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环氧乙烷中毒并发迟发性脑病一例报告

朱玮;冯建良;浦静霞

关键词:环氧乙烷, 迟发性脑病, 中毒
摘要:报道一例环氧乙烷中毒并发迟发性脑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某大型石化企业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状况调查

    该文介绍了某石化企业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状况,并就如何加强放射源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指出做好放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舍得投资,防护的硬件要跟上去,要达到本质安全.另外还要有一支好的自我管理队伍,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考核.

    作者:孙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研究

    我国医务人员目前约为500余万人,包括医疗、护理、检验、药剂等.医务人员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由于病人高度聚集,除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职业性危害因素的作用外,还受到心理性精神紧张的影响.

    作者:李国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救援体会

    对一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后临床表现、治疗、应急救援全过程与中毒原因作了分析,并指出应以预防为主.

    作者:郭宝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低浓度石棉尘对暴露工人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浓度石棉尘对暴露工人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57名石棉接触工人为暴露组,另选280名无职业接触史的行政后勤人员做对照.采用国产FC-II型粉尘采样器对石棉作业岗位呼吸带进行多点采样,用滤膜重量法测定样品总尘浓度.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总IgE水平.结果作业岗位石棉尘浓度范围0.9~1.7mg/m3,平均(1.3±0.4)mg/m3,均没有超过国家卫生标准(MAC).暴露组总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总IgE水平随暴露工龄增加而升高(P<0.05);男工高于女工(P<0.01);两组中吸烟者均高于不吸烟者(P<0.05),且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各年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石棉尘可致暴露工人血清总IgE水平增高,吸烟有协同作用.

    作者:肖吕武;朱昌琪;蒲少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控制污染环节提高半自动生产冰淇淋的合格率

    针对半自动生产的冰淇淋合格率低的问题,在生产条件不能满足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情况下,借鉴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的原理和方法,找出污染环节,并实施综合干预措施,使半自动生产冰淇淋合格率达91.66%,为今后冷饮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锦云;张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新产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为了解新建高新产业试生产阶段职业卫生现状,按采样规范测定职业病有害因素并进行评价,结果粉尘、毒物测定结果均未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部分岗位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5个项目竣工验收指标均为合格,综合卫生评价级别为Ⅰ级,合格.

    作者:李国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从奶味钙片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报告

    钙片是含葡萄糖碳酸钙、蔗糖等原料精制而成的补钙食品,是适应儿童、孕妇和老人补钙的理想保健食品,但有些儿童服用后产生了一些不良反应.我们收集了食用同一批号产品而产生不良反应剩余的部分钙片共21份,另一批号产品一人份作对照(因同批没用过的无样品),经过增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报告如下.

    作者:孔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农药中毒国家诊断标准修订简介

    根据临床研究的进展,我国已对急性农药中毒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数次修订.为学习和掌握2002年新颁布的农药中毒诊断国家标准,将这些标准修订的情况作简要介绍,其中对<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8-2002)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作者:黄金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对不同年代接尘工人尘肺发生状况的调查分析

    该文选取1978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在册的3 682名接尘工人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对其尘肺发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患病率呈递减趋势;全市患各种Ⅰ期尘肺的工人平均接尘工龄为17.59年;总的趋势是尘肺发病工龄逐渐延长,但70年代以后比70年代以前有提前趋势.调查分析提示,对尘肺病的防治还要从长计议,不断进行深层次的预防措施研究.

    作者:毛立臣;姜先龙;张丹萍;孙立强;袁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皮革行业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监测分析

    为了解皮革制品行业接触有毒物质的浓度与工人的健康状况,用气相色谱法对车间空气进行检测,实验室检查主要指标如血常规等,结果车间空气点合格率为83.9%,从业人员血象检查有异常的为8.2%.

