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多项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及解读

关键词:国家, 职业卫生, 行业标准, 职业性, 诊断, 化学性眼灼伤, 卫生标准, 强制性, 减压病, 化合物, 中毒, 卫通, 名称
摘要: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过《国卫通[2017]17号》发布了多项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1)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4-2017职业性减压病的诊断(代替GBZ 24-2006);GBZ 54-2017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代替GBZ 54-2002);GBZ 294-2017职业性铟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洛阳市某陶瓷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洛阳市某陶瓷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卫生现状,提出合理的防护对策.[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以及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矽尘、噪声、高温、煤焦油、酚、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等.经现场检测:粉尘检测合格率为50%,拉渣工、破碎工、压砖工、窑前工粉尘作业分级为Ⅱ级(中度危害作业),球磨工、烘干窑前操作工、烘干窑后操作工、出窑工粉尘作业分级为Ⅰ级(轻度危害作业),其余工种为0级(相对无害作业).噪声检测合格率为75%,破碎工、球磨工、包装工属于噪声轻度危害作业,压砖机工属于噪声中度危害作业.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陶瓷行业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作业岗位矽尘和噪声危害严重,应采取措施加强治理.

    作者:吴志伟;王乐生;霍俊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5例临床及转归分析

    报告了5例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均为男性,确诊时平均年龄为52.4岁,从事炉顶作业平均工龄为21.6年,肿瘤潜隐期平均为31.8年.5例病人均为周围型肺癌,其中4例为腺癌,1例为腺鳞癌.行手术切除治疗后,2例术后复发,出现脑或骨转移后病故,其他3例治愈.对接触焦炉逸散物劳动者和已经脱离接触的劳动者,都应定期进行胸部X射线摄片或CT检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徐茜;秦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东莞市某片区卫技人员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技能与培训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东莞市某片区卫生技术人员对传染病疫情的个人应急处置技能掌握程度及培训需求.[方法]基于所调查片区现有的传染病疫情处置装备配置,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东莞市某片区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操作技能、演练经历和报告书写现状,及其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需求.[结果]该片区157名传染病疫情处置相关卫生技术人员全部纳入调查范围.卫生技术人员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占84.07%;年龄以中青年为主,25~34岁占92.35%;学历以大学本科为主,占91.08%.超过50%的工作人员能熟练掌握操作呼吸防护器、防护手套、脚部防护等应急装备;但只有36.94%的人能熟练使用防护服;超过50%的人员未掌握人血样本采集的技能;60.51%的受访者不熟悉疫情报告书写;80.89%的受访者有去上级机构进行培训的需求.[结论]该片区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和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技能有待提高,今后需着重加强个人应急处置技能的培训及实践.

    作者:黄晋;徐绮庆;罗燕如;林玉嫦;谢东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煤矿应急救援指挥综合集成研讨信息组织与物资装备决策关键技术研究

    以现有矿山一体化应急指挥信息系统为研究技术和平台基础,首先提出开展典型示范矿山企业应急资源调查,进行矿山应急信息组织和物资装备保障研讨决策软件系统结构、关键模型和功能设计;其次,开展系统的信息传递流图、应急资源数据库、物资装备保障研讨决策功能模块研究;同时,进行基于需求和价值、应急救助模式和情景的物资装备保障研讨辅助决策软件系统集成,并建立系统效能评价体系;后,开展典型灾害救援示范.通过分析,提出构建一种煤矿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组织与物资装备研讨决策系统的必要性以及该系统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郑万波;吴燕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1例诊治体会

    总结了1例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病例的救治体会.该病例为白烟灰处理男性工人,工作中不慎吸入少量砷化氢气体,短时间出现溶血、急进性肾功能衰竭,呈现了长达14 d尿闭、19 d无尿的肾功能衰竭的罕见病程.在治疗中多个学科合作,除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抗氧化等治疗外,还尽早予以了换血疗法和长达50余d的血液透析治疗,同时在病程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中草药辅助治疗,住院165 d后康复出院.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病程较长,特别是肾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

    作者:尚慧;马国煜;朱锦兵;张建华;王秋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苯塔泄漏情景模拟对应急救援隔离区域设置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芳烃装置苯塔泄漏的情景模拟,为事故状态下出现的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问题提出建议.[方法]应用ALOHA软件数值模拟苯急性中毒事故的暴露,参考紧急响应计划指南(emergency response planning guidelines,ERPG)、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or health concentration,IDLH)阈值,对某化工厂芳烃装置分馏单元苯塔泄漏事故进行预测评估.[结果]苯塔完全泄漏时,ALOHA软件模拟预测危险区域ERPG-2水平将延伸下风向5 300m处,在高于ERPG-2水平的浓度下,人员会逐步显示出不可逆或其他严重的健康影响,或削弱他们采取保护行动的能力.[结论]在职业卫生应急预案编制、事故演练过程中,可参照苯塔的泄漏情景模拟,完善用人单位应急救援体系.

