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输液反应中热源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李艳杰

关键词:输液反应, 热源反应, 预防, 护理
摘要: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它可分为外周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高营养输液与输血等,是临床抢救、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用来补充营养、补充血容量、供给热能、改善微循环、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利尿消肿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内镜治疗16例杜氏病的护理

    杜氏病是一种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畸形引起的出血,是上消化道的一种少见的出血原因,其原理是由于微小黏膜受到损害后所引起的黏膜下动脉破裂而导致胃肠的严重出血,临床表现为有间歇性、无先兆性以及反复发作的便血或是大呕血,因为其出血量大并且急骤,所以常常导致保守治疗不成功[1-4].

    作者:翟祎;张永梅;赵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66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患者分为二组,苦参素治疗组66例,常规治疗对照组64例,二组治疗后进行比较,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苦参素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后ALT、TBIL、ALP、γ-GT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黄疸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志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电向量图对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的诊断优势

    目的 探讨心电向量图(VCG)对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的诊断优势.方法 对20例平静心电图(ECG)Ⅱ、Ⅲ、aVF导联呈rS型和QS型不能确诊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者行心电向量检查.结果 20例心电图可疑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中平静心电图(ECG)10例(20%)符合,心电向量18例(90%)符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电向量对左前分支阻滞合并下壁心梗及其他异常有鉴别诊断意义,是对心电图检查方法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作者:秦瑞丽;董志强;吴振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限制性输液复苏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若处理不当,将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容量复苏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研究发现,早起大量液体复苏可损伤肠道屏障,导致肠源性细菌移位于肠道外组织,加重休克的发展;还可导致脉压增大,破坏已形成的凝血块,增加出血量以及产生持续的免疫抑制等.

    作者:闫秀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与眼科护理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是以医院病房为教学基地,以住院患者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患者的健康行为或问题,使患者的行为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眼科以手术为主,而手术本身对人体造成损害和痛苦,术前和术后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患者和家属关心的问题,因此,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作者:焦彩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肺癌患者全肺切除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全肺切除围术期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观察并总结对35例老年肺癌全肺切除围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 患者术后8d发生患侧支气管胸膜瘘合并脓胸1例,经过积极处理和治疗,顺利出院.结论 实施整体护理对老年肺癌全肺切除患者提高生存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健肝愈胃汤(自拟),西药普奈洛尔,奥美拉唑,胶态果胶铋胶囊联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疗法.方法 将136例PHG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52例常规口服普奈洛尔、奥美拉唑、果胶铋;治疗组84例在常规服用以上西药的同时服用中药健肝愈胃汤.二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3%.显效率46.4%;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7%,显效率13.5%.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健肝愈胃汤,西药普奈洛尔,奥美拉唑,果胶铋联合治疗PHG疗效显著.

    作者:盛玉莲;张世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醒脑静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通常将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腔隙性脑梗死(lacuna infarct).除腔隙性脑梗死(lacuna infarct)不伴有意识障碍外,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及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

    作者:张继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副鼻窦解剖变异的CT研究及临床意义

    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治疗副鼻窦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对手术医生要求较高,术前必须仔细观察和了解副鼻窦的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以便更好的指导手术.

    作者:李敬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包括:①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②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③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④妊娠合并心肌病等.在女性开始妊娠到分娩结束这个过程中,有研究表明,在妊娠32周时血压达到高峰,心脏的后负荷增加[1-3].妊娠合并心脏病作为潜伏威胁因素,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2010年9月-2011年12月共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28例,经过精心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安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

