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目的探讨接触噪声对工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用心电图诊断仪,检查作业工人在静息状态下心电图九导联,发现异常病变及有特殊需要时加作V2、V4、V6导联.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异常主要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其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噪声可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引起血压升高、心电图改变等.应尽快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广大产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俊玲;付俊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环境化学物的拟雌激素样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雌激素受体在化学物雌激素样作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和介导作用,雌激素受体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与雌激素受体发生作用的调节因子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将对在以上各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荣顺兴;金泰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矽肺合并结核是职业病较常见的合并症,尤其矽肺病Ⅲ期有纤维组织团块的患者,如忽略了职业史则与肺癌较难鉴别易导致误诊,使患者遭到不应有的机体损失,这类事情偶有发生,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转业军人.
作者:蔡际萍;赵莉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一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合对其生产工艺过程的检查,并根据中毒人员临床症状分析,确认为急性异丙胺中毒.事故原因分析,异丙胺作为一种在除草剂N-(磷酰基甲基)甘氨酸异丙胺盐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学毒物,其职业危害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导致异丙胺中毒.
作者:朱美芬;樊海军;刘宏凯;柏品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铅可对神经系统产生显著的毒性作用,尤其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接触者学习、记忆的缺陷.儿童是铅污染的易感人群,铅对儿童智能及行为发育有严重的影响.该文就铅对儿童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李玉华;邵爱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向临床各科不断渗透和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接受.该文作者通过对蹭证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从几个方面叙述了循证医学与职业病临床的关系,并且有理由相信:循证医学将会在职业病临床中大力普及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循证医学终将取代传统的经验医学.
作者:闻建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该文报道了1例职业性铅中毒误诊病例.综合性医院医生加强职业病识别诊断能力,及时准确诊断疾病,减少误诊,尽早解除病人痛苦,是必要的.企业应采取有效职业病防治措施,预防职业性铅中毒发生,从源头上杜绝职业病的发生.劳动者操作时坚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职业病发生.
作者:顾玉芳;朱顺元;郑步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根据国家碘缺乏危害监测方案规定,淄川区为迎接2005年实现消除碘缺乏危害目标,于2003年8月在全区内进行PPS抽样病情调查.于此也进行了碘缺乏危害健康教育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四氯化硅系卤代硅化合物,具有强烈窒息性气味,用作有机玻璃及某些航天材料的重要原料.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四氯化硅作业人群进行群体健康状况观察的报道,为此我们对接触四氯化硅作业人员进行了定期职业健康检查,追踪观察四氯化硅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观察结果发现长期接触四氯化硅,对作业人员健康可产生一定程度的慢性影响,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损害的临床表现,多数症状与对照组、不同工龄组和未调离与调离观察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通过对部分人员进行离岗前后的职业健康检查观察,发现离岗后一些症状得到改善,建议该作业人员工作一定工龄后,应适当调换工种.
作者:赵培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以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为肾功能早期损伤指标,研究职业性汞接触工人尿β2-MG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并分析使用药物驱汞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某照明公司尿汞含量升高但无临床表现的汞接触工人38名作观察对象,无汞接触史和其他肾脏毒物接触史的健康工人51名作对照组,检测其尿汞和β2-MG含量,并对汞接触组工人进行药物驱汞治疗,再检测其治疗结束和结束后一个月的尿汞及β2-MG含量.结果汞接触组工人尿汞及β2-M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尿汞含量恢复正常,但尿β2-MG仍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一个月,尿β2-MG也恢复正常.结论早期肾功能损伤如及时治疗,消除损害因素,肾功能能够较快恢复.因此,对于职业性汞接触工人必须高度重视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的检测和及时的驱汞治疗.
作者:谢迎庆;吴乔水;彭东生;黄燕玲;龙登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由于尘肺病人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呼吸系统易产生感染.该文从明确用药指征、合理选用药物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三个方面阐述了尘肺病人合理使用抗生素应注意的问题,尤其主张早期单纯性感染应使用窄谱抗生素,以减少广谱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会.
