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源性牙痛误诊分析

黄秀娟;罗志广

关键词:牙髓炎, 牙痛, 心源性, 误诊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致心源性牙痛误诊急性牙髓炎的原因情况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冠心痛致心源性牙痛误诊情况结合相关文献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源性牙痛经心内科会诊,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检查后确诊,下颌牙痛多见.结论 患者多以牙痛或下颌痛为首发症状,故极易误诊,应排除心脏疾患.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现象,与健康息息相关,而睡眠障碍往往会导致人体免疫力、记忆力下降,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还容易诱发高血压、神经衰弱、甚至造成猝死.据调查,我国5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17%的人相当严重,老年人占到了整个失眠人群的70%[2].因此失眠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生活.针灸治疗失眠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姜爱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手部外伤患者的护理

    手部外伤多为综合伤,常同时伴有皮肤、骨、肌腱、神经和血管损伤,完全或不完全断指、断掌和断腕等也有发生.据统计,手部外伤占外科急诊总数的20%,占急诊总数的40%.经过手术治疗,预后均比较理想.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 意外致伤后,因顾虑手术效果,患者易产生焦虑心理.所以应给予耐心地开导,介绍治疗方法 及预后情况,并给予悉心地护理,同时争取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1.2体位平卧位,患手高于心脏,有利于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和疼痛.

    作者:侯海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抗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抗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使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2周后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无效2例,出血2例,肝酶谱升高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无效8例,出血2例,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抗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娄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跖跗关节损伤的诊治分析

    跖跗关节损伤或中足损伤(Lisfranc损伤),中足这一复杂的复合结构,处于中足顶部,行走时承载着人的体重,故如果该关节发生损伤,则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而该关节损伤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损伤,容易忽视,且易误诊漏诊.我们近期收治17例,采用解剖复位螺钉内固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7例患者中,男14例,女3例;左足12例,右足5例;年龄20~53岁,平均37.4岁.致伤原因:直接暴力伤15例,其中车祸9例,重物砸伤3例,机器皮带绞伤3例;间接暴力2例,其中高处坠落伤1例,扭伤1例.开放性损伤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捻挫伤,其中2例合并足背动脉断裂,3例合并趾伸肌腱断裂,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闭合性损伤10例,其中2例合并急性筋膜室综合征.骨折脱位分型按Myserson等[1]改良方法,A型4例,B型8例,C型5例.17例患者均行双足正侧位及30°内斜位X线片核查,其中4例行CT断层扫描检查,2例行MRI扫描检查.

    作者:雷兆华;胡鹄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电击伤16例心电图改变及临床分析

    电击伤是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临床上除表现在电击部位的局部损伤,尚可引起全身性损伤,主要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严重的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收集我中心2006-2010年收治的16例电击伤患者的相关资料,就其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40岁,诊断明确,病史清楚,全部是在工作现场接触电源或处在高压磁场中而被电击伤,电压为220V或380V.既往均无高血压和心脏病史.1.2检测方法 16例均采用同步十二导联9130K心电图机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和观察住院期间的心电图动态改变.

    作者:陈劲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跟骨折术后预防创口并发症的护理

    跟骨折是常见的跗骨折,75%为关节内骨折.对于移位的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平均优良率达70%~92%.但术后创口延迟愈合、创缘坏死、创口感染发生率较高是广大骨科医护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1,2].我们2004年4月-2010年7月对跟骨折手术的患者采用规范围术期护理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跟骨折31例34足,男26例28足,女5例6足,年龄18~58岁.左侧16例,右侧15例,3例为双侧跟骨折.致伤原因:重物挤压伤13例,高处坠落伤16例,交通伤2例.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25例.按sanders分型[3],Ⅱ型8例,Ⅲ型23例.

