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回盲部恶性肿瘤与炎症的鉴别征象

赵宏伟;曹秋生

关键词:曰盲部, 恶性肿瘤, 炎症, 影像学检查
摘要:在X线诊断中,回盲部恶性肿瘤与炎症的鉴别是常见的问题,有时还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尤其是恶性淋巴瘤与炎症的鉴别.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回盲部恶性肿瘤和炎症的X线比较分析,以提高对二者的鉴别能力,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积木式嵌插法修复幼儿颅骨凹陷骨折1例

    幼儿颅骨凹陷骨折并不少见,以往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手术可有脑实质损伤、血肿形成的漏诊及颅内残留异物等情况发生.我们对1例幼儿颅骨凹陷骨折进行积木式嵌插法修补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温鼎东;刘艳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卫生系统反应性评价对患者满意度的启示

    长期以来,了解患者对卫生保健部门绩效的主要方法是患者满意度调查,并将之作为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们由于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诸方面的要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期望,基于这种期望,对所经历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进行的评价就是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丹;许鑫;薛素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肿瘤化疗药外渗防治与护理

    是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在肿瘤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上,绝大多数抗肿瘤药通过静脉途径输注,输注中药物外渗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6%~6.0%[1].药物外渗是指药物从血管渗漏到周围组织,或静脉给药时无意中注射到血管外引起的组织损伤.抗肿瘤药渗漏到皮下组织,根据不同外渗药物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甚至皮肤组织坏死,重者可损伤神经、肌腱,造成肢体功能障碍[1,2],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为此引起临床广泛重视.近年来,医护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防治抗肿瘤药外渗性损伤方面取得了很多经验,现总结这方面文献,并探讨这些进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耿丽萍;张卉丹;刘俊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真菌性肺炎7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76例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76例真菌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真菌性肺炎患者平均年龄73岁,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和/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机械通气等危险因素.真菌培养以念珠菌属为首位,共62例.病死率15.1%(12/76).及时治疗可提高疗效.结论 真菌性肺炎做到早期预防、及时诊断、综合治疗可降低发病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罗晋光;赖新平;余德;罗利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某地高职学校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查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成瘾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1,2.大学生网络成瘾这种伴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心理疾病,给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3.为了解高职学校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状况,笔者于2005年9月对某地二所高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口服速效感冒冲剂致患者嗜睡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78岁.因咳嗽、咳痰3d,于2005年5月6日入院.患者2周来经常出现鼻涕、咽痛、咳嗽、发热,休息不好时症状加重,偶有心前区不适。

    作者:郭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子宫动静脉瘘玫阴道大出血8例临床分析

    子宫动静脉瘘是少见的子宫动静脉畸形,但可造成不规则阴道出血.甚至引起大量阴道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子宫动静脉瘘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高湘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肝硬化合并卵巢癌性腹腔积液11例误诊误治分析

    我科2001年3月-2006年10月收治11例肝硬化合并卵巢癌性腹腔积液患者.在入院前均被外院或门诊误诊为肝硬化腹腔积液.现将误诊误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魏兆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危重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向专业化发展,越来越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抢救和治疗,而机械通气对这类患者是必不可少的抢救和治疗手段之一,同时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研究表明,机械通气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目前危重患者尤其是机械通气的营养支持深受临床的广泛重视[1].本文对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强;何静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煤矿多发伤353例救治分析

    我院急诊科收治煤矿创伤2 321例,其中多发伤353例,现就煤矿多发伤特点及救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朱戌明;李素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ICU患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U的患者大部分是可逆性的急危重症患者.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复杂、身心都受到病痛折磨,有的甚至生命垂危.患者及家属都怀着一种迫切希望救治、帮助,恐惧不安的复杂心情,对有关疾病的治疗、预后、康复等知识处于一种极度渴求状态.此时,护士如果能运用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技术,配合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使用正确的沟通交流技巧,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目的、恰当的健康教育,则可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度过难关,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但目前ICU患者的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存质量.

