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度警惕印刷品覆膜作业中的职业病危害

关键词:印刷品, 覆膜, 作业, 塑料薄膜, 耐化学腐蚀, 纸质, 使用寿命, 加工工艺, 保护作用, 胶黏剂, 光泽度, 应用, 涂布, 塑合, 黏合, 耐磨, 加压, 加热, 光亮, 防污
摘要:印刷品覆膜作业,它是目前常见的纸质印刷品印后加工工艺之一,是将涂布胶黏剂后的塑料薄膜与纸质印刷品经加热、加压后黏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的产品.经过覆膜的印刷品,表面更加平滑光亮,不但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延长了印刷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塑料薄膜又起到防水、防污、耐磨、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保护作用,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定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危险化学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其他较大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清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乡镇企业钼矿矽尘的危害报告

    该文通过对辽宁省某乡镇民营企业有色金属钼矿330例农民工矽肺患者的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其流行病学特点及规律,如发病率高,发病工龄短,病情严重且进展快,死亡率高及胸部X射线特点等,进而说明目前乡镇、民营企业有色金属农民工矽尘的危害仍十分严重,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从源头抓起.

    作者:赵莉莎;蔡洁;孙素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某再生水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 对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进行识别、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类比法、经验法、检查表法和风险评估法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氯、臭氧、氢氧化钠、硫化氢、噪声等.项目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结论 属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液氯泄漏风险及硫化氢中毒是该项目应急救援重点.

    作者:王卉;黄德寅;陈会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调查

    近年来,各地有关急性硫化氢中毒时有报道[1,2].我区某化工厂发生一起由于员工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硫化氢气体泄漏事故,现将事故调查分析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罗永军;徐晓霞;徐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什么是职业病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定义为: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厦门市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职业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我市有毒有害职业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做好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市4403名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工人进行HBsAg、肝功能检测,同时对HBsAg阳性者进行HBeAg测定.结果 该职业人群男性乙肝感染率为10.23%,女性为4.75%,P<0.01;41~50岁组乙肝感染率高;粉尘作业工人,尤其是电焊工的乙肝感染率较高;乙肝感染在职业人群中存在聚集现象.结论 该人群总体乙肝感染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但在人群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应做好重点人群的乙肝防治工作.

    作者:张明河;徐健;郑淑云;范丽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突发群体急性化学中毒事件的心理干预

    突如其来的恐怖事件和应激事件,如战争、地震、洪水、空难、瘟疫流行、爆炸、火灾、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等都会破坏原有的社会生活秩序,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使公众群体处于危机状态之中.群体急性化学中毒事件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是一种或多种化学物意外释放,使处于正常工作学习中的群体在短时间内突然吸入、摄入或皮肤污染大量化学物,使机体发生各种中毒病变、精神创伤、致残或死亡,造成灾害性突发事件,对社会对公众生命财产损害极大,并将由此产生较长时间的精神和心理障碍.

    作者:王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胞二磷胆碱加甘露醇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16例报告

    基层医院抢救重度CO-中毒,使用胞二磷胆碱加甘露醇,同时配合对症治疗,具有催醒迅速,疗程短,费用低,且无副作用等特点,值得临床医师推广.

    作者:石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某公司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某电力工程企业,生产节能产品,为扩大生产,新建厂房,依据国家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对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噪声进行分析,对工作场所劳动者健康危害及其所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该建设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有效.

    作者:路晓萍;赵方然;吴炳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谨防密闭空间作业引起的职业卫生安全事故

    密闭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制、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场所.常见的密闭空间有:反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井、地窖、储藏室、船舱等.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接触的主要职业危害一是各类有毒性气体,常见的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等;二是由于化学耗氧、氧气被隋性气体取代等引起的缺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引起劳动者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哪些法定义务

    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哪些法定义务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下列法定义务: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某电解二氧化锰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主要采用经验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某电解二氧化锰新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作者:黎海红;江世强;段平宁;吕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试论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的指挥决策及其实施

    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的指挥决策及其实施水平十分重要.文章在分析当前指挥决策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从完善指挥决策组织、拓展决策依据、突出决策重点、加强人员装备、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汪长林;高启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某公司金刚石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给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依照相关法规、标准进行.结果 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现场检测结果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措施合理.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作者:杨叔乐;郭颖兰;江建梅;岳杰;张辉;刘四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化学毒物咨询二三事

    化学毒物品种多,中毒途径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侵入,但其中有以特别的方式发生.现将我院咨询工作中碰到的少见、特别方式发生的事故总结如下,以提高咨询工作的质量.

    作者:金永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一氧化碳中毒的家庭救治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我们常说的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的特性,使得发生中毒的人往往自己不知道,所以常因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护而失去宝贵的生命.因此,煤气中毒的家庭救治应予以重视.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度警惕印刷品覆膜作业中的职业病危害

    印刷品覆膜作业,它是目前常见的纸质印刷品印后加工工艺之一,是将涂布胶黏剂后的塑料薄膜与纸质印刷品经加热、加压后黏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的产品.经过覆膜的印刷品,表面更加平滑光亮,不但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延长了印刷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塑料薄膜又起到防水、防污、耐磨、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保护作用,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职业病的防治

    主要采取控制接触、优化环境来抑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从业者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有:(1)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2)改善劳动条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物质.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职业病病人享受的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目前,职业病人享受的工伤社会保险待遇包括以下部分:1医疗期间待遇1.1医疗待遇 挂号费、治疗费、药费、手术费、住院普通床位费、就医路费等全额报销;住院治疗的,按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2/3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批准往外地治疗的,交通和住宿费用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夏季谨防职业性中暑和职业中毒

    既往职业病资料显示,夏季是职业性中暑和职业中毒多发季节,特别是一些露天作业和存在热辐射的高温作业岗位.高温作业,是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自然气温2℃的作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钢、轧钢车间,陶瓷、玻璃的炉窑车间;二是高温、高湿作业,如印染、造纸工业;三是夏季露天作业,如农田、建筑行业.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