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德;曹丽;常文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涉外企业的兴办,职业危害也越来越严重,90年代以来我院收治的职业病人逐年增加.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职业人群健康意识,保护生产力,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将健康教育纳入职业病专科医院的日常工作,为此,我们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伟;黄爱花;仇翠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探索适合农村卫生室消毒的卫生管理方法,促进农村消毒工作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我们对本区罗村、龙泉两镇的64处卫生室实施了一套消毒卫生管理办法,并初见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德东;孙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该文对48例急性氮氧化物中毒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对氮氧化物中毒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进行了讨论,强调急性氮氧化物中毒潜伏期较长,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提出4条救治要点,对预防措施也提出了建议.
作者:夏玉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该文对6起职业性急性硫化氢、甲烷中毒事故的工作场所、毒物来源、临床表现、现场检测结果等进行了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白韶英;王如刚;康秉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职业接触丙烯腈对男工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法对275名职业性接触丙烯腈男工和229名无接触丙烯腈史男工进行职业生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接触丙烯腈男工的妻子异常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分层分析,表明接触组妻子的过期产、不孕症和自然流产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65(95%CI:1.53~8.69)、2.22(95%CI:1.18~5.58)和1.51(95%CI:1.14~3.07),差异有显著性,低浓度车间男工妻子的不孕症和自然流产率明显低于其他3个浓度较高车间(P<0.05),虽4个车间之间死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死胎全部出现在浓度较高车间.夫妻双方接触丙烯腈组妻子自然流产发生率明显高于仅男工接触组(RR=2.33,P<0.05).此外还发现接触丙烯腈男工性功能障碍应答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R=2.43,95%CI:1.11~5.32).其他异常生殖指标及妊娠合并症,接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丙烯腈对男工有潜在的生殖危害,可能导致不良生殖结局;丙烯腈还可能引起男工性功能障碍.
作者:钟先玖;吴鑫;周元陵;金沈雄;金泰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化疗药物常造成血管平滑肌痉挛,血管内膜损伤,导致不同程度静脉炎的发生.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困难的程度,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在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预防及治疗静脉炎尤为重要.近几年,我科陆续收治了几名白血病患者,在静脉应用化疗药物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方法,浅析如下:
作者:仇翠霞;庄伟;黄爱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接本刊22卷第3期P167页)3胃癌有关的职业暴露因素3.1粉尘研究表明大量暴露于结晶Si02粉尘的工人胃癌危险性增高70%,且随暴露的频率和浓度增加而增高.经潜在非职业性混杂因素调整后,接触结晶SiO2者,其胃癌的OR及95%CI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大量暴露时表现超额危险性.小量暴露于谷物尘、锌尘,胃癌的OR也有所增加.长期暴露于煤尘的工人其胃癌是当地居民或当地非煤矿工人3倍以上.长期接触木尘的木工,其胃癌危险性显著增加.
作者:姚三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2001年11月27日,安徽某某深冷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氩气泄漏,导致4人窒息死亡,5人受伤的职业危害事件.笔者参与现场调查并通过GC-FID法预试、GC-ECD法测定再结合GC-MS法测定事故现场空气样品,同时以标准状况下正常空气组成比例,得出现场空气的N2、O2、Ar的组成比例,结果与事故现场情况十分吻合.为职业危害事件处理及时提供了法定证据,并对作为正常标准值样品分析相互关联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对氩气泄漏突发事件的样品检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李家涛;周义华;任其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油墨搬迁工程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评价,确定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相应防护设施的运行效果.采用检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搬迁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异丙醇、粉尘和噪声,部分岗位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应按照建议进行技术改进和加强防护措施,以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作者:胡小炜;刘建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职业病诊断是一项涉及医学多学科、技术性、政策性均很强的工作,该文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与原卫生部<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相比较,职业病诊断工作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及新问题,阐述了相应的观点;认为职业病诊断政策的变化是国家对职业病诊断加强管理,对劳动者权益重视的充分表现.
作者:蒋帆;马藻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协助高温焊接聚四氟乙烯塑料3 h,吸入热解产物,引起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晕、咳嗽、咽痛、恶心、胸闷、乏力、胸痛、气促、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经吸氧,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护肝及利尿,防治继发性感染,能量支持及对症处理获痊愈.事故教训要引以为戒.
