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瓦斯爆炸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救治分析

宋敬锋;白俊清;刘昊;陆雪荣;梁春雨

关键词:瓦斯爆炸伤, 烧伤, 应激性溃疡, 出血
摘要:目的 分析瓦斯爆炸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原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86-2012年收治瓦斯爆炸伤患者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53例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46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休克3例,重度颅脑损伤死亡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结论 瓦斯爆炸伤后快速补液,平稳度过休克期,控制感染,早期进食,综合治疗瓦斯爆炸复合伤,是预防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法.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简易颈外静脉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 介绍一种简易的颈外静脉穿刺测压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使用Y形静脉留置针、一次性输血器、三通接头、塑料尺等简单物品行颈外静脉穿刺测压,测压的同时使用颈外静脉通路输液和给药,术中根据颈外静脉压变化情况判断患者心功能和血容量情况.结果 临床应用简易颈外静脉压监测,在直接输液的同时可以替代中心静脉压监测,以指导右心功能评估和液体治疗.结论 此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器材和测压可靠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作者:张同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气囊测压法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

    目的 本研究拟评估采用左侧支气管气囊测压法行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定位效果.方法 拟在全麻下行择期胸科手术患者91例,随机分成二组:指示球囊组(Ⅰ组,n=46),听诊组(Ⅱ组,n=45).麻醉诱导成功达到插管条件后用常规方法行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方法Ⅰ组中当插入后继续向前推动导管直至遇到阻力时停止,将支气管指示球囊通过三通连接压力表,并通过三通缓慢注入1.0~2.0ml空气使气囊压力达到30cmH2O,然后缓慢回退导管直至压力表显示为初始值一半时停止,抽空支气管气囊的空气,将导管向前推进1cm,重新将气囊充入气体,完成定位.Ⅱ组中使用传统听诊法进行判断定位.结果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验证二组导管定位情况,Ⅰ组的成功率为95.7%,导管处于理想位置的为34例,Ⅱ组成功率为66.7%,导管处于理想位置的为10例,Ⅰ组成功率和处于理想位置的人数均优于Ⅱ组(P<0.05).结论 左侧支气管气囊测压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在无纤维支气管镜应用条件时可作为其替代方法,具有明显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志永;丁翠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皮Heberden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舟状骨折(附9例报告)

    目的 探讨C臂下手法复位后经皮穿刺Heberden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腕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C臂下复位后经皮Heberden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舟骨折患者9例,按改良Herbert舟骨折分型:A2型1例,B2型5例,B3型3例.结果 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3~3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折性愈合标准.Cooney评分总体疗效:优8例,良2例,骨愈合时间为术后6.5~10.6周,平均8.5周.结论 对于一些能闭合复位的新鲜腕舟骨折,C臂下手法复位后应用Heberden螺钉经皮内固定技术是一种微创、并发症较少、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何建新;袁亚兵;袁延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尘肺病与现代影像学技术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我国粉尘的职业危害严重,是世界上尘肺病例多的国家.尘肺病需要根据职业暴露史、高千伏X线胸片检查,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流行病学和健康监护资料,参考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做出的综合诊断.影像学检查不仅能够明确病变的存在、范围及程度,还可以进行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和随访.我国现行的尘肺病诊断标准[1]中高千伏X射线胸片影像学改变仍是尘肺病诊断分期的主要依据.但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尘肺病将有更多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供选择.

    作者:吴二丰;张勤丽;李海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并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7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笔者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后编制的自编问卷收集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40%(54/375),以手术部位感染、喉返神经损伤和低钙血症为多见.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龄(OR=6.22,P=0.000)、淋巴结远处转移(OR=6.41,P=0.000)、营养不良(OR=16.83,P=0.000)、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OR=18.79,P=0.000)、基础疾病种类>3种(OR=4.88,P=0.000)和侵入性操作>3种(OR=4.58,P=0.000)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龄(OR=6.92,P=0.000)、营养不良(OR=10.04,P=0.000)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OR=12.87,P=0.000)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手术部位感染、喉返神经损伤和低钙血症为多见,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强化医务人员患者营养支持重要性,优化血糖控制方案,有效控制血糖,尤其是针对高危人群,减少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雅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镜下颞部发际内小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内镜在颧骨颧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颞部发际内小切口,微型钛板对26例非粉碎性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在内镜下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26例患者创口均甲级愈合,除1例面部轻度肿胀、1例患者患侧面部有麻木感外,其余均面型对称,开口度恢复正常.结论 内镜下颞部发际内小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具有创伤小、瘢痕隐蔽、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既恢复了功能、又很好的达到了美学要求.

