TGF-β1的浓度可预测胃癌是否发生转移和复发,为提高患者预后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万晶晶;马兴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对眼外伤患者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84例存在焦虑的眼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二组均按照眼外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于入院后第二天和干预1周后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对二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训练可以改善眼外伤患者的焦虑状态,可为心理护理提供良好的干预措施.
作者:郭全荣;郭全伟;李桂珠;邵通;张敏;陈长香;于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瓦斯爆炸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原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86-2012年收治瓦斯爆炸伤患者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53例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46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休克3例,重度颅脑损伤死亡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结论 瓦斯爆炸伤后快速补液,平稳度过休克期,控制感染,早期进食,综合治疗瓦斯爆炸复合伤,是预防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敬锋;白俊清;刘昊;陆雪荣;梁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阿仑磷酸钠治疗组.B、C组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A组接受假手术.术后6周检测股骨骨密度确认骨质疏松造模成功,同时C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15μg/kg,2次/周),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1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左侧股骨骨密度,取左侧胫骨做硬组织切片,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松质骨骨量、微观结构,提取右侧股骨和胫骨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Reahime PCR检测第三代细胞RANKL表达.结果 ①卵巢切除术后8周,大鼠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②A、C组骨密度显著高于B组,C组显著低于A组(P<0.05).③胫骨近端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厚度,A组显著高于B、C组,C组显著高于B组(P<0.05),A、C组破骨细胞数、骨小梁分离度、骨吸收长度比均显著低于B组(P<0.05).④B组RANKL表达显著高于A、C组(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可通过抑制骨吸收、改善其微观结构部分阻止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的下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成骨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RNAKL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嵩;焦颖华;邢磊;陈乃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8例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前常规腹部超声检查,记录胆囊大小、壁厚度、胆囊内结石或息肉的情况,胆囊颈管有无结石嵌顿,胆囊周围有无粘连,胆囊窝有无积液等.结果 本组98例患者,超声诊断与手术符合率约98.99%,其中超声提示胆囊周围粘连者6例,经手术证实,5例患者术中发现胆囊三角处胆总管、胆囊管、肝总管有难以分离的粘连、解剖结构难以分辨而中转开腹,超声符合率约83.33%.结论 术前超声可以明确诊断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样病变,预测腹腔镜手术的难易程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轩兴铁;阚艳敏;马琳;韩志慧;乔来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内镜在颧骨颧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颞部发际内小切口,微型钛板对26例非粉碎性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在内镜下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26例患者创口均甲级愈合,除1例面部轻度肿胀、1例患者患侧面部有麻木感外,其余均面型对称,开口度恢复正常.结论 内镜下颞部发际内小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具有创伤小、瘢痕隐蔽、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既恢复了功能、又很好的达到了美学要求.
作者:文臣娟;赵坚;张望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营养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前白蛋白的影响,阐述营养指导在AECOP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呼吸科住院的10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按照个体化原则给予患者营养指导,包括营养知识教育、膳食指导、改善膳食质量等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前白蛋白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 二组治疗前前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前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指导有助于AECOPD患者前白蛋白合成增多,增加患者免疫功能,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王金环;葛晓励;李秀荣;王玲;王亚囡;段丽君;张敏;刘信荣;刘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介入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于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共258例,随机分为水化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研究组和水化治疗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02例,对照组156例.术前查血清肌酐水平,并依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术后检测所有患者第二天、第三天血清肌酐水平,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应用造影剂前后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程度不同,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程度、血清肌酐清除率下降的程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4.9%,对照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清除率的变化,二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等资料,表明在充分水化的基础上联合腺苷受体抑制剂能够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对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作者:王昭;徐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前瞻性连续募集住院期间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检测患者服用稳定剂量氯吡格雷后第五天的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根据LDL-C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组(LDL-C< 1.8mmol/L)和异常组(LDL-C≥1.8mmol/L),观察不同水平LDL-C对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相关和多无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与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结果 在连续募集的50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经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中,LDL-C异常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LDL-C正常组患者[(42.27士19.07)vs.(38.18±18.13)%,P=0.04].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LDL-C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11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经校对性别、β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替罗非班等影响因素后,LDL-C仍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相关(P=0.01).结论 LDL-C水平可影响ACS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
作者:高晓攀;陈曦;张蓝宁;李晓琪;杨洁;徐斌;王红娟;许强;李泱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