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尹绍成;石文健

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手术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病情危重,内科治疗总的病死率为46.7%~90.0%,存活者多有严重伤残[1.虽然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较过去增多,但所得结果却各不相同.目前国内外统计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为3%~51%[2,由此可见外科治疗病死率的差异与手术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以致目前国内外在脑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无一致性见解[3,4.本组为我科2004-2006年采取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62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现对其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肝脏动态增强扫描中对比剂注射参数设置方法

    肝脏血液供给来源于门静脉(机能性血管)和肝固有动脉(营养性血管),前者占肝脏总供血量的2/3~3/4,后者仅占1/4~1/3[1].由于循环途径不同,血液经左心室-肝固有动脉流入肝脏所需时间比经左心室一门静脉流入肝脏所需时间短,经静脉注射对比剂进行CT肝脏动态增强检查时,二种循环途径各自产生大造影效果的出现时间有一定差别.螺旋CT扫描速度极快,能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分别完成全肝扫描[2].这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也已得到公认,特别是对肿瘤性病变,有效率达95%以上[3].但是,随着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的加快,因摄影参数设置不正确而导致造影检查失败的危险性也加大,而对比剂注射参数设置得正确与否更是决定检查成败和图象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试对CT肝脏动态增强扫描时各时相扫描延迟时间设置方法和对比剂注射参数设置以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进行总结.

    作者:刘建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肺部真菌感染1例药物配合心理治疗效果分析

    肺部真菌感染在职业病防治科长期住院患者中时有发生,患者一旦合并真菌感染较难治愈.其身体感受痛苦的同时,心理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对此类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在积极应用药物的同时配合适当的心理治疗,可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进一步改善预后.

    作者:李新月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含10-羟基喜树碱方案治疗晚期消化道癌4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且发现时多为晚期而失去手术机会,以往化疗方案有效率较低.为提高晚期消化道癌化疗的疗效,寻找有效的化疗方案,1997年10月-2004年10月,我们应用含10-羟基喜树碱(HCPT)的方案治疗晚期消化道癌44例,观察疗效及毒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本全;王道军;刘阿海;靳桂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儿鼻出血116例临床特点分析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虽然多发于中老年人,但小儿鼻出血也占一定比例.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及恐惧心理,发生鼻出血后不能很好地叙述病情和配合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鼻出血的诊治.我院1997-2006年共收治鼻出血520例,其中小儿鼻出血116例,占22.3%.现将116例小儿鼻出血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黄金铸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依那普利和不同剂量氯沙坦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氯沙坦对AMI大鼠左室重构的防治作用,评价其量效关系,并与依那普利比较.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假手术组,其余结扎左冠状动脉致AMI模型.术后48h存活的123只随机分为:AMI对照组,依那普利组[1.0mg/(kg·d)],氯沙坦高剂量组[10mg/(kg·d)],氯沙坦中剂量组[1.0mg/(kg·d)]和氯沙坦低剂量组[0.1mg/(kg·d)].给药治疗3用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脏标本固定和病理分析.终64只大鼠获完整资料,上述各组例教分别为9、8、13、13、11和10只.结果 AMI各组梗死面积均在44.5%~4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实际和相对重量(LVAW和LVRW)、膨胀指数(EI)和重构指数(RI)均显著增加,变薄率(TR)显著降低(P均<0.001),发生了左室重构;而左室内压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显著降低(P均<0.001).与AMI对照组相比,氯沙坦高、中、低剂量组和依那普利组的LV-EDP、LVAW、LVRW、EI和RI均显著降低或减少(P<0.050~0.001),TR显著增加(P<0.050~0.001),且高剂量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的LVEDP、-dp/dtmax、EI、TR和RI比低剂量氯沙坦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 高、中、低粥量氯沙坦均能有效防治AMI大鼠的左室重构,低剂量有效.高剂量更优.

    作者:田健;张道华;晁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32例诊治分析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在腹部损伤中较为常见,若合并腹腔脏器损伤,则病情复杂,诊治困难.我院2000--2006年共收治该类患者32例,现将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绪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真菌性肺炎7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76例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76例真菌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真菌性肺炎患者平均年龄73岁,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和/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机械通气等危险因素.真菌培养以念珠菌属为首位,共62例.病死率15.1%(12/76).及时治疗可提高疗效.结论 真菌性肺炎做到早期预防、及时诊断、综合治疗可降低发病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罗晋光;赖新平;余德;罗利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多汗症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外分泌性出汗是人体体温调节的基本方式.如果机体内温度超过下丘脑正常体温调定点,就会出现交感神经反应性全身出汗、血管舒张及呼吸过度,热量通过体表蒸发丢失.使机体中心温度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1].出汗神经调节通路起源于下丘脑视前区,经由脑干侧索内侧区下行至脊髓内侧柱神经节前神经元突触.胆碱能交感神经纤维能够支配调节体表200~400万个外分泌性汗腺.这些汗腺以手掌及脚掌为密集(600~700个/cm2),而身体背部为稀疏(64个/cm2).面部和眼睑汗腺由T1~4>脚脊髓交感神经支配,上肢皮肤汗腺由T<,2~8>胸脊髓交感神经支配,躯干皮肤汗腺由T4~12胸脊髓交感神经支配.而下肢皮肤汗腺由T10~L2胸、腰脊髓交感神经支配[2].

