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通信公司作业场所劳动卫生学调查

汤丽霞

关键词:通信公司, 作业环境, 卫生学调查
摘要:为了解某通信公司下属各分公司作业场所劳动卫生情况,确保作业工人身体健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2003年对其五家分公司新引进的设备所产生的噪声、电场、磁场、照度及微小气候等几方面进行了现场专项劳动卫生检测工作.检测结果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职业危害,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编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同有毒有害因素造成众多人员突发急性中毒或发生其他较大危害的事故.该文对如何编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进行了探讨分析,指出了编写提纲要点和相关内容提示.

    作者:张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都转移至乡镇企业.如何保证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健康监护,是促进乡镇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笔者对蓬莱市部分乡镇企业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罗昌生;王治电;王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9例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

    该文着重介绍了一组正己烷中毒导致的周围神经病病例,结合临床资料、劳动卫生学调查,从职业病临床的角度,对该组患者的中毒原因、发病特点、正己烷的毒作用及致病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

    作者:蒋晓红;张峻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种综合评价方法在职业卫生评价上应用的比较

    为找出合适的职业卫生评价方法,对同一数据分别应用综合指数法、Z评分法、TOPSIS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所得结果近似.但TOPSIS法计算较繁琐,综合指数法由于引入组合权重系数虽可突显某项指标作用,但从全面衡量看,似乎缺乏客观性.对于三种方法的使用,可因时因地因条件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

    作者:李莹;刘秀玲;刘学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游泳场所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我市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我们于2003年7~8月对12家室内外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赵永珂;杨金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同时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加重噪声的听力损害

    在许多作业场所,噪声与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往往同时存在,但关于两者共存时对听觉系统损伤的联合作用研究甚少,该文就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作一概述,以便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从而更好的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

    作者:赖树生;周志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呼吸机治疗并发危急症的护理对策

    对该院ICU2001年1月~2003年12月间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00例患者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分析.资料显示机械通气危急的并发症有气道梗阻、气管导管脱落、人机对抗、通气不足、通气过度.临床证实,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熟练掌握呼吸机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正确判断病人呼吸功能恢复情况是处理关键;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杜绝并发症发生.

    作者:任华蓉;李锦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标准(试行)

    1 范围本考核标准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方法、内容,以及再培训考核的内容.本考核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农村卫生室医疗消毒存在问题及对策

    村级卫生室消毒不正规、不彻底是引起交叉感染的极大隐患.为了解我区农村卫生室消毒现状和存在问题,进一步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布的<消毒管理办法>,我站于2003年4~12月对我区581家村卫生室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通过监测发现在医疗消毒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现将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赵德东;潘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低能量激光治疗尘肺合并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与静脉点滴川芎嗪比较,证明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尘肺合并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药物治疗无效的尘肺合并高血压患者87例,SBP<17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分为两组,激光组(第1组)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经上肢静脉血管内照射.对照组(第2组)采用川芎嗪120 mg加入液体静脉点滴.治疗后比较两组血压、生化检查、血尿常规、血流变及其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均显著降低,有效率分别达90.8%(第1组)和93.5%(第2组).血流变有明显改善,2组治疗后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论激光治疗和静脉点滴川芎嗪配合小剂量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刘文芝;李锐英;王红;李娜;田春梅;王玉玲;赵菁丽;白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职业与胃癌的流行病学研究(待续)

    胃癌在许多国家仍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某些职业人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超高.研究职业与胃癌关系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有队列研究、死因回顾性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胃癌高发的常见职业有粉尘作业、化工行业、橡胶行业及核工业;常见的职业暴露因素为粉尘、铅、沥青烟、3,4-B(a)P、甲醛、亚硝胺类、氯丁二烯;吸烟、饮酒与职业暴露对胃癌有协同作用.目前胃癌与职业的关系仍不明确,有人曾对煤尘的致癌机理提出了各种假说,这些假说为今后研究胃癌提供某些线索.

    作者:姚三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碘伏用于临床疗效的评价

    将152例不同创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为76例.实验组用0.5%碘伏纱条用于深部脓肿引流加外敷碘伏治疗创面,对照组用75%酒精消毒创面周围,用呋喃西林引流条引流,外敷碘伏.结果治疗后疗效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直接用碘伏消毒、引流、外敷治疗比单用碘伏外敷治疗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杨玉珍;黄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微电子产品生产的职业危害及控制初探

    目的调查微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特点、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浓(强)度,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对微电子产品生产的生产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现场检测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结果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化学物质中高毒类物品较多,如氨、磷化氢、氯化氢、氟化氢、硫化氢等,占47%;浓度虽都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但个别物质如磷化氢、氯化氢、盐酸浓度与职业接触限值较为接近.物理因素测定某些操作工巡视作业点噪声强度达85dB(A)以上,高达90dB(A);其余如新风量、换气次数、X射线、γ射线等测定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微电子产品生产中的职业危害问题应予以重视,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和管理策略后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作者:贾晖;高金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9例急性三光气吸入中毒临床分析

    三光气在一定条件下其分解产物为多种毒物.该文对9例急性三光气吸入中毒者,在医疗急救中抓住主要矛盾,早期、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配合其他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失去早期治疗,则疗效不理想.

    作者:李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质量管理在卫生防疫工作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工作在各个领域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把质量管理工作运用到卫生防疫工作中,是卫生防疫站科学化管理的当务之急.

    作者:王爱华;潘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00~2003年淄博市旅店业茶具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旅店业茶具卫生状况,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现将淄博市2000~2003年旅店业茶具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静;丁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低浓度铬对作业工人鼻部损害的调查

    以某纺织机械厂特种工艺分厂电镀车间89名作业工人为接触组,以该分厂不接触铬的抛光工、热处理工58名为对照组,分析作业环境空气中三氧化铬浓度和职业性健康体检资料.接触组鼻部异常症状如鼻塞、鼻衄、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鼻部异常体征如鼻黏膜充血、肿胀、干燥、萎缩以及鼻黏膜糜烂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鼻黏膜充血、干燥以及鼻黏膜糜烂以鼻中隔黏膜多见.长期接触低浓度铬对作业工人鼻部损害也较明显.为保护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应加强作业环境治理,减低生产环境铬的浓度,另外,要加强个人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职工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作者:刘素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尘肺病人的心理护理

    尘肺病人的心理需要具有特殊性,该文对此类病人心理护理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实际工作中的护理方法和对策,有助于尘肺病人的康复.

    作者:赵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明市射线装置放射防护分析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改善放射卫生防护条件,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射线和核技术的应用,也为我市放射卫生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0~2003年对全市90个单位,149台射线装置进行了放射防护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东辉;廖俊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诊洗胃两组不同插胃管法比较

    在急诊中毒洗胃中,通过分组随机抽样,对传统经鼻插胃管法和改良插胃管法进行比较,从一次插管成功率、黏膜损伤情况分析,得出改良插胃管法更有利于急诊中毒病人的抢救.

    作者:唐喜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