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静;欧阳裕贞;谭剑宇
目的探讨在多种有害因素[粉尘、噪声、溶剂(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以下简称混苯)]同时存在时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66名接触噪声、粉尘、混苯的作业工人为观察组,另选56名无任何毒物接触的工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常规体检,检测免疫三项、血清中SOD活力、Hb含量和WBC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结果两组比较,上呼吸道慢性炎症、(IgG、IgA、IgM)差异有显著性(P<0.05),类神经症发生率、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OD活力、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在低浓度多种有害作业环境下工作,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有一定负面影响,有降低免疫功能的趋势,对细胞的毒性效应暂无发现.
作者:陈茂招;梁晓阳;杜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有效地控制蔺草加工业粉尘的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我们采用填写调查表的统计方法对我市171家蔺草加工企业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结果显示:我市171家蔺草加工企业中粉尘监测合格率及离岗时的体检率极低,仅为20.85%、31.02%.目前在这171家蔺草加工企业中有尘肺病人数:0+2人,Ⅰ期122人,Ⅱ期40人,Ⅲ期1人.并对12家企业进行了罚款,总罚款金额为5.6万元人民币.总之,我市蔺草加工企业仍存在严重的职业卫生问题,要加大执法力度,希望地方政府进一步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把蔺草粉尘对人体的危害降到低限度.
作者:孙新囡;赵薇;胡荣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全院提供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加,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已成为目前医院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作者:王瑞芳;孙伟;赵(韦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职业卫生工作涉及卫生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劳动者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等多方面内容,各方人员素质及其对自身法定权利与义务的理解是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防治法>)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将就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的意义、方式、内容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以求促进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工作的开展.
作者:隋海东;王晓芳;张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掌握山区不同人群吸烟情况,积极参与烟控干预措施及方法的研究,我们于2005年2月对处于山区的沂源县不同吸烟人群吸烟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苗永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我市旅店业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防止疾病传播,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于2004年2~11月份,对全市部分旅店业的公共用品、用具进行了卫生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该文通过18例氢氟酸烧伤病例,临床观察发现,氢氟酸灼伤以其固有的化学腐蚀性、氟离子渗透毒性,在创面演变中存在特定规律.早期应用钙离子直流电导入疗法,可减缓氟离子的渗入,促进钙氟离子结合,从而起到减轻疼痛,解除氟离子毒性的治疗作用.
作者:贾芸玲;王雪玲;陆承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回顾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心肺骤停病人的救治,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心肺骤停的常见病因、复苏成功率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作者:孔景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皮疹、上呼吸道炎症、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传播方式为空气飞沫和日常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为14~21d,儿童发病多见.近年来发现风疹发病年龄后移,甚至在高中、大学中有流行.在2003年5~6月,山东理工大学发生一起经血清学确诊的风疹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池建民;成宝云;宁俊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该文建立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生物样品-尿中汞的方法.探讨了仪器工作的佳条件及适宜的酸度、介质、消解的温度和时间以及分析过程的注意要点.该方法测定生物样品-尿中汞的平均回收率为87.0%;检出限为0.0500ng/ml.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等优点.
作者:董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血清LDH、CK变化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LDH、CK变化并与20例健康对照比较.结果中毒组LDH和CK值分别为(378.3±78.7)单位/L和(495.3±142.8)单位/L,与对照组(102.6±42.4)单位/L和(162.3±56.5)单位/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LDH、CK活性增高与病情的轻重和转归有密切关系,测定LDH、CK可作为诊断疾病与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作者:郝同琴;胡莹;孙绍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也是传授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实践证明,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与自己有关的疾病知识和康复过程中的保健知识,对调节病人心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协调社会环境因素、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等等,将起到有益和有效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芝菊;贾芸玲;魏立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某企业的3名电焊工在已被喷上锌的铁板上进行切割焊接,吸入大量氧化锌烟雾而引起锌烟热,出现恶寒发热、四肢乏力、口内有甜味、咽干、咳嗽、头晕、全身肌肉酸痛,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经解热、抗炎、止咳及驱锌治疗后,3名患者体温均恢复正常,不适症状消失,自动出院.
作者:刘淮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某制革企业由于作业场所DMF超标严重(10252mg/m3),工人未坚持佩戴防毒口罩,出现症状后没有及时得到诊治,发展到重度中毒性肝病,终导致劳动者因职业病危害致死亡事件的发生.卫生行政部门及时采取了控制措施,并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依法对该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作者:郑步云;王明龙;范铮峰;顾玉芳;张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普陀区涉苯企业接苯员工的职业卫生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普陀区涉苯企业78家,对其中320名接苯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按本地员工和非本地员工分为两组.结果非本地员工在签订合同和职业卫生培训方面明显不及本地员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非本地员工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明显不及本地员工;趋势检验显示随着接苯工龄的延长,阳性体征的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涉苯企业的职业卫生问题仍值得关注,为切实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应重视涉苯企业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作者:吴玉霞;刘双喜;徐群;董敏;夏昭林;杨士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该文对水泥行业噪声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分析,测试方法按<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进行,使用ND2型精密声级计,噪声强度一般在76~110dB(A)之间,频率范围集中在93~2000Hz,以低频为主.108个噪声点中超标88个,超标率81.48%.噪声作业工人体检559人,神经衰弱症候群检出率17.70%;噪声性耳聋检出率49.02%;高频听力损伤检出率52.06%.
作者:杜文新;张荣琴;侯梅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确保焦磷酸重量法测定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的准确性.方法针对焦磷酸重量法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对于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的测定,从实验前的准备到样品的前处理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均存在易引起正负误差的因素.结论建议操作者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尽量减少各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避免过失误差.
作者:王钟;何漪;张楠;魏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损失与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1297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纯音电测听检查,并测量其血压、心率、心律、心电图等参数.结果电测听异常组高血压患病率与电测听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电测听异常组Ⅱ级听力损失组左室高电压检出率与电测听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余心电图检查结果与电测听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损失与高血压明显相关,与心电图检查结果没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傅旭瑛;雷重琰;费连芬;郭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从1995~2004年龙岩市工业卫生年报表的数据信息,分析10年来,省、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责任书中的工业卫生考核指标以及考核指标的历史意义和不足之处,建议政府依法制定出职业病防治考核指标,列入政府工作年度考核范围.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我区基层卫生室(所)的消毒质量和环境污染状况,监督其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的发生,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近年来对全区107家基层卫生室(所)进行了消毒效果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来玉;齐秀清;刘志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