作者:崔丹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煤工尘肺患者对心脏影响的程度,有利于煤工尘肺患者肺心病的诊断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98例煤工尘肺患者采用EK10型心电图仪,按常规描记12个导联心电图.结果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ST-T改变、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电轴偏移等.经统计学处理Ⅱ期以上尘肺患者ST-T异常改变的发病率与Ⅰ期患者相比,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Ⅱ期以上患者的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与Ⅰ期患者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组98例煤工尘肺患者心电图异常,经分析其原因可能因患者的肺功能受到损害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增重使右心室肥厚,心电图表现为电轴右偏,P波高尖,呈肺原性心脏病的图型,因此在临床上要注意动态观察心电图改变,治疗时注意保护心肌都是很必要的.
作者:张虹;洪碧玲;邓长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某PU革企业二甲基甲酰胺(DMF)职业危害治理后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方法.结果干法车间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由治理前的47.37%提高至治理后100.00%(P<0.01),湿法车间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由治理前的57.14%提高到治理后100.00%(P<0.05).结论治理后DMF浓度有显著降低,对改善车间生产环境起到了良好效果.应加强通风排毒装置的保养、维修及管理.
作者:孙晓楼;王明龙;李陆明;郑步云;顾玉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对34例群体急性溴气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只有迅速脱离中毒源,正确认识溴气理化性质,全面观察病情,分析潜在问题,患者才能得到全面有效及时救治.一辆载有溴气的货运车在我县境内坠车,造成大量溴气泄漏,使34位附近居民和赶赴现场抢救的消防、交警战士发生急性中毒,送我院抢救,经治疗均痊愈出院.
作者:唐喜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确定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对人体遗传指标的影响,为控制TCE中毒的危害和确定早期诊断指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按调查表格逐项进行问诊、全面体格检查、尿中三氯乙酸(TCA)和遗传指标的测定.结果SCE细胞和慧里细胞(%)在接触TCE工龄小于2年时,与对照组并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但在接触TCE工龄大于2年时,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中TCA浓度小于50mg/L时,双微核率、微核率、SCE细胞与对照组并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但在尿中TCA浓度大于50 mg/L时,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CE对职业接触人群的遗传指标确实产生了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TCE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可以考虑把遗传指标测定作为职业接触TCE人员职业性健康检查的检查项目,但需对更大人群的遗传指标进行测定,以确定正常参考值和早期损害的阚值.
作者:晁斌;练海泉;王家骥;李芳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发疹性传染病,也是危害儿童身体健康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之一.2003年3月18日~4月3日我区王舍小学发生一起麻疹爆发流行.发病8例,无死亡.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姚俊莲;彭春玲;宁俊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氢氧化钠烟雾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的慢性影响.方法对150名氢氧化钠作业工人和同一地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情况类似的140名正常对照工人进行上呼吸道检查及肺通气功能测定分析.结果接触组咽干咽痛、咽充血及鼻黏膜充血、干燥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接触组PEFR、V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MF、V75、V25、V25/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肺通气功能变化与工龄有关.肺通气功能异常以阻塞型和小气道通气障碍为主;吸烟与氢氧化钠两因素对肺功能变化产生协同作用.结论作业人群肺通气功能的变化与接触氢氧化钠烟雾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玉红;赵培青;周伟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化工分会2003年至2008年工作计划纲要的规划,经化工分会三届二次常务委员会工作会议讨论确定2005年工作要点如下:
作者:中华预防医学会化工分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一般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求参照本导则.本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运输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单位).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该组28例尿汞增高患者中,10例轻度中毒,18例观察对象.年龄平均(31±5)岁,汞接触工龄平均(8±5)年.28例患者均无二巯基丙磺酸钠使用禁忌证.予1~4个疗程驱汞治疗,发现每疗程第3天和第7天排汞量差异有显著性.二巯基丙磺酸钠驱汞治疗效果良好,副作用小.
作者:杨红专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