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钙离子直流电导入疗法治疗氢氟酸灼伤疗效观察

贾芸玲;王雪玲;陆承文

关键词:钙离子直流电导入疗法, 氢氟酸, 灼伤, 疗效
摘要:该文通过18例氢氟酸烧伤病例,临床观察发现,氢氟酸灼伤以其固有的化学腐蚀性、氟离子渗透毒性,在创面演变中存在特定规律.早期应用钙离子直流电导入疗法,可减缓氟离子的渗入,促进钙氟离子结合,从而起到减轻疼痛,解除氟离子毒性的治疗作用.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人群吸烟情况调查分析

    为掌握山区不同人群吸烟情况,积极参与烟控干预措施及方法的研究,我们于2005年2月对处于山区的沂源县不同吸烟人群吸烟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苗永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某甘蔗化工厂噪声水平和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曲线分布的调查

    目的了解某甘蔗化工厂近年噪声环境情况和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曲线的分布.方法对该厂多处噪声点监测.选择进行纯音气导听力检查的江门市某甘蔗化工厂230名噪声作业人员为接触组,其他单位的144名非噪声作业人员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听力曲线的分布.结果某甘蔗化工厂各分厂的等效连续A声级都超过国家职业暴露阈限值90dB(A),接触组的双耳楔状、双耳乙状型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较高的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对听力有一定损伤作用,影响听力曲线的分布,建议该厂增加隔音设备,让接触噪声人员定期接受听力检查和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作者:覃静;欧阳裕贞;谭剑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尿中汞

    该文建立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生物样品-尿中汞的方法.探讨了仪器工作的佳条件及适宜的酸度、介质、消解的温度和时间以及分析过程的注意要点.该方法测定生物样品-尿中汞的平均回收率为87.0%;检出限为0.0500ng/ml.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等优点.

    作者:董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职业应激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该文对职业应激和职业应激对人体健康的损害进行了探讨.对职业应激的概念、基本特征从精神神经及心理疾患(包括突发事件心理应激和慢性应激对心理影响)、心血管疾病、人体免疫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结论:职业应激对这三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精神神经及心理存在明显的影响.当前,劳动者面临着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强烈的职业应激负荷,职业应激引起的多种相关疾病已经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也明显降低劳动者脑力和体力作业能力.

    作者:雷重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32例溴烧伤救治体会

    报道了32例溴烧伤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过程.强调院前急救宜尽快以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创面;同时对烧伤面积大于10%以上者,建议以2%碳酸氢钠液持续湿敷创面,且应尽早静脉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深Ⅱ度以上创面应尽早切削痂,去除残存于组织内的溴及烧伤坏死组织,并移植自体皮修复创面,以防治溴吸收引起的中毒.

    作者:蒋瑞明;张元海;杨顺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北京市大兴区2003年职业病防治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大兴区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治情况.方法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对165家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结果生产企业普遍存在职业病防护设施不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措施不健全、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建档率低,45.45%的企业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76.08%.结论大兴区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与职业卫生相关法规要求差距较大,应继续加大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力度,规范企业职防行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张树旺;吕建华;汤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氯气中毒护理要点

    氯气是一种强烈刺激性气体,中毒程度取决于氯气的浓度,轻者表现为上呼吸道黏膜充血、炎性肿胀及眼部刺激症状;重者引起呼吸道深部病变,表现为支气管炎、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等.我院近年来收治急性氯气中毒患者13例,经吸氧、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后,均获满意疗效.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翠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加强供应室管理控制院内感染

    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全院提供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加,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已成为目前医院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作者:王瑞芳;孙伟;赵(韦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宁波市蔺草加工企业职业危害状况分析

    为有效地控制蔺草加工业粉尘的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我们采用填写调查表的统计方法对我市171家蔺草加工企业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结果显示:我市171家蔺草加工企业中粉尘监测合格率及离岗时的体检率极低,仅为20.85%、31.02%.目前在这171家蔺草加工企业中有尘肺病人数:0+2人,Ⅰ期122人,Ⅱ期40人,Ⅲ期1人.并对12家企业进行了罚款,总罚款金额为5.6万元人民币.总之,我市蔺草加工企业仍存在严重的职业卫生问题,要加大执法力度,希望地方政府进一步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把蔺草粉尘对人体的危害降到低限度.

