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零成本快速构建医院药学信息服务平台

邵菊谢

关键词:零成本, 快速构建, 医院药学信息服务平台, 医院管理
摘要: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Internet作为世界上规模大、信息资源丰富的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它在医学领域的普及和广泛运用,必将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日新月异的网络医学资源,促进医学现代化,是本世纪医学领域的热门话题[1].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眩晕症状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TCD改变、颈椎病与TIA眩晕症状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颈内动脉系统TIA及椎基底动脉系统TIA(VB-TIA)进行对比.结果 VB-TIA是颈内动脉系统TIA的3.2倍,占总发病率76.3%,VB-TIA并眩晕症状占92.2%,152例TIA并眩晕症状118例,占77.6%.结论 TIA患者并眩晕症状突出,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均为TIA的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多为腔隙性梗死,部位多在基底节.脑动脉硬化、TCD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生终导致长期脑血流低灌注,即慢性脑供血不足,特别是颈椎病与TIA患者的眩晕症状关系密切.

    作者:田先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1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1 842例经桡动脉( TGI)的治疗患者和部分经股动脉(TFI)二种手术径路对冠脉介入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1年9月于本科住院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TGI组(n=1 121)和TFI组(n=721),详细记录术中和术后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GI组患者穿刺部位局部出血、血肿和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FI组患者(P<0.001);其余相关参数和手术成功率二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PCI是安全、有效的,能够适应绝大多数PCI的要求,应进一步推广.

    作者:尹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内镜治疗16例杜氏病的护理

    杜氏病是一种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畸形引起的出血,是上消化道的一种少见的出血原因,其原理是由于微小黏膜受到损害后所引起的黏膜下动脉破裂而导致胃肠的严重出血,临床表现为有间歇性、无先兆性以及反复发作的便血或是大呕血,因为其出血量大并且急骤,所以常常导致保守治疗不成功[1-4].

    作者:翟祎;张永梅;赵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留置导尿术的护理进展

    留置导尿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留置导尿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在抢救危重症患者、患者手术前后和疾病诊断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促进昏迷、尿潴留、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不仅尿管的材质、粗细有所更新,而且功能、种类、插管范围也有所扩大.本文现就留置导尿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胡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胆道术后T型管的引流护理

    胆道疾病手术治疗时通常在胆总管切开处放置T型引流管,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由腹壁戳口穿出体外,接引流袋.T型管引流用于胆总管和肝胆管手术,起到减压和支撑的作用,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同时可促进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愈合,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做好T型管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68例胆道术后应用T管引流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我们对如何培养护理人才,保障人们在强化法律意识下的带教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分析,查阅大量资料并在临床带教中实施了一系列的带教和管理措施,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牛磺酸联合葛根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牛磺酸联合葛根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成模的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单用牛磺酸组(Tau组)、单用葛根素组(Pue组)和牛磺酸联合葛根素组(Tau+ Pue组).8周后,测4组大鼠血浆葡萄糖(Glucose)、肌酐(Cre)、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胰岛素(Insulin)及肾脏组织MDA、ROS及SOD,计算大鼠肾指数,光镜下观察肾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DM组大鼠比较,Tau组、Pue组及Tau+ Pue组血浆SOD活性和胰岛素水平升高,而Glucose、Cre、BUN、MDA、ROS和肾指数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3个给药组大鼠肾脏组织MDA和ROS含量较DM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SOD活性均有显著升高,其中Tau+ Pue组这种变化更加明显;光学显微镜下显示:DM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闭塞,系膜细胞增多,基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大量堆积,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明显扩张,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牛磺酸联合葛根素处理组大鼠肾脏上述损伤性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牛磺酸联合葛根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作者:唐启群;张丽萍;宋旭东;吴静;刘志广;门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脓肿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脓肿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共完成46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的临床资料,分析6例发生腹腔脓肿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结果 发生腹腔脓肿的6例患者,原因有术中止血不彻底、凝血功能差、分解粘连创面大、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短等.结论 防止LC术后腹腔脓肿形成需注意鉴别诊断、术中操作轻柔、明确胆囊三角结构,有效引流等方面的内容,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柳利;王金哲;郝利恒;温鼎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电向量图对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的诊断优势

