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百草枯中毒研究进展

冯红军

关键词:百革枯, 急性, 农药中毒, 中毒机制
摘要: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其20%的溶液又名克无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分子式C12H1N2C12,无色,吸湿性晶体,熔点约300℃(分解),蒸气压0.1mPa,密度1.24~1.26(20℃),几乎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中性和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迅速水解,在水溶液、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光分解.为高效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及脱叶剂,是目前使用广泛的除草剂之一[1],它合成于19世纪,1962年开始作为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农业,因其对环境几乎无污染,很快在全世界推广使用.1964年爱尔兰发生了第一例PQ引起的中毒事件,随后世界各地相继报道PQ中毒事件,并有大量患者死亡.由于PQ在广大农村应用普遍,自服及误服中毒常有发生[2].现就目前百草枯中毒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百草枯中毒研究进展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其20%的溶液又名克无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分子式C12H1N2C12,无色,吸湿性晶体,熔点约300℃(分解),蒸气压0.1mPa,密度1.24~1.26(20℃),几乎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中性和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迅速水解,在水溶液、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光分解.为高效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及脱叶剂,是目前使用广泛的除草剂之一[1],它合成于19世纪,1962年开始作为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农业,因其对环境几乎无污染,很快在全世界推广使用.1964年爱尔兰发生了第一例PQ引起的中毒事件,随后世界各地相继报道PQ中毒事件,并有大量患者死亡.由于PQ在广大农村应用普遍,自服及误服中毒常有发生[2].现就目前百草枯中毒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冯红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2例临床分析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PKC)又称发作性运动诱发性手足徐动症.临床表现运动开始时出现不自主的手足及面部的异常运动,如舞蹈样手足投掷、扭转、徐动等.现将我们在门诊工作中遇到的2例PKC,报告如下.

    作者:韩淑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依那普利和不同剂量氯沙坦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氯沙坦对AMI大鼠左室重构的防治作用,评价其量效关系,并与依那普利比较.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假手术组,其余结扎左冠状动脉致AMI模型.术后48h存活的123只随机分为:AMI对照组,依那普利组[1.0mg/(kg·d)],氯沙坦高剂量组[10mg/(kg·d)],氯沙坦中剂量组[1.0mg/(kg·d)]和氯沙坦低剂量组[0.1mg/(kg·d)].给药治疗3用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脏标本固定和病理分析.终64只大鼠获完整资料,上述各组例教分别为9、8、13、13、11和10只.结果 AMI各组梗死面积均在44.5%~4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实际和相对重量(LVAW和LVRW)、膨胀指数(EI)和重构指数(RI)均显著增加,变薄率(TR)显著降低(P均<0.001),发生了左室重构;而左室内压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显著降低(P均<0.001).与AMI对照组相比,氯沙坦高、中、低剂量组和依那普利组的LV-EDP、LVAW、LVRW、EI和RI均显著降低或减少(P<0.050~0.001),TR显著增加(P<0.050~0.001),且高剂量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的LVEDP、-dp/dtmax、EI、TR和RI比低剂量氯沙坦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 高、中、低粥量氯沙坦均能有效防治AMI大鼠的左室重构,低剂量有效.高剂量更优.

    作者:田健;张道华;晁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乙酰肝素酶与头颈部鳞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标志性生物学行为,也是肿瘤难以攻克的大障碍.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一种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中多糖的酶,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HPA通过降解ECM中的硫酸乙酰肝素多聚糖蛋白和释放其结合的生长因子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s,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和各种酶等加速肿瘤浸润和新生血管形成这二个肿瘤发展的关键环节,从而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现就HPA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云程;吴立连;王显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肝硬化合并卵巢癌性腹腔积液11例误诊误治分析

    我科2001年3月-2006年10月收治11例肝硬化合并卵巢癌性腹腔积液患者.在入院前均被外院或门诊误诊为肝硬化腹腔积液.现将误诊误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魏兆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病情危重,内科治疗总的病死率为46.7%~90.0%,存活者多有严重伤残[1.虽然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较过去增多,但所得结果却各不相同.目前国内外统计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为3%~51%[2,由此可见外科治疗病死率的差异与手术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以致目前国内外在脑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无一致性见解[3,4.本组为我科2004-2006年采取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62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现对其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尹绍成;石文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儿急性喉炎168例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喉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多发生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起病急、进展快、症状重.若救治不当,常可危及生命.现将我院2003年2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68例的救治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星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内皮素-1的影响及意义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西方国家,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1.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糖代谢紊乱,肾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细胞因子等因素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近年的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在调脂治疗的同时,对DN起着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并且该作用不完全依赖其调脂作用.我们通过检测DN患者氟伐他汀治疗前后尿Et-1排泌量和血浆Et-1浓度的变化,探讨氟伐他汀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蓝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某地高职学校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查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成瘾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1,2.大学生网络成瘾这种伴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心理疾病,给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3.为了解高职学校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状况,笔者于2005年9月对某地二所高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我院2001-2006年共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6例,其中25例采用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建忠;邓传富;伍学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67例临床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l bladder,PLG)是一组主要由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构成的胆囊壁内组织向腔内局限性突出病变的总称.其中腺瘤性息肉有明显的恶性变倾向,是当今国内外公认的一种癌前病变,并与早期胆囊癌统称为胆囊肿瘤性息肉(NPG)[1].绝大多数PLG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常由B超常规性检查时发现,临床诊断定性和确定是否手术治疗非常困难和缺乏依据.现收集我院收治的67例PLG患者,重点分析其临床诊断、治疗和手术适应证.

