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杰;李惠娟;徐凌中
[目的]探讨兖州地区基本控制布鲁氏菌病后远期监测情况,了解人、畜疫情动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兖州布病防治前疫情重的3个乡镇的15个行政村纵、横向监测和病原学监测.对养猪饲养员、养牛、羊专业户,兽医大夫、皮毛加工及制革、宰杀等重点人群用布鲁氏菌抗原做皮试.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新技术判断结果.对畜间未经免疫8个月以上牛犊,5个月以上羊羔、仔猪做试管凝试验,以出现(++)及以上的凝集现象高血清稀释度为待检血清滴度.[结果]纵向监测3个乡镇15个行政村4次,对居民普查各1次,皮试率93.4%,皮试阳性率为0.0%;畜间血清学监测牛、羊、猪均为阴性.说明畜部免疫行之有效.[结论]兖州布病的传播已被阻断,提示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作者:李绪臣;刘义;李新玲;李方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经验教训,探讨风疹流行规律,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对2006年2月3日至5月2日泰安市岱岳区发生的风疹暴发疫情进行调查.[结果]在23所学校合计发病670例,在8所学校形成暴发(发病率0.75%~5.25%).疫情分布在岱岳区各个乡镇;2月17日至3月21日合计发病557例,占病例总数的83.13%;15~19岁占90.15%,学生占97.01%;发病率男性为2.85%,女性为2.10%(P<0.05);病人血清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98.22%(276/281).[结论]本次风疹疫情由相邻地区传人,由于未及时控制,导致疫情蔓延形成暴发.
作者:陈立霞;马兴军;玄丽丽;牛海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青岛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资源配置现况和检验检测能力水平.[方法]采用普查法对辖区内12个区市的实验室用房、检验检测资质、人员、设备和检验检测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检验检测能力达到标准的92%,推荐检验检测能力只达到20%.[结论]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设备配置和检验能力总体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应采取切实措施提升检验检测的技术支撑能力.
作者:薄涛;姜秀芬;宋旭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利用免试剂ICS-1500型离子色谱仪对龙岩市化工厂车间空气中HCI、H2SO4、HNO3、H3PO4和HF进行检测.[方法]采用分析柱为容量高、亲水性强的DionexIonPac AS19阴离子交换柱,EG40在线产生KOH淋洗液,等浓度泵作梯度淋洗消除干扰,直接进样电导检测5种酸阴离子.[结果]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7.8%~103.6%之间,5种混酸各含5.0μg/ml连续进样6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7%~1.20%.[结论]本法应用于车间空气中酸阴离子的测定,简单、快速(一次分检时间为28 min),重现性好、样品用量少,检出限及检测成本较低,尤其适用于大批样品多项目的测定.
作者:陈惠琴;陈建安;陈惠娟;张琦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济南市四里村社区居民高血脂患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5年10~12月对济南市四里村社区5902名居民进行血脂检测.[结果]检测5902人,检出高血脂患者1376例,高血脂患病率为23.31%.高血脂患病率,男性为19.10%,女性为4.22%,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以60~69岁高,40~49岁次之,不同年龄组间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脂患病以40~69岁年龄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应加强重点防治.
作者:唐伟丽;黄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的心理,分析减少歧视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作用.[方法]对已确认的HIV/AIDS患者,在知情、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个人访谈;选择存在HIV/AIDS患者的村庄或附近村庄的村民,调查这部分村民对HIV/AIDS患者存在的相关歧视及原因.[结果]124例HIV/AIDS患者中,108人(87.0%)为有偿献血者,46人(37.1%)有过报复社会的想法.48.4%的感染者表示生活中的主要压力为经济困难,43.8%的感染者感受到村民对他们的歧视,79.2%(305/385)的人认为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降低歧视.[结论]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全民健康教育,宣传歧视和不尊重HIV/AIDS病人权利的危害性,从而通过减少歧视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作者:赵思荣;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解菏泽市桶装纯净水的卫生状况,为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1~2006年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菏泽市部分生产厂家、销售门市已包装完好的桶装纯净水,依据GB/T 8538-1995和GB 4789-1994检测微生物和理化指标,每年检测2次,每次每单位抽样1~2份.[结果]2001~2006年共抽检样品690份,合格360份,合格率为52.17%,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落总数合格率为54.06%,大肠菌群为60.43%,电导率为62.75%,其余指标均合格.厂家样品合格率明显高于销售门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菏泽市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较低,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作者:杨守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患病情况、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和认知程度.[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枣庄市城乡社区居民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式入户调查,分析老年人患病和就医情况、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和认知程度.[结果]老年人两周患病率、就诊率、年住院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城乡分别为18.7%、84.9%、12.3%、58.7%和23.7%、75.6%、12.1%、42.5%和25.8%.就诊和住院治疗的医疗机构中县级及以上医院城乡分别占71.1%、66.7%和65.8%.年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城市人均1063.22元(已扣除医疗保险报销部分),占总收入的18.0%;农村人均337.0元,占总收入的22.3%.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城市为67.1%,农村为39.5%;对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具有信心的城市为47.8%,农村为60.4%.[结论]应加速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
作者:吴文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日照市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的特征,为制订学校结核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6年日照市5起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所发病的学校中,发病班级内均能查到传染性病人,发病学生绝大多数集中在一个班级,同时都有结核性胸膜炎发生,从第1例传染性病人发生至采取措施时间为2~6个月,造成干预措施迟缓的主要原因是综合医院误诊、误治,未及时报告、转诊.发病班级学生PPD试验强阳性率为35.71%~100.00%.[结论]学校发生结核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重,生活条件相对差,免疫力低;综合医院误诊,传染病报告延误.
