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翠侠
发热反应的治疗,是重症医学面临的难点,对于有明确感染源的患者,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在于快速,有效去除感染源.CT引导下腹腔内脓肿穿刺引流是利用微创的方法,对发热患者感染源进行明确的诊断并达到引流感染病灶的目的.成功率达69%~100%[1].安全、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治病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我科2008年3月-2010年2月,对13例发热患者进行了15次腹腔内脓肿穿刺引流,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玉兰;孙世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病历报告患者,31岁,孕5产1,因停经40+3周,于2011年4月4日人院,要求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末次月经2010年6月24日,预产期2011年4月1日,该患于26个月前行剖宫产术分娩一男性活婴,经过良,术后愈合好.术前曾人工流产2次,药物流产1次.入院后产科检查:腹部妊娠足月膨隆,下腹耻上可见一横行手术瘢痕14cm,宫高34cm,腹围108cm,无子宫收缩,子宫下段无压痛,儿头下方,未入盆,胎心140次/min,规律.消毒内诊:阴道通畅,宫颈未消,宫口自然容一指,先露儿头,未及胎囊,S-3.
作者:廉云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孕期女性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遗传检测叶酸代谢风险等级,通过进行增补叶酸临床干预措施,评估神经管缺陷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0年9月在我院进行孕前和孕期检查的女性.同意进行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采样并进行遗传检测的围孕期女性,排除DNA抽提不符合要求者做为纳入标准.共获得有效样本398例.针对叶酸代谢障碍遗传检验结果为风险型的121例孕期女性进行临床干预指导.结果 追踪的121例孕妇中,死胎1例,晚期自然流产2例,早产3例,低出生体重儿0例,出生缺陷0例.结论 针对叶酸代谢障碍遗传检验结果为风险型的孕妇进行增补叶酸临床干预措施,可显著减少出生缺陷儿.
作者:赵洁;杨晓霞;亓淑芳;王丽萍;董阳;韩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剖宫产术是产科解决难产、胎位不正、胎儿宫内窘迫的一种分娩方式,为非胃肠道手术.为探讨剖宫产术后进食时机对产妇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我们对128例剖宫产术后6h给予流质饮食的产妇,与同期96例剖宫产术后24h才进食流质的产妇作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冷翠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佳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通过35例病例分析,阐述针对高龄患者所采取的比较适宜的手术方式.结果 35例高龄低位直肺癌患者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均治愈出院.术后平均随访5年,26例健在,肿瘤局部复发2例.结论 根据高龄患者的特点,结合具体情况,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选择术式,就会使保肛手术取得更大的成功.
作者:赵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针刺联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入选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和非综合康复组,二组均在同时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综合康复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采用简化Fugl- Meyer值与BI值作为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记录入组后3个月时二组的残疾率( BI≤60).结果 二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 - Meyer值和BI值均有提高,二组间增加值比较,综合康复组明显优于非综合康复组(P<0.05);二组的残疾率比较,综合康复组也优于非综合康复组(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早期介入针刺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
作者:申健;邓红亮;崔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我院急诊科在接诊过程中,发现有些患者的症状不是非常典型,有的变异、隐匿.容易导致误诊误治.以致治疗不当,而引发死亡.我科2010年5月3日发现1例以发作性头晕为主要症状的心绞痛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患者,男,68岁.因反复发作头晕10个月,加重3d入院.患者于8年前出现反复阵发性头晕,每次持续10min左右可自行缓解.自觉症状不重未进行治疗.
作者:韩文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75%~95%的肺血栓来源于下肢深静脉、盆腔静脉和下肢静脉[1].其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起病突然,从一过性气短胸痛到突然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右心衰竭,甚至猝死.据文献报道,孕产妇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是同样年龄非孕产妇的5倍,而在产后发生PE的几率更高[2],因此术后应警惕PE的发生和发展.那么在剖宫产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干预PE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现将预防性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酸性神经酰胺酶(N-acylsphingosineamidohydrolase 1,ASAH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73例乳腺癌、25例正常对照组标本(来自乳腺癌患者乳房全切除后所切取的正常乳腺组织)ASAH1及Bcl -2蛋白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ASAH1在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72.6%,Bcl -2在乳腺癌中阳性率为65.8%.与正常乳腺组织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具有相关性.结论 ASAH1、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强,ASAH1及Bcl-2蛋白蛋白表达增强预示生存率低.
作者:崔凯;王焕;齐攀;宰守峰;许增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可引起新生儿多种并发症.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期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根据孕妇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将所分娩新生儿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128例及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组(GIGT组)130例.根据GDM组患者是否应用胰岛素分为单纯饮食治疗组GDM -A组(67例)和胰岛素治疗组GDM-B组(61例),根据GIGT组患者在不同时点的单向血糖升高分为GIGT(1h)组(60例)、GIGT(2~3h)组(70例),并以糖代谢正常孕妇所分娩新生儿153例作为对照,对妊娠期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孕母的国产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①GDM -B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及早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GDM -A组早产儿、巨大儿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GDM -B组与GDM-A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GIGT 1h组早产儿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GIGT 2~3h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GIGT 1h组与GIGT 2~3h组相比,早产儿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妊娠期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的影响不同.GDM组虽经系统治疗,但其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仍明显增高,而GDM -B组尤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而GIGT组,尤其是GIGT(1h)组增高的新生儿,可导致早产儿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的增加.