    作者:郝孟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43岁.因步态不稳伴言语不清晰2年于2007年5月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年,无明确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逐渐出现行走不稳,进行性加重.

    作者:徐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特殊部位(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临床分析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rectal endometriosis,RE)是指具有生长活力的子宫内膜累及直肠壁,在直肠壁内非癌性生长,受卵巢激素周期性影响,产生肛门坠胀、里急后重、经期便血等临床症状的疾病[1].临床上常有因RE误诊为直肠癌而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报道[2,3].我院1994-2004年共收治了13例RE,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素新;刘春凤;韩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足三里穴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自血疗法是将患者的静脉血从血管内抽出,迅速注入局部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不加任何抗凝剂).自血疗法操作简单、方便、治疗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很受欢迎,2002--2007年我们对72例痤疮患者.使用自血疗法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李成科;姚清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辅酶A致过敏反应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52岁,主因头晕3d于2007年3月20日步行入院.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遵医嘱给予输入5%葡萄糖加ATP40mg,辅酶A 100U 静点,约15min后患者感到心慌、颜面皮肤潮红,全身瘙痒.

    作者:殷素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2例临床分析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PKC)又称发作性运动诱发性手足徐动症.临床表现运动开始时出现不自主的手足及面部的异常运动,如舞蹈样手足投掷、扭转、徐动等.现将我们在门诊工作中遇到的2例PKC,报告如下.

    作者:韩淑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肝硬化合并卵巢癌性腹腔积液11例误诊误治分析

    我科2001年3月-2006年10月收治11例肝硬化合并卵巢癌性腹腔积液患者.在入院前均被外院或门诊误诊为肝硬化腹腔积液.现将误诊误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魏兆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研究进展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其20%的溶液又名克无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分子式C12H1N2C12,无色,吸湿性晶体,熔点约300℃(分解),蒸气压0.1mPa,密度1.24~1.26(20℃),几乎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中性和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迅速水解,在水溶液、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光分解.为高效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及脱叶剂,是目前使用广泛的除草剂之一[1],它合成于19世纪,1962年开始作为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农业,因其对环境几乎无污染,很快在全世界推广使用.1964年爱尔兰发生了第一例PQ引起的中毒事件,随后世界各地相继报道PQ中毒事件,并有大量患者死亡.由于PQ在广大农村应用普遍,自服及误服中毒常有发生[2].现就目前百草枯中毒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冯红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脑卒中偏侧肢体运动障碍早期康复治疗76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除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外,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的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1,现将我院2004年2月-2007年2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期肾结核的超声诊断

    肾结核是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的初发病症,90%继发于肺结核[1.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者约1 000万人,其中肾结核占8%~20%.

    作者:宋宴鹏;赵海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52例临床分析

    小儿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系膜套人邻近的肠腔内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是2岁左右儿童常见的急腹症.经过腹部X线平片及空气灌肠可以明确诊断.我院2004年8月-2008年2月共收治52例小儿肠套叠,均采用JS-628E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进行空气灌肠复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茂盛;谢克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妊娠并发急性胰腺炎、乳糜性腹膜炎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30岁,以第一胎妊娠8个月胃脘部疼痛4h为主诉于2006年4月12日10:00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8月5日,孕期经过顺利,4h前无诱因开始出现胃脘部疼痛,恶心、呕吐2次,为水样物。

    作者:高兵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FLIP与肿瘤细胞TRAIL介导的凋亡信号调节

    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调节程序,主要是在机体内维持细胞的稳定性.由于所有细胞都具有这种凋亡能力,强大的抗凋亡机制必须存在以调节细胞凋亡.因此.细胞内有广泛的抗凋亡蛋白,如Bcl-2和lAP家族.在大多数细胞类型中凋亡可以被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即FLIP)抑制,由于它在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传导中的抑制效应而被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表明FLIP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心血管等疾病中表达失调.

    作者:王峰;白俊清;李琪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