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罗昌生;王治电;王磊

关键词:乡镇企业, 职业卫生, 农村剩余劳动力, 身体健康, 健康监护, 蓬莱市, 农民工, 转移, 调查, 报告
摘要: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都转移至乡镇企业.如何保证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健康监护,是促进乡镇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笔者对蓬莱市部分乡镇企业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2003年淄博市旅店业顾客用品消毒状况调查

    为了解淄博市旅店业顾客用品消毒状况,进一步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提高卫生质量,保障公众健康,2003年1~12月对淄博市大、中、小型旅店进行了细菌指标的检测.

    作者:王霆;张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尿汞测定方法比较

    对92例非汞接触人群用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和碱性氯化亚锡还原法分别进行尿汞含量测定,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91,P>0.05,两种方法比较没有相关性;t检验结果显示:P>0.05,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和碱性氯化亚锡还原法在测定尿汞含量时,其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鲁翼雯;单皓林;王丽辉;庄惠民;卞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标准(试行)

    1 范围本考核标准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方法、内容,以及再培训考核的内容.本考核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微电子产品生产的职业危害及控制初探

    目的调查微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特点、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浓(强)度,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对微电子产品生产的生产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现场检测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结果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化学物质中高毒类物品较多,如氨、磷化氢、氯化氢、氟化氢、硫化氢等,占47%;浓度虽都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但个别物质如磷化氢、氯化氢、盐酸浓度与职业接触限值较为接近.物理因素测定某些操作工巡视作业点噪声强度达85dB(A)以上,高达90dB(A);其余如新风量、换气次数、X射线、γ射线等测定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微电子产品生产中的职业危害问题应予以重视,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和管理策略后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作者:贾晖;高金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论建立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

    该文拟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建立预防机制和应急机制进行简要探讨.

    作者:孙维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某化工企业聚氯乙烯扩建工程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

    目的预防、控制和消除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方法对某化工企业聚氯乙烯扩建工程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结果部分噪声作业点不合格,毒物、粉尘各作业点浓度均合格.结论建设单位应立即整改,确保作业工人听力健康;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对于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海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农村卫生室医疗消毒存在问题及对策

    村级卫生室消毒不正规、不彻底是引起交叉感染的极大隐患.为了解我区农村卫生室消毒现状和存在问题,进一步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布的<消毒管理办法>,我站于2003年4~12月对我区581家村卫生室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通过监测发现在医疗消毒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现将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赵德东;潘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大纲(试行)

    本大纲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具体内容.

    作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Google搜索引擎在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检索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需要,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上,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上,人们常常需要通过国际互联网这一先进的信息工具,进行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分析处理.

    作者:李红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某通信公司作业场所劳动卫生学调查

    为了解某通信公司下属各分公司作业场所劳动卫生情况,确保作业工人身体健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2003年对其五家分公司新引进的设备所产生的噪声、电场、磁场、照度及微小气候等几方面进行了现场专项劳动卫生检测工作.检测结果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职业危害,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汤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如何编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同有毒有害因素造成众多人员突发急性中毒或发生其他较大危害的事故.该文对如何编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进行了探讨分析,指出了编写提纲要点和相关内容提示.

    作者:张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化学中毒与救治的研究探讨

    回顾性总结某公司在化学中毒事故中,医院及职业病防治所(以下简称职防所)在诊治中的体会,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三级救援网络体系及救治经验.对化学伤害事故所发生的经过及住院抢救病人进行全过程回顾分析,救治各种化学中毒病人486例,死亡12例,总死亡率2.47%.各种化学中毒损伤的救治随着企业、医院、职防所认识提高,充分发挥三级网络作用和化学中毒急救预案的不断完善,以及逐步规范和提高救治水平,有效地保护了化工企业的劳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作者:盛步南;余清卿;黄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低浓度铬对作业工人鼻部损害的调查

    以某纺织机械厂特种工艺分厂电镀车间89名作业工人为接触组,以该分厂不接触铬的抛光工、热处理工58名为对照组,分析作业环境空气中三氧化铬浓度和职业性健康体检资料.接触组鼻部异常症状如鼻塞、鼻衄、鼻干燥、鼻灼痛、嗅觉减退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鼻部异常体征如鼻黏膜充血、肿胀、干燥、萎缩以及鼻黏膜糜烂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鼻黏膜充血、干燥以及鼻黏膜糜烂以鼻中隔黏膜多见.长期接触低浓度铬对作业工人鼻部损害也较明显.为保护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应加强作业环境治理,减低生产环境铬的浓度,另外,要加强个人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职工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作者:刘素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明市射线装置放射防护分析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改善放射卫生防护条件,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射线和核技术的应用,也为我市放射卫生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0~2003年对全市90个单位,149台射线装置进行了放射防护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东辉;廖俊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加强职业卫生统计信息档案管理

    几年来,我所职业病统计人员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和<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职业病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为单位及上级卫生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劳动卫生和职业病统计信息和科学依据,为全市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所多年来以实事求是、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密切配合河南省职业病报告工作,紧抓各个环节质量和制度建设,不断学习、探索和工作实践,提高了职业病报告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我所业务工作质量明显提高,达到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

    作者:郭亚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9例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

    该文着重介绍了一组正己烷中毒导致的周围神经病病例,结合临床资料、劳动卫生学调查,从职业病临床的角度,对该组患者的中毒原因、发病特点、正己烷的毒作用及致病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

    作者:蒋晓红;张峻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呼吸机治疗并发危急症的护理对策

    对该院ICU2001年1月~2003年12月间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00例患者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分析.资料显示机械通气危急的并发症有气道梗阻、气管导管脱落、人机对抗、通气不足、通气过度.临床证实,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熟练掌握呼吸机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正确判断病人呼吸功能恢复情况是处理关键;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杜绝并发症发生.

    作者:任华蓉;李锦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人、高龄老年人静脉采血方法与技巧探讨

    为提高医护人员静脉采血水平,特别针对老年人、高龄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交流几点看法与技巧,采血过程应注意细节,克服心理因素,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郝俊峰;崔俊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氯乙烯中毒4例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简称TCE)是比较常用的有机溶剂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表明,TCE对神经系统、肝脏、肾脏、心脏和皮肤都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近年来在某些地方发生TCE中毒人数约占当年职业中毒人数的一半[1].

    作者:梁飞琼;谢迎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淄博市大型企业餐饮具消毒状况调查

    为了解淄博市大型企业餐饮具消毒状况,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护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餐具消毒合格率,防止餐饮具消毒不合格引起疾病传播,我们对辖区内大型企业的宾馆、餐厅、小吃店等餐饮业餐具的消毒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2000~2003年餐饮具检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俊梅;丁颖;王立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