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珍
静脉药物配制工作是在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下,根据药物不同特点,由药学技术人员按照严格操作规程进行配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服务,它集药学、临床、研究为一体,为此,我们结合我国医疗机构实际要求,就我院存在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为医院药学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兰桂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CT和MRI检查的普及及广泛应用,大量临床资料证实高血压脑出血(ICH)早期仍然存在活动性出血导致血肿扩大,且占有较高的比例,与预后显著有关并且增加了脑出血病死率及致残率.故ICH早期控制血肿扩大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对56例高血压ICH患者进行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观察其对早期ICH患者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张士杰;冯国栋;冯晓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本地区孕妇孕中期下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与羊膜腔感染的关系.方法 真菌、滴虫、各种细菌、厌氧菌、支原体采用体外培养和生化反应的方法进行培养和鉴定,加德纳菌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检测唾液酸酶,沙眼衣原体采用金标法检测其抗原.结果 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造成的羊膜腔感染明显高于无感染者(P<0.01),其中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羊膜腔感染大于单一病原微生物感染.结论 孕妇孕中期病原微生物感染会增加羊膜腔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谭玉清;孙淑湘;梁心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含锌的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中性蛋白酶的基因家族,现已发现20多种,根据蛋白质结构可分为五个大类,即基质溶解酶、胶原酶、明胶酶、膜型酶和其他不能分类的基质酶,MMPs能降解几乎所有的细胞外基质,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病理作用.生理条件下,参与胚胎发生、正常组织重塑、创伤愈合和血管发生,在病理条件下,参与纤维变性、关节炎等的病理改变及肿瘤的生长、迁移、侵袭和转移等[1,2].MMPs家族还参与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脑外伤、脊髓损伤、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病变等的病理发生.MMPs以酶原的形式合成,去除前肽后激活,而且一种MMPs激活可使别的MMPs激活,形成瀑布效应,MMPs之间的精细调节对维持ECM内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3].
作者:张艳华;赵施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是脑卒中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1],更是老年脑卒中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其临床特点,提高救治水平,现将我院内科2003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脑卒中HAP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高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小剂量MTX(甲氨蝶呤)以其简便有效,快速,毒副作用低,现普遍应用于异位妊娠的治疗.本例异位妊娠患者MTX治疗后出现明显的骨髓抑制,口腔黏膜广泛溃疡等毒副作用,同时并发异位妊娠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时麻醉处理有其特殊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凌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子宫内膜癌是发达国家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美国和加拿大发病率高,但是近年来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所下降.典型病例发生于老年人,在诊断时80%患者为绝经后妇女,然而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甚至有子宫内膜癌伴宫内妊娠发生的报告[1].
作者:康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不能自行排痰,为改善通气状况需行气管切开术[1],切开后的吸痰工作成为主要护理任务,合理湿化气道,正确有效的吸痰方法,有利于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出,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郭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鼠弥漫性脑创伤后神经运动功能及听觉脑干反应(ABR)的影响.方法 采用Mamarou's法建立大鼠弥漫性颅脑创伤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创伤后6,24,48h组,在各时相点测试大鼠神经运动功能及ABR各波潜伏期变化.结果 弥漫性脑创伤后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创伤前,伤后24h神经运动功能评分低.创伤后各时相点ABR的各波潜伏期延长,Ⅰ~Ⅲ波间期明显高于创伤前.结论 通过分析脑损伤后大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及ABR反应的关系探讨听觉通路损伤的程度及听力损伤的类型.
作者:张文丽;郭静;李倩;耿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是指在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特别是在患者出现致死三联征,即低体温、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时,改变以往早期进行复杂、完整手术的策略,而采用快捷、简单的操作,及时控制伤情的进一步恶化,使患者获得复苏的时间,有机会再进行完整、合理的再次或分期手术.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对DCS进行综述.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我国精神科从创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这期间从解放前50年起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①解放前;②解放后的初期;③文革十年的时期;④改革开放后时期[1].
作者:苑树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我院门诊118例面部皮脂腺囊肿及其他部位皮脂腺囊肿拒绝手术者,行无水乙醇囊腔冲洗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亚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财务制度以及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我国医疗财务工作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同时也为医院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医疗机构及时的完善、调整了医院的财务管理体制,并且建立了良好的财务管理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但是很多医院在财务管理细节方面依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对于财务管理进行充分的认识,并且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本文中,笔者根据医院财务管理原则以及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并且结合目前一些医院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对如何做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作者:石源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医疗卫生及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综合实力.为掌握焦作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现将焦作市2005-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
作者:王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药剂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药剂科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医院门诊药房作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参与医院经济活动,门诊药房管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临床用药是否安全、有效,影响到医院经济效益和医院声誉,与医院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加强医院门诊药房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转变观念,提高药剂科的管理水平,是当前药剂科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一些医院尤其是某些基层医院门诊药房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以下针对一些普遍问题进行探讨并给予相应的对策分析.
作者:李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2007年8月-2009年12月我们对22例脊柱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应用经伤椎另一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善钧;李廷林;李成祥;石光越;张征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谵妄是一种注意和认知功能的急性障碍,表现为意识状态的急性改变或反复波动、注意缺损、思维紊乱和意识模糊[1],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特别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较高[2],也是骨科临床中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老年骨折术后发生谵妄可使老年人患压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几率增加[3,4].本组30例老年患者经临床治疗和有效护理干预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巧玲;刘雁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其中75%~85%为非肌性层浸润性膀胱癌[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理论上TUR-BT术可以完全切除非肌层浸润的膀胱癌,但在临床中仍有很高的复发率,TUR-BT术后有10%~67%的患者会在12个月内复发,术后5年内有24%~84%的患者复发[2,3].膀胱灌注治疗是目前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灌注药物品种较多,其中,羟喜树碱(HCPT)是从喜树叶中提取,后经化学合成,基本上不易被膀胱黏膜吸收,副作用轻,可迅速进入肿瘤组织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我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膀胱肿瘤术(TUPKR-Bt)联合羟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治疗多发性膀胱癌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朴敏虎;朴勇瑞;刘东明;董秀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穿刺途径常经股动脉穿刺,但是此法需要24h卧床并采取被迫体位,易发生尿潴留、腰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1-3].而桡动脉由于周围没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穿刺成功率高,近年来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术后长时间卧床引起的多种并发症.经桡动脉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已经证明较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具有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尤其是术后不须停用肝素抗凝治疗等诸多优点,在日本等一些国家和我国几个心脏中心已成为常规途径[4].但由于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及操作过程相对容易,大部分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仍选用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本文通过比较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优越性.
作者:王鹏飞;金卫东;刘艳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我国肺癌的发病与死亡已居恶性肿瘤的首位,临床发现的肺癌患者65%为Ⅲ~Ⅳ期,这使得我国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在8%~10%.而在发现的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占80%以上.随着第三代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及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较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1].
作者:李娟;张文丽;张云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