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荣;王建华
[目的]掌握冷水滩区申领摩托车驾驶证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状况.[方法]对冷水滩区2003~2005年5672名申领摩托车驾驶证人员的上岗前健康检查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672名申请摩托车驾驶证人员中共检出职业禁忌证64人,检出率1.13%;其中男性检出率为1.68%,女性为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议对申领摩托车驾驶证人员上岗前健康检查应严格把关,采用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必检项目和评价标准.
作者:王霦;唐小雨;寇淑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5年以来,新乡市某铁路地区职工乙型肝炎(乙肝)报告发病明显上升.为查明乙肝发病上升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2006年9~10月,我们在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报告的乙肝病例中随机抽取117例进行个案调查.
作者:王增朝;车淑丽;李德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解菏泽市桶装纯净水的卫生状况,为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1~2006年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菏泽市部分生产厂家、销售门市已包装完好的桶装纯净水,依据GB/T 8538-1995和GB 4789-1994检测微生物和理化指标,每年检测2次,每次每单位抽样1~2份.[结果]2001~2006年共抽检样品690份,合格360份,合格率为52.17%,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落总数合格率为54.06%,大肠菌群为60.43%,电导率为62.75%,其余指标均合格.厂家样品合格率明显高于销售门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菏泽市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较低,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作者:杨守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济南铁路局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状况,探讨预防和控制职业噪声危害策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在济南铁路局四个系统抽取56个企业单位,对其1557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听力损伤情况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听力损伤检出205人,检出率13.17%,听力损伤以轻度为主,占75.12%;听力损伤检出率随着作业工龄的增加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工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危害较重的工种是机车乘务员、锻工、铆工和大机司机等.[结论]济南铁路局职业噪声危害情况较为严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加大职业噪声的综合治理力度,降低噪声危害.
作者:师建成;尹红华;王新纯;何春华;李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在钦州市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情况.[方法]2006年4~6月根据《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对钦州市60家餐饮单位进行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关键项目合格,得分为总分的85%以上为良好,60%~85%为一般,60%以下为差.[结果]60家餐饮单位中,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良好20家,占33.3%;一般27家,占45.0%;差13家,占21.7%;卫生管理、建筑与布局、食品储存和卫生设施4个环节的总评合格率为78.3%.[结论]钦州市餐饮单位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良好率较低,各环节的卫生设备设施有待进一步改进.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新建、改建、扩建餐饮单位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查,提高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良好率.
作者:廖有兴;骆泽谦;杨兴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花生是莱州市主要油料作物,而花生油是当地居民的主要食用油.为了解莱州市植物油的卫生质量,为有关部门提供食品安全基础资料,我们对2001~2005年植物油卫生质量进行监测.
作者:赵华东;邹响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6年8月13日,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某企业发生1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证实是1起由白色葡萄球菌污染熟牛肉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王素贞;董秀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学生立定跳中的腹痛发生率及原因经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设计专用调查问卷,调查立定跳远后腹痛、腹痛的部位持续时间、是否退出考试及其原因.[结果]调查300人, 发生腹痛的142人,腹痛发生率为47.3%,因为腹痛退出考试的,占退出考试总人数72.22%.一年级学生的腹痛发生明显高于三年级学生.[绪论]腹痛在学生定跳远中的发生率较高,影响了学生的体育达标考试.
作者:袁超;刘增武;张贤德;韩文;康殿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青岛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资源配置现况和检验检测能力水平.[方法]采用普查法对辖区内12个区市的实验室用房、检验检测资质、人员、设备和检验检测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检验检测能力达到标准的92%,推荐检验检测能力只达到20%.[结论]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设备配置和检验能力总体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应采取切实措施提升检验检测的技术支撑能力.
作者:薄涛;姜秀芬;宋旭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儿童少年的皮脂厚度,评价其与运动素质的关系.[方法]2005年10月,在济南市槐荫区抽取部分城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城区男生309人,乡村男生394人,城区女生297人,乡村女生285人.女生皮脂厚度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男生青春期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青春期后缓慢下降;皮脂厚度17岁女生城乡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年龄组男女生的均为城区大于乡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各年龄组皮脂厚度与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性均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多数相关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儿童少年皮脂厚度与运动素质关系密切,皮脂厚度增加对身体素质发展不利.
