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肺纤维化研究中的意义

李倩;闫静波;杨方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肺纤维化, 治疗
摘要: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FP)主要是由于各种刺激性因子如矿物粉尘、氧化性气体等作用于肺组织引起的以大量成纤维细胞聚集、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沉积为特征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损伤而导致正常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丧失的一类疾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囊肿合并局限性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附3例分析)

    海蓝组织细胞(sea blue histiocyte,SBH)由Sawitsky等在1954年首先描述,此种细胞与高雪细胞和尼曼-匹克细胞同属于泡沫细胞[1],为组织细胞内蜡样质(ceroid)[2]或神经鞘磷脂(sphingomyelin)和神经鞘糖脂(glycosphingolipids)的过度贮积.

    作者:李春伟;杨艳;李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硝普钠联合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老年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各种心脏疾病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往往病情复杂,处理棘手.我院2002-2005年对老年性心力衰竭采用了硝普钠联合卡托普利及美托洛尔治疗,并与传统洋地黄饱和法加利尿剂治疗进行对比,取得了明显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痔注射术后致肛门直肠严重狭窄7例临床分析

    1992年3月-1998年9月我院收治7例因痔注射后出现肛门直肠严重狭窄,排便困难的患者,针对狭窄的不同特点采取止血钳挑断分离或橡皮筋挂线法、切开狭窄环再加扩肛,换药,全部治愈.现将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秋生;刘国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摄食障碍新生儿60例的喂养护理

    新生儿可因多种因素导致摄食障碍,合理的喂养护理是保证机体足够的营养需求,促进其体格正常生长发育及原发病康复的重要措施.现将我科2000年3月-2006年3月60例摄食障碍新生儿的喂养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吕改玲;徐金霞;吕爱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误诊36例分析

    异位妊娠为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诊断医疗技术的更新和提高及医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只要患者及时到妇产科就诊,在未破裂之前就能得到诊断和治疗,患者恢复快,预后好.但屡有因症状不典型、病情迁延未及时就诊而延误诊断的情况发生.我们收集了36例不典型症状延误诊断的病例,以分析导致误诊的原因.

    作者:吴淑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影响入院宣教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随着我院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非常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而入院宣教、健康指导、出院指导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人院宣教是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第一步,也是树立护士良好形象和做好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它包括对病区环境、管床医生、护士、同病室病友、开饭时间、作息时间及住院规则、辅助检查、用药、饮食等方面的介绍.我科对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患者入院宣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不断提高人院宣教的效果.

    作者:张艳梅;穆树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94例CT诊断分析

    小关节面综合征(facet syndrome)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椎间小关节退行性改变,导致下背部和下肢疼痛、活动障碍,常常伴发脊柱序列异常和椎间盘变性,多为下腰椎[1].

    作者:鄂志双;尤彦德;周立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以前葡萄膜炎首诊的强直性脊柱炎11例

    强直性脊柱炎(AS)为累及中轴骨关节的慢性炎性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的风湿病之一,我国患病率约为0.3%[1].国外报道约20%~40%AS患者发生葡萄膜炎[2],所以眼科医生对AS应有充分的认识.不可仅重视眼部表现而忽略了AS的存在,以避免AS的漏诊,延误该病的治疗.

    作者:李静;李跃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辅助颈丛麻醉20例效果观察

    依托咪酯为非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的优点,而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是一种新型强效麻醉性镇痛药,我们将二者靶控输注辅助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以观察抑制牵拉反应是否安全有效.

    作者:秦明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合并大量体肺侧支法洛四联症17例临床分析

    法洛四联症(TOF)的手术治疗已经取得明显的临床结果,其根治手术的早期病死率已经降到2%~3%左右,其中合并大量体肺侧支循环的法洛四联症的死亡病例占60%左右[1].目前,合并大量体肺侧支循环的法洛四联症的治疗仍然是一个挑战性课题.现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7例患者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董新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2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PRPT)临床少见,仅占全身肿瘤的不到0.2%[1],PRPT来源于不同的组织,种类繁多,起病隐匿,诊断复杂,完整切除率较低,术后复发率高,所以如何提高诊断及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仍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我院普通外科于1997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6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柯;曹青;宋展;赵玉亭;刘建文;任武;郭胜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手术室体位性神经损伤的防治及护理

    体位性神经损伤是指患者在麻醉或昏迷状态下,处于强迫性体位,肢体长时间处于不适当位置所致的神经损伤.体位性神经损伤一般分为臂丛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和腓总神经损伤三种.

    作者:王莉蓉;王耀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男性高血压罪犯自测健康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

    自测健康是个体对其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和期望,这一概念早由Suchman等提出.以后,许多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充实和完善.目前自测健康已成为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健康测量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男性高血压罪犯自测健康与药物治疗依从性之间的关系.

