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会
近年来各地报道由71型肠病毒引起的小儿手足口病症状较重,还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及瘫痪等,少数患儿可并发心肌炎或肝脏受损,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容易传染,有多种传播途径,病菌通过口腔进入肠道[1-3].
作者:刘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类癌是一种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铬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85%以上均发生在胃肠道,具有潜在恶性可能,直肠类癌在消化道类癌中约占17%~25 %[1,2],具有生长缓慢,病程长的特点.该病虽发病率低,但具有转移复发的潜能[3,4].
作者:张志伟;王爱民;耿焱;熊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是指妇女绝经后1年以上又出现的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1,2],也是老年妇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征兆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绝经后阴道出血已成为围绝经期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收集2007年3月-2010年2月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的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历96例作临床和病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白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带状疱疹的病原属脱氧核糖核酸疱疹病毒,与水痘病毒一致,在无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初次感染此病毒后,在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呈隐性感染.此后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且沿着脊髓后根或三叉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持久地以一种潜伏的形式长期存在于脊髓后根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1].当宿主免疫功能减退时,在某种诱发刺激因素的作用下,神经节内潜伏的病毒可再次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2,3].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常是以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临床常用方法有抗病毒、营养神经、镇痛药镇痛、神经阻滞等,为尽早治愈后遗痛,我院在常用的方法基础上加用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劲松;杜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总结老年患者腹部外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26例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总结.结果 通过加强对心理护理等新护理模式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和术前、术后护理,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钱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杀手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供血区域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的一种疾病,其病死率很高[1],需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和护理.现将我科一年多来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过程作一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煤矿工人因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工作环境差,不利于身体保护.特别是在井下工作的一线工人,处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甚至灰尘弥漫、深水的巷道里,容易患上胃病.我科调查神华宁煤羊场湾煤矿的工人,就胃病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汉义;郭峰;王瑞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在卫生保健领域,依从性被定义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医疗、指导的一致程度,这些行为包括服药、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需长期进行综合治疗和自我管理,使血糖达标,从而减少和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村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原因[2].农村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大.我们对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一玲;屈春晓;金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并脾亢患者的治疗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64例确诊为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并脾亢的患者,依随机的原则分为二组,观察组共32例,应用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共32例,应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观察相关临床特征的改变.结果二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血细胞症及肝功能的改善均明显,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并脾亢患者的疗效明显,并可以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临床治疗中可以应用.
作者:祝青;杨雪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流式细胞术在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弥补FAB分型的不足,通过各种抗体的特异性表达以及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的特点,以及流式细胞术的实验室要求不高,深受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好评,但是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必须对流式细胞术实验室应制定好标准化操作程序(SOP)和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包括实验操作步骤方面、仪器校正、维护、保养的每天质量控制、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以及发放结果的质量控制过程.
作者:沈哲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淋巴管分布于人体中绝大多数的组织中,它能够起到维持组织液动态平衡,吸收脂肪酸类物质,调节免疫应答等独特作用;研究表明,在肿瘤、淋巴水肿、肥胖以及炎症等情况中,淋巴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然而,回顾近年来肿瘤新生淋巴管的研究进展,由于一直以来缺乏特异性的淋巴管标记物,与肿瘤新生血管方面的研究相比,肿瘤新生淋巴管的研究相对滞后.
作者:王宇鹏;项蕊;徐卫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瘢(HSP)并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收住我科的23例HSP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率、临床表现与其他系统损害的关系和预后,结合随访进行分析.结果并神经系统损害的23例均为多个系统受累,其中头痛9例,嗜睡2例,抽搐3例,精神行为异常8例,抽搐昏迷死亡1例.23例中22例预后良好,1例死亡.结论HSP患儿神经系统表现无特异性,某些患儿病情凶险危及生命,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早期认识并及时处理非常重要.
作者:杨润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激励是指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1].激励护理管理就是护理管理者对管理范围内的人员所采取的调动,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种综合行为机制[2].本研究激励管理探讨在门诊护理人员中的应用,为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
作者:霍云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年来,由于我院业务不断壮大,护理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正式编制少,医院每年都招聘一定数量的合同护士充实到临床护理第一线,对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然而,工资福利待遇低,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职业职称发展局限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合同制护士离职率增高,严重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也给护理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增加了护理管理者的难度[1].
作者:高孟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不同表面处理的微种植体支抗在骨质疏松家兔中的稳定性.方法制作去势新西兰大白兔模型(骨质疏松模型),分组植入不同表面处理的微种植体.种植术后1个月,微种植体之间用镍钛拉簧1009交互牵引持续1个月后测量2枚种植体之间减少的距离,检测胫骨近端微种植体周1cm骨组织的骨密度.结果HA+ ZOL涂层的一组比HA涂层的微种植体的脱落率低,微种植体移动距离小,骨结合和骨密度显著性增高.结论局部用唑来膦酸可以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增加种植体的骨结合率.
作者:梁永强;靳芳芳;徐江;郜罕;温黎明;孟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床工作中,护士是与患者接触多密切的群体,各种注射、服药、检查等都由护士执行到患者身上,职业中,会有很多造成护士本身损伤的因素,存在着职业风险,医院管理层及护士本身都应该对这些危险因素有足够的认识及防范,防止职业性的损伤.
作者:孟庆菊;邹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贲门癌累及腹段食管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2008年5月-2009年10月共56例浸润腹段食管贲门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胸腹联合术式32例,术中经腹膈肌切开2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与胸腹联合切口组相比,经腹膈肌切开组的切口长度短,手术时间短,哌替啶用量少,吸氧时间短,动脉血氧饱和度高,术后胸管引流量少,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清扫淋巴结组数,术后住院时间,肺感染,切缘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腹膈肌切开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P<0.05).结论贲门癌侵润腹段食管应视具体情况实施不同手术方式.
作者:任莹坤;韩广森;赵玉洲;王刚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 8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 400例.观察组产妇在分娩出现疼痛后给予硬膜外麻醉镇痛,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分数下降,分娩率增加,产程时间减少.对照组产妇疼痛分数增加,剖宫产率增加.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有明显效果,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育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Kartagener综合征(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的一种临床变种)是以慢性副鼻窦炎、支气管扩张和内脏转位三联征为特征的隐性常染色体疾病[1].1病历报告患者,女,63岁,因咳嗽,咳痰,咯血1d于2011年7月15日来诊.既往:慢性咳喘史20年,反复咯血,曾诊断支气管扩张.家族中未发现类似患者.
作者:孔亮;武粟;刘自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1,2].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死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这是降低AMI死亡率的关键.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AMI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每一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高在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