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农村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王一玲;屈春晓;金鑫

关键词:护理干预, 农村患者, 糖尿病, 依从性
摘要:在卫生保健领域,依从性被定义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医疗、指导的一致程度,这些行为包括服药、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需长期进行综合治疗和自我管理,使血糖达标,从而减少和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村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原因[2].农村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大.我们对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用于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260例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260例,根据IVIG的使用不同分为三组,IVIG 1g/(kg· d),连用2d,为冲击组,IVIG 400mg/(kg·d),连用5d,为常规组.家属不同意使用IVIG的为对照组.三组间在性别、年龄、病原学分布、发病症状、基础治疗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间热程、神经系统阳性症状消失时间、疾病转归进行比较.结果IVIG使用组与对照组在热程、神经系统阳性症状持续时间、脑脊液恢复、疾病转归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组较常规组在热程、神经系统阳性症状持续时间有差异(P<0.05),但二组在脑脊液恢复、疾病转归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G对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大剂量使用效果更明显.

    作者:王志杰;庞保东;张双;田庆玲;刘艳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颅脑外伤颅压升高患者降压的护理

    颅脑外伤颅内压升高为外科急症之一,常发生脑疝,导致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1].颅内压(ICP)指颅脑组织、脑脊液、血液三种内容物使颅内保持一定压力,正常人颅内压为5.0~13.5mmHg(1mmHg=0.133kPa),持续超过14.2mmHg即为ICP增高.颅内压增高可导致急性脑膨出,脑移位,脑血流量减少,严重者出现脑疝.在颅脑外伤抢救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ICP倍受临床重视.ICP增高常使用甘露醇降低ICP,但甘露醇的缺点是容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损害肾脏,加重脑水肿,损伤脑神经功能,故不能反复使用.为寻找有效的降压措施,对颅脑外伤颅压增高的患者采取低温疗法和不同的体位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玲;刘军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3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8例,用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格列美脲单药治疗,观察12周.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指数(BMI)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BG、2hPG、HbA1 c、BMI均明显下降,但联合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更接近理想目标.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且有效控制患者体重,但增加了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作者:刘英;江霞;周子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煤矿工人胃病发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煤矿工人因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工作环境差,不利于身体保护.特别是在井下工作的一线工人,处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甚至灰尘弥漫、深水的巷道里,容易患上胃病.我科调查神华宁煤羊场湾煤矿的工人,就胃病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汉义;郭峰;王瑞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护理安全管理的剖析及防范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疾病的转归、患者的安危及医院的声誉.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患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应该注重分析在护理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护患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3].护理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注重查找隐患、认真分析发生护理纠纷及患者投诉的原因,寻求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无疑对改进医院工作、提升医疗质量、预防医疗纠纷、促进医院发展以及提高医院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翟承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及预防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预防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残的原因.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改良骶管麻醉在肛门手术中的应用

    骶管麻醉是常用于肛门、直肠及会阴部的手术.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应用改良骶管麻醉于内痔、肛裂、肛瘘及肛周脓肿等手术,麻醉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接受骶管麻醉的患者共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8~75岁;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手术种类为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及肛周脓肿等手术.

    作者:王昌文;郁银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布加综合征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35岁,因黑便3d,于1998年6年9日第一次以上消化道出血、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住我院治疗.既往有乙肝病史10余年.当时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双臂及胸前皮肤可见散在蜘蛛痣,心肺(一),腹平软,左下腹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未及.

    作者:张丽艳;陈吉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视神经损伤兔视网膜一氧化氮含量变化

    目的 探讨兔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一氧化氮含量变化.方法取健康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A组4只,损伤组B组20只,B组兔子双眼作视神经损伤模型后,分别于造模后第一、三、七、十四、二十一天随机处死4只兔子,造模后第一天处死A组4只兔子.检测视网膜一氧化氮含量及凋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结果视神经损伤后一氧化氮含量增高,凋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增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在视神经损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胡丽荣;王景春;刘宇家;杨峰;王权力;肖倩;李金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精密输液器排气过程中预防小气泡的技巧

