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尿中汞

董辉

关键词:原子荧光光度法, 氢化物发生, 生物样品, 汞
摘要:该文建立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生物样品-尿中汞的方法.探讨了仪器工作的佳条件及适宜的酸度、介质、消解的温度和时间以及分析过程的注意要点.该方法测定生物样品-尿中汞的平均回收率为87.0%;检出限为0.0500ng/ml.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等优点.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多种有害因素联合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多种有害因素[粉尘、噪声、溶剂(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以下简称混苯)]同时存在时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66名接触噪声、粉尘、混苯的作业工人为观察组,另选56名无任何毒物接触的工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常规体检,检测免疫三项、血清中SOD活力、Hb含量和WBC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结果两组比较,上呼吸道慢性炎症、(IgG、IgA、IgM)差异有显著性(P<0.05),类神经症发生率、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OD活力、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在低浓度多种有害作业环境下工作,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有一定负面影响,有降低免疫功能的趋势,对细胞的毒性效应暂无发现.

    作者:陈茂招;梁晓阳;杜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氯气中毒护理要点

    氯气是一种强烈刺激性气体,中毒程度取决于氯气的浓度,轻者表现为上呼吸道黏膜充血、炎性肿胀及眼部刺激症状;重者引起呼吸道深部病变,表现为支气管炎、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等.我院近年来收治急性氯气中毒患者13例,经吸氧、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后,均获满意疗效.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翠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调查报告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皮疹、上呼吸道炎症、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传播方式为空气飞沫和日常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为14~21d,儿童发病多见.近年来发现风疹发病年龄后移,甚至在高中、大学中有流行.在2003年5~6月,山东理工大学发生一起经血清学确诊的风疹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池建民;成宝云;宁俊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北京市大兴区2003年职业病防治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大兴区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治情况.方法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对165家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结果生产企业普遍存在职业病防护设施不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措施不健全、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建档率低,45.45%的企业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76.08%.结论大兴区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与职业卫生相关法规要求差距较大,应继续加大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力度,规范企业职防行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张树旺;吕建华;汤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尿中汞

    该文建立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生物样品-尿中汞的方法.探讨了仪器工作的佳条件及适宜的酸度、介质、消解的温度和时间以及分析过程的注意要点.该方法测定生物样品-尿中汞的平均回收率为87.0%;检出限为0.0500ng/ml.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等优点.

    作者:董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职业应激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该文对职业应激和职业应激对人体健康的损害进行了探讨.对职业应激的概念、基本特征从精神神经及心理疾患(包括突发事件心理应激和慢性应激对心理影响)、心血管疾病、人体免疫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结论:职业应激对这三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精神神经及心理存在明显的影响.当前,劳动者面临着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强烈的职业应激负荷,职业应激引起的多种相关疾病已经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也明显降低劳动者脑力和体力作业能力.

    作者:雷重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问题的探讨

    职业卫生工作涉及卫生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劳动者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等多方面内容,各方人员素质及其对自身法定权利与义务的理解是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防治法>)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将就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的意义、方式、内容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以求促进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工作的开展.

    作者:隋海东;王晓芳;张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针药并用治疗急性腰肌扭伤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针剌与熨敷药物治疗护理急性腰肌扭伤的疗效.方法73例急性腰肌扭伤患者,采用针刺、药物熨敷同施;针刺选穴肾俞、气海俞、昆仑、阳陵泉.结果治愈71例,有效2例,有效率100%.结论针刺与药物熨敷并用治疗急性腰肌扭伤疗效高,疗程短,病人易于接受.

    作者:李锦秀;任伶俐;任华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水泥行业噪声危害调查分析

    该文对水泥行业噪声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分析,测试方法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进行,使用ND2型精密声级计,噪声强度一般在76~110dB(A)之间,频率范围集中在93~2000Hz,以低频为主.108个噪声点中超标88个,超标率81.48%.噪声作业工人体检559人,神经衰弱症候群检出率17.70%;噪声性耳聋检出率49.02%;高频听力损伤检出率52.06%.

