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已近7年,作为诊断机构,本着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公平、及时、便民的原则,就职业病诊断在受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与同行们商讨.
作者:徐健;白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空气中氰化氢用氢氧化钠溶液采集,氰化物用微孔滤膜采集,在弱酸性溶液中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再与异菸酸钠反应并水解生成戊烯二醛酸,再与巴比妥酸缩合生成紫色化合物.以纯水参比,在600 nm波长测量吸光度[l].
作者:金连;黄郁秋;苏笑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丹东市某焦化厂干法脱硫工段发生一起急性混合气体(CO、H2S)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中毒,这是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应引以为戒.
作者:孙芳;方洁;任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是由接触三氯乙烯引起的一种皮肤损害,该文对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作者:吕文;常秀丽;周志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作者:刘献朝;贾继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两种检测结果 间差异和相关程度.方法 对某集装箱生产企业焊接生产线连续3 d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比较2种采样方法 所得结果 异同.结果 2种采样方法 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63.45,P<0.01);2种采样方法 之间相关性不显著(r=-0.232,P=0.091).结论 定点采样与个体采样结果 差异有显著性,且二者相关性不显著.
作者:胡浩;范衍琼;谭剑明;叶莲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院前急救已开展20余年,为更好地开展绿色通道,创办一体化服务模式,开展相应专业化队伍提供参考,特统计院前急救病人病种分类、构成比及特点规律.
作者:曹树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侵华日军在中国遗留下大量化学武器.对中国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该文主要论述了军事化学毒剂的危害和分类,并讨论了公安消防部队在处置军事化学毒剂事故的应急救援中,对人员的救助、毒剂的清除和洗消应采取的基本措施.
作者:葛巍巍;吕显智;王永西;陈松;杨文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2008年,各地根据我部统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和职业病报告管理工作.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化工产品被生产出来后都要在工厂暂时储存,然后采取不同运输方式运往本地或外地的分销商、用户等.在储运过程中,管理稍有不善,则会发生安全事故.近年来危险化学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泄漏,造成群体中毒事故已有多起.但只要采取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则能保障储运的安全.
作者:孙维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2006~2007年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项目中检测超标项目超标原因及整改的分析,阐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意义.方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结果 超标项目在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分析超标原因后进行了整改,大部分超标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整改后达标;噪声超标情况整改较难,以加强个体防护为主.结论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对于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谢禾;方锦斌;朱彩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汽车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从而达到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目的 .方法 按规范要求设置检测点,对粉尘、毒物及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工作场所粉尘和毒物浓度测定结果 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噪声强度超标严重.结论 物理因素对职工的危害应引起足够重视.要注意低浓度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生产工人健康的远期影响及多种有害因素对人体的联合作用;在噪声的防护上加强技术改造,注意个人防护,改善工人作业环境.
作者:薛和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6月5日上午,成都市9路公交车在川陕立交桥处发生燃烧事故,造成了27人死亡,74人受伤的悲剧.事后,调查组在灰烬中找到了3把标准配置的安全锤,但它们都没有派上用场.这些逃生设施,并没有在这次事故中发挥丝毫作用,等于是个摆设.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有人拿起了安全锤,击碎钢化玻璃,情况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背景与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全面发展,国外大型化工集团来我市投资办厂,加上大量规模小、设备相对落后的乡镇、民营化工企业的存在,精细化学工业企业数量迅速增长,带来了大量事故隐患和不安定因素.此外,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技术的引进和使用,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见过或很少发生的严重职业病例,导致化学品中毒事故不断发生.
作者:刘杰;汤忆眉;孔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现状,探索普及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的有效途径.方法 调查541位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自编问卷,采用Excel软件统计.结果 现场急救培训活动少,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面较窄,不能满足急危重症伤病员出现时现场急救的需要.结论 需多方合作,广泛开展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提高大学生对现场急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现场急救的成功率.
作者:秦红;顾雪坤;徐亚清;钱丽新;钱卫忠;姚月华;邹晓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通过对目前职业健康监护人员体检前存在问题的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以提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质量.
作者:朱家瑞;史子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