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混苯涂料作业工人健康状况的调查

覃静

关键词:混苯, 涂料
摘要:目的调查混苯涂料作业工人健康状况,探讨混苯涂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某玩具厂608名接触混苯涂料的工人为接触组,以1 007名非接触混苯涂料的亿都半导体厂工人为对照组,进行一般体格检查.结果涂料组的眼鼻咽部检查异常检出率与非涂料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心电图异常以心律失常多见.结论混苯涂料对作业工人的眼鼻咽部黏膜有刺激作用和可能对心脏的有害作用,建议采取措施控制其危害.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淄川区医疗单位消毒质量监测调查

    预防医源性感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搞好医疗单位消毒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措施.为了解我区各级医疗单位消毒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我站于2003年对本区2处区级医院、23处乡镇级医院和245处村卫生所、个体诊所、厂矿保健站等三级医疗单位的紫外线灯、治疗室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物体表面、灭菌器械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1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一般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求参照本导则.本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运输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单位).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起急性异丙胺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

    一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合对其生产工艺过程的检查,并根据中毒人员临床症状分析,确认为急性异丙胺中毒.事故原因分析,异丙胺作为一种在除草剂N-(磷酰基甲基)甘氨酸异丙胺盐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学毒物,其职业危害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导致异丙胺中毒.

    作者:朱美芬;樊海军;刘宏凯;柏品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汞接触工人的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与驱汞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以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为肾功能早期损伤指标,研究职业性汞接触工人尿β2-MG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并分析使用药物驱汞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某照明公司尿汞含量升高但无临床表现的汞接触工人38名作观察对象,无汞接触史和其他肾脏毒物接触史的健康工人51名作对照组,检测其尿汞和β2-MG含量,并对汞接触组工人进行药物驱汞治疗,再检测其治疗结束和结束后一个月的尿汞及β2-MG含量.结果汞接触组工人尿汞及β2-M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尿汞含量恢复正常,但尿β2-MG仍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一个月,尿β2-MG也恢复正常.结论早期肾功能损伤如及时治疗,消除损害因素,肾功能能够较快恢复.因此,对于职业性汞接触工人必须高度重视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的检测和及时的驱汞治疗.

    作者:谢迎庆;吴乔水;彭东生;黄燕玲;龙登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DNA加合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DNA加合物的研究已成为现代毒理学领域的热点,其检测方法也不断改进、发展,其中包括32p后标记法、免疫学方法、荧光测定法、气谱-质谱法以及一些其他方法.每种方法都存在着一些优势和不足,该文就对其中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进行介绍和评述.

    作者:卢国良;夏昭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生命质量评价在职业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生命质量的测定方法分为访谈法、观察法、主观报告法、症状定式检查法、标准化的量表评定法等,根据人群、疾病种类和测定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测定量表.生命质量评价为职业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用生命质量评价方法可全面考虑尘肺等职业病及职业性皮炎等其他工作相关疾病对患者造成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影响,也可以对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作出全面的评价,探讨影响职业人群生命质量的因素,全面评价医疗保健措施的效果,保护重点人群,为采取有效的重点防治措施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君;尹素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职业性铅中毒误诊1例报告

    该文报道了1例职业性铅中毒误诊病例.综合性医院医生加强职业病识别诊断能力,及时准确诊断疾病,减少误诊,尽早解除病人痛苦,是必要的.企业应采取有效职业病防治措施,预防职业性铅中毒发生,从源头上杜绝职业病的发生.劳动者操作时坚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职业病发生.

    作者:顾玉芳;朱顺元;郑步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谈室内环境中的噪声污染

    噪声已成为与空气、水并列的三大污染物之一.噪声不仅对人的听力系统造成损伤,还对神经、心血管、消化等系统造成损伤,该文着重分析了室内噪声的主要来源及预防室内噪声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力争将室内噪声污染降到低.

    作者:邹薇;门金龙;张梦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矽肺结核误诊为肺癌手术病例报告

    矽肺合并结核是职业病较常见的合并症,尤其矽肺病Ⅲ期有纤维组织团块的患者,如忽略了职业史则与肺癌较难鉴别易导致误诊,使患者遭到不应有的机体损失,这类事情偶有发生,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转业军人.

    作者:蔡际萍;赵莉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某厂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情况的连续观察及分析

    目的了解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情况的动态变化,评价企业防治噪声措施的成效.方法选择连续7年进行纯音听力计气导检查的江门市金羚空调机厂噪声作业人员为观察对象,统计每年失访人数和加入人数,计算区间人年数、区间发病概率、累积发病概率.该厂在1998、1999、2001、2002、2003年进行了环境噪声点的监测.结果监测资料以2001、2002、2003三年噪声平均数低于前两年,2002、2003年两年的监测点合格率较前3年高,噪声作业人员总人年发病率94/1000人年.累积发病概率第0~年为0.202,第3~年为0.301,第5~年为0.403.发病的大多为轻度听力损伤者.结论随着接触噪声年数增加,累积发病概率也在上升.该厂积极采取了措施,使发病程度尽量减轻.

