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氩气泄漏突发事件的样品分析方法

李家涛;周义华;任其翾

关键词:氩气, 泄漏, 职业危害, 分析
摘要:2001年11月27日,安徽某某深冷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氩气泄漏,导致4人窒息死亡,5人受伤的职业危害事件.笔者参与现场调查并通过GC-FID法预试、GC-ECD法测定再结合GC-MS法测定事故现场空气样品,同时以标准状况下正常空气组成比例,得出现场空气的N2、O2、Ar的组成比例,结果与事故现场情况十分吻合.为职业危害事件处理及时提供了法定证据,并对作为正常标准值样品分析相互关联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对氩气泄漏突发事件的样品检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健康效应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家畜、野生动物的健康和繁衍的不良影响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其毒理学机制尚未阐明.该文对近年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毒理学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致癌、损伤生殖功能、导致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异常等毒性作用,并对其与受体直接结合、与天然激素竞争血浆激素结合蛋白、影响激素的受体后效应、直接调节细胞信号途径产生应答、抑制微管聚合等生物学机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作者:王宁;金泰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谈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也称精神护理,即运用心理学方法来改变病人的认识、感觉、情绪、态度、意志和行为,以减轻或消除使病人痛苦的各种心理因素,以及由此引起的躯体症状,起到防治疾病乃至改善适应能力的作用.随着医学不断发展进步,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以躯体护理为主的功能制护理方式已逐渐不适应新医学模式和保护人类健康的需要,从而向护理人员提出了从人的心、身两方面整体护理的新目标,这不但有利于改善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关系,为病人创造一个主动接受诊查,配合治疗的佳心理状态,而且能大大缩短战胜疾病的过程.为达到这个目的,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应用方法,羽确心理活动在疾病与健康转化过程中的规律和作用.从改善人的心理状态出发,积极调动病人的潜能,才能更有效地战胜疾病.

    作者:徐琴;张卫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0%水合氯醛灌肠致新生儿一过性黏液血便

    10%水合氯醛灌肠,由于其起效快,副作用小,是新生儿镇静、止惊的常用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发现新生儿用10%水合氯醛灌肠后的1~3次大便呈黏液便,甚至黏液血便,易被误诊为肠道感染,从而影响诊治.

    作者:王娅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某公司年产4000吨油墨搬迁工程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评价

    对油墨搬迁工程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评价,确定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相应防护设施的运行效果.采用检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搬迁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异丙醇、粉尘和噪声,部分岗位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应按照建议进行技术改进和加强防护措施,以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作者:胡小炜;刘建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谈谈对职业病诊断的几点看法

    职业病诊断是一项涉及医学多学科、技术性、政策性均很强的工作,该文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与原卫生部<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相比较,职业病诊断工作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及新问题,阐述了相应的观点;认为职业病诊断政策的变化是国家对职业病诊断加强管理,对劳动者权益重视的充分表现.

    作者:蒋帆;马藻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某电镀厂发生急性氰化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

    对该市一起急性氰化物中毒事故的经过,中毒者主要临床表现,空气监测和中毒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该次中毒共有3人出现症状,其中1名为急性中毒,2名中毒反应,全部治愈.

    作者:卢启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该文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与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制定化学事故应急预案的原则与要求、制定的方法与主要内容、应急救援程序、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等方面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如何制定与实施进行简要探讨.

    作者:王如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职业与胃癌的流行病学研究(续前)

    (接本刊22卷第3期P167页)3胃癌有关的职业暴露因素3.1粉尘研究表明大量暴露于结晶Si02粉尘的工人胃癌危险性增高70%,且随暴露的频率和浓度增加而增高.经潜在非职业性混杂因素调整后,接触结晶SiO2者,其胃癌的OR及95%CI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大量暴露时表现超额危险性.小量暴露于谷物尘、锌尘,胃癌的OR也有所增加.长期暴露于煤尘的工人其胃癌是当地居民或当地非煤矿工人3倍以上.长期接触木尘的木工,其胃癌危险性显著增加.