作者:宋建奎;杨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在钦州市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情况.[方法]2006年4~6月根据《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对钦州市60家餐饮单位进行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关键项目合格,得分为总分的85%以上为良好,60%~85%为一般,60%以下为差.[结果]60家餐饮单位中,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良好20家,占33.3%;一般27家,占45.0%;差13家,占21.7%;卫生管理、建筑与布局、食品储存和卫生设施4个环节的总评合格率为78.3%.[结论]钦州市餐饮单位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良好率较低,各环节的卫生设备设施有待进一步改进.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新建、改建、扩建餐饮单位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查,提高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良好率.
作者:廖有兴;骆泽谦;杨兴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为开展人群尿锰水平调查和锰作业人群尿锰的接触水平调查提供简便、可靠的检验方法.[方法]采用恒温消解仪消解尿样,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中锰.[结果]该方法的回归方程Y=0.001+0.028 X,γ=0.9997;测定尿锰在0.05~20 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确度试验低、中、高3种不同尿样的RSD(%)分别为3.18%、1.35%、2.26%;回收率试验低、中、高3种不同加入量其回收率分别为101.2%、99.2%、100.3%.[结论]该方法是较理想的测定尿中锰的检验方法,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验分析.
作者:陈建文;王安庆;费兆全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某装甲部队坦克乘员腰骶痛的发生情况和主要致病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2006年2~10月,对该部队坦克乘员与非坦克乘员腰骶痛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腰骶痛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男性官兵1 782人,腰骶痛患病率为30.58%,932名坦克乘员患病率为37.45%,850名非坦克乘员患病率为23.06%(P<0.01);不同疼痛类型患病率坦克乘员均高于非坦克乘员(P<0.01或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与腰骶痛相关的危险因素,坦克乘员依次为作业负荷重、工作姿势累、军龄时间长、夜训次数多、振动强度大、车内小环境差,非坦克乘员依次为训练或劳动强度大、军龄时间长、有外伤史.[结论]坦克乘员腰骶痛患病率较高,这是以职业相关因素为主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高克阳;徐英杰;毛秀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低浓度苯及同系物对接触工人的健康危害,为今后防治苯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对2个企业苯作业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进行测定,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工人进行健康体检.[结果]2个厂工作场所苯浓度短时间接触均值分别为1.03、1.93 mg/m3,均低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检出率、心电图、X线胸片及血压异常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31例,占27.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年龄和工龄分析表明,白细胞下降有随年龄和工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的苯及同系物可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作者:赵凤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5年以来,新乡市某铁路地区职工乙型肝炎(乙肝)报告发病明显上升.为查明乙肝发病上升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2006年9~10月,我们在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报告的乙肝病例中随机抽取117例进行个案调查.
作者:王增朝;车淑丽;李德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建国以来,山东省职业病防治工作成绩巨大,广大职业卫生工作者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管理体制等原因,山东省的职业病危害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控制,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作者:龚元东;舒德峰;王斌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3年4月下旬,靖江市一化工厂违章私接水管引起工业废水污染自来水供水管网、造成污染管网致供水区域内居民出现不良反应的严重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参与调查处理,对事故责任方查处时遭遇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尴尬,至2006年该问题仍难于处理.
作者:朱祥荣;吴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5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我省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Excel对2005年山东省报告单位信息和全部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对报告单位的类型、报告情况,病例的重复报告、报告审核及时性、完整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05年全省共建立报告单位3352个,其中2278个通过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13446张.全省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84.83%,审核及时率为98.17%,从诊断到审核的平均间隔为0.72 d,重卡率为0.09%,未填写工作单位的传染病报告卡占21.48%.[结论]2005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报告单位网络直报率、报告审核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曹杰;金同玲;孙成玺;王昆;雷杰;宋东;龚文杰;曾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不同级别娱乐场所中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情况,为在公共娱乐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中全面推广100%正确使用安全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调查按照规模的不同将娱乐场所分为高、中、低三层,每层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娱乐场所,对场所内的所有女性商业性工作者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就安全套的使用知识知晓现状、安全套的正确使用行为及近一次和近三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进行访谈式的问卷调查;现场采用模具演示安全套使用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判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安全套正确使用率.所有调查数据均使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录入,使用SPSS 11.5软件分析数据,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本次共调查女性商业性工作者103名,其中48.5%来自高层娱乐场所,29.1%来自中层场所,22.3%的来自低层场所.不同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普遍缺乏,安全套的全程正确使用率为6.3%;不同层次娱乐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在商业性行为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安全套的滑脱/破裂,中等规模酒店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近一次和近三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于星级宾馆/酒店和洗头房的性工作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3,P<0.001;χ2=14.66,P<0.001).[结论]不同层次娱乐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普遍缺乏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安全套全程正确使用率非常低,不同层次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在使用安全套的过程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安全套的滑脱/破裂问题.加强商业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安全套的全程正确使用率,应作为今后干预工作的重点.
作者:蔡新;张世英;姜祥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5无机物污染5.1重金属由于工业废水没有治理或没有有效处理,许多水源已经监测到重金属浓度.由于水量需求增加和某些地区即将马上来临的缺水,将导致即使原水被重金属污染也要被迫用于饮用.
作者:左金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与ICP-AES联用测定果汁中8种元素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预处理样品,ICP-AES测定果汁中8种元素.[结果]该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4.5%~105.9%之间,RSD<4%.[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杨丽君;刘敏;贾树松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