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治疗慢性病

徐丽丽

关键词:山莨菪碱, 改善微循环, 综合治疗, 皮下瘀斑, 下肢浮肿, 双胍类降糖药, 患者, 白细胞减少症, 凹陷性, 障碍性疾病, 急性肺水肿, 过敏性紫癜, 自身对照, 治疗疾病, 运用情况, 血糖波动, 胸闷, 心悸, 明显效果, 慢性疾病
摘要:654-2即山莨菪碱,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休克等微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如急性肺水肿和ARDS抢救,近来也有可治疗难治性过敏性紫癜的报道[2,3],这是用改善机体微循环状况来治疗疾病。笔者认为这个方法在临床治疗上可以拓宽路子,许多难治的慢性疾病从改善微循环着手一试,颇有效果,特介绍三例不同病种使用后均显示有效: 1 病例介绍 沈某某,男性,65岁,住院号92441。因患糖尿病、慢性肝病、冠心病、白细胞减少症,持续胸闷、心悸,下肢浮肿,间断皮下瘀斑,长期住我院治疗休养。在磺脲类及双胍类降糖药联合运用情况下,患者空腹血糖波动于9.35~6.50mmol/L;在使用保心、保肝、升白药、营养等综合治疗下,患者心率长期低于52次/分,偶有房早,经常胸闷、心悸,需要吸氧。下肢浮肿在电解质正常,使用双克等利尿剂后,仍不稳定,经常出现皮下瘀斑。1999年6月8日起,因患者四肢皮下瘀斑出现较多,即给予试服654-2 10mg,3次/日,二三天后明显显效,瘀斑逐渐消失,下肢不再有凹陷性浮肿;停服654-2,停服后二周左右,瘀斑及下肢凹陷性浮肿又复发,再服654-2,又复好转,二三月以来,这样已反复多次。从自身对照结果看,服用654-2改善微循环后,收到了明显效果。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氧化性应激在丙烯腈毒性和致癌性中的作用

    20世纪40年代人们对丙烯腈(Acrylonitrile, AN)的急性毒性就有了初步认识,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又发现了AN对大鼠的致癌作用,随后相继的职业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职业接触人群的肿瘤发生率增加,因而AN的毒作用,特别是致癌性及其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毒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自此人们对AN的生化代谢过程及其与毒作用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建立了相应的毒性评价和接触人群监护体系,但至今其确切的毒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明了。除了代谢过程中释放CN-可以解释部分毒性作用外,近来有研究都相继表明活性氧在AN的毒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并认为活性氧损伤可能是其致癌性、遗传毒性和神经毒性的主要途径,本文介绍AN氧化性应激作用的生物学基础、评价方法及其指标的选择,并就氧化性损伤指标在职业接触人群健康监护的应用作一评述。

    作者:陆荣柱;陈自强;金复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塑料加工业噪声对作业工人职业危害的调查

    为掌握噪声对塑料加工业工人听力、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的危害,以便为采取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塑料加工业的噪声对工人的健康影响进行了调查。1 对象及方法1.1 调查对象选取直接接触噪声的造粒、拉丝、编织岗位工人80名作为接触组,男23名,女57名;平均年龄34.3岁,平均工龄15.7年;对照组为后勤、财务等非生产工人75名,平均年龄31.5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在性别、年龄、体质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经调查两组均不接触其他有害作业因素。

    作者:刘光;于桂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用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治疗慢性病

    654-2即山莨菪碱,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休克等微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如急性肺水肿和ARDS抢救,近来也有可治疗难治性过敏性紫癜的报道[2,3],这是用改善机体微循环状况来治疗疾病。笔者认为这个方法在临床治疗上可以拓宽路子,许多难治的慢性疾病从改善微循环着手一试,颇有效果,特介绍三例不同病种使用后均显示有效: 1 病例介绍 沈某某,男性,65岁,住院号92441。因患糖尿病、慢性肝病、冠心病、白细胞减少症,持续胸闷、心悸,下肢浮肿,间断皮下瘀斑,长期住我院治疗休养。在磺脲类及双胍类降糖药联合运用情况下,患者空腹血糖波动于9.35~6.50mmol/L;在使用保心、保肝、升白药、营养等综合治疗下,患者心率长期低于52次/分,偶有房早,经常胸闷、心悸,需要吸氧。下肢浮肿在电解质正常,使用双克等利尿剂后,仍不稳定,经常出现皮下瘀斑。1999年6月8日起,因患者四肢皮下瘀斑出现较多,即给予试服654-2 10mg,3次/日,二三天后明显显效,瘀斑逐渐消失,下肢不再有凹陷性浮肿;停服654-2,停服后二周左右,瘀斑及下肢凹陷性浮肿又复发,再服654-2,又复好转,二三月以来,这样已反复多次。从自身对照结果看,服用654-2改善微循环后,收到了明显效果。