    随着医院输液的广泛使用,输液的质量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从而引起较大的关注,特别是输液中所含的不溶性微粒,中国药典对此做出了严格的限额规定,这些微粒进入人体能引起种种病理现象,如局部组织缺氧和水肿,肉芽肿,过敏反应,形成血栓,引发恶变等,我院于2008年引进了山东威高集团的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现在我们介绍一下预防排气产生小气泡的技巧.静脉输液在排气过程中往往因液体流速太快,到过滤器时未使过滤器垂直,让液体充满过滤器后在下流,使过滤器中产生气泡,随着液体下流造成排气失败[1],为了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我们采用三种方法预防小气泡的产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桂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120例

    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颇多,我们2010年1月-2011年5月应用推拿配合微波、中药内服治疗肩周炎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36~78岁,平均57岁.左肩37例,右肩80例,双肩3例;病程15d~1年.平均6个月.

    作者:邢铁军;王颖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 A1 c,HbA1 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7-2011年186例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作眼底检查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78例和糖尿病正常眼底(NDR)患者108例,用金标法行HbA1c检测,2007-2011年每年一次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和眼底镜检查,以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HbA1c检测,分析HbA1c、FBG、DR之间的关系.结果DR组的HbA1 c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FBG水平在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 c在DR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HbA1 c水平越高DR的发生越多,同时DR的严重程度增加.结论HbA1c是DR进展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检测HbA1 c对DR的监测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振华;武霞;马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1例围术期护理

    2010年12月30日我院成功对1例肺癌患者实施了右上肺叶切除术,并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生活质量提高,无支气管胸膜瘘、肺不张及肺部感染、脓胸等并发症的发生.为了能进一步展开肺叶切除术护理工作,提高肺叶切术护理质量,现对我院1例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个案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何仲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全麻患者中的运用

    舒适护理(comfortcare)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灵魂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手术室的舒适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患者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

    作者:李红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原发性肝癌109例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病情变化,对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护理、心理、饮食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治疗顺利,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丽丽;宋太民;殷小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肠屏障保护对肺感染患者困难脱机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通过应用呼吸机治疗,病情能在短期内得到缓解,延长了生存期,提高了生活质量.但部分患者在肺感染基本控制的情况下仍难以脱机,在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我院重症医学科从对肠屏障的保护人手,对困难脱机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瑞刚;赵春香;程爱斌;邱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良性肿物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良性肿物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多个环节观察研究.结果 治愈224例,好转8例,治愈率96.55%.术后6个月随访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 系统的整体护理,提高手术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彭妙;王燕群;罗瑞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手部爆炸伤二种创面的不同处理

    目的 回顾性分析15例手部爆炸伤的临床处理.方法根据手部爆炸伤污染程度不同,采用急诊清创一期皮瓣修复7例,创面敞开换药或清创延期行皮瓣修复5例,一次彻底清创缝合闭合创口2例,一期全厚皮片打包植皮1例.结果 随访6~12月,2例患者术后患指慢性炎症长时间肿痛,后二期手术行病灶清除皮瓣修复症状消失;1例患者因腱鞘内感染,给予切开引流并应用抗生素后痊愈;其余均痊愈.结论 对于烟花爆竹及矿山爆炸所致的手部外伤,应根据患者创口创面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清创修复重建方法,严格彻底的清创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愈合.

    作者:邢长胜;李光明;王永富;卢顺平;原堔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过敏性紫癜并神经系统损害23例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瘢(HSP)并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收住我科的23例HSP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率、临床表现与其他系统损害的关系和预后,结合随访进行分析.结果并神经系统损害的23例均为多个系统受累,其中头痛9例,嗜睡2例,抽搐3例,精神行为异常8例,抽搐昏迷死亡1例.23例中22例预后良好,1例死亡.结论HSP患儿神经系统表现无特异性,某些患儿病情凶险危及生命,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早期认识并及时处理非常重要.

    作者:杨润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尘肺患者80例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变化比较

    尘肺病是目前发病率高的职业病,因其常常导致肺动脉高压,终发展为肺心病—右心功能不良,所以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尘肺病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我们运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的检查方法,观察了尘肺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变化、心脏形态学变化及心肌电活动变化情况,为尘肺合并肺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姚文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