    作者:文臣娟;赵坚;张望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低密度脂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前瞻性连续募集住院期间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检测患者服用稳定剂量氯吡格雷后第五天的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根据LDL-C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组(LDL-C< 1.8mmol/L)和异常组(LDL-C≥1.8mmol/L),观察不同水平LDL-C对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相关和多无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与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结果 在连续募集的50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经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中,LDL-C异常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LDL-C正常组患者[(42.27士19.07)vs.(38.18±18.13)%,P=0.04].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LDL-C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11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经校对性别、β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替罗非班等影响因素后,LDL-C仍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相关(P=0.01).结论 LDL-C水平可影响ACS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

    作者:高晓攀;陈曦;张蓝宁;李晓琪;杨洁;徐斌;王红娟;许强;李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营养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前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前白蛋白的影响,阐述营养指导在AECOP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呼吸科住院的10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按照个体化原则给予患者营养指导,包括营养知识教育、膳食指导、改善膳食质量等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前白蛋白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 二组治疗前前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前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指导有助于AECOPD患者前白蛋白合成增多,增加患者免疫功能,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王金环;葛晓励;李秀荣;王玲;王亚囡;段丽君;张敏;刘信荣;刘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替比夫定抗病毒对肌酸激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perinatal)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抗病毒治疗对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的影响.方法 12例围生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从乙肝标志物的角度分为HBsAg、HBeAg、HbcAb阳性(乙肝大三阳)8例,HBsAg、HBeAb、HbcAb阳性(乙肝小三阳)4例;从围生期的角度分为妊娠前2例、妊娠早期4例、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4例.对LdT治疗前和分娩前CK和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进行监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12例患者治疗后CK值未见异常;妊娠前和妊娠早期、妊娠中期的8例患者分娩前HBV DNA转阴性,妊娠晚期4例患者HBVDNA降至103~104.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使用LdT抗病毒治疗对CK无影响,而且降低HBV DNA效果确切.

    作者:赵世印;谭华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苏醒时间、拔管时呛咳、手术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ASA I~Ⅱ级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二组患者均接受咪达唑仑、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D组患者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啶0.5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C组输注生理盐水20ml,输注时间10min.记录诱导前(T0)、术毕(T1)、吸痰时(T2)、苏醒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拔管时呛咳评分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D组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稳定.C组血压、心率手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和D组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D组拔管时呛咳评分及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二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有效减轻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呛咳躁动.

    作者:孔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IVF-ET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对210例进行IVF-ET(包括常规受精和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取卵后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法分组:A组(70例):取卵当日起给予地屈孕酮10mg口服,2次/d;黄体酮针剂60mg肌注,1次/d,如确定为临床妊娠,继续用药至移植后60d.B组(70例):取卵当日起给予黄体酮针剂40mg肌注,2次/d,若确定为临床妊娠,连续用药至移植后60d.C组(70例):取卵当日起给予雪诺酮90mg塞入阴道1次/d;地屈孕酮10mg口服,2次/d,如确定为临床妊娠,继续用药至移植后60d.结果 A、B、C三组所获得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多胎率、流产率及OHS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在IVF-ET治疗后口服地屈孕酮与肌注黄体酮联合进行黄体支持、单独肌注黄体酮进行黄体支持、口服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凝胶阴道用药黄体支持,三者比较所获得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可以考虑将地屈孕酮、雪诺酮全部或部分替代黄体酮针剂在临床上进行黄体支持,以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郭畅;李桂荣;韩宝生;樊桂玲;郭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比较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为子宫肌瘤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记录比较二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出现膀胱、输尿管、肠管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引流量(34.37±12.06)ml,对照组(38.30±12.2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临床症状均缓解.结论 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优缺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医疗花费少,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邓敏;朱菊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瓦斯爆炸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救治分析

