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刚;赵春香;程爱斌;邱方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疾病的转归、患者的安危及医院的声誉.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患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应该注重分析在护理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护患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3].护理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注重查找隐患、认真分析发生护理纠纷及患者投诉的原因,寻求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无疑对改进医院工作、提升医疗质量、预防医疗纠纷、促进医院发展以及提高医院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翟承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多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内皮下致血栓形成物质暴露,诱发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心肌供血减少,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产生疼痛症状[1,2].此病急性阶段的猝死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都很高,所以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治疗此病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生脉注射液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长江;古逆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对比研究,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1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小青龙汤,7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7.5%,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肺通气功能比较,治疗组FEV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罗玉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35岁,因黑便3d,于1998年6年9日第一次以上消化道出血、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住我院治疗.既往有乙肝病史10余年.当时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双臂及胸前皮肤可见散在蜘蛛痣,心肺(一),腹平软,左下腹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未及.
作者:张丽艳;陈吉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现察麻醉前快速预氧对无痛人流手术中呼吸抑制导致的缺氧的预防作用.方法 100例人流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50例,快速预氧组患者在麻醉前做8次深呼吸,对照组保持自然呼吸,麻醉方法均为咪唑安定1mg,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2mg/kg,术中间断推注丙泊酚0.5mg/kg.观察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异丙酚总量、术中呼吸抑制和呼吸暂停发生率及PetCO2和SpO2变化情况.结果二组的一般情况,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丙泊酚用量和基础PetCO2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预氧组间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18例(36%)和17例(34%),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分别为8例(16%)和10例(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预氧组中高PetCO2值分别为(48.33±3.48)cmH2O和(42.65±4.13)cmH2O(P<0.05),而对照组SpO2值低于95%者为15例(30%),明显高于预氧组0例(0%)(P<0.05).结论麻醉前预吸氧能增加机体氧储备,提高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CO2蓄积,可有效避免无痛人流手术中呼吸抑制所致的缺氧和CO2蓄积.
作者:阮履强;王利洋;魏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骶管麻醉是常用于肛门、直肠及会阴部的手术.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应用改良骶管麻醉于内痔、肛裂、肛瘘及肛周脓肿等手术,麻醉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接受骶管麻醉的患者共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8~75岁;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手术种类为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及肛周脓肿等手术.
作者:王昌文;郁银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40岁,因咳嗽、发烧、肺部感染2010年12月15日入院治疗.体温:39℃,脉搏:65次/min,心率:70次/min.心电图、B超检查,心、肝、肾、无异常.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测定无异常.CT扫描:右下肺可见片状阴影.临床诊断:右下肺肺炎.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为:AB型.静脉抗凝血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为:WBC6.86×109/L,RBC 0.29×1012/L,HCT 3.1%,MCV 106fl,MCHC 4 323g/L,MCH 462pg,PLT336×109/L.患者凝血功能检查:PT 9.2s,TT 9.5s,APTT 28s,FIB 3.6g/L.
作者:赵玉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兔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一氧化氮含量变化.方法取健康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A组4只,损伤组B组20只,B组兔子双眼作视神经损伤模型后,分别于造模后第一、三、七、十四、二十一天随机处死4只兔子,造模后第一天处死A组4只兔子.检测视网膜一氧化氮含量及凋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结果视神经损伤后一氧化氮含量增高,凋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增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在视神经损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胡丽荣;王景春;刘宇家;杨峰;王权力;肖倩;李金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通过应用呼吸机治疗,病情能在短期内得到缓解,延长了生存期,提高了生活质量.但部分患者在肺感染基本控制的情况下仍难以脱机,在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我院重症医学科从对肠屏障的保护人手,对困难脱机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瑞刚;赵春香;程爱斌;邱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医院输液的广泛使用,输液的质量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从而引起较大的关注,特别是输液中所含的不溶性微粒,中国药典对此做出了严格的限额规定,这些微粒进入人体能引起种种病理现象,如局部组织缺氧和水肿,肉芽肿,过敏反应,形成血栓,引发恶变等,我院于2008年引进了山东威高集团的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现在我们介绍一下预防排气产生小气泡的技巧.静脉输液在排气过程中往往因液体流速太快,到过滤器时未使过滤器垂直,让液体充满过滤器后在下流,使过滤器中产生气泡,随着液体下流造成排气失败[1],为了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我们采用三种方法预防小气泡的产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桂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创伤骨科中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1],而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是其治疗中的难点,我院2000-2006年使用多功能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共10例,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晋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年来,由于我院业务不断壮大,护理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正式编制少,医院每年都招聘一定数量的合同护士充实到临床护理第一线,对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然而,工资福利待遇低,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职业职称发展局限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合同制护士离职率增高,严重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也给护理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增加了护理管理者的难度[1].