作者:赵志勇;戴秀华;李英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大龄儿童单眼弱视治疗中长期疗效.方法 对92例(92眼)大龄儿童单眼弱视进行综合治疗并随访3年.结果 屈光参差弱视60眼,总有效率94%,斜视性32眼,总有效率75%.结论 大龄儿童单眼弱视绝大部分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甚至痊愈,且部分恢复立体视.
作者:孙刚;许书平;邵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使未愈高龄髋部骨折出院患者,减少或不发生护理并发症.方法 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家庭护理指导.结果 发生Ⅰ度压疮2例,Ⅱ度压疮1例,均治愈.2例死亡于基础病.结论 对于因故不能手术或住院治疗的高龄髋部骨折的患者,应用护理程序,实施家庭延伸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冬梅;刘汉玉;许凤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食管钡餐造影在小儿慢性咽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由胃食管反流病(GERD)引起的伴有咳嗽、咽异感等慢性咽炎症状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符合慢性咽炎诊断标准的136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并做食管钡餐造影等一些相关检查,对拟诊为GERD相关性咳嗽、咽异感的17例患儿进行抗反流治疗,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随访6~12个月,15例病情稳定,未见复发;2例因停药过早导致病情反复,再次用药后症状缓解.治疗期间未发现有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GERD是引起慢性咳嗽、咽异感的主要病因,因此,对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儿,应常规做食管钡餐造影的相关检查,对临床疑诊者可给予诊断性治疗,确诊为GERD相关性咳嗽、咽异感的患儿要坚持规范用药,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郭建贵;王映峰;关宏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输尿管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2010年采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并留置双-J管的38例输尿管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34例成功应用输尿管镜治疗.术后6~24个月随访患者34例,有效30例(88.2%),无效4例(6.9%).结论 输尿管镜技术是处理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有效办法,具有疗效可靠、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
作者:周进;白铁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丹东市市区大、中、小型不同类别餐饮单位的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查的方法对丹东市99家餐饮单位的卫生管理、卫生设施、餐饮具洗消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大型餐饮单位的卫生管理状况较好,中、小型的卫生管理状况逐级减弱,大型餐饮单位卫生设施配备率、餐(饮)具检测合格均为100%,中型餐饮单位卫生设施配有率在77.5%~87.5%、餐(饮)具检测合格率为87.5%,小型餐饮单位卫生设施配有率在44.4%~55.6%、餐(饮)具检测合格率为54.2%.结论 大、中、小型餐饮单位的卫生设施配有率和餐(饮)具检测合格率随大、中、小类别不同呈逐级下降趋势.执法部门的监管重点应放在中、小型餐饮单位上.
作者:林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联合大粗隆拉力螺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3年8月-2006年9月共使用 DHS联合大粗隆拉力螺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21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3~1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按黄公怡疗效评定标准:优1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 DHS 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联合大粗隆拉力螺钉固定将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宪峰;匡凌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和儿童铅中毒的分布状态,为预防和诊疗儿童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7-2010年来我院就诊年龄在10岁以下的儿童及入幼儿园前体检和在读儿童共3 183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水平,对测量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 儿童血铅总体均值为70.74μg/L,其中正常对照组638例儿童血铅均值为68.32μg/L,2 545例门诊就诊患儿组血铅均值为73.16μg/L.患儿组血铅稍高于正常对照组;男童血铅均值为77.64μg/L,高于女童(68.82μg/L).按四个年龄组[0~(岁),1~(岁),3~(岁),6~10岁共四个年龄组]比较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铅呈增加的趋势.结论 儿童铅中毒呈上升趋势,应重视儿童高血铅的综合防治,定期监测,预防铅污染和中毒.
作者:李海生;颜沛云;梁业丽;吴军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鼻窦炎、鼻息肉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以往采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如上颌窦Caldwell- luc手术、额窦Killian手术,损伤大,预后差,适应证大大被局限.我院五官科从2004年2月开展了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是在直视下,根据病变程度,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功能性手术.以达到依靠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的恢复,治愈鼻窦和鼻息肉并防止病变复发的目的.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功能明显提高.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广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玻璃体混浊为较常见的一种眼科疾患,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我们体会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混浊有独到之处,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混浊的方法,现小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2008年5月-2010年12月玻璃体混浊患者60例(74眼),男26例,女34例;双眼14例,单眼46例,共74眼;年龄30~71岁,发病时间短者3d,长1年.合并高度近视10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病12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0例,视网膜脱离2例.
作者:杨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之一.对于初涉大学校门的医学生来说,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学习相对枯燥、乏味,其中要记住的名词概念、掌握的组织结构很多,且“看不见,摸不着”为微细结构,增加了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度.因此,单靠机械地背诵,简单地记忆,效果不明显.如果教法不当,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1].“兴趣乃学习好的老师”,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只有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这门学科的学习.
作者:汤银娟;王建钧;陈晓岚;王岐本;唐伟军;成春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