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目的 通过观察患者血清胆汁酸(TBA)含量变化,探讨血清胆汁酸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检测135例肝病患者及62例健康人的血清TBA含量.结果 肝病患者血清TB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肝病患者血清TBA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胆汁酸测定是一项较为敏感的肝损害指标,对肝病的诊断与治疗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向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药健肝愈胃汤(自拟),西药普奈洛尔,奥美拉唑,胶态果胶铋胶囊联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疗法.方法 将136例PHG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52例常规口服普奈洛尔、奥美拉唑、果胶铋;治疗组84例在常规服用以上西药的同时服用中药健肝愈胃汤.二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3%.显效率46.4%;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7%,显效率13.5%.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健肝愈胃汤,西药普奈洛尔,奥美拉唑,果胶铋联合治疗PHG疗效显著.
作者:盛玉莲;张世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合理利用资源,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的应用科学,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现代健康观要求把求助医生护士与自助结合,使患者懂得更多的增进健康的知识,达到增加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杨金凤;冯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残胃黏膜病变及其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方法 行胃镜捡查,在吻合口、残胃黏膜取活检,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观察胆汁反流.结果 残胃病变中吻合口炎71.0%、吻合口溃疡9.2%、残胃癌3.1%、残胃再发癌12.4%、胆汁反流33.0%.BⅡ术式组残胃胆汁反流率大于BⅠ术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胆汁反流密切有关.
作者:顾喜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结果 健康教育前药物治疗和复诊的依从率较好,分别为75%和63.9%;运动治疗的依从率低为22%,饮食治疗的依从率差为11.1%.健康教育后药物治疗和复诊率提高到94.4%和84.7%;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依从率提高到88.9%和80.6%.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丽君;宋小五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治疗副鼻窦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对手术医生要求较高,术前必须仔细观察和了解副鼻窦的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以便更好的指导手术.
作者:李敬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35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标准为术前彩超检查未见颈部可疑转移淋巴结、术中探查亦未见肿大淋巴结,并且癌灶位于腺体内、非位于甲状腺表面(离包膜<1.0mm)或侵及腺体外组织.结果 35例患者均行患侧腺叶加峡叶切除而未联合颈部局部淋巴结清扫,平均随访3.5年,1例患者术后出现对侧叶复发,1例出现患侧颈部4区淋巴结转移复发.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的预后较好,根据术前彩超检查及术中探查可判定手术清扫范围,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作者:张大伟;梁怀祝;娄礼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牛磺酸联合葛根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成模的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单用牛磺酸组(Tau组)、单用葛根素组(Pue组)和牛磺酸联合葛根素组(Tau+ Pue组).8周后,测4组大鼠血浆葡萄糖(Glucose)、肌酐(Cre)、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胰岛素(Insulin)及肾脏组织MDA、ROS及SOD,计算大鼠肾指数,光镜下观察肾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DM组大鼠比较,Tau组、Pue组及Tau+ Pue组血浆SOD活性和胰岛素水平升高,而Glucose、Cre、BUN、MDA、ROS和肾指数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3个给药组大鼠肾脏组织MDA和ROS含量较DM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SOD活性均有显著升高,其中Tau+ Pue组这种变化更加明显;光学显微镜下显示:DM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闭塞,系膜细胞增多,基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大量堆积,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明显扩张,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牛磺酸联合葛根素处理组大鼠肾脏上述损伤性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牛磺酸联合葛根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作者:唐启群;张丽萍;宋旭东;吴静;刘志广;门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我们对如何培养护理人才,保障人们在强化法律意识下的带教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分析,查阅大量资料并在临床带教中实施了一系列的带教和管理措施,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PICC应用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2月,选择10例多次住院穿刺困难的艾滋病患者(肘部静脉未穿刺或穿刺过未破坏静脉患者),在患者签字(PICC告知知情同意书)基础上,行PICC置管术,成功率100%,分析置管前中后护理,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艾滋病患者PICC置管术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也降低了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同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也是确保PICC置管关键.