    目前2型糖尿病发病呈增高趋势,在我国仍将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糖尿病的并发症已成为危害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而2型糖尿病通常由于胰岛素抵抗使得其发病隐袭,通常经过IGT阶段,且大多数无症状老年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负荷后高血糖[1].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餐后高血糖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1,2].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护理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安全不但关系到患者的术后健康,也关系到医院的声誉[1].针对各种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做出相应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研究报道[2],如缺乏行之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其护理安全常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保障孕产妇安全是当前产科护理管理中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提高护理效应,我科针对产科管理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采取了风险护理管理,旨在降低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红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范围的研究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35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标准为术前彩超检查未见颈部可疑转移淋巴结、术中探查亦未见肿大淋巴结,并且癌灶位于腺体内、非位于甲状腺表面(离包膜<1.0mm)或侵及腺体外组织.结果 35例患者均行患侧腺叶加峡叶切除而未联合颈部局部淋巴结清扫,平均随访3.5年,1例患者术后出现对侧叶复发,1例出现患侧颈部4区淋巴结转移复发.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的预后较好,根据术前彩超检查及术中探查可判定手术清扫范围,但术后仍需长期随访.

    作者:张大伟;梁怀祝;娄礼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传染病,近年来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相对的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如何做好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已成了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田迎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气管异物的麻醉观察

    气管或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病症,多见于2岁以上,5岁以下的儿童,小儿气管异物占用呼吸道,使麻醉中气道控制难度增大、危险性增大,一旦气管异物占用呼吸道,可致患儿严重窒息致死,由于患儿会出现躁动,取异物较为困难,并且反复多次置入支气管镜又可能造成进一步损伤,我院子2009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小儿气管异物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恒然;王幸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士长在护理查房中的作用及预见能力探讨

    护士长查房是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的日常工作,它不仅表现在护士长带领全体护士的一次业务查房,并且它还是一项全方位较琐碎而细致的工作.在护理查房中,护士长应充分发挥管理者职能,采取有效的手段,引导、督促护士主动服务于患者,让护士同患者及家属建立朋友式的关系,相互理解,既可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也防范于不必要的纠纷.工作中的体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贾艳领;许兴华;包金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尿液有形成分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液有形成分的影响因素.方法 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收集到的1 112份尿标本,同时将阳性标本进行人工镜检分类,统计影响尿液有形成分测定的影响因素.结果 将583份仪器检测阳性的尿标本进行标准镜检,记录并归类各个检测项目的影响因素,部分标本出现多种影响因素的现象,逐项进行镜检并记录统计.结论 使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能够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检测阳性的标本必须人工镜检,以免误诊的发生,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要加以总结.

    作者:刘春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1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1 842例经桡动脉( TGI)的治疗患者和部分经股动脉(TFI)二种手术径路对冠脉介入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1年9月于本科住院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TGI组(n=1 121)和TFI组(n=721),详细记录术中和术后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GI组患者穿刺部位局部出血、血肿和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FI组患者(P<0.001);其余相关参数和手术成功率二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PCI是安全、有效的,能够适应绝大多数PCI的要求,应进一步推广.

    作者:尹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传染病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

    我院是治疗结核病及各种甲类、乙类、丙类、乙类甲类管理等传染病医院,是细菌和病毒集中的地方,供应室在预防疾病、控制感染、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控制院内外感染,消毒灭菌尤为重要.我院消毒供应室是执行消毒灭菌的重要科室,已成为医院管理中主要内容,我院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全院各科室所需的无菌器械、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供应的任务,并集中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保管、发放等环节.供应室管理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的控制.因此,必须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

    作者:朱秋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眩晕症状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TCD改变、颈椎病与TIA眩晕症状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颈内动脉系统TIA及椎基底动脉系统TIA(VB-TIA)进行对比.结果 VB-TIA是颈内动脉系统TIA的3.2倍,占总发病率76.3%,VB-TIA并眩晕症状占92.2%,152例TIA并眩晕症状118例,占77.6%.结论 TIA患者并眩晕症状突出,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均为TIA的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多为腔隙性梗死,部位多在基底节.脑动脉硬化、TCD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生终导致长期脑血流低灌注,即慢性脑供血不足,特别是颈椎病与TIA患者的眩晕症状关系密切.

    作者:田先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