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茹;秦永跃
1983年Warren和Marshall成功地在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以来,人们对Hp感染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等均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已经确认Hp与胃肠疾病中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1994年国际癌症中心(IARC)将Hp列为第1类人类致癌因.
作者:汪海涛;段和力;张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临床研究提示,麝香保心丸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扩张冠脉、减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耐缺氧能力、改善心功能等有关.但麝香保心丸对心力衰竭有无治疗作用尚未见报道,我们观察了麝香保心丸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试图阐明其对心力衰竭是否有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刘志强;张海召;张芙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脓胸多是由于细菌性肺炎累及临近胸膜所致的胸膜腔的化脓性感染病变,常见于年老体弱有基础病变、未及时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或接受免疫抑制药物者,其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纯肺部感染患者.回顾我院1999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8例脓胸患者的诊治情况,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慧敏;姜东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脑血管病变比非糖尿病人高2~4倍.糖尿病血管病变与糖尿病本身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常并发许多脏器损害,糖尿病血管病变非常广泛,大中小动脉和静脉均可累及.脑血管受累情况较心血管及其他部位血管更为多见.脑卒中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残废或死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吴春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脊髓型颈椎病(CSM)是一种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以颈椎间盘退变为基础,并进一步继发相邻骨与软组织结构的退变,终导致脊髓损害,造成患者生存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我们通过对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手术治疗CSM提供依据.
作者:吴晓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尺骨冠状突骨折是一种并不常见的损伤,通常与肘关节脱位并发.其治疗的目的是保留肘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而对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处理理念也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我们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2010年手术治疗的16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俊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断指再植是将完全和不完全离断的指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将离断的血管吻合,彻底的清创,进行骨、神经、血管、皮肤彻底的整复术[1].术后进行综合的治疗和护理,使其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的精细手术.我院2008年8月-2010年4月共实施24例再植术,均获得成功,及时、精心、正确的术后护理对再植指的成功起重要作用.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谢明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双主动脉弓(ouble Aortic Arch)一种先天性血管环畸形.双侧主动脉弓起源于升主动脉,然后在气管和食管两侧通过,连接形成降主动脉,形成完整的血管环,将食管和气管环绕其中.双主动脉弓患儿主要症状是喘憋和吞咽困难,小儿通常以喘憋为主,主要是由于小儿进流食,吞咽困难通常不容易被.
作者:宋玉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慢性肠系膜血管阻塞的介入治疗手段.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共20例,行血管置入导管的扩展介入治疗,并进行了术后随访.结果 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情况,术后有效率达到了95%.结论 血管置入导管的扩展介入治疗对慢性肠系膜血管阻塞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顾全凯;袁庆鑫;马晓龙;张宝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如果能够早期诊断早期实施有效的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病残程度.我们观察了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增祥;寿永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肺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是由不同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哕音为其共同临床表现,电解质紊乱是小儿肺炎常见并发症,对肺炎的转归和预后有着重要影响.现对我院2008-2010年130例住院肺炎患儿极期测定电解质水平情况进行临床分析,以了解肺炎患儿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以及对肺炎转归和预后的影响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范永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全横断后,NT-3在损伤部位相邻节段眷髓腹角神经元随时间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机制和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重为250g左右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六组.分正常组、假手术组及胸10脊髓节段全横断术后1,3,7,14d组.动物到达存活时间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NT-3在脊髓损伤相邻节段腹角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正常组的N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腹角的大神经元和少量小神经元.损伤区上段的N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在脊髓腹角的表达,均于术后1d组开始明显增高并达到高峰,术后3d、7d组逐渐回落,术后14d组接近正常水平.而损伤区下段的N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在脊髓腹角的表达均于术后1d组开始明显增高,术后3d组达到高峰,于7d组开始下降,到14d组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在脊髓全横断术后,脊髓腹角神经元对NT-3的需求增加,提示NT-3在脊髓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郝建军;杨桂姣;孙常太;高雨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标志,能够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特异性微血管并发症,其特点是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但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早于收缩期功能障碍[2].本研究主要探讨2型糖尿病中不同尿白蛋白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情况.
作者:赵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痴呆症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中Alzheimer disease(AD)型痴呆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类型,占全部痴呆的60%~70%[1].据报道美国目前的AD痴呆患者约占其总痴呆人数的60%[2],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预期寿命提高,老年人口比例增加,痴呆症患者的比例将.
作者:高云天;赵强;卢小青;王广新;孔润莲;侯淑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衣壳蛋白包括S蛋白与前S蛋白,后者又分为前S1蛋白和前S2蛋白.前S1抗原(PreS1)含有肝细胞膜受体,只存在于具有传染性的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上,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集体产生免疫应答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1,2].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特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不仅其人群感染率高,而且易转为慢.
作者:马春红;张坤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跌倒是患者住院期间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之一,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是卫生部十项患者安全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孙宇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2月在我科行CEA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122例均是初次手术,4例为双侧狭窄对侧治疗后再次手术;108例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lemic attack,TIA),17例术前曾患脑梗死,1例术前无症状(狭窄率>90%).所有患者术前经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证实狭窄率70%~99%.其中35例患者术前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合并冠心病,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 围术期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其余术前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术后有较明显改善,TlA消失.术后随访2~24个月,1例在随访期间因心脏病死亡,其余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CEA是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狡窄主要的有效方法.
作者:甄雅南;刘鹏;王非;叶志东;林凡;杨煜光;钱松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创新学分在我国各高校刚刚开始实施.实施创新学分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创新学分的实施方法步骤国内高校还没有一个标准,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和配套措施以及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于高等医学院校来说,在新的形势下,更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创新学分的实施方法步骤,来满足医学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性医学人才的需要.
作者:薄建柱;杨绍清;崔向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晚期妊娠孕妇的常见症状有下肢水肿、下肢静脉曲张及外阴静脉曲张、下肢肌肉痉挛、痔、便秘、仰卧位低血压、心理紧张和焦虑.2007年3月-2009年5月我科对68例不同程度出现上述症状的晚期妊娠孕妇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了上述症状的出现,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宋成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吸氧装置氧流量表湿化瓶是临床常使用的医疗器械之一,由于不同患者之间常需要使用同一个氧流量表使用频率极高,我们在临床的工作中发现流量表湿化瓶的内芯极容易断裂,故如何有效的使用流量表,成为了临床护士关注的焦点.我们在吸氧时,选择用一次性的吸引器头内套管的前三分之一(简称吸引器头)作为湿化瓶的内芯,有效的替代了原来的湿化瓶内芯,用完后可以和湿化瓶一起用健之素浸泡消毒.
作者:赵秀玲;王玉芹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