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建住宅装修后化学污染特征分析及防制对策

王小林;朱晓英;郑钊

关键词:新建住宅, 装修, 装载度, 甲醛, 挥发性有机物
摘要:目的探讨因装修导致室内污染的特征和规律,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新建小区住宅卫生学调查均采用问讯填写调查表方式;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对30户新装修住宅的141个监测点进行空气中有害污染物测定.结果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在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有超标,以甲醛超标严重,超标率达60.99%,TVOC超标率为26.95%;居室各房间均有分布,以主卧和书房浓度较高,甲醛高超标8.5倍;TVOC高超标7.7倍;装修6个月后,污染物明显下降,但在冬季装修的居室会在来年夏季出现污染物浓度回升的现象.结论甲醛和TVOC是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超标严重的主要分布在装载度商的房间;装修季节对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有明显影响,春夏季温度高的季节装修好于冬季;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在装修好6个月后,甲醛等污染物已降至较低水平,后对防治污染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防制对策.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蓄电池充电工慢性铅中毒一例报告

    某运输公司在蓄电池充电过程中,造成铅污染,操作间未安装通风换气设备,操作工自我防护意识差,导致慢性铅中毒发生.

    作者:赵卫东;刘喜房;王保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一起煤烟型烟雾事件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煤烟型烟雾事件发生原因、临床特征及相应的预防救援措施.方法开展此次突发事件全程调查,对收集的病例、地理气象、环境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煤烟型烟雾事件是因高含硫量燃煤产生的SO2污染大气,在河谷地带环境中和逆温气象条件下综合作用而引起.结论预防途径重在控制污染源,救援关键在于脱离污染环境、给氧、对症治疗等.

    作者:谷明慧;李俊卿;韦先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对某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定建设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结果表明该项目存在50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盐酸、氢氟酸、硫酸、氯、氨、氢氧化钠、氟化物、砷化氢、丙酮、异丙醇、噪声等,经检测全部低于职业接触限值,但存在某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作者:毛国传;王群利;冷朋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职业人群中尿砷的试验探讨

    该文就辖区内烟囱专职清洗工人的尿样就现有的试验条件,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砷,对试验条件、方法在实践中进行探讨,取得了满意效果,说明该法具有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等特点.

    作者:罗春红;易海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眼底检查在职业健康检查中的作用评价

    眼底检查在职业健康检查项目中虽不能作为一种常规检查项目,但对于从事接触某些化学危害因素的作业人群而言,其确是一项必备的检查手段或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作者参与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多年,为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更完善地搞好职业健康检查,特别是眼底检查,该文从职业健康检查中眼底检查的意义、眼底检查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眼底检查在上岗前体检中的作用、眼底检查与其他一些慢性病的关系以及眼底检查与其他眼部疾病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对眼底检查在职业健康检查中的不同作用予以分析、评价.

    作者:闻建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氯化消毒副产物对健康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鉴于日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饮用水氯化消毒仍将是全球普遍用于饮水安全的重要手段,该文从氯化消毒副产物的致癌性、生殖毒性及其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毒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综述.

    作者:全旭芳;吴玉霞;杨士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职业卫生护理工作现状调查

    通过调查该所职业卫生护理工作的现状,了解职业卫生护理工作的特点.该所连续五年上岗前体检和在岗体检人数的快速增长,加大对职业卫生护理的需求,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成效显著,职业卫生护理在健康监护和职业病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将一般医疗护理程序应用于实践,采用的工作方式是实用的、成功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刘玉君;覃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一起急性氮气中毒事故分析

    厦门市某企业发生一起急性氮气中毒,致2人当场死亡的重大事故,针对其发生经过、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几条建议措施.