    作者:董肖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心肺脑复苏的抢救护理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1].心跳停止后,必然存在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当心跳恢复后,自主呼吸不可能立即恢复,复苏后呼吸管理的目的 是在保证良好的通气基础上尽可能恢复自主呼吸功能,并防治复苏后呼吸并发症.心肺复苏(CPR)指当任何原因引起呼吸和心跳骤停时,在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即在保证患者气道通畅后,以人工呼吸替代患者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而迄今为止,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较低,其原因之一是患者心跳骤停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造成脑细胞不可逆性损伤,心肺复苏失败.CPR包括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三部分,鉴于脑保护和脑复苏的重要性,发展为心肺脑复苏(CPCR).现对CPCR抢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翠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治疗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生活和诊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要承受糖尿病和视力下降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要保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水平,防止病情恶化,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现将我院2002年1-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72例糖尿病患者跟踪随访,观察结果 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40例,女32例;年龄25~70岁,平均54.8岁.病程1个月~16年,空腹血糖7.1~18.5mmol/L,佳视力0.3~1.2,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甲状腺等其他内分泌疾病,或肝肾和心功能不全的疾病.

    作者:杨菊珊;李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联用烟酸缓释片治疗高脂血症86例疗效观察

    大量循证医学证实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重要的降脂药物,也是预防冠心病的有效药物.作者整理147例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患者资料,观察疗效与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及门诊确诊为“高脂血症”患者147例,女63例,男84例;年龄48~82岁;混合型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血清TC高于5.2mmol/L,LDL-G高于3.4mmol/L,TG高于1.7mmol/L.147例患者合并冠心病69例;合并2型糖尿病(血糖已控制在正常水平)47例.

    作者:冯文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开展血液透析室健康教育的管理对策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健康的危险因素,帮助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建立健康行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随着血液透析的普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日益增多,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依从性调查结果 说明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1],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评价临床疗效的重要方法 [2],如何让患者及家属知道控制饮食和自我监测的目的 和意义、遵从医嘱、提高患者对透析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则是目前血液透析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相对薄弱环节.我们根据这一环节,分析原因,在管理上实施干预,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责任到人,便于实施,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运行以后收到较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锡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11例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及家属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求医期望值也不断提高,稍不满意就易引发医疗纠纷.护理实习生初次参与临床护理工作是医疗纠纷高发阶段.对本院发生的11例护理差错、投诉案例进行总结,分析临床护理教学和工作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护理安全.1 资料与方法 2005年8月-2008年5月带教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32名,发生护理差错、投诉共11例.通过总结教训,2008年开始对新进护生严格落实防范措施,从2008年8月-2011年5月带教护生45名,发生护理差错、投诉共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书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20岁,因腹痛、腹胀1个月,加重1周于2003年2月12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腹痛为脐周绞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等不适.饮食量少,大小便正常.既往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查体:T 36.7℃,P 90次/min,R 20次/min,BP 120/80mmHg.神志清楚,意识状态正常,营养中等,表情痛苦,呼吸困难,双侧胸部语颤增强,呼吸音减低.腹部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脊柱及四肢无畸形,感觉及运动正常,双侧胫前轻度凹陷性水肿.查外周血中嗜酸细胞计数0.42×109/L,嗜酸细胞百分比0.10.胃肠内镜检查示弥漫性嗜酸粒细胞浸润,侵犯浆膜层.诊断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给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应用中药治疗多年,曾多次发作,表现为腹痛,多次应用激素治疗好转,现在坚持针灸治疗,近2年未见复发.

    作者:陈宏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胃镜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183例的护理

    我院胃镜室1999-2010年12月间诊治小儿上消化道异物183例,经胃镜全部取出,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3例患者,男101例,女82例;年龄10个月~13岁,平均6.8岁.误服异物种类有:金属类140件,包括硬币、游戏币、戒指、钥匙、发卡、胸针扣、笔用弹簧、纽扣电池、7号电池等;食物类21件,如骨头、鱼刺;其他22例,如围棋子、塑料花瓣、冰棒棍、玩具配件等.误吞原因主要为小儿放在口中玩耍时不慎吞下;临床表现除12例有呕吐情况外,其余患儿均未有明显症状;就诊原因大部分为家长怀疑患儿误吞,其次为患儿自述.

