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闫长明;刘刚;李高玉;夏东升;岳喜军;薛成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 椎弓根内固定, 椎问融合器
摘要:腰椎滑脱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约占腰腿痛患者的4%~5%[1].虽然大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可以缓解,但仍有20%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效,需行手术治疗[2].2004年6月-2006年7月我们采用经后路椎问融合器(cage)与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症37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特重型颅脑损伤120例急救分析

    特重型颅脑损伤在颅脑损伤中占一定比例,由于病情危重,救治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和功能恢复状况,我院1998-2006年,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120例,结合我们的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志强;吕俊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胎儿主要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进展

    近15年来,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出现,超声技术在产科领域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和深入.

    作者:回丽妹;马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微侵袭治疗老年人脑出血100例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病情重,特别是老年人,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致残率高,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2002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微侵袭治疗老年人脑出血10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笃华;李海文;肖红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高血压发病的可能因素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盐敏感有关,目前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较集中在以下几个环节: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②肾性水钠潴留;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④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⑤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以及动脉弹性功能[1].

    作者:国青;刘雪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医疗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媒体的过度关注,导致医息关系越来越紧张,稍有疏忽可能引起医疗纠纷,为此我们将自己近几年来处理或看到的医疗纠纷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希望引起同行注意.

    作者:吴亚军;陈勇;祝文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复杂而又较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在近50年中已成为密切关注和研究的课题.肥厚型心肌病是各年龄段重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且年轻人的突然和意外死亡是该病自然病史中灾难性的部分.

    作者:刘雪雁;国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急性气道阻塞15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气管切开是抢救急危重患者呼吸道不畅时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1],是神经外科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手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李润英;范超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士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的防护措施

    目的 加强手术室护士对艾滋病的防护.方法 通过医院宣传教育,医院感染控制、血液质量管理等方法.结果 探索手术室护士对艾滋病患者手术全过程中的特殊防护措施和消毒隔离技术.结论 需要进一步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艾滋病防护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杜绝职业性感染,保护手术室医务人员的安全,成为重要的课题.

    作者:宋玉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进展

    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外科常见的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其中尿路上皮占95%以上.文献报道美国2004年新发病例60 240例.

    作者:史建国;陈宇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联用螺内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72例疗效观察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在应用改善生活方式和至少3种抗高血压药治疗的措施持续3个月以上.仍不能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140/90mmHg).也称为难治性高血压.对于顽固性高血压,如再单一采用某一种药物进行治疗,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均需要进行联合用药,以寻求降压效果的较大改善[1].螺内酯目前被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4线药物,自2003年以来.我们采用联用螺内酯治疗72例顽固性高血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20例临床分析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我国结核病疫情较严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肺结核患者仅次于印度,位居第二位.异烟肼的发明为人类治疗肺结核开辟了新纪元,随着其他一系列抗结核化疗药物的诞生和应用,耐药菌株也相继出现,加之毒副作用较大,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给治疗肺结核带来了新的困难,很多患者因减少剂量靠或中断治疗使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使肺结核这一老病种得以反弹和蔓延.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分析

    本文总结了我院2004-2007年1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情况,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兴明;胡晓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住院期间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干预

    我们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及其家长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

    经皮肾镜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术(MPCNL)是治疗肾结石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刨伤小、出血少、结石取尽率高、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2007年4月以来,我科采用MPCNL,治疗肾结石88例,并给予患者良好的术前宣教,密切的术后观察及护理,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亚丽;郭慧芳;李艳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唐山地区野生药用单子叶植物资源的调查

    唐山市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北京、天津毗邻,是连接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的咽喉要地和走廊.地形复杂,从沿海到平原,从丘陵到山地,土壤及水域差异很大,这一特点构成了唐山地区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适宜如玉蜀黍、泽泻、半夏、水仙等单子叶植物生长.

    作者:周程艳;郭莹;李闻新;上官丽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及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及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52例放射治疗同时予痰热清注射液静滴;对照组48例只予常规放射治疗.二组均于放射治疗开始后1h、24h和72 h、1用(潜伏期)、2周、4周、8周、16周(肺炎期)、24周(肺纤维化期)抽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疲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中ET-1的含量.结果 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观察组为17.31%,对照组为33.33%;3、4级肺炎发生率观察组为3.85%,对照组为27.08%;3、4级肺炙平均发病荆量分别61Gy和52Gy;放射性肺炎平均发病时问分别为39d和28d;肺纤维化发生率观察组为15.38%,对照组为52.38%.观察纽血浆中ET-1的舍量较对照组低.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降低血浆中ET-1的表达,有效预防和推迟严重性急性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对减轻放射性肺损伤、提高生存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晓红;李义慧;杨俊泉;胡万宁;张瑞娟;张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脊髓-硬膜外联合镇痛是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较多的镇痛方法之一,起效快,神经阻滞完善可持续给药.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心脏及神经系统毒性低,在低浓度范围内产生良好的感觉-运动分离阻滞的效应.

    作者:郭玉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过敏性紫癜100例辨证论治

    过敏性紫癜是血管性紫癜中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性毛细血管炎.本病治疗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对症治疗,包括祛除病因,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抗过敏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我们2004年6月-2007年6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长,对100例过敏性紫癜病进行分型论治,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铁军;王颖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以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癌5例临床分析

    肺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多数患者因咳嗽、咳血色痰、胸痛等肺部表现而到肺科就诊,但部分患者以肺外症状为首发表现而到其他科室就诊,因此提高对肺癌的早期发现率及诊断率,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现将我院1998年5月-2007年10月收治的以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癌5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杜忠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右侧椎动脉畸形并左侧椎动脉狭窄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49岁.因头晕3年余,加重10余天于2008年6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长期口服贝那普利;2型糖尿病史2年,未治疗;3年前出现头晕,走路不稳,CT检查诊断为小脑梗死,给予血塞通、辛伐他汀等活血化淤、降脂等治疗.3年来时有头晕.近10d来逐渐加重,查体:血压150/105mmHg.行64排CT检查.发现右侧椎动脉畸形,变细,并游走于颈椎横突孔之外;左侧椎动脉起始部粥样斑块样狭窄,长约1cm.

    作者:席子明;李保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