    目的 探讨心电向量图(VCG)对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的诊断优势.方法 对20例平静心电图(ECG)Ⅱ、Ⅲ、aVF导联呈rS型和QS型不能确诊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者行心电向量检查.结果 20例心电图可疑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中平静心电图(ECG)10例(20%)符合,心电向量18例(90%)符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电向量对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及其他异常有鉴别诊断意义,是对心电图检查方法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作者:秦瑞丽;董志强;吴振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

    目前2型糖尿病发病呈增高趋势,在我国仍将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糖尿病的并发症已成为危害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而2型糖尿病通常由于胰岛素抵抗使得其发病隐袭,通常经过IGT阶段,且大多数无症状老年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负荷后高血糖[1].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餐后高血糖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1,2].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整体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严重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肌炎等并发症.过敏性紫癜又称许兰-亨诺血管炎,是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为病理基础的结缔组织病.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关系密切,致敏原可为病原体、药物、食物等.目前无特异治疗方法.2011年我院收治1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过敏性紫癜的患儿,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预后良好.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芸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2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20例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等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经2~4个疗程治疗,住院42~65d,安全出院,无死亡病例.后遗症有听力下降1例,耳鸣2例,记忆减退4例,不能站立行走3例,反应迟钝2例.1~2年后随访复查,复发1例,失眠2例,抑郁症2例.结论 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复杂而多,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稠度、高龄、肥胖、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密切关系.CT与MRI检查是主要诊断依据.中药制剂是研究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方向.

    作者:仲信生;陈祥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护理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安全不但关系到患者的术后健康,也关系到医院的声誉[1].针对各种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做出相应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研究报道[2],如缺乏行之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其护理安全常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保障孕产妇安全是当前产科护理管理中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提高护理效应,我科针对产科管理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采取了风险护理管理,旨在降低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红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尿管致尿道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导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侵入性护理操作之一,其常用于术前导尿、解除尿潴留、观察出入水量之用.男性患者由于其尿道解剖生理特点及各种疾病引起的尿道病理生理改变,在插管或拔管过程中易出现尿道损伤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2001年10月-2011年9月我院各科经泌尿外科医生会诊处理的由留置气囊尿管所引起的尿道损伤共26例,均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娜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限制性输液复苏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若处理不当,将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容量复苏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研究发现,早起大量液体复苏可损伤肠道屏障,导致肠源性细菌移位于肠道外组织,加重休克的发展;还可导致脉压增大,破坏已形成的凝血块,增加出血量以及产生持续的免疫抑制等.

    作者:闫秀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UAP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二组均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静滴,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U,每12h皮下注射,7d为一个疗程,氯吡格雷口服(停用阿司匹林),3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中观察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发作间期、持续时间、24h缺血总时间、ST下移、心肌耗氧指数等以评价其疗效.结果 二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燕鸽;李明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膝关节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的护理

    膝关节周围有很多韧带,其中有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交叉韧带分为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韧带损伤多发生于运动中,损伤的外在因素常是肢体的直接接触,来自各个方向的外力撞击或是自身的扭转应力;损伤的内在因素则是体位的影响,如膝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内收、内旋过伸等.膝关节镜近年来大量应用于韧带损伤手术中,关节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以及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王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以提高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9例乳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包膜、内部回声及周边情况以及血流信号丰富程度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高频二维超声对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界、包膜、有无微小钙化等方面的观察在良恶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肿瘤血流丰富的占30%,多为0-Ⅰ级,而乳腺癌血流丰富的占88%,且为Ⅱ~Ⅲ级.腋窝探及转移性淋巴结是恶性肿瘤的特点.结论 高频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结合可提高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对指导临床手术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杨春梅;常群英;曹学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结核咯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我科2011年8月-2012年3月共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22例并行介入治疗,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2例患者中,男18例,女4例.年龄22~67岁,平均44岁.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乏力、盗汗、低热、消瘦、咯血,咯血每日量约200~500ml,既往有结核病史.经内科止血无效,行介入治疗.

    作者:刘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40%~70%,如不及时预防,一旦栓子脱落原发部位,引起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1].以下是对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行回顾和总结.

    作者:郭瑞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