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背阔肌瓣在胸壁结核手术中的应用

李立明;花光斌;朱国玺;周海波

关键词:胸壁结核, 外科手术, 背闱肌辨
摘要:目的 评价背阔肌瓣在胸壁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6例侧后胸壁结核患者实施胸壁结核病灶彻底清除+背阔肌瓣填塞.术后常规抗结核治疗.结果 切口Ⅰ期愈合,无复发,胸壁外观满意.结论 应用背阔肌瓣填塞治疗侧后胸壁结核效果满意.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用药安全护理实践与分析

    近年来,由于药品导致的严重医疗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了医疗界的高度重视,提高用药安全已被全国医院协会列为CHA患者安全目标之一.影响用药安全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药品本身的问题,也有医务人员的因素.分析总结临床用药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如下.1 用药安全隐患1.1 病区药品管理不善[1]1)药柜内药品混放、标签不明显:如静脉注射用药与胃肠营养液、高渗(低渗)液与等渗液、普通药与剧毒药未分开放置.

    作者:黄立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ICU护士心理健康缺陷与防护对策

    ICU是一个特殊科室,重症患者多,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从事ICU护理工作的护士劳动强度大,使护士整日精神高度紧张,极易产生心理障碍[1].因此,分析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使护士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灵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经验.方法 3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28例在伤后12h内手术,4例于受伤1周后手术.内踝应用螺钉、可吸收钉或钢丝张力带固定.外踝用钢板或张力带钢丝固定.结果 本组患者按Denis- Weber分类法A型6例,B型14例,C型12例.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治疗效果根据Baivd踝关节评分系统标准评定,优良率87.5%.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解剖复位、可靠固定、早期功能锻炼,使踝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对于局部条件差,无法急诊手术的患者,可1周后条件具备后再手术.

    作者:曾红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例CSP患者的诊治经过.包括CSP的临床表现、发生CSP距前次剖宫产术的时间、超声的诊断价值、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甲氨蝶呤辅助治疗后行清宫术的疗效和再次妊娠的结局等.结果 16例CSP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阴道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甲氨蝶呤辅助治疗后行清宫术的患者阴道出血迅速停止,清宫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均< 100ml.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甲氨蝶呤辅助治疗后行清宫术能迅速终止妊娠,有效预防大出血,保留患者子宫,可作为CSP的主要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付红亚;孙彩勤;杨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喉乳头状瘤切割吸引术的护理配合

    喉乳头状瘤是喉部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美敦力XPS3000切割吸引器切除喉部良性肿瘤12例,实施围术期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科施行喉乳头状瘤切割吸引术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0~60岁,平均45岁.

    作者:王玉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白内障手术患者健康宣教效果观察

    白内障是主要的致盲眼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逐渐升高.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和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开展及手术方法的日趋成熟和护理水平的提高,绝大部分患者都可恢复视力,重见光明.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健康教育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03年8月开展整体护理以来,针对我科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特点,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以减少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盲目性和创伤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荟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93例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及复发率.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科手术治疗的93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结果 93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再次手术后,2例出现声带麻痹,7例出现一过性手足麻木感,2例出现手足抽搐症状.结论 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二次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手术,而选择合理的手术的方式、术中小心细致操作及术后足量足疗程的服用甲状腺替代药物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复发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占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骨科卧床女患者简易尿壶的制作

    骨科卧床女患者因下肢牵引、石膏固定及颈椎骨折、腰椎骨折、骨盆骨折等严重创伤,卧床时间长,而给患者带来大的不便就是排尿问题.正常成人每昼夜排尿1 500~2 000ml.为解决女患者卧床排尿问题,自制一种简易女式尿壶.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1 材料与制作选择1 000~3 000ml塑料饮料空瓶一个,拧紧瓶盖.从瓶子底部斜向距瓶身约7cm处剪一个椭圆形大口约8cm,边缘剪齐.再用胶布将边缘粘贴一周,以防划伤皮肤.即制成简易女式尿壶.

    作者:薄美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而迅速增加,正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1],其并发症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单纯的药物治疗已不能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糖,还需要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对糖尿病进行干预,及早给予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心理等生活方式干预,加强其自我管理能力,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2].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6名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动态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岩;李赫;赵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胃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128例分析

    胃镜下取异物具有简捷、价廉、创伤小、成功率高等特点[1,2],已作为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的首选方法.我院2000年3月-2010年3月胃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128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①本组128例,男88例,女40例;年龄4~68岁,平均41.5岁.根据年龄分为三组,<18岁少儿组48例,18~60岁中青年组42例,>60岁老年组38例.咽部异物20例,食管异物103例,胃内异物5例.异物吞入至胃镜检查时间短50min,长10d.不同年龄组的消化道异物种类,见表1.②器械Fujunon - 200电子胃镜,Pentax -EPA- 1000电子胃镜,各种活检钳,各种异物钳,网篮,圈套器等.