    目的 分析瓦斯爆炸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原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86-2012年收治瓦斯爆炸伤患者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53例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46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休克3例,重度颅脑损伤死亡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结论 瓦斯爆炸伤后快速补液,平稳度过休克期,控制感染,早期进食,综合治疗瓦斯爆炸复合伤,是预防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敬锋;白俊清;刘昊;陆雪荣;梁春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HPV E6/E7mRNA检测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6月液基细胞学检测为ASCUS的患者130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应用b-DNA技术对组织学蜡块进行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 HPV E6/E7 mRNA检测低危风险24例(病理组织学正常1例,CIN1级23例);中危风险22例(CIN1级9例,CIN2级13例),高危风险11例(CIN2级4例,CIN3级6例,宫颈鳞癌1例),阳性率43.8%,病理组织学诊断CIN2级以上病变24例,相应HPV E6/E7 mRNA检测均为中危以上风险.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E6/E7 mRNA含量可以更好地反应致癌基因的活动程度,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以直观的评估宫颈癌的发病风险及预后,同时对于组织学阴性或较低级别的病理组织学起到预测疾病发生的作用.

    作者:赵春兰;张会辰;李丽;陈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阿仑磷酸钠治疗组.B、C组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A组接受假手术.术后6周检测股骨骨密度确认骨质疏松造模成功,同时C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15μg/kg,2次/周),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1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左侧股骨骨密度,取左侧胫骨做硬组织切片,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松质骨骨量、微观结构,提取右侧股骨和胫骨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Reahime PCR检测第三代细胞RANKL表达.结果 ①卵巢切除术后8周,大鼠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②A、C组骨密度显著高于B组,C组显著低于A组(P<0.05).③胫骨近端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厚度,A组显著高于B、C组,C组显著高于B组(P<0.05),A、C组破骨细胞数、骨小梁分离度、骨吸收长度比均显著低于B组(P<0.05).④B组RANKL表达显著高于A、C组(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可通过抑制骨吸收、改善其微观结构部分阻止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的下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成骨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RNAKL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嵩;焦颖华;邢磊;陈乃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开设卫生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可行性分析(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现代职业教育不光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现代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要同市场“零距离”对接,真正把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通过大量调研与论证,得出结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开设卫生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切实可行.

    作者:吴欣欣;周文君;张学艳;库雪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62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2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患者,严密观察病情,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 62例患者通过密切观察和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除2例死亡,7例遗留偏瘫,其余患者均不同程度地恢复良好.结论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能有效防治脑梗死发生,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朱秀春;陆皓东;陈苗;朱焕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术前造口定位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造口定位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的膀胱癌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实施术前定位,对照组实施术中定位,对比观察二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腹壁造口对于膀胱癌患者均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中观察组中无一例重度影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实施术前造口定位,有利于患者生理、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恢复,从而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乔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70例,低剂量组、中剂量、高剂量组,分别采用6.25mg/d,12.5mg/d,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疗效差异及对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4、IL-8水平的影响.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中、高剂量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4、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间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4、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三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中、高剂量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略高于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1年后复发率略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12.5mg/d,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相同的疗效且复发率低,12.5mg/d剂量组的综合应用价值高.

    作者:吴逢霞;周新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十二指肠穿孔2例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52岁,2012年8月5日因反复右上腹痛1周入院,患者因胆道结石反复发作,有3次手术史.入院经B超,CT及MRCP确诊胆总管结石而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经导丝插管成功后造影发现胆总管中上段有2枚结石,大小在1cm以上,经带导丝切开刀切开大小为1.2cm,切开顺利,患者无不适,先取出1枚1.2cm大小的结石,取第二枚结石时,出现胆道出血,量较大,经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喷洒止血,仍有渗血,停止取石,置ENBD(鼻-胆引流管)管后返回病房,禁食,以抗生素及生长抑素治疗,患者有反复呕血,及上腹痛症状,经治疗15h后,出血减少,但仍有腹痛,伴发热,行急诊腹部CT:肝实质密度较脾实质低,肝脾周围有积液.后腹膜及纵膈内有积气.

    作者:马阿火;骆泉;罗文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