作者:崔立新;李蕤;秦金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炎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病理基础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炎性乳腺癌的X线特点及临床表现.结果 12例中6例(50%)为典型炎性乳腺癌.乳腺皮肤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可触及肿块,X线可见肿块,伴或不伴有恶性钙化.皮下脂肪层混浊,呈索条状或细网状致密影.皮肤增厚、腋下淋巴结肿大.6例有临床炎症表现,触诊乳腺局部或弥漫性坚实,X线未见明确肿块,3例误诊为乳腺炎,其余3例抗炎无效后经针吸穿刺细胞学证实炎性乳腺癌.结论 充分认识和掌握炎性乳腺癌的临床及X线特点,对该病的诊断意义重大.
作者:张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前列腺良性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而手术作为重大的心理性和躯体性应激源产生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对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产生强烈的直接影响,从而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了解影响患者术后舒适的相关因素和影响程度,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通过舒适护理让患者的痛苦降低到低程度,增进了患者康复.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对老年人肺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58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护理组与分证护理组,基础护理组给予老年科常规护理,分证护理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二组患者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分证护理组患者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的例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老年肺炎患者可使患者症状缓解快,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梅;张淑玲;魏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自2010年以来,我们对住院癌症患者便秘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了便秘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导致或加重癌症患者便秘的因素1.1 药物因素 抗肿瘤药物,如长春碱类、奥沙利铂等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麻醉性镇痛与精神类药物,如可待因、吗啡、抗抑郁药、镇静催眠剂;恩丹西酮类止吐药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肠蠕动作用,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
作者:杨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留置导尿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留置导尿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在抢救危重症患者、患者手术前后和疾病诊断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促进昏迷、尿潴留、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不仅尿管的材质、粗细有所更新,而且功能、种类、插管范围也有所扩大.本文现就留置导尿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胡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全肺切除围术期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观察并总结对35例老年肺癌全肺切除围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 患者术后8d发生患侧支气管胸膜瘘合并脓胸1例,经过积极处理和治疗,顺利出院.结论 实施整体护理对老年肺癌全肺切除患者提高生存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股骨折合并脑外伤时骨痂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脑外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取12周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成二组,每组8只,A组为单纯骨折组,B组为骨折合并脑外伤组.3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各组摄X线片后截取骨痂,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BMP-2、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X线片示A组骨折端有较少量骨痂形成,骨折线较清晰;B组骨折端有较多骨痂形成,骨折线已模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A组BMP-2阳性细胞数量少于B组,并且显色强;分析显示A组BMP-2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为1.35%±0.29%,B组2.37%±0.46%,A组VEGF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为0.93%±0.34%,B组1.58%±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2、VEGF的mRNA表达量B组均显著高于A组.结论 脑外伤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可能与其刺激BMP-2、VEGF的表达有关.
作者:梁春雨;田发明;张柳;平少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主要的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原因,加强CKD的防治和早期干预迫在眉睫.已有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我们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血清尿酸与糖尿病肾脏病预后的关系.
作者:袁昌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胆道疾病手术治疗时通常在胆总管切开处放置T型引流管,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由腹壁戳口穿出体外,接引流袋.T型管引流用于胆总管和肝胆管手术,起到减压和支撑的作用,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同时可促进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愈合,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做好T型管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68例胆道术后应用T管引流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1 842例经桡动脉( TGI)的治疗患者和部分经股动脉(TFI)二种手术径路对冠脉介入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1年9月于本科住院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TGI组(n=1 121)和TFI组(n=721),详细记录术中和术后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GI组患者穿刺部位局部出血、血肿和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FI组患者(P<0.001);其余相关参数和手术成功率二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PCI是安全、有效的,能够适应绝大多数PCI的要求,应进一步推广.
作者:尹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