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炜;刘建宁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家畜、野生动物的健康和繁衍的不良影响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其毒理学机制尚未阐明.该文对近年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毒理学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致癌、损伤生殖功能、导致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异常等毒性作用,并对其与受体直接结合、与天然激素竞争血浆激素结合蛋白、影响激素的受体后效应、直接调节细胞信号途径产生应答、抑制微管聚合等生物学机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作者:王宁;金泰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通过分析现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来探讨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基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模式.
作者:胡小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0%水合氯醛灌肠,由于其起效快,副作用小,是新生儿镇静、止惊的常用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发现新生儿用10%水合氯醛灌肠后的1~3次大便呈黏液便,甚至黏液血便,易被误诊为肠道感染,从而影响诊治.
作者:王娅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接本刊22卷第3期P167页)3胃癌有关的职业暴露因素3.1粉尘研究表明大量暴露于结晶Si02粉尘的工人胃癌危险性增高70%,且随暴露的频率和浓度增加而增高.经潜在非职业性混杂因素调整后,接触结晶SiO2者,其胃癌的OR及95%CI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大量暴露时表现超额危险性.小量暴露于谷物尘、锌尘,胃癌的OR也有所增加.长期暴露于煤尘的工人其胃癌是当地居民或当地非煤矿工人3倍以上.长期接触木尘的木工,其胃癌危险性显著增加.
作者:姚三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防止学校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集体用餐安全和师生员工身体健康,2004年3月临淄区卫生防疫站与教委联合对全区32所学校的食堂卫生状况及管理进行食堂安全监督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元德;曹丽;常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2001年11月27日,安徽某某深冷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氩气泄漏,导致4人窒息死亡,5人受伤的职业危害事件.笔者参与现场调查并通过GC-FID法预试、GC-ECD法测定再结合GC-MS法测定事故现场空气样品,同时以标准状况下正常空气组成比例,得出现场空气的N2、O2、Ar的组成比例,结果与事故现场情况十分吻合.为职业危害事件处理及时提供了法定证据,并对作为正常标准值样品分析相互关联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对氩气泄漏突发事件的样品检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李家涛;周义华;任其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油墨搬迁工程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评价,确定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相应防护设施的运行效果.采用检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搬迁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异丙醇、粉尘和噪声,部分岗位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应按照建议进行技术改进和加强防护措施,以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作者:胡小炜;刘建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协助高温焊接聚四氟乙烯塑料3 h,吸入热解产物,引起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晕、咳嗽、咽痛、恶心、胸闷、乏力、胸痛、气促、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经吸氧,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护肝及利尿,防治继发性感染,能量支持及对症处理获痊愈.事故教训要引以为戒.
作者:马福云;张跃君;徐伟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探索适合农村卫生室消毒的卫生管理方法,促进农村消毒工作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我们对本区罗村、龙泉两镇的64处卫生室实施了一套消毒卫生管理办法,并初见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德东;孙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该文对48例急性氮氧化物中毒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对氮氧化物中毒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进行了讨论,强调急性氮氧化物中毒潜伏期较长,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提出4条救治要点,对预防措施也提出了建议.
作者:夏玉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用细菌学方法,观察某品牌臭氧发生器的灭菌效应,为探讨臭氧发生器有效地应用于防治职业人员鼻咽喉细菌感染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①培养皿上方20cm处发出臭氧,皿盖打开20 min后送培养.②60 ml有菌水中通臭氧10 min后送培养.③10m3房间通臭氧30 min前后平皿和血皿敝开30 min送培养;④口鼻腔通臭氧共1 min 5人、2 min4人前后口鼻腔拭子培养.结果4种实验观察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未显示该品牌臭氧发生器发生的臭氧具有杀灭细菌的作用.结论尚未观察到此种类型臭氧发生器对细菌具杀灭作用.
作者:杜琼;陈念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职业病诊断是一项涉及医学多学科、技术性、政策性均很强的工作,该文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与原卫生部<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相比较,职业病诊断工作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及新问题,阐述了相应的观点;认为职业病诊断政策的变化是国家对职业病诊断加强管理,对劳动者权益重视的充分表现.
作者:蒋帆;马藻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1988~1999年的11年间,全国发生放射事故332起,分布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多种不同行业.对主要事故统计表明,受照人数总计966人,其中5人抢救无效死亡,事故中人员受照的集体剂量当量为188.57人·Sv,经济损失1 476.05万元,处理事故用工作日损失384.88人·月.放射源丢失事故在所有事故中约占80%,其中绝大部分为责任事故[1].大多数丢失放射源事故中,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源上未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以下简称警示标志)是造成放射源丢失的重要原因.因此设置警示标志,是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安全的重要措施,对防止放射源丢失也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晁斌;陈瑞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7例因1,1,1-三氯乙烷意外泄漏事故引起的短期接触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本组病人主要出现头痛、头昏、四肢无力与麻木、走路不稳呈醉酒样及胸闷、气促、恶心、呕吐、流泪等症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一名患者接触三氯乙烷12 d后出现ALT、AST明显升高,同时伴有纳差、恶心、呕吐、肝区隐痛,经除外其他致病因素后,诊断为轻度中毒性肝病,另一例有一过性胆红素明显升高,经保肝及支持、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作者:梁霄;郭少嘉;王治华;钱乐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公共卫生状况,创造良好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但创建成功后,往往对巩固成果不够重视,出现滑坡和被动局面,应引起我们的反思.淄博市于1995年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后,经全国爱卫会暗访复查,曾受到通报批评.经过思想认识的转变和工作上的努力,逐步扭转了重创建、轻巩固的观念,使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工作迈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作者:郑现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涉外企业的兴办,职业危害也越来越严重,90年代以来我院收治的职业病人逐年增加.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职业人群健康意识,保护生产力,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将健康教育纳入职业病专科医院的日常工作,为此,我们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伟;黄爱花;仇翠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发现了等资困难、基金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难点.要解块这些问题,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包括增加投入和等资渠道,加强管理和监督,继续推进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合作医疗的立法,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等.
作者:阎梅英;高文波;翟映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噪声强度与心血管疾患的相关性,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厂纺织车间124名工人(调查组)及手糊车间113名工人(对照组)进行体检,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组血压异常改变(主要指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下文均称血压异常改变)占36.29%,心电图异常占26.6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血压异常发生与接触噪声强度及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心电图异常改变检出率与噪声强度无相关性(P>0.05),两组各项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噪声强度与血压呈正相关关系.建议工人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作者:汪会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伴发重度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且通气时间较长.通常把通气时间大于72h称为呼吸机依赖[1].呼吸机依赖是临床上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撤机失败率很高,是呼吸监护的临床难题之一.该文通过对30例COPD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并发呼吸机依赖患者的详细观察分析,认为产生呼吸机依赖的原因主要与病人的心理状态、身体情况、带机并发症的产生以及呼吸机撤机时间的正确把握等有关;实践证明加强对病人的心理身体支持、掌握规范的操作规程、预防带机时的感染及把握适宜的撤机时间等是防治COPD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依赖的关键.
作者:任华蓉;何江;范红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2003年8月21日,水城钢铁厂观音山矿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中毒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确认为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李菲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