作者:高孟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学生的情绪智力、成就动机及其二者关系.方法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中文版(EIS)、成就动机量表(AMS)对259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情绪智力在是否为学生干部(t=2.31,P=0.02)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为独生子女(t=0.27,P=0.79)和性别(t=0.65,P=0.52)上均无统计学意义;成就动机在是否为学生干部(t=3.40,P=0.001)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为独生子女(t=-1.49,P=0.14)和性别(t=0.87,P=0.39)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情绪智力与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20,P=0.000).结论 医学生的情绪智力越高其成就动机就越高.
作者:李丽娜;高晗;陈晓美;王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脂肪肝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目前全球的平均发病率约20%.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与结构的变化,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高龄人口的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发病率的上升,其大部分是胰岛素抗抵密切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所以脂肪肝及与之相关的疾病,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3].本文对160例脂肪肝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声像图特征及超声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殷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年来各地报道由71型肠病毒引起的小儿手足口病症状较重,还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及瘫痪等,少数患儿可并发心肌炎或肝脏受损,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容易传染,有多种传播途径,病菌通过口腔进入肠道[1-3].
作者:刘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 8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 400例.观察组产妇在分娩出现疼痛后给予硬膜外麻醉镇痛,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分数下降,分娩率增加,产程时间减少.对照组产妇疼痛分数增加,剖宫产率增加.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有明显效果,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育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我国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7.18%,可以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其中对于慢性HBV携带者尤其高病毒负荷患者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意见不一,为此,我们对132例慢性HBV携带者中的34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观察研究,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勇;王拱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不同表面处理的微种植体支抗在骨质疏松家兔中的稳定性.方法制作去势新西兰大白兔模型(骨质疏松模型),分组植入不同表面处理的微种植体.种植术后1个月,微种植体之间用镍钛拉簧1009交互牵引持续1个月后测量2枚种植体之间减少的距离,检测胫骨近端微种植体周1cm骨组织的骨密度.结果HA+ ZOL涂层的一组比HA涂层的微种植体的脱落率低,微种植体移动距离小,骨结合和骨密度显著性增高.结论局部用唑来膦酸可以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增加种植体的骨结合率.
作者:梁永强;靳芳芳;徐江;郜罕;温黎明;孟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分析总结外周导人中心静脉(PICC)置管后的护理措施及导管冲管、封管方法,出院带管、拔管的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30例为胃穿孔术后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7~76岁,经颈外静脉1例,经贵要静脉15例,经肘正中静脉14例,置管长度40cm,置管天数5~30d.
作者:孙丽华;宋春丽;张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 A1 c,HbA1 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7-2011年186例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作眼底检查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78例和糖尿病正常眼底(NDR)患者108例,用金标法行HbA1c检测,2007-2011年每年一次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和眼底镜检查,以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HbA1c检测,分析HbA1c、FBG、DR之间的关系.结果DR组的HbA1 c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FBG水平在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 c在DR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HbA1 c水平越高DR的发生越多,同时DR的严重程度增加.结论HbA1c是DR进展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检测HbA1 c对DR的监测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振华;武霞;马赫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