    作者:白凤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方法处理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处理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稽留流产患者分析,随机分为A组(米索前列醇+刮宫术)和B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刮宫术)各15例.比较二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方法完全流产率93.3%,有效率100%,明显优于A组(P<0.05);无需二次清宫,不良反应少.结论 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是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杜希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长皮瓣局部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其成活与氧自由基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超长随意皮瓣局部应用VEGF,探讨外源性VEGF对超长皮瓣成活与氧自由基的相关性.方法 实验于2004年11月-2005年11月在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采用SD大鼠背部3cm×10cm单蒂缺血皮瓣模型,皮下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后第十二、二十四小时检测皮瓣组织的MDA和SOD含量,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皮瓣成活率进行测定、微血管密度的测定、组织学检查等手段来观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缺血皮瓣成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结果 局部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后,第二十四小时生理盐水组MDA含量中1/3段为(5.42±1.35) nmol/mgprot,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中1/3段为(2.79±0.22) nmol/mgprot;SOD活力测定在生理盐水组中1/3段为(58.27±12.81)U/mgprot、远1/3段为(109.71±40.13) U/mgprot,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中1/3段为(116.61±19.83)U/mgprot、远1/3段为(177.07±3.41) U/mgprot;表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提高SOD活力,增强对自由基MDA的清除.组织学检查发现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皮瓣组织毛细血管增生.生理盐水组微血管密度中1/3段为(25.57±0.88)个/cm2、远1/3段为(25.2±0.40)个/cm2,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中1/3段为(31.76±0.77)个/cm2、远1/3段为(37.26±2.97)个/cm2;说明了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增加中远段皮瓣组织的微血管数量.结论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缺血皮瓣成活,其机制可能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直接促进毛细血管新生、提高SOD表达增加对氧自由基MDA的清除间接促血管新生相关.

    作者:金国军;张松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浆肝细胞生长因子和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8例2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动脉粥样硬化(AS)组和非AS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ELISA测定血浆HGF和HCY水平,并分析血浆HGF和HCY水平与IMT关系.结果 AS组和非AS组血浆HGF水平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S组血浆HGF水平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S组(均P<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GF与IMT、FBG、HCY呈正相关(r=0.431、0.264、0.375,P<0.01或<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与IMT、HGF呈正相关(r=0.347、0.309,P<0.01和P<0.05).HGF和HCY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高水平血浆HGF和HCY水平在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和修复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作者:黄瑞;赵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普外科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护理

    合并糖尿病的普外科患者,其术后感染机会明显增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心理及经济负担.如何做好跨专科护理,保证手术治疗的顺利完成,已成为关注的方向.我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38~67岁,空腹血糖9.8~18.6mmol/L,平均14.2mmol/L,会诊均为2型糖尿病.乳腺癌3例,肝癌2例,直肠癌5例,结肠癌9例,胃癌11例.30例患者,28例平稳度过手术期,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并发切口感染,给予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

    作者:周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致α昏迷脑电图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女,53岁,患者以发作性胸闷、胸痛10余年,意识丧失1h,于2010年11月28日急诊入院.十年来患者间断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发作不频繁,未入院正规治疗.自行在家中口服丹参胶囊等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患者在入院2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伴胸闷,且呕吐1次,为胃液,约30ml,急被家人送入医院.入院急查心电图过程中患者心室颤动随即出现心跳停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综合心肺复苏术,电除颤2次,抢救约20min,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心率时患者出现抽搐且较躁动,根据患者心电图及临床表现考虑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即转入ICU科.

    作者:李媛媛;许书平;李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青年肺癌45例误诊为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原因分析

    年龄<40岁的肺癌为青年肺癌,因为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被误诊为肺结核,而且肺癌与肺炎并存也日见增多,但因二者并存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给诊治带来困难,误诊漏诊现象常见[1].青年肺癌预后差,早期诊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以肺炎收入院的青年肺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青年肺癌的认识,为减少误诊率.

    作者:钟立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神经梅毒9例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9例神经梅毒的临床、神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9例血清和脑脊液梅毒学试验均阳性,影像学多表现为单个或多发的脑梗死病灶,位于额叶、颞叶、脑室周围等,可以肢体麻木、偏瘫等症状就诊,首诊常被误诊为脑卒中、老年性痴呆、颅内肿瘤等.结论 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与其分型密切相关;首诊易误诊;临床表现及血和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是确诊的依据,影像学表现不具特征性,早期治疗效果较好,青霉素为首选药物.

    作者:刘化广;韩慧;张玉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锁骨下动脉闭塞再通血管成型术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闭塞的影像学特点及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锁骨下动脉闭塞病例进行DSA检查,根据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情况选择再通的治疗方法.结果 15例患者结合文献分析将锁骨下动脉闭塞近端影像学上呈鼠尾状和完全不显影的情况分为新近闭塞型和陈旧型两种,6例新近闭塞型和4例陈旧型病例均采用股动脉插管再通术治疗,5例陈旧型采用经由股动脉插管再通术不成功结合惠侧桡动脉插管的双通道技术行再通术,本组患者均再通成功并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结论 ①锁骨下动脉闭塞根据影像学特点可分为新近闭塞型和陈旧闭塞型.②新近闭塞型采用股动脉顺行再通术方法简便快捷,对于陈旧性闭塞患者结合双通道技术能够完成再通手术,近期疗效肯定.

    作者:柳新权;刘中青;王东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脊柱结核术后未愈及复发危险因素的护理干预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结核患者管理不当、耐药结核比例升高、艾滋病传播等影响,全球结核发病率明显升高,脊柱结核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对符合手术指征的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全身支持、抗结核药物应用、手术治疗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治愈率达到90%以上,但仍有少数患者术后因各种原因导致局部病变未愈或复发,我们对收治的脊柱结核术后未愈及复发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术后未愈及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提出相关性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焦春莲;曹向黎;杨红平;范慧;宛金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乙醇中毒致顽固性呕吐56例分析

    急性乙醇中毒引起的呕吐,临床上十分常见,但有时顽固性的呕吐严重的可以引起误吸,甚至窒息;且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及胃食管黏膜损伤,我院急诊科近二年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经催醒等对症处理后,仍有顽固性呕吐的,予阿托品和甲氧氯普胺联合治疗,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急诊科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经纳洛酮催醒等对症支持处理后,仍有顽固性呕吐的56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16~58岁,平均(30±7)岁,病程6~18h.

    作者:陈文亮;吴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