作者:马福云;张跃君;徐伟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210名接触较低浓度氨作业人员和180名对照人员进行慢性健康影响的调查.医学检查结果显示接触组以眼结膜充血及咳嗽、咽部充血、咽痛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接触组肺纹理增多、增粗及肺功能异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提示长期接触较低浓度氨对作业工人健康有影响,主要对呼吸道尤以咽部为主.
作者:彭莺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自服2.5%高效三氟氯氰菊酯农药150 ml引起急性中毒,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上腹灼痛、烦躁、发疳、抽搐、意识障碍及昏迷等症状.治疗经洗胃、吸氧、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少量阿托品、镇静、利尿、保胃、预防继发感染等对症治疗后获得痊愈.本毒物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尽早采取措施保护生命重要脏器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林惠芬;马福云;陶晓华;沈宝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心理护理,也称精神护理,即运用心理学方法来改变病人的认识、感觉、情绪、态度、意志和行为,以减轻或消除使病人痛苦的各种心理因素,以及由此引起的躯体症状,起到防治疾病乃至改善适应能力的作用.随着医学不断发展进步,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以躯体护理为主的功能制护理方式已逐渐不适应新医学模式和保护人类健康的需要,从而向护理人员提出了从人的心、身两方面整体护理的新目标,这不但有利于改善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关系,为病人创造一个主动接受诊查,配合治疗的佳心理状态,而且能大大缩短战胜疾病的过程.为达到这个目的,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应用方法,羽确心理活动在疾病与健康转化过程中的规律和作用.从改善人的心理状态出发,积极调动病人的潜能,才能更有效地战胜疾病.
作者:徐琴;张卫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枢神经系统受毒物影响,往往表现出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出现类神经症,临床上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的症状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但早期的损伤往往是功能性的.高压静电治疗是使机体处于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空气电离,产生带电荷的正、负离子,通过负离子调节作用,加大神经组织的静息电位绝对值,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状态,起到镇静作用.该文通过对38例中毒性神经衰弱综合征病人使用高压静电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观察发现,使用高压静电对改善睡眠障碍、头痛、头昏头晕、虚弱感、情感障碍、躯体疼痛感,均明显得到改善,尤以改善睡眠、疼痛症状作用显著.
作者:贾芸玲;孙杰;王兴刚;王雪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公共卫生状况,创造良好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但创建成功后,往往对巩固成果不够重视,出现滑坡和被动局面,应引起我们的反思.淄博市于1995年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后,经全国爱卫会暗访复查,曾受到通报批评.经过思想认识的转变和工作上的努力,逐步扭转了重创建、轻巩固的观念,使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工作迈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作者:郑现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通过分析现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来探讨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基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模式.
作者:胡小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乡镇工业是经济振兴、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乡镇工业职业危害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急性中毒死亡、慢性职业中毒以及尘肺病等职业病屡见不鲜,对经济发展及职工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何保护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扶持乡镇工业健康发展,已迫在眉睫.为此,我区探索出了政府参与、部门配合,营造氛围、弹性管理,建章立制、规范实施,依法办事、强化管理,宣传教育、健康促进的职业卫生管理服务新模式,以解决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现将实施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阎梅英;邴清;高文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该文对某玻璃钢成型作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作业工人健康检查;检测发现,模具、配胶、切边打磨操作位苯乙烯浓度合格,合格率仅为25%,样品超标率达66.7%;体检发现接触组神经衰弱、刺激症状、消化道不适,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眼结膜和鼻黏膜充血、咽部红肿、手多汗、手震颤,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眼结膜充血、咽部红肿差别有显著性(P<0.05).此次调查显示接触组白细胞偏低、血红蛋白偏低、血小板减少,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血红蛋白偏低差别有显著性(P<0.05).今后,应加强作业场所管理,改进抽风排毒设备,定期进行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
作者:黎长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0%水合氯醛灌肠,由于其起效快,副作用小,是新生儿镇静、止惊的常用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发现新生儿用10%水合氯醛灌肠后的1~3次大便呈黏液便,甚至黏液血便,易被误诊为肠道感染,从而影响诊治.
作者:王娅菁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