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业;张彦伦;戴正亮;郭红雨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非糖尿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非糖尿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30mg,1次/d).二组分别于服药后6个月复查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对临床心血管事件作随访登记,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 随访期间吡格列酮组在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及再次血管重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患者分别与治疗前比较,血脂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二组间比较,治疗前后血脂、空腹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吡格列酮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孙盘丽;贾合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音乐治疗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音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从患者术前2h至手术结束持续听音乐;对照组则按常规方式进行手术.分别比较二组患者的术前焦虑程度,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术后疼痛及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术前焦虑程度,术中血压、心率和术后疼痛评分及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音乐治疗,不仅可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紧张心态,稳定患者术中心率和血压等生理心理反应,还可减轻术后疼痛及减少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刘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诊疗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AA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型AAS51例,占44.0%,B型AAS65例,占56.0%,二型发病率相似(P>0.05).高血压病为常见的病因(占68.1%),其次为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痛与糖尿病.AA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疼痛为主要症状者101例,占87.1%,临床表现与分型有关.螺旋CT及CT血管造影(CTA)是诊断AAS快速的方法,准确率为100%.A型AAS病死率明显高于B型AAS(P<0.05).AAS中伴有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梗、心包积液、晕厥、休克、急性胰腺炎、急性肠坏死、大面积脑梗死严重并发症者住院期间病死率(64.9%)较总病死率(38.8%)明显增高(P<0.05).主动脉腔内治疗技术(TEVER)为治疗B型AAS有效的方法.结论 AAS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病,临床表现与分型有关,急性期螺旋CT及CTA优于其他检查,A型AAS痛死率明显高于B型AAS,合并有量度主动脉辨关闭不全、急性心梗、心包积液、晕厥、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较差.
作者:柏太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及复发率.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科手术治疗的93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结果 93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再次手术后,2例出现声带麻痹,7例出现一过性手足麻木感,2例出现手足抽搐症状.结论 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二次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手术,而选择合理的手术的方式、术中小心细致操作及术后足量足疗程的服用甲状腺替代药物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复发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占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例CSP患者的诊治经过.包括CSP的临床表现、发生CSP距前次剖宫产术的时间、超声的诊断价值、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甲氨蝶呤辅助治疗后行清宫术的疗效和再次妊娠的结局等.结果 16例CSP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阴道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甲氨蝶呤辅助治疗后行清宫术的患者阴道出血迅速停止,清宫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均< 100ml.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甲氨蝶呤辅助治疗后行清宫术能迅速终止妊娠,有效预防大出血,保留患者子宫,可作为CSP的主要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付红亚;孙彩勤;杨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而迅速增加,正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1],其并发症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单纯的药物治疗已不能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糖,还需要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对糖尿病进行干预,及早给予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心理等生活方式干预,加强其自我管理能力,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2].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6名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动态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岩;李赫;赵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急性乙醇中毒引起的呕吐,临床上十分常见,但有时顽固性的呕吐严重的可以引起误吸,甚至窒息;且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及胃食管黏膜损伤,我院急诊科近二年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经催醒等对症处理后,仍有顽固性呕吐的,予阿托品和甲氧氯普胺联合治疗,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急诊科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经纳洛酮催醒等对症支持处理后,仍有顽固性呕吐的56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16~58岁,平均(30±7)岁,病程6~18h.
作者:陈文亮;吴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骨是一个动态的组织,其中骨形成和骨吸收在人的一生中持续存在,这个过程称为骨改建.骨组织形成是由成骨细胞完成的,而负责骨吸收的细胞是破骨细胞.破骨细胞分化、生成及功能异常会造成多种骨组织疾病,如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骨硬化症(osteopetrosis)、Paget's病等[1].破骨细胞作为人体唯一参与骨吸收的细胞,来源于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其分化和生成受多种信号的调节,其中RANKL-RANK及其他胞内信号通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士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9例神经梅毒的临床、神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9例血清和脑脊液梅毒学试验均阳性,影像学多表现为单个或多发的脑梗死病灶,位于额叶、颞叶、脑室周围等,可以肢体麻木、偏瘫等症状就诊,首诊常被误诊为脑卒中、老年性痴呆、颅内肿瘤等.结论 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与其分型密切相关;首诊易误诊;临床表现及血和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是确诊的依据,影像学表现不具特征性,早期治疗效果较好,青霉素为首选药物.
作者:刘化广;韩慧;张玉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胆囊切除术是外科常用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我们对2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发现,患者术前都有害怕和担心等心理,害怕的是疼痛和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现意外,是否会留下后遗症,使自己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当给患者安排胆囊切除术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甚至有的在手术台上出现四肢发凉、发抖等.术后由于胆囊被切除,躯体受到了损伤和各种引流管的插入,患者多表现为疼痛、焦虑、恐惧和抑郁等.由于患者怕切口疼痛及裂开,所以不敢活动.术后短期内,身体的恢复是主要的,随着切口的愈合和身体逐渐恢复,患者的心情和行为发生了改变,产生沮丧、失望、失助、忧虑和悲观,患者开始考虑手术对自己健康、工作、学习和家庭的不利影响[1].由于手术患者的各种异常心理活动,将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切口愈合慢和易引起并发症等.经过心理护理后,可帮助手术患者消除各种心理负担,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所以做好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唐春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医疗水平的高低,而护理人员是护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决定着护理质量的优劣程度,因此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对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1].对于煤矿医院传染科,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更是有一定的难度.对一所二级甲等煤矿医院传染科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不稳定因素,并提出对策,对煤矿医院传染科护理队伍的稳定提供参考.
