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糖尿病肾病与血尿酸的关系

袁昌道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早期, 尿酸, 预后
摘要: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主要的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原因,加强CKD的防治和早期干预迫在眉睫.已有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我们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血清尿酸与糖尿病肾脏病预后的关系.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传染病,近年来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相对的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如何做好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已成了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田迎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亚硝酸盐中毒3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2年7月-2005年1月收治亚硝酸盐中毒3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1,男,4岁,2005年11月21日16:30其祖母误将亚硝酸盐当成白糖冲水,患儿饮入一小口,10min后祖母发现患儿口唇青紫,立即乘车约2h到达我院,查体:T 36.2℃,P 82/min,R 38次/min,BP75/30mmHg,患儿神志恍惚、嗜睡状态、呼吸急促、全身皮肤黏膜发绀,颜面重度发绀、口唇紫黑色,双肺可闻痰鸣音、心音纯、节律整、心率82次/min,腹略胀、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四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蹇令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66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患者分为二组,苦参素治疗组66例,常规治疗对照组64例,二组治疗后进行比较,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苦参素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后ALT、TBIL、ALP、γ-GT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志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住院癌症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自2010年以来,我们对住院癌症患者便秘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了便秘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导致或加重癌症患者便秘的因素1.1 药物因素 抗肿瘤药物,如长春碱类、奥沙利铂等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麻醉性镇痛与精神类药物,如可待因、吗啡、抗抑郁药、镇静催眠剂;恩丹西酮类止吐药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肠蠕动作用,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

    作者:杨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完整巩膜壳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完整巩膜壳后羟基磷灰石(hydnroxypatite,HA)义眼台植入法疗效.方法 眶内植入HA义眼台共52眼,=1* ROMAN Ⅰ期植入48眼,=2* ROMANⅡ期植入4眼,均为自体巩膜壳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随访3个月~13年.结果 无义眼台暴露.结论 HA义眼台植入术后主要并发症是义眼台暴露,自体巩膜壳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无发生这种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刘先利;王守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40%~70%,如不及时预防,一旦栓子脱落原发部位,引起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1].以下是对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行回顾和总结.

    作者:郭瑞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清胆汁酸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通过观察患者血清胆汁酸(TBA)含量变化,探讨血清胆汁酸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检测135例肝病患者及62例健康人的血清TBA含量.结果 肝病患者血清TB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肝病患者血清TBA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胆汁酸测定是一项较为敏感的肝损害指标,对肝病的诊断与治疗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向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膝关节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的护理

    膝关节周围有很多韧带,其中有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交叉韧带分为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韧带损伤多发生于运动中,损伤的外在因素常是肢体的直接接触,来自各个方向的外力撞击或是自身的扭转应力;损伤的内在因素则是体位的影响,如膝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内收、内旋过伸等.膝关节镜近年来大量应用于韧带损伤手术中,关节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以及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王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结核大咯血的护理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可分为人型或牛型分枝结核杆菌感染.肺结核大咯血是急危重症,咯血是肺结核的重要症状之一,肺结核患者咯血常见,尤以肺结核空洞患者发病多,咯血可以引起结核病播散、肺不张或窒息[1,2].现将我院2008-2010年10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延杰;王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结核咯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我科2011年8月-2012年3月共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22例并行介入治疗,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2例患者中,男18例,女4例.年龄22~67岁,平均44岁.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乏力、盗汗、低热、消瘦、咯血,咯血每日量约200~500ml,既往有结核病史.经内科止血无效,行介入治疗.

    作者:刘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范围的研究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35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标准为术前彩超检查未见颈部可疑转移淋巴结、术中探查亦未见肿大淋巴结,并且癌灶位于腺体内、非位于甲状腺表面(离包膜<1.0mm)或侵及腺体外组织.结果 35例患者均行患侧腺叶加峡叶切除而未联合颈部局部淋巴结清扫,平均随访3.5年,1例患者术后出现对侧叶复发,1例出现患侧颈部4区淋巴结转移复发.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的预后较好,根据术前彩超检查及术中探查可判定手术清扫范围,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作者:张大伟;梁怀祝;娄礼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癌症患者置PICC导管在住院期间和带管回家的护理问题及应对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条安全科学的静脉输液途径.癌症的患者尤其是胃癌和乳腺癌的患者用药一般需6个疗程,而且药物的刺激性强,如阿霉素,一旦外渗可能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化疗患者应用PICC可减少频繁穿刺所致的局部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避免刺激性的药物外渗导致的严重后果.

    作者:李小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麝香保心丸与速效救心丸治疗心脏X综合征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麝香保心丸与速效救心丸治疗心脏X综合征疗效.方法 78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二组,麝香保心丸组40例,2粒/次,3次/d.速效救心丸组38例,8粒/次,3次/d.疗程为30d,观察二组患者症状疗效改善情况.结果 麝香保心丸组总有效率与速效救心丸组总有效率90.0%VS 73.7% (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脏X综合征疗效优于速效救心丸,治疗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满生;王会霞;石建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周围神经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损伤的高频超声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63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并和健侧同一部位的正常神经对比,结果与MRI和手术相对照,将正常神经和损伤神经超声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周围神经的细微结构,周围神经损伤后超声有特异性表现,能确定病损部位、范围,神经缺损的长度,识别假性神经瘤.结论 超声对周围神经损伤诊断符合率高,定位准确,对临床选择治疗和手术方案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李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护理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0%,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比例为2∶1,手术治疗是根治直肠癌有效方法,凡适合手术者,应及早行手术切除治疗.

    作者:房汝敏;关丽丽;王小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零成本快速构建医院药学信息服务平台

    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Internet作为世界上规模大、信息资源丰富的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它在医学领域的普及和广泛运用,必将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日新月异的网络医学资源,促进医学现代化,是本世纪医学领域的热门话题[1].

    作者:邵菊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炎性乳腺癌的临床及X线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炎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病理基础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炎性乳腺癌的X线特点及临床表现.结果 12例中6例(50%)为典型炎性乳腺癌.乳腺皮肤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可触及肿块,X线可见肿块,伴或不伴有恶性钙化.皮下脂肪层混浊,呈索条状或细网状致密影.皮肤增厚、腋下淋巴结肿大.6例有临床炎症表现,触诊乳腺局部或弥漫性坚实,X线未见明确肿块,3例误诊为乳腺炎,其余3例抗炎无效后经针吸穿刺细胞学证实炎性乳腺癌.结论 充分认识和掌握炎性乳腺癌的临床及X线特点,对该病的诊断意义重大.

    作者:张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UAP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二组均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静滴,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U,每12h皮下注射,7d为一个疗程,氯吡格雷口服(停用阿司匹林),3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中观察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发作间期、持续时间、24h缺血总时间、ST下移、心肌耗氧指数等以评价其疗效.结果 二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燕鸽;李明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静脉输液反应中热源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它可分为外周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高营养输液与输血等,是临床抢救、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用来补充营养、补充血容量、供给热能、改善微循环、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利尿消肿等.

    作者:李艳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留置导尿术的护理进展

    留置导尿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留置导尿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在抢救危重症患者、患者手术前后和疾病诊断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促进昏迷、尿潴留、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不仅尿管的材质、粗细有所更新,而且功能、种类、插管范围也有所扩大.本文现就留置导尿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胡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