    作者:杜文新;张荣琴;侯梅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贯彻《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该文就贯彻卫生部2002年颁发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以来,卫生监督部门与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实践中遇到的几个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讨论,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作者:周世忠;王祖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加利福尼亚农场主自己报告的皮炎和皮肤癌

    该文作者报告的皮炎和皮肤癌的研究是对加利福尼亚农场主的健康与疾病的大量研究之一.研究对象主要是加利福尼亚的农场主,符合条件的农场主中80%是借助计算机和电话采访来完成问卷的.问卷包括人口统计,农场特色,农场的工作和健康状况等问题.受访者还被询问在地里干活的时间比,使用农药的情况(>30d/年),粉尘作业以及阳光屏蔽用品的使用情况.

    作者:刘松影;李朝晖;王簃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半球扩散模型在氨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中应用半球扩散模型,进行氯突发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定量风险评估,探讨其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中的作用,从而提高职业病危害评价水平.方法以某火力发电厂二期工程为对象,通过对其使用液氨过程可能发生氨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应用半球扩散模型进行定量风险评估的实践和认识,对这一评价方法简单加以介绍,并结合国内典型事故案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应用有毒气体半球扩散模型,对可能发生液氨钢瓶泄漏造成的突发氨中毒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做出定量风险评估.结合事故案例分析,其估算的结果与国内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基本一致.结论应用的半球扩散模型,其计算参数可通过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资料中获得,在实际应用中简明、易行,并通过典型事故案例验证,有一定的实用性及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市职业病危害评价水平,并为企业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依据,说明这一评价方法在今后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黄德寅;孙金艳;于信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32例溴烧伤救治体会

    报道了32例溴烧伤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过程.强调院前急救宜尽快以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创面;同时对烧伤面积大于10%以上者,建议以2%碳酸氢钠液持续湿敷创面,且应尽早静脉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深Ⅱ度以上创面应尽早切削痂,去除残存于组织内的溴及烧伤坏死组织,并移植自体皮修复创面,以防治溴吸收引起的中毒.

    作者:蒋瑞明;张元海;杨顺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心肺脑复苏术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心肺骤停32例

    回顾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心肺骤停病人的救治,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心肺骤停的常见病因、复苏成功率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作者:孔景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淄博市临淄区城乡卫生室消毒效果检测分析

    为了解我区基层卫生室(所)的消毒质量和环境污染状况,监督其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的发生,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近年来对全区107家基层卫生室(所)进行了消毒效果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来玉;齐秀清;刘志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噪声对血压的影响

    该文综述了噪声对血压影响以及可能的影响机制.实验室研究发现,大鼠连续暴露稳态噪声2h收缩压升高,停止暴露后,血压很快恢复到暴露前水平.在较强噪声较长时间作用下,可引起血压升高,对敏感性大鼠表现更为明显.人群研究发现,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高血压患病率升高,并且有报道提示个体对噪声的易感性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噪声对精神神经系统的影响,噪声对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以及噪声对血管反应性的影响都与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学说有非常相似之处.

    作者:傅旭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媒介报告的全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分析

    目的分析化学事故的发生类型、伤亡情况、涉及的主要化学品以及主要原因等,为化学事故的防制和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4年10月期间新闻网站报道的全国649起化学事故,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9起事故中死亡1197人;受伤4263人,其中中毒人数为3592人.事故类型以燃爆和泄漏为主.燃爆事故中以死亡人数为多,而泄漏事故则以中毒伤为主;井喷事故虽少发,但致死率高;化学性食物中毒多发且影响巨大.煤气和天然气发生燃爆常见,而煤气和氨气是泄漏事故多发的毒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跑、冒、滴、漏或者意外,其次是操作不慎、交通事故和违章操作.结论政府、企业(或单位)以及个人应针对化学事故类型和原因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化学事故的预防和控制,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作者:吴芬;夏昭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同人群吸烟情况调查分析

    为掌握山区不同人群吸烟情况,积极参与烟控干预措施及方法的研究,我们于2005年2月对处于山区的沂源县不同吸烟人群吸烟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苗永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对尘肺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也是传授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实践证明,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与自己有关的疾病知识和康复过程中的保健知识,对调节病人心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协调社会环境因素、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等等,将起到有益和有效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芝菊;贾芸玲;魏立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一起职业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死亡事件的调查处理

    某制革企业由于作业场所DMF超标严重(10252mg/m3),工人未坚持佩戴防毒口罩,出现症状后没有及时得到诊治,发展到重度中毒性肝病,终导致劳动者因职业病危害致死亡事件的发生.卫生行政部门及时采取了控制措施,并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依法对该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作者:郑步云;王明龙;范铮峰;顾玉芳;张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