    作者:吴梅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消防部队水域救援能力提升的几点思考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当前我国人员落水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消防部队面临的艰巨任务;在对人员落水事故的特点、类型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水域救援的先进做法,介绍了静水救援、水面救援和潜水救援的装备要求及技术要点;并为消防部队开展落水事故防范和落水人员救援训练提出建议.

    作者:邵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管廊安全距离标准适用性的讨论——基于对某石化厂厂间管廊隐患排查情况的分析

    [目的]探讨厂间管廊与周边设施恰当的安全距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方法]结合某石化厂间管廊的现状,在8个相关标准中选择适用的标准,对厂间管廊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整改建议.[结果]该石化厂管廊存在如下不符合内容:1)管廊距混凝土搅拌站配电间间距不足;2)距混凝土搅拌站碎石厂房间距不足;3)距混凝土搅拌站居住建筑间距不足.[结论]《石油化工工厂布置设计规范》(GB 50984-2014)对厂间管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宜作为厂间管廊设计及隐患排查的主要依据.同时需结合其他标准,全面排查厂间管廊事故隐患.

    作者:张兴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职业用嗓人群声嘶患者喉镜观察及嗓音质量主客观评估

    [目的]分析职业用嗓人群声嘶患者喉镜特征及嗓音质量主客观评估结果,探讨嗓音主客观检测对评估其嗓音障碍程度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职业用嗓人群声嘶患者,将其分为有声带器质性病变组(57例)和无声带器质性病变组(43例),对其进行喉镜检查、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中文版(VHI-10)量表评分测量、嗓音GRBAS主观听感知评估及嗓音声学检测;以50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结果.[结果]职业用嗓人群常见的声带器质性病变为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声带器质性病变组和无声带器质性病变组的VHI-10总分、总嘶哑度G评分、基频微扰(jitter)及振幅微扰(shimmer)值均增高,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和发声障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声带器质性病变组相比较,有声带器质性病变组的VHI-10总分、总嘶哑度G评分、jitter和shimmer值均增高,MPT和DS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或无声带器质性病变的职业用嗓者均可出现声嘶症状,其中声带器质性病变对患者的发声功能影响较大,对职业用嗓人群进行嗓音主客观评估可了解嗓音障碍严重程度,有助早期介入干预治疗.

    作者:苏金辉;梁发雅;陈远安;欧桂养;陈俊达;钟浩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应急预案优化方法

    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事故时有发生,为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行以及全体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风险和各类突发事故能力,开展应急预案优化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对我国目前重大危险源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现状作了分析,并着重对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优化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黄伟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南海海上某浮式储油装置淡化海水水质检测及卫生学探讨

    [目的]分析南海海上某浮式储油装置淡化海水生活水的水质,探讨饮用淡化海水对员工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水质分析,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低矿化度饮用水卫生标准》(GJB 1335-92)评估反渗透淡化海水生活水水质.[结果l14个检测指标中,有2个指标(菌落总数、肉眼可见物)不符合GB 5749-2006的要求.氟化物质量浓度低于0.1 mg/L,溶解性总固体小于100 mg/L,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以CaCO3计)、镁低于GJB 1335-92的适宜浓度下限.[结论]南海海上某浮式储油装置淡水海水生活水属于低矿化度水,存在菌落总数超标、氟化物、总硬度、镁偏低情况,对海上员工的饮用水安全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作者:吴功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多项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及解读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过《国卫通[2017]17号》发布了多项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1)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4-2017职业性减压病的诊断(代替GBZ 24-2006);GBZ 54-2017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代替GBZ 54-2002);GBZ 294-2017职业性铟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急性中毒事件卫生应急资源调查

    [目的]了解泰州市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急性中毒事件卫生应急能力,为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市5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中毒处置人才队伍、物资储备、监测、预警和报告、应急处置、检测能力、培训和演练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5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应急救援人员学历以大学本科为主,职称以初级和中级为主.3家有应急经费,4家设立有独立的应急物资储备场所且有专人对应急物资进行管理,5家均未储备解毒药物,1家参与过现场处置,1家开展过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的演练.5家均未建立本辖区内突发中毒事件日常风险评估制度.[结论]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已经具有一定的突发急性中毒事件卫生应急能力,但是在人员和经费投入、预测预警能力、检测能力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于光;黄灵;胡金妹;陈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一起误服电镀废液引起铜中毒事故的分析检测

