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核素骨显像286例结果分析

孙策

关键词: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 恶性肿瘤,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胸腰背疼痛, 淋巴结肿大
摘要:骨显像对探测骨骼病理改变的灵敏度非常高,在早期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方面较MRI/CT敏度[1],目前已成为骨转移早期诊断的临床首选检查方法.本文就249例已确诊恶性肿瘤患者和37例不明原因的胸腰背疼痛或疼痛伴淋巴结肿大疑似骨转移患者病例资料,探讨骨显像在诊断不明原因的胸腰背疼痛或疼痛伴淋巴结肿大疑似骨转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髓基质干细胞基因转染的研究进展

    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hymalstem cells,BMSCs)的概念于1986年首先由Friedens tein等[1]提出,它是来源于中胚层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合适的诱导条件下可向骨、关节、脂肪、肌腱、肌肉等多种组织分化.

    作者:张之斌;白俊清;李琪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角膜后弹力层脱离防治分析

    关于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部分患者术中前房穿刺后发生角膜后弹力层部分脱离,其原因及处理措施所见较少.我们总结了我院近年来在该手术中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防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旭东;荆国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疗安全文化研究现状

    安全文化系指文化内涵向以安全为目的和目标的一种统一推进的组织行为.医疗安全文化思想理念不仅可直接影响医疗安全行为,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改善病人安全状况,同时还影响医药费用,因此,关心病人安全问题,现已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作者:付灵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1例临床分析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亦称为Kikuchi-Fujimoto病.初由日本学者Kikuchi和Fujimoto于1972年报道,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1].我们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1例HN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诊治经过进行探讨总结,旨在引起临床医生对该病的充分认识.

    作者:郭春丽;王月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特别是老年患者引起生理机能低下,生病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而重,常常危及生命,易发生意外.由于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创伤大,患者耐受差,费用高,治疗效果相当有限.我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对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彭菊花;陈跃红;路亚娟;王宝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广州市某区医务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健康现状,找出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的不利因素,提供健康指导建议.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280名年龄在22~60岁医务人员,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医务人员中的慢性病患病率高达32.17%,工作时间长、生活方式无规律、医患关系紧张、得不到家属的理解和支持的医务人员患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医务人员慢性病的发生与工作时间长、生活方式不健康、医患关系紧张、得不到家属的理解和支持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郭泽龙;张常然;陈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拍背吸痰护理在婴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肺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尤其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婴儿由于其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痰液易堵塞,出现通气和换气障碍,致肺炎加重,甚至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威胁生命,故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极为重要.

    作者:何素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区域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头癌有效性探讨

    胰头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逐年增长,据统计占肿瘤死亡率的第四位[1].胰腺癌的预后极差,确诊后5年生存率仅为3%~5%[2].因其早期诊断率低,临床确诊时80%~85%的患者因有远处转移或局部浸润而丧失行根治性手术机会[3].故临床多采用以手术为主,辅助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性治疗.化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胰腺癌患者多数已属晚期,无法耐受大剂量全身化疗,为解决以上问题,2003年1月-2006年11月对我院9例晚期胰头癌患者进行选择胃网膜右动脉插管置泵进行区域灌注化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红书;许元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矽肺36例死因分析

    矽肺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所致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1].矽肺是严重的职业病,一旦发生,即使脱离接触仍可缓慢进展,不可逆转.以往矽肺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结核、肺部感染、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脏病,其中肺结核、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是矽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

    作者:张立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妊娠118例疗效观察

    利凡诺羊膜腔注射是中期妊娠引产常用的方法,但诱发宫缩时间较长,尤其是对于偏小月份(14~16周)的引产,往往导致引产失败(5d无效),需用缩宫素的不少见,其主要原因是宫颈条件不成熟[1],而米非司酮具有很好的软化宫颈的作用,我们将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引产,在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痛苦的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海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疗纠纷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民法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医患双方掌握疾病信息不对称的当今,患者很难作为平等的主体进入医患关系当中,并以平等的地位接受治疗.

    作者:施可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CA-4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故障分析与应急处理

    CA-4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由上海蓝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仪器具有样品、试剂条形码识别功能,自动化程度高.采用表格式命令输入,操作更加简单快捷.采用高精密度分注注射器等高精密设计,使实验结果达到很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心肌桥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和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83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中检出的60例心肌桥患者,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以收缩期冠脉管腔受压狭窄及舒张期恢复或接近正常为心肌桥存在的依据.分析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心肌桥检出率3.28%.心肌桥中位于前降支近端7例,前降支中端34例,前降支远端15例,各有2例位于回旋支中端和右冠状动脉远段.肌桥前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20例,发生率为33.3%,远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性心肌桥26例.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肌桥的可靠方法.心肌桥有促进其前段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的可能.心肌桥患者多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桥的狭窄程度越严重,引起心肌缺血越严重.对于有缺血症状的心肌桥惠者应积极给予治疗.药物治疗效果满意,预后良好.

    作者:王卫明;周学中;柯海燕;孙建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相关性医疗纠纷20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相关性医疗纠纷近年来呈显著增加趋势,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探讨医院感染相关性医疗纠纷的发生规律,我们特对我院近年来的医疗纠纷患者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范迎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合并妊娠强化治疗中的护理管理

    胰岛素泵是符合生理状态的胰岛素输注方式[1],通过一根纤细的管和患者连在一起,胰岛素源源不断地从泵中供给患者,有效的控制血糖并减少患者多次注射的痛苦.受孕时和整个妊娠期糖尿病病情控制良好对确保母婴安全至关重要.由于胎儿先天性畸型危险性大的时期是受孕7周内或停经9周前,因而糖尿病患者应于接受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正常后才受孕[2].

    作者:闫强;薛瑞;蔡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Osterix和脂联素与骨代谢的关系

    正常骨代谢周期中,破骨细胞(OC)的骨吸收与成骨细胞(OB)的骨形成相互偶联,维持一种动态平衡,不断进行骨重建.当OC的骨吸收相对增强或OB的骨形成相对减弱,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质丢失时,将导致骨质疏松.

    作者:张永光;闫凤民;张拥军;王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护士人际交流的重要性

    人际交流,简单的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护士的人际交流主要是指护士与医生、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态度、情感来表现的.

    作者:王家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寿胎丸加味治疗习惯性流产85例

    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其特点为在或不在同一妊娠月份,屡孕屡坠.中医称之为滑胎.其发生率占妊娠总数2%~3%,因其病因复杂,成为妇科临床难症之一.笔者2005年5月-2009年5月应用寿胎丸加味治疗习惯性流产85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小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原发灶不明的恶性肿瘤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方式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9月-2007年10月收治的32例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6%、43.8%、28.1%,中位生存时间为12.5个月;行化放疗综合治疗的患者在近期疗效(73.3%)和中位生存时间(15.5个月)方面均优于其他治疗方式;6例转移性鳞癌患者,23例转移性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0个月,9.5个月;仅表现为周围淋巴结转移及浅表肿块的患者与表现为实质脏器转移及恶性体腔积液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5个月,10.0个月,7.5个月.结论 对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应加强认识和积极治疗;治疗上应根据性别、病理类型、转移部位给予以化、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治疗方式、病理类型及转移癌部位.

    作者:刘阿海;王道军;靳桂红;李本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尘肺患者的健康教育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工人普遍缺乏防尘意识,长期吸人大量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储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咳痰、心悸、呼吸困难、呼吸功能下降,合并肺部感染,并不断加重,后死于呼吸衰竭或其他并发症.

    作者:陶小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