    作者:翟祎;赵春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胰岛素促泌剂与强化胰岛素交替治疗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胰岛素促泌剂与强化胰岛素交替治疗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病程0~10年2型糖尿病498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病程<5年为A1组,162例,5~10年为A2组,167例,治疗24个月,对照组169例,平均(6.57±3.18)岁.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的变化,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治疗24个月后,三组患者空腹、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1、A2组空腹、餐后2h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0.01),对照组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A1、A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对照组无变化;A1、A2组空腹、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空腹、餐后2h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显著高于A2组(P<0.05),而A1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A2组(P<0.05);A1、A2组空腹、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空腹、餐后2h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胰岛素促泌剂与强化胰岛素交替治疗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可有效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越早使用交替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代凤莲;代建军;赵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诊断输尿管结石方法 分析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起病急,以病变处阵发性剧烈绞痛和血尿为主要临床症状.超声显像作为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首选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但由于受输尿管解剖位置、仪器参数设置及临床实践经验等诸多因素影响,使输尿管结石的定位诊断在超声医生临床工作中仍具挑战性,现就个人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归纳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2011年3月我院诊断泌尿系结石168例,其中单侧输尿管结石110例,单侧肾多发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43例,双侧肾脏结石合并单侧输尿管结石15例;男136例,女32例;年龄19~43岁,平均31岁.

    作者:马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颈椎病及合并病新分型研究及临床以高压氧为主综合规范治疗的意义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常常在慢性劳损的基础上导致颈椎椎体及附件骨质退变,椎间盘突出及黄韧带等改变为基础,随之出现解剖相邻重要血管神经脊髓等结构的损害,病情十分复杂.目前临床诊治类别较难确立,因而,我们以临床发病原因分型,并依分型为据,拟定以高压氧为主的临床综合规范治疗方案,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们共治疗189例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高压氧组189例患者中,男149例,女40例,年龄20~85岁,平均55岁.致病原因:慢性劳损或直接外伤或慢性劳损与先天因素相结合造成.不包括颈椎先天性疾患所导致的畸形.单纯药物组治疗189例中,男163例,女26例,年龄20~85岁,平均50岁.致病原因:同高压氧组患者.

    作者:张延平;张东方;高清元;张攀;许冬梅;祝广林;孙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原因与对策

    压力又称应激或紧张,是机体对环境不同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是某种因素对人的心理或生理造成的一系列紧张反应状态.护士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害,当压力强度超过护士心理承受能力就会损害护士的心理和身体健康,表现为失眠、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质量差等,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和安全.本人对从事急诊护理工作时间在3年以上的36名护士,采用问卷法对压力来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急诊护士压力源来自:①缺乏安全感.②精神高度紧张.③生活没有规律.④上级检查考试与绩效考核挂钩.⑤人际关系紧张.⑥职业暴露的危害.⑦其他业务和专业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精神受到伤害、工作不被理解等.现将对造成急诊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及对策作一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李红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

    肝癌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传统的治疗方法 有手术切除、微创治疗、全身化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射频消融(RFA)治疗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介入微创治疗,它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大、疗效确定等优点[1],在小肝癌的治疗中已有替代手术治疗的趋势[2],射频消融术是各种原因不能行手术切除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3].它是利用电磁波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升温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4],具有创伤小、适应证广、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2].2008年6月-2010年12月,本科射频消融术治疗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癌3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章楠;张桂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输液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有效而且重要的给药途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各类综合性医院相继成立了门诊输液室,以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求.可是由于门诊患者剧增,而输液室空间有限,加上门诊输液多采取坐位等诸多因素,从而引起输液晕厥的现象时有发生[1].现将28例输液晕厥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门诊输液诊次共计5 673人次,发生输液晕厥28例.其中男5例,女23例;成人26例,儿童2例;空腹22例,进餐6例;精神紧张20例,精神不紧张8例;输液时间>2h 23例,<2h 5例;发生在夏季18例,冬季7例,春季1例,秋季2例.1.2处理方法 立即平卧患者,调慢输液速度,必要时吸氧.

    作者:张文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1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和原因.方法 对某院发生的145例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以产后出血率进行比较,剖宫产者产后出血率高于阴道自然分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时间≥10min者产后出血率高于<10min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产后出血相关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剖宫产、第三产程时间.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有高危因素者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产后出血是可以有效防治的.

    作者:陈娟;李国芸;赵孟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