    [目的]对一起误服电镀废液而中毒病人的血样、尿样进行快速检测,确定中毒物.[方法]电镀废液稀释一定倍数后直接进样,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病人的血样和尿样用稀释液稀释一定倍数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其进行半定量扫描和定量分析.[结果]电镀废液中铜的质量浓度为84 050 mg/L,质量分数为8.41%,锌的质量浓度为37.33 mg/L,质量分数为0.04%.病人血样铜和锌的质量浓度分别为936.2 μg/L和3 274.0 μg/L,尿样中铜和锌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 034.0 μg/L和4 055.5 μg/L.[结论]确定该中毒事故是由误服电镀废液中铜离子导致的铜中毒.电镀废液的组成很复杂,如何以快的速度确定目标毒物,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作者:张爱华;董明;罗晓婷;吴邦华;杨展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某拉链制造企业甲醛职业接触致癌风险评估

    [目的]评估某拉链制造企业接触甲醛作业人员致癌风险.[方法]通过对某拉链制造企业塑料拉链车间甲醛浓度的测定,运用美国环境保护署吸入风险模型,估算作业人员接触甲醛所增加的致癌风险.[结果]该企业塑料拉链车间树脂切片、注塑、组装岗位均存在甲醛危害,其中树脂切片岗位甲醛超标率为75%,岗位高检测浓度为3.10 mg/m3,致癌风险为7.97×10-4;注塑、组装岗位甲醛浓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致癌风险分别为5.14×10-5和7.07×10-5.[结论]该拉链制造企业甲醛接触人员致癌风险较大,尤其树脂切片岗位致癌风险高,应采取更多措施以减少甲醛接触.

    作者:李克勇;黄沪涛;赵乾魁;孙原;刘武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航空制造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器设置探讨

    航空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或产生各种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这些气体一旦泄漏就有发生火灾、爆炸或人员急性中毒的可能.针对航空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种类,结合GB 50493-2009、GBZ/T 223-2009的要求,对单一组分和混合组分的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器的选用原则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航空制造企业可燃有毒气体工作场所气体检测器的设置要求.

    作者:郑琳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矽肺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矽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住院的矽肺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观察组与对照组缓解临床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80.0%和5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矽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丹萍;赵益鸣;孔玉林;刘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用于大容量肺灌洗麻醉的术中评价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大容量肺灌洗麻醉中的效果,了解其对术中生命体征的影响,为单肺通气手术的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职业性尘肺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定容通气组(对照组)和保护性通气组(试验组),采用顺序诱导,支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中全凭静脉全身麻醉维持.通气肺行单肺通气,对照组术中采取传统通气法:潮气量8~ 10 mL/kg,呼吸12~14/min,吸入气中氧体积分数=1.0,气道压2.5~4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0~ 45 mmHg;试验组则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潮气量6 ~8 mL/kg,呼吸14~ 16/min,吸入气中氧体积分数=1.0,气道压1.5 ~ 2.5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0~55 mmHg,呼气末正压通气0.8~ 1.0 kPa.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5 min、灌洗开始后10 min、拔管后10 min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结果]试验组动脉压均值在术中和术毕都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术毕心率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于麻醉及手术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可以作为相对安全的选择方案.

    作者:李文静;胡振宇;沈有舟;刘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1例报告

    对一例硫酸二甲酯中毒案例的事故发生、发展、临床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急性硫酸二甲酯存在一定的潜伏期,接触硫酸二甲酯后应及时就医,进行一定时间的临床观察,出现明显较重临床症状后需及时全面医疗救治.劳动者在接触硫酸二甲酯时,应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措施.

    作者:曹晓燕;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唾液中的锰

    [目的]建立一种唾液中锰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检测方法.[方法]选取接触锰的234名工人为接触组,再将其分为高浓度接触组和低浓度接触组;选取不接触锰的135名工人作为对照组.采集唾液,离心,取0.5 mL上清液加硝酸消解,用体积分数0.2%硝酸定容至2 mL后,于原子吸收仪上测定.[结果]方法佳灰化温度1 100℃,佳原子化温度1900℃,一次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5 87x+0.004 80,相关系数0.999 2(P< 0.01),特征浓度5.4 pg/0.0044 Abs,检出限为5.8 pg,加标回收率为85%~ 106%,相对标准偏差1.5%~1.8%.对照组工人唾液锰质量浓度均值(7.65±5.57) μg/L,接触组工人(10.63±12.37) μ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低浓度接触组唾液锰质量浓度(7.68±6.98)μg/L,高浓度接触组为(13.38±15.36) μg/L,两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方法下不同锰接触水平人员的唾液中锰检测值不同,且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简便,故提示其可能适合于人体中锰的采样测定.

    作者:万军红;叶开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