    作者:邵长征;王磊;李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剂量咪哒唑仑辅助区域麻醉镇静的效果观察

    咪哒唑仑是一种水溶性的苯二氮革类药物,对静脉无刺激,副作用少,安全性能高,迅速与中枢神经系统内受体结合产生抗焦虑、镇静及顺行性遗忘作用.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镇静催眠及全麻诱导,用于局麻术中镇静的报道较少.我们通过静注咪哒唑仑,观察其在辅助区域麻醉镇静中对循环呼吸及镇静效果的观察.

    作者:朱丽璇;李艳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结核性脑膜炎29例的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严重的类型,其病情变化急骤复杂,病死率高.因此,严密观察和细致的护理对提高该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我科2003年7月-2006年8月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9例,经规范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麻醉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和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中应用的优势.方法 选取TURP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布比卡因组(C组n=60)和罗哌卡因组(M组n=60),麻醉分别向蛛网膜下隙注入布比卡因(C组)和罗哌卡因(M组);手术后均带PCEA镇痛泵,分别用布比卡因(C组)和罗哌卡因(M组)配置,观察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及循环、呼吸变化情况.结果 二组患者麻醉完善时间相近,C组(13.0±1.8)min,M组(11.0±1.6)min.高阻滞平面C组7例经硬膜外导管给0.375%布比卡因后达T10,M组无硬膜外给药.麻醉中低血压发生率(比基础值下降30%以上)M组3.3%,C组26.6%.辅用芬太尼M组7例,C组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ECG、HR、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患者术后均未见头痛、下肢麻痹等麻醉相关并发症.M组的镇痛效果和下肢肌力好于C组,膀胱痉挛次数M组4例,也明显少于C组21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哌卡因在TURP术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中对患者血压影响小,术后镇痛更满意,下肢肌力影响小,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杨祖悌;张同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氨苄西林致药疹30例分析

    氨苄西林是一种常用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具有毒性低、杀菌力强的特点,随着氨基青霉素的广泛应用所致药疹病例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多.现将我院2005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氨苄西林致药疹30例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唐兴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入院SIRS评分预测多发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多发伤患者入院SIRS评分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883例多发伤患者进行入院SIRS和ISS评分,分析多发伤病死率与SIRS评分的关系,评价SIRS评分与多发伤患者病死率、入ICU率、休克率、住院时问长短等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多发伤的休克率、入住ICU率、平均住院天数和病死率均随着SIRS分值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P<0.01);多发伤后SIRS发生率为37.15%,SIRS组患者与非SIRS组比较病死率明显增加.结论 入院SIRS评分操作简单,有独立预测多发伤患者预后的价值.

    作者:王伟雄;刘坚义;冯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ICU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各种侵入性操作及肠外营养的广泛应用,深部真菌感染逐年增多[1],深部真菌感染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我们对2002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ICU深部真菌感染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ICU深部真菌感染的特点.

    作者:靳慧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煤矿粉尘成分与煤工尘肺的关系

    目的 监测煤矿井下粉尘浓度及组成成分,研究其与煤工尘肺的发病关系,为尘肺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情况相似的二个煤矿进行粉尘测定和成分分析;同时对二矿的井下接尘在岗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结果 ①甲、乙二矿PC-STEL分别为(13.61±17.65)mg/m3、(39.35±148.10)mg/m3,超过国家标准,样本超标率分别为52.9%、55.8%;PC-TWA分别为(3.20±8.42)mg/m3、(2.15±2.07)mg/m3,超标率分别17.5%和30.2%.②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平均为9.60mg/m3,乙矿显著高于甲矿(P<0.05),岩巷作业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③粉尘中Ni、Pb、Mn、As、Cd、Fe、Ca、Mg、Zn、Cu等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6.2±6.5)μg/g、(50.6±36.1)μg/g、(103.4±54.7)μg/g、(37.5±44.4)μg/g、(235.9±292.4)ng/ml、(6224.6±4295.5)μg/g、(12 715.8±26 930.8)μg/g、(919.7±915.4)μg/g、(656.7±774.5)μg/g和(28.2±12.8)μg/g;不同煤矿粉尘中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显著不同,同一煤矿不同采样点(工种)间亦有差异.④煤工尘肺检出率:甲矿0.72%、乙矿1.39%(P<0.05).结论 煤矿作业场所粉尘超标比较严重,煤尘成分中10种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占总粉尘的2.1%,粉尘浓度及金属与类金属元素含量高的矿,煤工尘肺的发病率较高,提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综合防尘措施,完善防、降尘体系,降低煤矿粉尘浓度,降低和控制煤工尘肺的发生.

    作者:鹿德智;宋志方;李少奎;杨海兵;许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