    作者:徐丽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药源性急性铅汞混合中毒20例分析

    中药偏方在民间治疗银屑病所致中毒时有发生,但引起急性铅、汞混合中毒较少见。我院自建院以来共收治中药偏方引起的急性铅、汞混合中毒2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1~42岁,平均28岁。原发病为银屑病8例,癫痫6例,性病2例,湿疹及腰椎骨质增生各2例。20例中毒后,在当地医院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1例,肠梗阻4例,胆道蛔虫3例,胆石症2例。误诊时间4~6d,均对症治疗无效转来我院确诊为铅、汞混合中毒。既往无肝、肾等病史。1.2 临床表现 20例均在服含樟丹、轻粉等配制的中药偏方后7~60d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绞痛20例,恶心15例,呕吐12例,便秘5例,腹泻4例,流涎3例,失眠3例,四肢酸痛2例,贫血貌10例,巩膜黄染3例,铅线7例,汞线2例,脐周压痛12例,肝肿大5例,肾区叩痛4例,浮肿3例,皮疹6例,震颤5例,抽搐1例。

    作者:张华;冷梅;缪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女职工健康监护的调查分析

    妇女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而能干扰女性性腺分泌和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职业有害因素都可以影响女性性功能。与男性相比,女性性功能与社会、心理的关系更为密切。 本企业女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45.3%,是企业内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劳动妇女健康地参加各种生产劳动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此文对企业内育龄妇女的健康监护资料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妇女劳动保护工作。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次调查总人数为884人,根据不同职业的育龄妇女分类为6组年龄限在45岁以下工龄在2年以上见表1。

    作者:尉康岭;于书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氯乙烯作业工人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为了解氯乙烯作业工人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回顾前瞻性观察法,对921名氯乙烯作业工人进行了40年死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男性接触组肝癌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为2.16(P<0.05);接触组恶性肿瘤、肝癌的死亡率也显著高于1994年全国城市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及1995年全国城市居民肝癌的死亡水平,SMR分别为1.8、2.9(P<0.05)。在恶性肿瘤分类构成中,接触组肝癌居首位。结论氯乙烯作业工人肝癌高发具有职业性特征。

    作者:郑玉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上海化工企业的劳动条件分级调查

    为改善化工企业劳动条件,保护工人群众身体健康,1998年至2000年,在上海化工企业中开展了劳动条件分级调查。现将分级状况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81家企业作为分级对象。1.2 方法和材料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1997);体力劳动强度作业分级(GB3869-1997)。2 结果与分析2.1 分级结果在81家化工企业中,开展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的有48家,占59.26%;开展有毒作业分级的有78家,占96.30%;开展噪声作业分级的有44家,占54.32%;开展高温作业分级的有13家,占16.05%;开展体力劳动强度作业分级的有8家,占9.88%。分级结果见表1、表2。

    作者:陆忠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一例亚急性汞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我院1999年收治一例亚急性隐匿式汞中毒患者,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某厂退休工人,患红皮病型银屑病,多年久治不愈就诊于个体诊所。用含汞中药(偏方)配制成香烟型点燃经口腔吸入,每天一支,共15d。患者出现头晕、恶心、食欲下降,口腔溃疡、牙龈出血,并有发热(体温38℃),误认为感冒未引起注意。此时见皮疹减退,因治病心切,停药一周后又连续用药20d,患者相继出现咽部疼痛,口腔粘膜与牙龈糜烂、胸闷、咳嗽、颜面及四肢水肿,来我院就诊。检查尿汞0.68mg/L,疑似汞中毒收住院。 临床检查:体温38.5℃,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0/12kPa。该患者扶入病房,表情淡漠,周身皮肤呈红皮病型银屑病样改变。面部浮肿,咽部肿痛,口腔溃烂,牙龈出血。心音正常,双肺可闻及细湿罗音。腹平软,肝下界于右锁骨中线肋下1.0cm,可触及,质中等。脾肋下可及边。双下肢踝关节处凹陷性水肿。

