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

李晋平

关键词:外固定架, 开放性骨折, 胫腓骨中下段
摘要: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创伤骨科中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1],而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是其治疗中的难点,我院2000-2006年使用多功能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共10例,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120例

    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颇多,我们2010年1月-2011年5月应用推拿配合微波、中药内服治疗肩周炎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36~78岁,平均57岁.左肩37例,右肩80例,双肩3例;病程15d~1年.平均6个月.

    作者:邢铁军;王颖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及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应用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技术,在抢救危重患者使用中显示出特殊优点:易于穿刺,保护血管,为抢救危重患者提供了快捷的输液通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郭红丽;张玉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敌敌畏中毒行气管切开及剖腹洗胃1例护理

    敌敌畏中毒是自服敌敌畏或被敌敌畏污染的环境(物品)所刺激,而引起的一种中毒症状.它属于有机磷类,中毒主要与胆能神经系统有关,对各系统功能的普遍规律是先兴奋、强化,后抑制、麻痹.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呼吸、循环中枢抑制、惊厥、昏迷等.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瞳孔缩小针尖样、大汗、流涎以及肌束震颤、呼吸困难、胃肠道症状及神志改变等.主要中毒死亡的原因是:呼吸衰竭[1].所以观察病情、治疗、护理及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作者:唐春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支原体肺炎引起的冷凝集导致血型及血常规测定错误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40岁,因咳嗽、发烧、肺部感染2010年12月15日入院治疗.体温:39℃,脉搏:65次/min,心率:70次/min.心电图、B超检查,心、肝、肾、无异常.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测定无异常.CT扫描:右下肺可见片状阴影.临床诊断:右下肺肺炎.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为:AB型.静脉抗凝血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为:WBC6.86×109/L,RBC 0.29×1012/L,HCT 3.1%,MCV 106fl,MCHC 4 323g/L,MCH 462pg,PLT336×109/L.患者凝血功能检查:PT 9.2s,TT 9.5s,APTT 28s,FIB 3.6g/L.

    作者:赵玉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的治疗及预防

    近年来各地报道由71型肠病毒引起的小儿手足口病症状较重,还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及瘫痪等,少数患儿可并发心肌炎或肝脏受损,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容易传染,有多种传播途径,病菌通过口腔进入肠道[1-3].

    作者:刘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持续状态32例

    目的 通过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对比研究,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1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小青龙汤,7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7.5%,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肺通气功能比较,治疗组FEV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罗玉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胸部复合伤592例分析

    1996年2月-2009年12月,我们收治胸部复合伤59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92例中男453例,女139例;年龄14~79岁,平均36.6岁,以23~56岁多见.因刀刺、锐器切割、钝器击打或暴震冲击等无骨折的胸部复合伤89例;由减速性、挤压性、撞击性或冲击性暴力所致的肋骨折合并胸部其他并发症的胸部复合伤503例.

    作者:李蕊;李国珍;杨桂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窄带成像一放大内镜、内镜超声检查、内镜黏膜大切除术诊治直肠类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类癌是一种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铬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85%以上均发生在胃肠道,具有潜在恶性可能,直肠类癌在消化道类癌中约占17%~25 %[1,2],具有生长缓慢,病程长的特点.该病虽发病率低,但具有转移复发的潜能[3,4].

    作者:张志伟;王爱民;耿焱;熊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脂肪肝160例超声分析

    脂肪肝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目前全球的平均发病率约20%.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与结构的变化,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高龄人口的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发病率的上升,其大部分是胰岛素抗抵密切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所以脂肪肝及与之相关的疾病,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3].本文对160例脂肪肝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声像图特征及超声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殷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流式细胞术的质量管理

    流式细胞术在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弥补FAB分型的不足,通过各种抗体的特异性表达以及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的特点,以及流式细胞术的实验室要求不高,深受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好评,但是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必须对流式细胞术实验室应制定好标准化操作程序(SOP)和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包括实验操作步骤方面、仪器校正、维护、保养的每天质量控制、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以及发放结果的质量控制过程.