    作者:林薇薇;曹永俊;游春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聚氨酯涂料装修现场主要有机挥发物浓度变化调查研究

    为观察装修后不同时间有机挥发物浓度的变化,该文选取了市面上常见的聚氨酯涂料对家庭装修后空气中有机挥发物浓度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在涂刷即时和涂刷后4 h、24h、72 h、一周、一个月后空气中有机挥发物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各房间空气中均可以检测出甲苯、二甲苯、苯乙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环己酮、苯、丁醇、TDI等多种有机挥发物,并以涂刷时和施工后4 h内接触有机物浓度高;装修后,房间空气中多种有机挥发物浓度下降较快(在82%以上),其中苯和TDI浓度下降速度相对较慢(平均速度分别为33.7%和46.3%);但在装修后30 d时,仅能检测出微量的甲苯、苯、丁醇和TDI,但下降均在95.6%以上;不容忽视的是,在装修后7 d时,空气中苯浓度仍超过室内空气中污染物限值(90μg/m3).为此,提出应加强通风换气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边施工边居住,以及施工后就搬入,是非常不安全、不卫生、不科学的;入住时间至少应在装修后一周后,好是一个月后迁入,且时间越长越好.

    作者:王如刚;康秉勋;郑河新;周素梅;张存合;崔强;黎长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淄博市美容美发厅常用化妆品卫生状况分析

    现今化妆品尚无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导致一些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产品流入市场,许多美容美发厅使用自制的产品,使得毁容事件时有发生.为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了解我市美容美发厅常用化妆品的卫生质量,将我市1997~2001年抽检的272份化妆品检验结果作一卫生质量分析评价.

    作者:谭琳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调查

    一起急性中毒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现场采样并作定性分析,样品检测结果H2S呈强阳性,H2S的高浓度130 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2倍,其余项目未检出,事故原因是由于H2S急性中毒造成的.

    作者:汤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重度有机氟中毒致多脏器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该文报道了5例重度有机氟中毒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患者,5例均有严重肺部损害(X线示白肺),4例伴发皮下气肿、纵隔气肿,4例有明显的肝、肾、胃肠道功能损害,5例均有心肌酶谱改变,4例有进行性意识障碍,4例行机械通气治疗.4例分别于病程的第25、30、31、54天死于MODS,1例病情稳定于病程第91天出院,随访3年患者肺功能基本正常,该文还对有机氟中毒致MODS的机制作了探讨.

    作者:翁金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浓硝酸泄漏后很快分解成大量含氮氧化物弥漫于空气中,人体吸入后引起胸闷、气喘、甚至窒息.如抢救护理不及时、不准确,易引起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气肿、肺部感染.病人入院后,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病人很快病情稳定,住院10 d痊愈出院.

    作者:于素英;欧小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职业与白血病(续前)

    3电磁辐射与白血病电磁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向四周传播,具有波的一般特性(波长、频率、一定的传播速度),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该辐射的量子能量越大,生物学作用越强.

    作者:于立群;徐应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淄博市酱油生产企业卫生现状与管理对策

    对淄博市17家酱油生产企业和随机抽取的10户散装酱油销售点进行检查,并抽样检测共75份样品,合格44份,合格率为58.67%,其中玻璃瓶装、塑料包装、散装的合格率分别是92.00%,60.87%,25.9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苯甲酸钠等超标,针对检测结果,应加大对散装酱油生产企业的监督力度,积极贯彻<酱油厂卫生规范>,健全各生产企业卫生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淄博市酱油合格率,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作者:赵锦云;张红;李贤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频淬火设备电磁场防护措施的设计与效果评价

    高频淬火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高频电磁场.该文对某高频设备产生的高频电磁场分两期进行了屏蔽和接地防护措施.在加强操作位的屏蔽和加强接地的二期防护措施后,电场强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均未超过87 V/m国家标准,从而控制了高频电磁场的职业危害,保护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吴军;孙桂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ARS与医务卫生人员的职业性应激

    SARS是一种身体疾病,但在今天这个非常时刻,从某种角度讲它成为了某些人的一种心理疾病.抗击SARS的医务卫生人员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产生了职业性应激.该文将对医务卫生人员的职业性应激的应激源、应激效应、应激评价和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王宁;雷玲;金泰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反化学恐怖的医学救援

    化学恐怖是指一个集团或组织利用化学物质作为化学武器来胁迫、危害人群以达到其政治、军事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暴力行为.该文简要介绍了化学毒剂损伤特点,按常见化学毒剂的毒性与临床症状可分为: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失能性毒剂、窒息性毒剂、致痉挛性灭鼠剂等;并叙述了有关化学毒剂的急救、诊治原则及相应的防护对策.

    作者:王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