    作者:李苏娅;方雪莲;乔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加强急诊质量管理的措施

    急诊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患关系理念的转变,旧的急诊医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急诊医疗发展的需要,为了方便急诊患者的就诊需求,必须创造新的急诊医疗管理模式。近几年来,我院采取措施,创造综合急诊管理制度,把好急诊环节的质量管理,在提高急诊医疗质量与沟通医患关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 加强急诊危重病人抢救质量的管理 急诊危重病人抢救质量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同时也是衡量综合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县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市胃肠病领先学科、县腹腔镜手术领先学科等科室,在群众中信誉较好,又地处县政府所在地惠南镇中心,交通十分便利,危重病人较多,为此我们对急诊医护人员明确建立了危重病人抢救和职业性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制度及各级监督等制度,要求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急诊危重病人在下达病危通知书的同时,将危重病人的详细病情报告门诊办公室、医务科、总值班室、保卫科和防保科等职能部门,这些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急救现场,调集高级医务人员,积极组织抢救。急危病人原则上24h内,职业性危重病人及时抢救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作者:濮文虎;张永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酚类物质化学烧伤和中毒

    目的探讨酚类化学烧伤和中毒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54例酚类烧伤和中毒的经验。结果酚类化学烧伤不仅可造成皮肤烧伤,且可引起全身主要脏器的损害。结论对肾功能衰竭可考虑早期血液透析。保护心脏、肝脏、肾脏的用药时间要适当延长。

    作者:金永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84例尘肺病死亡分析

    某企业由于历史上对其工业卫生欠账的结果,致使众多尘肺病者在该企业所属单位中逐一查出。作者以此为背景资料,在已作相关报道的基础上,汇总了从建厂以来至1999年止所有尘肺患者的死亡存档,用生态学比或生态学趋势作了研究,获得了一些信息,为进入21世纪防治尘肺病提供一些科学依据。今报道如下: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1.1 来源来自该公司全死因职工存档,内含有1958年建厂以来至1999年全死因职工存档。1.2 方法对尘肺死亡年代、年龄(中位数)及其死因疾病谱变化趋势作比较分析。用尘肺病者肺癌致死与该公司同期男性职工全肿瘤死亡中肺癌作对照,行PCMR和病例对照分析。

    作者:张国虹;俞绍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一起三氯化磷溢出事故案例

    2000年4月14日中午12时40分左右,武进市三河口一化工厂槽车颠翻,罐内三氯化磷(含0.13%左右游离磷)溢出,当时天下着中雨,毒物遇水剧烈反应所产生大量黄白色烟气向下风向80米处小学飘去,校内180名学生正在午睡,闻到气味后未辨明风向惊慌逃离现场,吸入毒气约20分钟,后学生中出现程度不同咳嗽、咽痛、胸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即送至几家医院就诊,当时体检绝大部分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咽部充血,心肺听诊无异常。第二天有二名学生X线胸片检查有肺纹理增加,有一名学生胸片示轻度肺水肿。血白细胞在(9.0~12.0)×109/L,其它如ECG、肺功能等检查均正常。经吸氧、激素、抗生素、超声雾化吸入等治疗,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肺部症状在3~4天内均明显好转,但部分学生仍有头昏、嗜睡、腹部隐痛、食欲减退等表现。4月21日起有12名学生出现肝功能异常,血ALT、AST轻度升高,分别为51~146U/L;42~136U/L。经模拟试验,黄白色烟气中测出磷化氢及氯化氢。 经武进卫生局邀请上海任引津教授及倪为民主任会诊,对61名学生逐一检查,其中符合氯化氢、磷化氢刺激反应者40人,轻度中毒18人,中度中毒2人,重度中毒1人。经积极对症处理及保肝治疗,患儿全身状况明显好转。 以上化学物中三氯化磷、磷化氢、氯化氢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磷化氢可引起肝脏损害。

    作者:翟明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日本作业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推荐)限值(2000~2001年)(待续)

    作者:傅慰祖;王文静;吴振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以男性青壮年发病率高,故对劳动力及工作学习影响较大,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治疗得当,病人可在短期内康复,一旦延误诊治可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现将收治的27例急性阑尾炎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方法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小18岁,大50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短8h,长2d。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4例,蜂窝织炎2例,坏疽性1例。本组病例均有脉弦滑,舌苔厚腻。 2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发热(38℃~39℃)、白细胞计数升高,22例患者有明显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腹部压痛明显,尤以右下腹部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明显。