    作者:姚三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起急性硫化氢和硫酸混合气体中毒事故调查

    该文报道了湖州市某印染厂于2004年5月23日发生的一起急性硫化氢和硫酸混合气体中毒事故.通过分析事故原因,提出要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力度,对有毒作业场所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加强管理,并加强职业卫生知识与卫生法规的宣教培训,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器具,做好安全监护工作,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作者:张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COPD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依赖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伴发重度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且通气时间较长.通常把通气时间大于72h称为呼吸机依赖[1].呼吸机依赖是临床上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撤机失败率很高,是呼吸监护的临床难题之一.该文通过对30例COPD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并发呼吸机依赖患者的详细观察分析,认为产生呼吸机依赖的原因主要与病人的心理状态、身体情况、带机并发症的产生以及呼吸机撤机时间的正确把握等有关;实践证明加强对病人的心理身体支持、掌握规范的操作规程、预防带机时的感染及把握适宜的撤机时间等是防治COPD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依赖的关键.

    作者:任华蓉;何江;范红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职业病医院怎样开展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涉外企业的兴办,职业危害也越来越严重,90年代以来我院收治的职业病人逐年增加.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职业人群健康意识,保护生产力,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将健康教育纳入职业病专科医院的日常工作,为此,我们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伟;黄爱花;仇翠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三氟氯氰菊酯中毒1例救治体会

    患者自服2.5%高效三氟氯氰菊酯农药150 ml引起急性中毒,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上腹灼痛、烦躁、发疳、抽搐、意识障碍及昏迷等症状.治疗经洗胃、吸氧、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少量阿托品、镇静、利尿、保胃、预防继发感染等对症治疗后获得痊愈.本毒物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尽早采取措施保护生命重要脏器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林惠芬;马福云;陶晓华;沈宝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快速检验

    2003年8月21日,水城钢铁厂观音山矿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中毒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确认为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李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关于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几点思考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公共卫生状况,创造良好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但创建成功后,往往对巩固成果不够重视,出现滑坡和被动局面,应引起我们的反思.淄博市于1995年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后,经全国爱卫会暗访复查,曾受到通报批评.经过思想认识的转变和工作上的努力,逐步扭转了重创建、轻巩固的观念,使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工作迈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作者:郑现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压静电用于中毒性神经衰弱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枢神经系统受毒物影响,往往表现出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出现类神经症,临床上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的症状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但早期的损伤往往是功能性的.高压静电治疗是使机体处于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空气电离,产生带电荷的正、负离子,通过负离子调节作用,加大神经组织的静息电位绝对值,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状态,起到镇静作用.该文通过对38例中毒性神经衰弱综合征病人使用高压静电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观察发现,使用高压静电对改善睡眠障碍、头痛、头昏头晕、虚弱感、情感障碍、躯体疼痛感,均明显得到改善,尤以改善睡眠、疼痛症状作用显著.

    作者:贾芸玲;孙杰;王兴刚;王雪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农村卫生室实施消毒综合卫生管理的效果

    为探索适合农村卫生室消毒的卫生管理方法,促进农村消毒工作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我们对本区罗村、龙泉两镇的64处卫生室实施了一套消毒卫生管理办法,并初见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德东;孙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桶装饮水卫生质量监督管理的几点做法

    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如何加强卫生质量监督,已成为目前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桶装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确保广大消费者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加大了对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具体做法是:

    作者:李鲁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氮氧化物中毒48例分析

    该文对48例急性氮氧化物中毒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对氮氧化物中毒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进行了讨论,强调急性氮氧化物中毒潜伏期较长,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提出4条救治要点,对预防措施也提出了建议.

    作者:夏玉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乡镇工业职业卫生管理模式探讨

    乡镇工业是经济振兴、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乡镇工业职业危害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急性中毒死亡、慢性职业中毒以及尘肺病等职业病屡见不鲜,对经济发展及职工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何保护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扶持乡镇工业健康发展,已迫在眉睫.为此,我区探索出了政府参与、部门配合,营造氛围、弹性管理,建章立制、规范实施,依法办事、强化管理,宣传教育、健康促进的职业卫生管理服务新模式,以解决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现将实施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阎梅英;邴清;高文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氯乙烯作业工人DNA损伤和肝功能损伤情况研究

    目的该研究主要探讨氯乙烯(VCM)对肝脏和DNA的损伤作用.方法彗星实验测DNA损伤,并按VCM接触情况将工人分为接触组和对照组,并检测工人肝功能和肝B超.结果接触组肝功能异常者、DNA受损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累积接触剂量分层分析表明,高累积剂量组和低累积剂量组工人,DNA受损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提示VCM对接触工人肝脏损伤和DNA损伤作用值得关注,彗星实验可用于VCM接触工人的健康体检.

    作者:朱守民;王爱红;柴尚建;朱人;曲亚斌;顾寿永;李俊;夏昭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