    作者:周大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多汗症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外分泌性出汗是人体体温调节的基本方式.如果机体内温度超过下丘脑正常体温调定点,就会出现交感神经反应性全身出汗、血管舒张及呼吸过度,热量通过体表蒸发丢失.使机体中心温度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1].出汗神经调节通路起源于下丘脑视前区,经由脑干侧索内侧区下行至脊髓内侧柱神经节前神经元突触.胆碱能交感神经纤维能够支配调节体表200~400万个外分泌性汗腺.这些汗腺以手掌及脚掌为密集(600~700个/cm2),而身体背部为稀疏(64个/cm2).面部和眼睑汗腺由T1~4>脚脊髓交感神经支配,上肢皮肤汗腺由T<,2~8>胸脊髓交感神经支配,躯干皮肤汗腺由T4~12胸脊髓交感神经支配.而下肢皮肤汗腺由T10~L2胸、腰脊髓交感神经支配[2].

    作者:郝孟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p57kip2和cyclinD1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p57kip2和cyclinD1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迭,探讨p57kip2和cyclinD1的表迭水平在皮肤鳞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洲p57kip2和cyclinD1在皮肤鳞癌和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结果 p57kip2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皮肤(P<0.05)cyclinD1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皮肤(P<0.01);在皮肤鳞癌中,p57kip2>和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p57kip2>的低表迭及cyclinD1的高表迭可能在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崔秋梅;高云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58例疗效观察

    尘肺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职业病,我们自2006年11月引进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hole-Lung Lavage,WLL)治疗尘肺病,疗效确切,现将在全麻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实施WLL对尘肺患者58例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曹正新;王艳;朱秀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关节置换术中肺动脉栓塞抢救成功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67岁,因不慎摔伤至右股骨颈骨折于2007年5月26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及冠心病史,心电图正常,未摄X线胸片,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显示血糖及尿糖指数高,其余正常.

    作者:赵丽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Wnt信号对小鼠骨作用的研究

    目前培育出很多小鼠模型用于研究被确定为骨量调控因子的Wnt信号分子.这些小鼠模型可以帮助确定作为重要调控子,具有软骨形成、分化成骨和破骨细胞形成作用的经典Wnt信号通路.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和动物活体内骨的Wnt信号作用有关的研究文献,综述了小鼠活体内骨的Wnt信号系统的作用机制.

    作者:张辉;张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喉全切除后嗅功能重建指导的临床意义

    喉癌是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占发病率的7.9%~35.0%,且有增高之势,目前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手术治疗.喉全切除是治疗喉癌应用早的手术方式.它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同时也给机体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嗅觉减退甚至消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2].我科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行喉全切除、行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的30例患者,术后进行嗅觉功能重建指导,现将临床资料及嗅功能指导后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俊花;王淑红;徐开旭;张建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足三里穴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自血疗法是将患者的静脉血从血管内抽出,迅速注入局部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不加任何抗凝剂).自血疗法操作简单、方便、治疗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很受欢迎,2002--2007年我们对72例痤疮患者.使用自血疗法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李成科;姚清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银杏叶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目前认为,产生UAP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膜损伤、痉挛或收缩、斑块加重冠脉狭窄以及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等诸多诱因.UAP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脏事件发生.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而积极合理的治疗是减少心肌梗死和死亡危险的关键[1.随着人们平均寿命延长,社会老年化已在许多国家形成.在我国,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60岁以上人口为1.3亿(占人口总数10%左右).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我院近3年应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普拉固、拜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等常规治疗老年UAP,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古丽巴哈·胡都尤木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卫生系统反应性评价对患者满意度的启示

    长期以来,了解患者对卫生保健部门绩效的主要方法是患者满意度调查,并将之作为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们由于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诸方面的要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期望,基于这种期望,对所经历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进行的评价就是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丹;许鑫;薛素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