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肝癌合并肝硬化脾亢的应用研究

祝青;杨雪芳

关键词:肝切除, 解剖性, 脾切除, 肝癌, 门脉高压, 脾亢
摘要: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并脾亢患者的治疗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64例确诊为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并脾亢的患者,依随机的原则分为二组,观察组共32例,应用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共32例,应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观察相关临床特征的改变.结果二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血细胞症及肝功能的改善均明显,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并脾亢患者的疗效明显,并可以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临床治疗中可以应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护理

    分析总结外周导人中心静脉(PICC)置管后的护理措施及导管冲管、封管方法,出院带管、拔管的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30例为胃穿孔术后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7~76岁,经颈外静脉1例,经贵要静脉15例,经肘正中静脉14例,置管长度40cm,置管天数5~30d.

    作者:孙丽华;宋春丽;张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相关研究

    我国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7.18%,可以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其中对于慢性HBV携带者尤其高病毒负荷患者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意见不一,为此,我们对132例慢性HBV携带者中的34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观察研究,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勇;王拱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食管癌术后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护理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手术为治疗食管癌首选方法.术后禁食、手术创伤使患者的营养不良和免疫抑制更为明显,术后患者早期十二指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促进早日康复[1,2].营养管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红云;金海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6例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9年3月-2010年9月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6例,采用药物治疗63例为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l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治疗组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12~68岁,平均35.6岁;病程1个月~38年.对照组63例,男32例,女31例;年龄13~70岁,平均37.6岁;病程1个月~36年.二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皮疹损害方面具有可比性.

    作者:姜永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配伍复方杏香兔耳风颗粒冲剂治疗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长期困扰着广大女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妇女同志也越来越重视宫颈炎[1].传统的物理治疗局限性大而且并发症较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自2007年1月-2008年1月采用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配伍复方杏香兔耳风颗粒冲剂治疗宫颈糜烂面积小,炎症浸润较浅的慢性宫颈炎100例,取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激励护理管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激励是指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1].激励护理管理就是护理管理者对管理范围内的人员所采取的调动,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种综合行为机制[2].本研究激励管理探讨在门诊护理人员中的应用,为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

    作者:霍云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敌敌畏中毒行气管切开及剖腹洗胃1例护理

    敌敌畏中毒是自服敌敌畏或被敌敌畏污染的环境(物品)所刺激,而引起的一种中毒症状.它属于有机磷类,中毒主要与胆能神经系统有关,对各系统功能的普遍规律是先兴奋、强化,后抑制、麻痹.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呼吸、循环中枢抑制、惊厥、昏迷等.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瞳孔缩小针尖样、大汗、流涎以及肌束震颤、呼吸困难、胃肠道症状及神志改变等.主要中毒死亡的原因是:呼吸衰竭[1].所以观察病情、治疗、护理及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作者:唐春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银川市2001-2009年结核病控制成本效益评价

    目的 分析评价银川市2001-2009年政府投入抗结核防治经费和取得的社会效益.方法收集2001-2009年银川市利用中央专项经费、全球基金、地方配套资金支持结核病防治项目财务、项目业务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9年来银川市共利用国内和国际资金127.08万元,治疗初治、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分别为3 385例、526例和涂阴肺结核病患者1 760例.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 031.7万元,间接经济效益41 045.2万元,减少涂阳发病人数5 267例.结论 自2001年银川市利用中央、地方和外资结核病专项经费以来,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完全符合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经济学成本—效益原则.

    作者:武振军;杨正贵;虎明明;马燕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改良骶管麻醉在肛门手术中的应用

    骶管麻醉是常用于肛门、直肠及会阴部的手术.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应用改良骶管麻醉于内痔、肛裂、肛瘘及肛周脓肿等手术,麻醉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接受骶管麻醉的患者共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8~75岁;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手术种类为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及肛周脓肿等手术.