    作者:傅清青;张一中;杨金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玻璃厂高温和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江门市浮法玻璃厂高温和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65名浮法玻璃厂高温、噪声作业工人和221名办公室人员进行血压测量、相关因素调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温、噪声、吸烟、年龄、性别均对高血压患病有显著影响(P<0.05),各因素间有交互作用.结论高温、噪声、吸烟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通过干预措施,取得了实效,使工人的血压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作者:刘玉君;覃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工业事故应急指挥决策的关键技术研究

    应急指挥是应急响应过程的一个核心环节,其作出的决策是各应急处置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行动指南.按照应急响应所需发挥的职能,完整的应急响应全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包括应急响应通讯、应急响应级别确定、事态监测与发展预测、避难方式选择和人员疏散安置五个大的环节,对这五个环节决策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研究,特别是伤害载荷临界量的确定,可以为现场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各级别的工业应急预案编制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晖;张新梅;陈国华;颜伟文;陈清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药罐合用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针刺、药物、拔罐三者合用治疗护理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7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皮肤针扣剌、药物涂擦患处,配以拔罐治疗与护理.结果经过二个疗程治疗,治愈83例,有效4例,有效率100%.结论针刺、药物、拔罐及护理并用是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锦秀;廖伯年;张蜀;李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调查与分级

    为了解某燃煤电厂的职业卫生现状,确定其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按规范标准检测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浓度(强度),并对粉尘、噪声、毒物作业进行分级.结果粉尘、毒物分级均为0级;噪声作业0级占25.81%,Ⅰ级岗位占35.48%,Ⅱ级岗位占38.71%.粉尘点合格率(短时间浓度超标)与危害分级两者出现不符的情况下,以粉尘职业危害分级结果确定危害程度较合适.

    作者:李陆明;孙晓楼;马冀;肖结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职业与膀胱癌(待续)

    膀胱癌是人类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除吸烟外职业暴露是其主要的病因.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染料、橡胶、制革、铝生产、钢铁铸造、油漆、铅冶炼和卡车司机等行业中,工人患膀胱癌的危险性增加,其中芳香胺、多环芳烃、铅和柴油机尾气等为主要暴露因素.

    作者:于立群;蒋守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个体民营企业职工职业卫生问卷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3周年以来在个体民营企业的贯彻实施情况及个体民营企业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方法从湖南省6个市州中抽取411名个体民营企业职工进行问卷调查,资料收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企业没有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和履行危害告知义务的情况仍很普遍,职工对<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率不高,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无保障,职业病防护设施不到位.结论<职业病防治法>在个体民营企业的贯彻实施很不得力,尚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余丹;刘敏;蒋然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氟化物损伤的临床救治体会

    通过对两起6例有机氟化物致伤患者救治情况的回顾,发现不同种类有机氟化物所造成的机体损伤不尽相同,四氟乙烯纯品致伤以缺氧性窒息表现为主;而其生产残液造成的损伤以呼吸系统损伤为首要表现,同时可累及心血管系统.早期有效的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杰;贾芸玲;孙炳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社区安全促进研究现状

    该文结合世界伤害发生及其危害概况、社区伤害的主要问题,提出社区伤害干预的重点人群,分析和选择了社区伤害干预策略,以期大程度地保障社区群众的安全和健康.

    作者:吴芬;夏庆华;李延红;卢伟;夏昭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火力发电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调查

    目的了解火力发电厂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情况.方法对某火力发电厂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监测,以453名噪声作业工人为观察组,68名行政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听力情况,并对不同车间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听力损失发生率为37.75%,明显高于对照组(13,23%)(P<0.05),听力损失集中在Ⅰ~Ⅲ级;锅炉车间的作业工人听力损失较磨煤、电机车间严重.结论火力发电厂噪声对听力危害严重,应加强工人的个人防护.噪声与高温对听力有协同作用.

    作者:梁晓阳;吴艮娇;郭集军;唐国汉;李焕英;杨丽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40例铅中毒的临床救治与护理

    总结了40例铅中毒的临床救治与护理经验.体会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毒性反应,帮助患者克服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是重要的护理内容.

    作者:丁熙明;王敏玲;高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蓄电池企业迁建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对某蓄电池企业迁建工程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项目投产运行后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方法采用类比法和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铅烟、铅尘、硫酸、氢氧化钾、高温和噪声,部分岗位铅浓度超标.结论蓄电池生产过程铅危害严重,企业应引起重视,加强管理及健康教育,改善劳动条件.

    作者:张霞;高金平;孙广文;吴世达;王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公司违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案案例评析

    某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职业病危害因素,未对全部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也未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处罚款3万元.通过行政诉讼,法院支持处罚,并强制执行.

    作者:周承来;董良云;杨伦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