    作者:董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甲基汞对小鼠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及其危害研究

    金属汞和汞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目前环境中的汞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上汞流失的增加而造成的,其中以水银法制碱工业为突出.其次是氯乙烯化工厂含汞催化剂废水,以及硫化汞的生产、含汞农药、纸浆及造纸杀菌剂、电气设备、汞合金及医药生产中排出的废气和废水等.由于汞不断污染雨水、地下水、海水,水体中均存在不安全因素.在水生环境中,经过微生物学的作用,无机汞转化为亲脂的甲基汞[(CH3)2Hg].这种转化可使汞在食物链中更易发生生物放大作用.汞中毒以甲基汞为严重.因为甲基汞在脂肪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大,进入人体后几乎全部被吸收,在人体内停留时间长[1].

    作者:黄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内皮素-1的影响及意义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西方国家,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1.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糖代谢紊乱,肾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细胞因子等因素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近年的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在调脂治疗的同时,对DN起着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并且该作用不完全依赖其调脂作用.我们通过检测DN患者氟伐他汀治疗前后尿Et-1排泌量和血浆Et-1浓度的变化,探讨氟伐他汀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蓝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创伤性湿肺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创伤性湿肺首先由Burford等于1945年观察尸体病变肺组织时,发现病变肺野有充血,问质水肿,或出血及实变,故命名为创伤性湿肺(traumetic wet lung).其后经Danicl等[1]在动物实验中以及梁、李二氏在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尸检时,均证实胸部创伤可导致湿肺.湿肺的产生是肺创伤后病理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其病理机制为胸部闭合性创伤后,广泛小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及肺泡粘膜的分泌物(如粘液、血液、浆液及浓性物质)骤然增多,造成末梢支气管及肺泡内分泌物潴留,加之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组织间水肿,即形成所谓创伤性湿肺.

    作者:张瑞荣;程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CR技术在X线摄影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CR技术逐步取代了X线成像历经数十年的增感屏-胶片系统成像方式,成为X线成像新时期的代表.它把模拟影像信息转变为数字影像信息,实现了影像信息数字化[1].其实质是图像板(IP)经X线照射后,在成像层形成潜影,含有潜影的IP被激光束扫描后读出,经光电转换成为数字影像.现通过我们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进一步说明CR技术在X线摄影技术中应用伊值.

    作者:许晓清;刘爱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呼吸性碱中毒的防治

    随着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普及,儿科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逐渐提高;机械通气在危重患儿的抢救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呼吸机的了解和参数设定的不合理,使得呼吸机的各种相关并发症时有发生.我们就我院儿科NICU中机械通气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有效的预防办法.

    作者:马圣洁;邵桂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免疫预防工作中的影响和作用

    免疫预防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本国策之一,为我国的传染病消灭与控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免疫预防又称预防接种,它作为疾病预防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保护儿童健康,减少、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降低儿童发病率及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让广大群众都能掌握预防接种知识,自觉主动地配合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做好儿童的免疫规划工作,我社区预防接种门诊自2000年4月始,重视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预防接种工作之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类凤娟;宋丙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病情危重,内科治疗总的病死率为46.7%~90.0%,存活者多有严重伤残[1.虽然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较过去增多,但所得结果却各不相同.目前国内外统计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为3%~51%[2,由此可见外科治疗病死率的差异与手术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以致目前国内外在脑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无一致性见解[3,4.本组为我科2004-2006年采取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62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现对其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尹绍成;石文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妊娠并发急性胰腺炎、乳糜性腹膜炎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30岁,以第一胎妊娠8个月胃脘部疼痛4h为主诉于2006年4月12日10:00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8月5日,孕期经过顺利,4h前无诱因开始出现胃脘部疼痛,恶心、呕吐2次,为水样物。

    作者:高兵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43岁.因步态不稳伴言语不清晰2年于2007年5月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年,无明确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逐渐出现行走不稳,进行性加重.

    作者:徐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