    作者:覃静;欧阳裕贞;黄福永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雌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环境化学物的拟雌激素样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雌激素受体在化学物雌激素样作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和介导作用,雌激素受体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与雌激素受体发生作用的调节因子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将对在以上各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荣顺兴;金泰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四氯化硅作业对工人健康影响调查分析

    四氯化硅系卤代硅化合物,具有强烈窒息性气味,用作有机玻璃及某些航天材料的重要原料.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四氯化硅作业人群进行群体健康状况观察的报道,为此我们对接触四氯化硅作业人员进行了定期职业健康检查,追踪观察四氯化硅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观察结果发现长期接触四氯化硅,对作业人员健康可产生一定程度的慢性影响,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损害的临床表现,多数症状与对照组、不同工龄组和未调离与调离观察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通过对部分人员进行离岗前后的职业健康检查观察,发现离岗后一些症状得到改善,建议该作业人员工作一定工龄后,应适当调换工种.

    作者:赵培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3家家具厂有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

    对全区家具行业53家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即苯、甲苯、二甲苯、木粉尘进行监测.大多数厂家规模小、设备陈旧简陋、厂房设计不合理,工种混乱,有一喷漆车间苯的时间加权容许浓度达到486 mg/m3.要加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工人对职业危害的认识.

    作者:徐斌;罗永军;胡富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起对硝基苯胺轻度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2004年9月17日,宝山区某物流有限公司发生5例对硝基苯胺轻度中毒事故.相关部门应加强仓储行业的监督、指导力度,仓储行业本身应加强工人的职业卫生教育,使其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预防职业病发生.

    作者:刘武忠;秦景香;周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效应生物标志物与危险度评价

    效应生物标志物能够特异/灵敏地反映化学物对机体早期生物学效应,在确定化学物在体内的存在及其所产生损害的性质和程度、研究化学物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阐明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简要介绍了效应分子生物标志物在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作者:张忠彬;李岩;夏昭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群体性急性溴气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及临床治疗

    通过对34例群体急性溴气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只有迅速脱离中毒源,正确认识溴气理化性质,全面观察病情,分析潜在问题,患者才能得到全面有效及时救治.一辆载有溴气的货运车在我县境内坠车,造成大量溴气泄漏,使34位附近居民和赶赴现场抢救的消防、交警战士发生急性中毒,送我院抢救,经治疗均痊愈出院.

    作者:唐喜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某PU革企业二甲基甲酰胺职业危害治理措施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某PU革企业二甲基甲酰胺(DMF)职业危害治理后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方法.结果干法车间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由治理前的47.37%提高至治理后100.00%(P<0.01),湿法车间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由治理前的57.14%提高到治理后100.00%(P<0.05).结论治理后DMF浓度有显著降低,对改善车间生产环境起到了良好效果.应加强通风排毒装置的保养、维修及管理.

    作者:孙晓楼;王明龙;李陆明;郑步云;顾玉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98例煤工尘肺患者心电图分析

    目的为了解煤工尘肺患者对心脏影响的程度,有利于煤工尘肺患者肺心病的诊断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98例煤工尘肺患者采用EK10型心电图仪,按常规描记12个导联心电图.结果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ST-T改变、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电轴偏移等.经统计学处理Ⅱ期以上尘肺患者ST-T异常改变的发病率与Ⅰ期患者相比,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Ⅱ期以上患者的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与Ⅰ期患者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组98例煤工尘肺患者心电图异常,经分析其原因可能因患者的肺功能受到损害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增重使右心室肥厚,心电图表现为电轴右偏,P波高尖,呈肺原性心脏病的图型,因此在临床上要注意动态观察心电图改变,治疗时注意保护心肌都是很必要的.

    作者:张虹;洪碧玲;邓长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噪声作业对工人心电图检查结果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接触噪声对工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用心电图诊断仪,检查作业工人在静息状态下心电图九导联,发现异常病变及有特殊需要时加作V2、V4、V6导联.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异常主要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其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噪声可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引起血压升高、心电图改变等.应尽快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广大产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俊玲;付俊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生素在尘肺病人中的合理使用

    由于尘肺病人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呼吸系统易产生感染.该文从明确用药指征、合理选用药物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三个方面阐述了尘肺病人合理使用抗生素应注意的问题,尤其主张早期单纯性感染应使用窄谱抗生素,以减少广谱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会.

    作者:崔丹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