    作者:孙新囡;赵薇;胡荣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半球扩散模型在氨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中应用半球扩散模型,进行氯突发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定量风险评估,探讨其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中的作用,从而提高职业病危害评价水平.方法以某火力发电厂二期工程为对象,通过对其使用液氨过程可能发生氨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应用半球扩散模型进行定量风险评估的实践和认识,对这一评价方法简单加以介绍,并结合国内典型事故案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应用有毒气体半球扩散模型,对可能发生液氨钢瓶泄漏造成的突发氨中毒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做出定量风险评估.结合事故案例分析,其估算的结果与国内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基本一致.结论应用的半球扩散模型,其计算参数可通过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资料中获得,在实际应用中简明、易行,并通过典型事故案例验证,有一定的实用性及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市职业病危害评价水平,并为企业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依据,说明这一评价方法在今后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黄德寅;孙金艳;于信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媒介报告的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分析

    目的分析化学事故的发生类型、伤亡情况、涉及的主要化学品以及主要原因等,为化学事故的防制和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4年10月期间新闻网站报道的全国649起化学事故,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9起事故中死亡1197人;受伤4263人,其中中毒人数为3592人.事故类型以燃爆和泄漏为主.燃爆事故中以死亡人数为多,而泄漏事故则以中毒伤为主;井喷事故虽少发,但致死率高;化学性食物中毒多发且影响巨大.煤气和天然气发生燃爆常见,而煤气和氨气是泄漏事故多发的毒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跑、冒、滴、漏或者意外,其次是操作不慎、交通事故和违章操作.结论政府、企业(或单位)以及个人应针对化学事故类型和原因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化学事故的预防和控制,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作者:吴芬;夏昭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损失与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损失与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1297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纯音电测听检查,并测量其血压、心率、心律、心电图等参数.结果电测听异常组高血压患病率与电测听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电测听异常组Ⅱ级听力损失组左室高电压检出率与电测听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余心电图检查结果与电测听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损失与高血压明显相关,与心电图检查结果没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傅旭瑛;雷重琰;费连芬;郭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酶谱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血清LDH、CK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LDH、CK变化并与20例健康对照比较.结果中毒组LDH和CK值分别为(378.3±78.7)单位/L和(495.3±142.8)单位/L,与对照组(102.6±42.4)单位/L和(162.3±56.5)单位/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LDH、CK活性增高与病情的轻重和转归有密切关系,测定LDH、CK可作为诊断疾病与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作者:郝同琴;胡莹;孙绍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旅店业公共用品用具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我市旅店业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防止疾病传播,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于2004年2~11月份,对全市部分旅店业的公共用品、用具进行了卫生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问题的探讨

    职业卫生工作涉及卫生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劳动者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等多方面内容,各方人员素质及其对自身法定权利与义务的理解是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防治法>)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将就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的意义、方式、内容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以求促进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工作的开展.

    作者:隋海东;王晓芳;张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加利福尼亚农场主自己报告的皮炎和皮肤癌

    该文作者报告的皮炎和皮肤癌的研究是对加利福尼亚农场主的健康与疾病的大量研究之一.研究对象主要是加利福尼亚的农场主,符合条件的农场主中80%是借助计算机和电话采访来完成问卷的.问卷包括人口统计,农场特色,农场的工作和健康状况等问题.受访者还被询问在地里干活的时间比,使用农药的情况(>30d/年),粉尘作业以及阳光屏蔽用品的使用情况.

    作者:刘松影;李朝晖;王簃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针药并用治疗急性腰肌扭伤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针剌与熨敷药物治疗护理急性腰肌扭伤的疗效.方法73例急性腰肌扭伤患者,采用针刺、药物熨敷同施;针刺选穴肾俞、气海俞、昆仑、阳陵泉.结果治愈71例,有效2例,有效率100%.结论针刺与药物熨敷并用治疗急性腰肌扭伤疗效高,疗程短,病人易于接受.

    作者:李锦秀;任伶俐;任华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三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分析

    对三起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事故均发生在检修期间,工人在进入半封闭作业现场时,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及进行强制通风,是事故主要原因,建议建陶生产企业针对煤气发生炉的检修工作,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佩戴防护用品,强制通风.

    作者:王桂;崔俊美;王龙义;夏猛;王绪斌;刘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从产科角度寻找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对180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母体血液含量不足、母胎间血氧运输及交换障碍和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重度窒息中有妊娠合并症、早产、羊水过少者居前三位.结论做好产前保健,防治有关合并症,及时做好胎儿心电监护,对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作胎儿重点监护,有利于防治胎儿窘迫.

    作者:崔秀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锌烟热中毒3例报告

    某企业的3名电焊工在已被喷上锌的铁板上进行切割焊接,吸入大量氧化锌烟雾而引起锌烟热,出现恶寒发热、四肢乏力、口内有甜味、咽干、咳嗽、头晕、全身肌肉酸痛,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经解热、抗炎、止咳及驱锌治疗后,3名患者体温均恢复正常,不适症状消失,自动出院.

    作者:刘淮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