    作者:王昌文;郁银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应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妇科肿瘤,近年来此疾病增长快并且年轻化,不仅仅存在于已经生育的妇女,对于年轻有性生活史的年轻女性更是高发,因此对于发现并有效阻断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十分关键.应用高效电波(LEEP)刀治疗CIN是有效阻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的有效手段,可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流式细胞术的质量管理

    流式细胞术在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弥补FAB分型的不足,通过各种抗体的特异性表达以及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的特点,以及流式细胞术的实验室要求不高,深受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好评,但是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必须对流式细胞术实验室应制定好标准化操作程序(SOP)和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包括实验操作步骤方面、仪器校正、维护、保养的每天质量控制、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以及发放结果的质量控制过程.

    作者:沈哲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 A1 c,HbA1 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7-2011年186例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作眼底检查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78例和糖尿病正常眼底(NDR)患者108例,用金标法行HbA1c检测,2007-2011年每年一次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和眼底镜检查,以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HbA1c检测,分析HbA1c、FBG、DR之间的关系.结果DR组的HbA1 c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FBG水平在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 c在DR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HbA1 c水平越高DR的发生越多,同时DR的严重程度增加.结论HbA1c是DR进展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检测HbA1 c对DR的监测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振华;武霞;马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预防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残的原因.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原发性肝癌109例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病情变化,对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护理、心理、饮食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治疗顺利,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丽丽;宋太民;殷小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胸部复合伤592例分析

    1996年2月-2009年12月,我们收治胸部复合伤59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92例中男453例,女139例;年龄14~79岁,平均36.6岁,以23~56岁多见.因刀刺、锐器切割、钝器击打或暴震冲击等无骨折的胸部复合伤89例;由减速性、挤压性、撞击性或冲击性暴力所致的肋骨折合并胸部其他并发症的胸部复合伤503例.

    作者:李蕊;李国珍;杨桂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1病历报告患者,28岁,主因剖宫产术后2.5年,发现下腹部结节2年,于2009年4月6日9:30来我院就诊.2006年10月30日行剖宫产术妊娠一男婴,自述住院期间及手术顺利.该患2006年10月30日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剖宫产术,术后半年发现术创部右上角一个结节,大小1.5cm×1.5cm,质地硬,活动良好,有触痛,去青岛八一医院就诊,考虑术后线结吸收,未诊疗.

    作者:赵立霞;孙敬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农村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在卫生保健领域,依从性被定义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医疗、指导的一致程度,这些行为包括服药、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需长期进行综合治疗和自我管理,使血糖达标,从而减少和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村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原因[2].农村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大.我们对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一玲;屈春晓;金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颅脑外伤颅压升高患者降压的护理

    颅脑外伤颅内压升高为外科急症之一,常发生脑疝,导致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1].颅内压(ICP)指颅脑组织、脑脊液、血液三种内容物使颅内保持一定压力,正常人颅内压为5.0~13.5mmHg(1mmHg=0.133kPa),持续超过14.2mmHg即为ICP增高.颅内压增高可导致急性脑膨出,脑移位,脑血流量减少,严重者出现脑疝.在颅脑外伤抢救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ICP倍受临床重视.ICP增高常使用甘露醇降低ICP,但甘露醇的缺点是容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损害肾脏,加重脑水肿,损伤脑神经功能,故不能反复使用.为寻找有效的降压措施,对颅脑外伤颅压增高的患者采取低温疗法和不同的体位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玲;刘军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技术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同步放化疗,干预组在常规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技术,二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治疗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各领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治疗前相比,治疗结束时干预组患者仅在躯体功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除在认知功能领域外,在其他5个领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干预组.结论 运用护理干预技术对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占昭;曹晓艳;孙晓东;顾涛;邸娅;霍新龙;姚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多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内皮下致血栓形成物质暴露,诱发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心肌供血减少,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产生疼痛症状[1,2].此病急性阶段的猝死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都很高,所以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治疗此病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生脉注射液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长江;古逆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