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邻二氯苯中毒1例报告

施玉兴

关键词:邻二氯苯, 急性, 中毒
摘要:某工人因更换产品,在清理反应釜时吸入邻二氯苯昏倒,经抢救脱离危险.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救援体会

    对一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后临床表现、治疗、应急救援全过程与中毒原因作了分析,并指出应以预防为主.

    作者:郭宝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调查分析

    为探讨噪声对作业人员影响,现对某厂噪声作业人员进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高频听损检出率达32.07%,并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

    作者:陈东辉;胡慧;廖俊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低浓度石棉尘对暴露工人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浓度石棉尘对暴露工人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57名石棉接触工人为暴露组,另选280名无职业接触史的行政后勤人员做对照.采用国产FC-II型粉尘采样器对石棉作业岗位呼吸带进行多点采样,用滤膜重量法测定样品总尘浓度.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总IgE水平.结果作业岗位石棉尘浓度范围0.9~1.7mg/m3,平均(1.3±0.4)mg/m3,均没有超过国家卫生标准(MAC).暴露组总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总IgE水平随暴露工龄增加而升高(P<0.05);男工高于女工(P<0.01);两组中吸烟者均高于不吸烟者(P<0.05),且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各年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石棉尘可致暴露工人血清总IgE水平增高,吸烟有协同作用.

    作者:肖吕武;朱昌琪;蒲少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乐果对豚鼠心血管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乐果对豚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分别在染毒前、染毒后立即(0 min)、15、30、45、60 min记录颈动脉血压和心室内压变化微分值峰值(dp/dt max).按标准Ⅱ导联记录心电图,测量心率、QT间期、PR间期、ST段变化,记录心律失常等.结果豚鼠在给予大剂量乐果后,心率下降明显,QT间期以及PR间期延长,ST段压低,并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在染毒后5 min血压即开始下降,心室内压变化微分值峰值也降低.预先给予阿托品可以明显延长动物存活时间,改善心律失常,但不能缓解QT延长等心电图改变,血压下降和心功能减弱也不能被缓解.结论有机磷农药乐果可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乱.

    作者:李颖;张雪梅;周志俊;胡云平;顾锡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某炼油厂二加氢联合装置试产职业卫生调查与评价

    目的了解某炼油厂二加氢联合装置试运行阶段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采用单项指数和综合指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联合装置总平面布置和设备布局合理,卫生防护设施完善,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通过现场检测,粉尘和毒物全部合格,高温和噪声达标率分别为76.74%和93.02%.结论计算得出综合指数为0.5085,根据综合卫生评价分级标准属I级,联合装置综合卫生评价为合格.

    作者:周敬文;杨学山;陈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接尘工人尘肺发病率研究

    该文选取1978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在册的3 682名接尘工人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研究探讨尘肺发病状况.从该次研究看,平均发病率为0.22%,阶段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该市接尘作业点平均几何浓度看,将接尘工龄控制在20年左右时,发病率仅能控制到4%以下.这提示,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防尘措施,才能早日实现WHO提出的消灭矽肺病的目标.

    作者:毛立臣;孙立强;张丹萍;姜先龙;袁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农药中毒国家诊断标准修订简介

    根据临床研究的进展,我国已对急性农药中毒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数次修订.为学习和掌握2002年新颁布的农药中毒诊断国家标准,将这些标准修订的情况作简要介绍,其中对<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8-2002)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作者:黄金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研究

    我国医务人员目前约为500余万人,包括医疗、护理、检验、药剂等.医务人员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由于病人高度聚集,除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职业性危害因素的作用外,还受到心理性精神紧张的影响.

    作者:李国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新产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为了解新建高新产业试生产阶段职业卫生现状,按采样规范测定职业病有害因素并进行评价,结果粉尘、毒物测定结果均未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部分岗位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5个项目竣工验收指标均为合格,综合卫生评价级别为Ⅰ级,合格.

    作者:李国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调查

    一起急性中毒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现场采样并作定性分析,样品检测结果H2S呈强阳性,H2S的高浓度130 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2倍,其余项目未检出,事故原因是由于H2S急性中毒造成的.

    作者:汤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淄博市美容美发厅常用化妆品卫生状况分析

    现今化妆品尚无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导致一些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产品流入市场,许多美容美发厅使用自制的产品,使得毁容事件时有发生.为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了解我市美容美发厅常用化妆品的卫生质量,将我市1997~2001年抽检的272份化妆品检验结果作一卫生质量分析评价.

    作者:谭琳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邻二氯苯中毒1例报告

    某工人因更换产品,在清理反应釜时吸入邻二氯苯昏倒,经抢救脱离危险.

    作者:施玉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亚急性重度丙烯酰胺中毒死亡1例临床分析

    该文报道一患者主要接触丙烯酰胺单体,接毒3个月出现中毒症状并逐渐加重;脱离接触,给予正确治疗,但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秦小梅;周梅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乡镇瓦厂粉尘治理及效果评价

    乡镇瓦厂粉尘危害状况严重,设计研究实施水浴冲击-喷雾联合除尘器通风防尘措施,使工人作业现场粉尘浓度、排放口排放浓度分别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和环保排放标准.

    作者:张伟;赵海俊;张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不同职业性物理因素作业人员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职业性物理因素对作业人员心电图的影响,为实行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市375名高温作业工人、674名高频电场作业工人、350名视频作业人员及102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分析.结果不同职业性物理因素作业工人心电图改变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并随作业工龄增加而增加.结论高温、噪声、高频电场、视频作业对作业工人的心脏功能具有一定的有害影响,提示对作业工人实行健康监护是必要的.

    作者:赵艳芳;阮日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频淬火设备电磁场防护措施的设计与效果评价

    高频淬火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高频电磁场.该文对某高频设备产生的高频电磁场分两期进行了屏蔽和接地防护措施.在加强操作位的屏蔽和加强接地的二期防护措施后,电场强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均未超过87 V/m国家标准,从而控制了高频电磁场的职业危害,保护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吴军;孙桂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反化学恐怖的医学救援

    化学恐怖是指一个集团或组织利用化学物质作为化学武器来胁迫、危害人群以达到其政治、军事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暴力行为.该文简要介绍了化学毒剂损伤特点,按常见化学毒剂的毒性与临床症状可分为: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失能性毒剂、窒息性毒剂、致痉挛性灭鼠剂等;并叙述了有关化学毒剂的急救、诊治原则及相应的防护对策.

    作者:王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环氧乙烷中毒并发迟发性脑病一例报告

    报道一例环氧乙烷中毒并发迟发性脑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

    作者:朱玮;冯建良;浦静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与医务卫生人员的职业性应激

    SARS是一种身体疾病,但在今天这个非常时刻,从某种角度讲它成为了某些人的一种心理疾病.抗击SARS的医务卫生人员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产生了职业性应激.该文将对医务卫生人员的职业性应激的应激源、应激效应、应激评价和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王宁;雷玲;金泰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