作者:宁凡江;张淼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5年11月5日至12月4日,枣庄市某小学发生1起急性水痘暴发,共有236人发病,罹患率为5.89%.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中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潍坊市儿童伤害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06学年,在潍坊市分层整群抽取部分初中生、小学生进行伤害发生情况调查,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儿童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调查22 384名中小学生,1学年期间发生伤害1538人,发生率为6.87%;发生伤害3288人次,伤害人次发生率为14.69%.1学年中,男生伤害发生率为8.51%,伤害人次发生率为19.04%;女生伤害发生率为5.08%,伤害人次发生率为9.95%(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儿童性别、年龄、居住环境、离校距离、业余活动、父母之间的关系、安全教育是影响儿童伤害发生的因素.[结论]男性、年龄较大、居住在闹市、离校距离较远、业余活动运动量大、父母间关系较差、很少接受安全教育的儿童容易发生伤害.
作者:邱玉刚;刘春兰;于建乐;李佩贤;夏素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火爆,外出旅游人员日益增多,当地用餐异地发病的跨辖区食物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当发生跨辖区食物中毒时,由于各地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统一的协调与合作,致使一部分食物中毒事件无法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中毒起因无法查明、中毒责任无法界定,从而导致旅游接待部门、供餐单位和消费者相互之间纠纷不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同时也损害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社会形象.
作者:辛运锋;于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建筑业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为开展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个建筑工地的农民工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所有资料经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26人,男性101人,占80.16%;女性25人,占19.84%;平均年龄36.2岁.农民工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较低,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广播电视、宣传画册、报刊杂志、知识讲座、医生咨询,分别占48.41%、31.75%、9.52%、6.35%和3.97%.安全套使用率只有11.90%.[结论]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他们中少数人的高危行为已经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重要隐患.
作者:张文;倪敏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低浓度苯及同系物对接触工人的健康危害,为今后防治苯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对2个企业苯作业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进行测定,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工人进行健康体检.[结果]2个厂工作场所苯浓度短时间接触均值分别为1.03、1.93 mg/m3,均低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检出率、心电图、X线胸片及血压异常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31例,占27.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年龄和工龄分析表明,白细胞下降有随年龄和工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的苯及同系物可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作者:赵凤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对莱芜市建筑工地流动人口采取针对性的宣传,以提高该人群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方法]2005年1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采取面对面调查.[结果]莱芜市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8.68%.其中男性和女性的知晓率分别为58.50%(1418/2424)、59.69%(265/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为60.25%(144/239)和12.13%(29/239).[结论]莱芜市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并侧重加强非传播途径、安全套推广等知识的普及.
作者:刘太浩;王庆昌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5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我省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Excel对2005年山东省报告单位信息和全部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对报告单位的类型、报告情况,病例的重复报告、报告审核及时性、完整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05年全省共建立报告单位3352个,其中2278个通过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13446张.全省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84.83%,审核及时率为98.17%,从诊断到审核的平均间隔为0.72 d,重卡率为0.09%,未填写工作单位的传染病报告卡占21.48%.[结论]2005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报告单位网络直报率、报告审核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曹杰;金同玲;孙成玺;王昆;雷杰;宋东;龚文杰;曾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不同级别娱乐场所中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情况,为在公共娱乐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中全面推广100%正确使用安全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调查按照规模的不同将娱乐场所分为高、中、低三层,每层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娱乐场所,对场所内的所有女性商业性工作者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就安全套的使用知识知晓现状、安全套的正确使用行为及近一次和近三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进行访谈式的问卷调查;现场采用模具演示安全套使用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判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安全套正确使用率.所有调查数据均使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录入,使用SPSS 11.5软件分析数据,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本次共调查女性商业性工作者103名,其中48.5%来自高层娱乐场所,29.1%来自中层场所,22.3%的来自低层场所.不同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普遍缺乏,安全套的全程正确使用率为6.3%;不同层次娱乐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在商业性行为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安全套的滑脱/破裂,中等规模酒店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近一次和近三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于星级宾馆/酒店和洗头房的性工作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3,P<0.001;χ2=14.66,P<0.001).[结论]不同层次娱乐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普遍缺乏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安全套全程正确使用率非常低,不同层次场所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在使用安全套的过程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安全套的滑脱/破裂问题.加强商业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安全套的全程正确使用率,应作为今后干预工作的重点.
作者:蔡新;张世英;姜祥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患病情况、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和认知程度.[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枣庄市城乡社区居民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式入户调查,分析老年人患病和就医情况、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和认知程度.[结果]老年人两周患病率、就诊率、年住院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城乡分别为18.7%、84.9%、12.3%、58.7%和23.7%、75.6%、12.1%、42.5%和25.8%.就诊和住院治疗的医疗机构中县级及以上医院城乡分别占71.1%、66.7%和65.8%.年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城市人均1063.22元(已扣除医疗保险报销部分),占总收入的18.0%;农村人均337.0元,占总收入的22.3%.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城市为67.1%,农村为39.5%;对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具有信心的城市为47.8%,农村为60.4%.[结论]应加速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
作者:吴文涛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