作者:沈诺;张雪梅;张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8例2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动脉粥样硬化(AS)组和非AS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ELISA测定血浆HGF和HCY水平,并分析血浆HGF和HCY水平与IMT关系.结果 AS组和非AS组血浆HGF水平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S组血浆HGF水平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S组(均P<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GF与IMT、FBG、HCY呈正相关(r=0.431、0.264、0.375,P<0.01或<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与IMT、HGF呈正相关(r=0.347、0.309,P<0.01和P<0.05).HGF和HCY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高水平血浆HGF和HCY水平在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和修复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作者:黄瑞;赵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闭塞的影像学特点及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锁骨下动脉闭塞病例进行DSA检查,根据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情况选择再通的治疗方法.结果 15例患者结合文献分析将锁骨下动脉闭塞近端影像学上呈鼠尾状和完全不显影的情况分为新近闭塞型和陈旧型两种,6例新近闭塞型和4例陈旧型病例均采用股动脉插管再通术治疗,5例陈旧型采用经由股动脉插管再通术不成功结合惠侧桡动脉插管的双通道技术行再通术,本组患者均再通成功并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结论 ①锁骨下动脉闭塞根据影像学特点可分为新近闭塞型和陈旧闭塞型.②新近闭塞型采用股动脉顺行再通术方法简便快捷,对于陈旧性闭塞患者结合双通道技术能够完成再通手术,近期疗效肯定.
作者:柳新权;刘中青;王东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室(NICU)胎龄与体重对早产儿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OAE)通过率的影响,总结早产儿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 排除了听力损伤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根据胎龄分三组:Ⅰ组(<30周)、Ⅱ组(30~34周)、Ⅲ组(>34周);根据体重分三组:A组(<1.5kg)、B组(1.5~2.5kg)、C组(>2.5kg),分析胎龄组、体重组的OAE通过率.结果 胎龄组各组之间OAE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龄越小,通过率愈低;A组OAE通过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与C组组间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龄和出生体重<1.5kg是影响听力筛查结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建业;张彦伦;戴正亮;郭红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和丙泊酚全麻诱导对妇产科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ASAⅡ~Ⅲ级妇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二组,依托咪酯乳剂组(A组)用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1mg/kg、依托咪酯0.2~0.3mg/kg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组(B组)用芬太尼4μg/kg、阿曲库铵1mg/kg、丙泊酚2~3mg/kg进行麻醉诱导,监测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分别于诱导前、静注依托咪酯或丙泊酚2min后以及气管内插管后1min及3min,记录上述指标.结果 与诱导前比较,A组给药后2min MAP、H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气管插管后1min,MAP、HR、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3min MAP、HR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整个诱导过程中心功能的各指标的大改变均不超过20%.B组给药后2min MAP、H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气管插管后1min,MAP、HR较诱导前升高(P<0.05),3min MAP、HR没能恢复基础水平.结论 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微,全麻诱导平稳.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依托咪酯是麻醉诱导的较佳选择.
作者:黄洁莲;高锦文;林美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小儿泪囊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用爱尔卡因表面麻醉下,对118例(123只眼)小儿泪囊炎患儿行泪道冲洗加泪道探通术.结果 所有病例经泪道冲洗后无黏脓性分泌物时即性泪道探通术,7只眼经2次探通(占5.69%),116只眼经1次探通成功(占94.31%).结论 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小儿泪囊炎的有效方法.有效的护理能提高疗效.
作者:梁彩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多为神经血管性溃疡、局部血液循环差、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及扩散,极少数患者甚至发展至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有不少患者终需要截肢,无论对患者、家庭、社会都是很大的负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我科2009年6月-2011年8月住院58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32例继发足溃疡,发病率5.46%.现就此32例糖尿病足的治疗、护理及预防进行探讨.
作者:汪五洲;陈廷侠;李巨兰;戴先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处理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稽留流产患者分析,随机分为A组(米索前列醇+刮宫术)和B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刮宫术)各15例.比较二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方法完全流产率93.3%,有效率100%,明显优于A组(P<0.05);无需二次清宫,不良反应少.结论 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是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杜希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盆底重建术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45例因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实施盆底重建术的患者实施精心护理,随访并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随访时间2年,45例患者症状全部得到纠正.2例出现盆腔血肿,1例顽固性便秘经治疗后好转.结论 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是术前准备、术中安全护理,术后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这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实施及达到良好的预后.
作者:付萍;张清伟;张爱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药品导致的严重医疗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了医疗界的高度重视,提高用药安全已被全国医院协会列为CHA患者安全目标之一.影响用药安全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药品本身的问题,也有医务人员的因素.分析总结临床用药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如下.1 用药安全隐患1.1 病区药品管理不善[1]1)药柜内药品混放、标签不明显:如静脉注射用药与胃肠营养液、高渗(低渗)液与等渗液、普通药与剧毒药未分开放置.
作者:黄立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