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重琰
某制革企业由于作业场所DMF超标严重(10252mg/m3),工人未坚持佩戴防毒口罩,出现症状后没有及时得到诊治,发展到重度中毒性肝病,终导致劳动者因职业病危害致死亡事件的发生.卫生行政部门及时采取了控制措施,并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依法对该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作者:郑步云;王明龙;范铮峰;顾玉芳;张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皮疹、上呼吸道炎症、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传播方式为空气飞沫和日常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为14~21d,儿童发病多见.近年来发现风疹发病年龄后移,甚至在高中、大学中有流行.在2003年5~6月,山东理工大学发生一起经血清学确诊的风疹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池建民;成宝云;宁俊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确保焦磷酸重量法测定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的准确性.方法针对焦磷酸重量法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对于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的测定,从实验前的准备到样品的前处理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均存在易引起正负误差的因素.结论建议操作者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尽量减少各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避免过失误差.
作者:王钟;何漪;张楠;魏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也是传授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实践证明,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与自己有关的疾病知识和康复过程中的保健知识,对调节病人心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协调社会环境因素、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等等,将起到有益和有效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芝菊;贾芸玲;魏立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预防、控制和消除箱包加工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方法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作业场所苯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车间内通风不良,劳动者未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无更衣室.结论综合评价该企业属于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企业.责令限期改正,复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使用.
作者:孙瑞学;周燕;吕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氯气是一种强烈刺激性气体,中毒程度取决于氯气的浓度,轻者表现为上呼吸道黏膜充血、炎性肿胀及眼部刺激症状;重者引起呼吸道深部病变,表现为支气管炎、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等.我院近年来收治急性氯气中毒患者13例,经吸氧、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后,均获满意疗效.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翠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我市旅店业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防止疾病传播,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于2004年2~11月份,对全市部分旅店业的公共用品、用具进行了卫生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该文建立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生物样品-尿中汞的方法.探讨了仪器工作的佳条件及适宜的酸度、介质、消解的温度和时间以及分析过程的注意要点.该方法测定生物样品-尿中汞的平均回收率为87.0%;检出限为0.0500ng/ml.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等优点.
作者:董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该文通过18例氢氟酸烧伤病例,临床观察发现,氢氟酸灼伤以其固有的化学腐蚀性、氟离子渗透毒性,在创面演变中存在特定规律.早期应用钙离子直流电导入疗法,可减缓氟离子的渗入,促进钙氟离子结合,从而起到减轻疼痛,解除氟离子毒性的治疗作用.
作者:贾芸玲;王雪玲;陆承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有效地控制蔺草加工业粉尘的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我们采用填写调查表的统计方法对我市171家蔺草加工企业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结果显示:我市171家蔺草加工企业中粉尘监测合格率及离岗时的体检率极低,仅为20.85%、31.02%.目前在这171家蔺草加工企业中有尘肺病人数:0+2人,Ⅰ期122人,Ⅱ期40人,Ⅲ期1人.并对12家企业进行了罚款,总罚款金额为5.6万元人民币.总之,我市蔺草加工企业仍存在严重的职业卫生问题,要加大执法力度,希望地方政府进一步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把蔺草粉尘对人体的危害降到低限度.
作者:孙新囡;赵薇;胡荣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血清LDH、CK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LDH、CK变化并与20例健康对照比较.结果中毒组LDH和CK值分别为(378.3±78.7)单位/L和(495.3±142.8)单位/L,与对照组(102.6±42.4)单位/L和(162.3±56.5)单位/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LDH、CK活性增高与病情的轻重和转归有密切关系,测定LDH、CK可作为诊断疾病与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作者:郝同琴;胡莹;孙绍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剌与熨敷药物治疗护理急性腰肌扭伤的疗效.方法73例急性腰肌扭伤患者,采用针刺、药物熨敷同施;针刺选穴肾俞、气海俞、昆仑、阳陵泉.结果治愈71例,有效2例,有效率100%.结论针刺与药物熨敷并用治疗急性腰肌扭伤疗效高,疗程短,病人易于接受.
作者:李锦秀;任伶俐;任华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损失与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1297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纯音电测听检查,并测量其血压、心率、心律、心电图等参数.结果电测听异常组高血压患病率与电测听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电测听异常组Ⅱ级听力损失组左室高电压检出率与电测听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余心电图检查结果与电测听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损失与高血压明显相关,与心电图检查结果没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傅旭瑛;雷重琰;费连芬;郭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我区基层卫生室(所)的消毒质量和环境污染状况,监督其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的发生,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近年来对全区107家基层卫生室(所)进行了消毒效果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来玉;齐秀清;刘志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报道了32例溴烧伤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过程.强调院前急救宜尽快以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创面;同时对烧伤面积大于10%以上者,建议以2%碳酸氢钠液持续湿敷创面,且应尽早静脉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深Ⅱ度以上创面应尽早切削痂,去除残存于组织内的溴及烧伤坏死组织,并移植自体皮修复创面,以防治溴吸收引起的中毒.
作者:蒋瑞明;张元海;杨顺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该文就贯彻卫生部2002年颁发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以来,卫生监督部门与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实践中遇到的几个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讨论,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作者:周世忠;王祖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该文通过对82例有机磷农药皮肤灼伤的治疗及抢救有机磷中毒的病例分析,强调在治疗皮肤灼伤的同时,要积极预防和治疗有机磷中毒.同时对创面要及时清创,祛除毒物,正确换药,以保证达到创面顺利愈合、中毒治愈的佳效果.
作者:刘林;殷永祥;孔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掌握山区不同人群吸烟情况,积极参与烟控干预措施及方法的研究,我们于2005年2月对处于山区的沂源县不同吸烟人群吸烟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苗永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多种有害因素[粉尘、噪声、溶剂(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以下简称混苯)]同时存在时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66名接触噪声、粉尘、混苯的作业工人为观察组,另选56名无任何毒物接触的工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常规体检,检测免疫三项、血清中SOD活力、Hb含量和WBC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结果两组比较,上呼吸道慢性炎症、(IgG、IgA、IgM)差异有显著性(P<0.05),类神经症发生率、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OD活力、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在低浓度多种有害作业环境下工作,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有一定负面影响,有降低免疫功能的趋势,对细胞的毒性效应暂无发现.
作者:陈茂招;梁晓阳;杜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某甘蔗化工厂近年噪声环境情况和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曲线的分布.方法对该厂多处噪声点监测.选择进行纯音气导听力检查的江门市某甘蔗化工厂230名噪声作业人员为接触组,其他单位的144名非噪声作业人员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听力曲线的分布.结果某甘蔗化工厂各分厂的等效连续A声级都超过国家职业暴露阈限值90dB(A),接触组的双耳楔状、双耳乙状型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较高的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对听力有一定损伤作用,影响听力曲线的分布,建议该厂增加隔音设备,让接触噪声人员定期接受听力检查和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作者:覃静;欧阳裕贞;谭剑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