    作者:沈哲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1病历报告患者,28岁,主因剖宫产术后2.5年,发现下腹部结节2年,于2009年4月6日9:30来我院就诊.2006年10月30日行剖宫产术妊娠一男婴,自述住院期间及手术顺利.该患2006年10月30日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剖宫产术,术后半年发现术创部右上角一个结节,大小1.5cm×1.5cm,质地硬,活动良好,有触痛,去青岛八一医院就诊,考虑术后线结吸收,未诊疗.

    作者:赵立霞;孙敬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应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妇科肿瘤,近年来此疾病增长快并且年轻化,不仅仅存在于已经生育的妇女,对于年轻有性生活史的年轻女性更是高发,因此对于发现并有效阻断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十分关键.应用高效电波(LEEP)刀治疗CIN是有效阻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的有效手段,可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多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内皮下致血栓形成物质暴露,诱发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心肌供血减少,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产生疼痛症状[1,2].此病急性阶段的猝死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都很高,所以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治疗此病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生脉注射液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长江;古逆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放射治疗是直肠癌治疗中常用的局部治疗方法之一,在各期直肠癌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1,2].但由于随着外照射剂量的增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以及一些并发症,加上放射线对全身及局部器官、组织的损伤,以及对肿瘤及放射线双重恐惧的精神压力,可使患者生理状况迅速恶化,致使治疗不能继续进行[3,4],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支持治疗,做好患者的放射治疗前、中、后全程护理干预工作,减轻或减少放疗副作用及并发症,使患者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于丽丽;孙瑛;宋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腺肿瘤钼靶X线摄影与MRI检查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钼靶X线与MRI联合使用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乳腺肿瘤的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钼靶X线及MRI.表现.结果 本组中恶性病变30例,良性病变26例,钼靶X线诊断准确率为78.57%,MRI诊断准确率为85.71%;综合二者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2.86%,明显优于单一钼靶X线摄影或MRI检查.结论 钼靶X线摄影与MRI检查相结合能显著提高乳腺肿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金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改良骶管麻醉在肛门手术中的应用

    骶管麻醉是常用于肛门、直肠及会阴部的手术.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应用改良骶管麻醉于内痔、肛裂、肛瘘及肛周脓肿等手术,麻醉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接受骶管麻醉的患者共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8~75岁;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手术种类为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及肛周脓肿等手术.

    作者:王昌文;郁银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颅脑外伤颅压升高患者降压的护理

    颅脑外伤颅内压升高为外科急症之一,常发生脑疝,导致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1].颅内压(ICP)指颅脑组织、脑脊液、血液三种内容物使颅内保持一定压力,正常人颅内压为5.0~13.5mmHg(1mmHg=0.133kPa),持续超过14.2mmHg即为ICP增高.颅内压增高可导致急性脑膨出,脑移位,脑血流量减少,严重者出现脑疝.在颅脑外伤抢救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ICP倍受临床重视.ICP增高常使用甘露醇降低ICP,但甘露醇的缺点是容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损害肾脏,加重脑水肿,损伤脑神经功能,故不能反复使用.为寻找有效的降压措施,对颅脑外伤颅压增高的患者采取低温疗法和不同的体位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玲;刘军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腹膈肌切开腹段食管受累贲门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贲门癌累及腹段食管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2008年5月-2009年10月共56例浸润腹段食管贲门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胸腹联合术式32例,术中经腹膈肌切开2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与胸腹联合切口组相比,经腹膈肌切开组的切口长度短,手术时间短,哌替啶用量少,吸氧时间短,动脉血氧饱和度高,术后胸管引流量少,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清扫淋巴结组数,术后住院时间,肺感染,切缘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腹膈肌切开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P<0.05).结论贲门癌侵润腹段食管应视具体情况实施不同手术方式.

    作者:任莹坤;韩广森;赵玉洲;王刚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总结老年患者腹部外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26例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总结.结果 通过加强对心理护理等新护理模式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和术前、术后护理,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钱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激励护理管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激励是指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1].激励护理管理就是护理管理者对管理范围内的人员所采取的调动,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种综合行为机制[2].本研究激励管理探讨在门诊护理人员中的应用,为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

    作者:霍云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