    作者:王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护士长在实施整体护理中的组织协调作用

    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医院深化护理改革的重要步骤,是护理学科、护理教育向深层次发展的关键环节。医院能否开展好整体护理工作,护士长的组织、协调领导作用至关重要。1 护士长要更新观念、转变自我,是科室开展好整体护理的先决条件 护士长在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中要破除老思想、老框框,不能受几十年的传统护理观念束缚而固步自封,驻足不前。开展整体护理不仅仅是护理模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护理观念的转变。因此,整体护理根本的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把护理服务的对象看成是一个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统一体、这是整体护理重要和基本的观念。所以护士长要组织开展好整体护理工作,首先要实现自身观念的转变。

    作者:李苏娅;马秀文;丁江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一氧化碳对男性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探讨

    一氧化碳主要是引起急性中毒,而其慢性毒性作用尚无定论[1],对其从业人员心电图影响已有报道[2]。本文从脑动脉血流速度角度出发,探讨一氧化碳对男性作业工人的影响,加深对一氧化碳慢性损害作用的理解。1 资料与方法1.1 脑动脉血流速度资料来自某企业从业人员实施《化工健康监护》中脑动脉血流速度检测资料存档。观察组为接触一氧化碳的男性作业工人;对照组为同一地区不接触一氧化碳的男性作业工人,且年龄、工龄、吸烟、饮酒、血压状况均相仿。两组资料均衡、可比。(详见表1)

    作者:朱利华;盛步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职业卫生防治机构如何适应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思考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是卫生部提出的今年要做好的三项工作之一,势在必行。改革后的职业卫生监督职能将从职业卫生防治机构(指各级卫生防疫站劳动卫生科、职业病防治所、劳研所等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机构)分离出去,以职业卫生监督为保障,推动职业卫生各项工作开展的原有模式将被打破。因此充分认识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对职业卫生防治机构产生的影响,探讨各级职业卫生防治机构如何适应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新形势,合理解决其生存和发展问题很有必要。笔者谨就此发表拙见,以与同仁商榷。

    作者:李亮;李淑萍;郭平;李登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前列腺疾病50例临床验证

    我院采用针灸治疗前列腺疾病50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有前列腺疾病患者系门诊、中西结合病区的病人,年龄大83岁,小24岁,平均61岁。其中80岁以上患者2例,60~70岁39例,60岁以下9例。50例患者全系由临床症状及三维B超、前列腺液常规化验与直肠指检综合确诊──前列腺增生肥大。其中前列腺肥大压迫膀胱36例,占总例数72%,伴有小结石13例,占总例数26%,单纯性前列腺增生肥大1例,占总例数2%。2 临床分型 根据中医理论的辩证分型,我们大致分为二个类型,即肾虚型和湿热型。

    作者:葛银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肠伤寒误诊阑尾炎手术切除二例报告

    阑尾炎是急腹症中为常见的疾病,我院于1988年至1990年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22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均获痊愈。其中二例腹痛发热患者门诊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治疗,入院后均在第1至第2天手术治疗,其中例一术后高热腹胀发生肠瘘经肥达试验及血培养确诊伤寒,按伤寒治疗,伤口换药堵瘘获痊愈出院。例二术者在术中发现阑尾炎症不重,肠系膜淋巴结片状肿大,阑尾周围无大网膜包裹,当即考虑为肠伤寒,术后送血作肥达试验确诊伤寒,术后当天即按肠伤寒治疗,第14天痊愈出院。

    作者:陶福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低浓度铅对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浓度铅影响血压和血红蛋白的可能机制及其影响微循环的作用方式。方法采用钙细胞化学定位及电子探针-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观察大鼠饮用含铅水30mg/L三个月后,血铅浓度与脑微循环中红细胞形态、结构及钙分布的关系。结果铅染毒组,钙在微血管内、外二侧及红细胞质膜内侧聚积,同时电子探针能量色散谱分析显示:铅染毒组,血管腔外钙反应颗粒中出现明显铅峰。结论血铅浓度在100μg/L左右即可影响血液及循环系统,其作用方式与铅引起的钙分布异常有关。

    作者:阮素云;华燕;沈红;陈良;秦逸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