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强;吕俊生
1病历报告患者,男,49岁.因头晕3年余,加重10余天于2008年6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长期口服贝那普利;2型糖尿病史2年,未治疗;3年前出现头晕,走路不稳,CT检查诊断为小脑梗死,给予血塞通、辛伐他汀等活血化淤、降脂等治疗.3年来时有头晕.近10d来逐渐加重,查体:血压150/105mmHg.行64排CT检查.发现右侧椎动脉畸形,变细,并游走于颈椎横突孔之外;左侧椎动脉起始部粥样斑块样狭窄,长约1cm.
作者:席子明;李保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现察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心衰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0例顽固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联合应用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恒速泵静脉注入;对照组40例.给予洋地黄、利尿荆、ACEI等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二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心衰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李强;杨秀娟;罗柳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26岁,因妊娠38+6周,孕1产0枕位,阵腹痛2h,于2007年6月15日入院待产.孕期无异常发现.产科检查:腹围94cm,宫高32cm,胎位左枕前,胎心146次/min.外阴发育正常,无静脉曲张.肛查:宫颈消,质软,宫口开1cm.骨盆外测量正常.人院后产程进展顺利,在会阴侧切下顺娩一活男婴.阿氏评分1min 10分.体重3 750g.产时失血200ml,总产程4h15min.
作者:梁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复杂而又较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在近50年中已成为密切关注和研究的课题.肥厚型心肌病是各年龄段重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且年轻人的突然和意外死亡是该病自然病史中灾难性的部分.
作者:刘雪雁;国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属原发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好发于神经轴索聚积区.即胼胝体、大脑脚、脑室周围、脑干及小脑上脚等部位.多为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损伤,是在特殊外力(主要是旋转暴力)作用下,脑组织间发生剪切力,造成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意识障碍是典型的临床表现.其程度常与CT影像不一致.DAI致残、致死率极高,预后极差.本文回顾性总结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DAI 28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震;刘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我国结核病疫情较严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肺结核患者仅次于印度,位居第二位.异烟肼的发明为人类治疗肺结核开辟了新纪元,随着其他一系列抗结核化疗药物的诞生和应用,耐药菌株也相继出现,加之毒副作用较大,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给治疗肺结核带来了新的困难,很多患者因减少剂量靠或中断治疗使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使肺结核这一老病种得以反弹和蔓延.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及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52例放射治疗同时予痰热清注射液静滴;对照组48例只予常规放射治疗.二组均于放射治疗开始后1h、24h和72 h、1用(潜伏期)、2周、4周、8周、16周(肺炎期)、24周(肺纤维化期)抽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疲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中ET-1的含量.结果 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观察组为17.31%,对照组为33.33%;3、4级肺炎发生率观察组为3.85%,对照组为27.08%;3、4级肺炙平均发病荆量分别61Gy和52Gy;放射性肺炎平均发病时问分别为39d和28d;肺纤维化发生率观察组为15.38%,对照组为52.38%.观察纽血浆中ET-1的舍量较对照组低.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降低血浆中ET-1的表达,有效预防和推迟严重性急性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对减轻放射性肺损伤、提高生存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晓红;李义慧;杨俊泉;胡万宁;张瑞娟;张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脾脏在血液、免疫及内分泌方面的功能越来越得到重视.这些重要功能在儿童及青壮年身上尤其重要,这些人群脾脏受到严重损伤时是否决定切除,应特别慎重.我院1995年2月-2007年12月,对108例严重脾损伤患者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成功保留了全部或部分脾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温世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为探讨术前排尿训练对预防和减少骨科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效果.我们对术后使用镇痛泵方法的80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了术前排尿训练的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章晓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0~50岁,平均40.2岁,饮酒5~30年,饮酒量0.5kg/d左右,饮酒方式为空腹或很少佐食,其中伴有高血压病18例,冠心病3例.1.2诊断标准①长期持续大量饮酒.有神经及精神系统I临床表现.②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③经戒酒、大量B族维生素治疗后病情好转.④营养缺乏症.
作者:苏亦然;梁潇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近一百年来医患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医疗发展成了一种产业,越来越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二是医务人员也日益重视经济收入,医疗成了一种获取利益的手段;三是患者的医疗费用日益增加,从而出现了医患双方的利益冲突.
作者:曹惠英;闫晨;陈燕;赵健;陆英;谢旖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产程中阴道指检替代肛门检查是否会增加母婴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正常产妇400例临产后随机分为阴道指检组和肛门检查组,阴道指检组用0.5%聚维酮碘原液纱球2~3个按阴蒂、阴道前庭、小阴唇、大阴唇及套阴体消毒顺序涂擦后进行检查,肛查组用传统的检查方法,从检查次数、母婴感染、产程进展的现察、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等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阴道指检监测产程进展不仅避免了肛门检查的弊端,而且不增加感染率.结论 产程中选择适当的消毒剂行外阴消毒后,阴道指检替代肛门检查用于监测产程进展是安全、准确、可行的.
作者:李银仙;陈慕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过敏性紫癜是血管性紫癜中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性毛细血管炎.本病治疗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对症治疗,包括祛除病因,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抗过敏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我们2004年6月-2007年6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长,对100例过敏性紫癜病进行分型论治,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铁军;王颖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脊髓-硬膜外联合镇痛是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较多的镇痛方法之一,起效快,神经阻滞完善可持续给药.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心脏及神经系统毒性低,在低浓度范围内产生良好的感觉-运动分离阻滞的效应.
作者:郭玉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58岁,主因胃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后2个月于2008年2月13日10:00入院治疗,给予CHOP方案化疗.本次化疗结束后给予辅助药物0.9%氯化钠250ml+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1支静滴(华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号为国药准字H20060574),调节滴速约60滴/min,在输入本组液体约50ml时,患者出现发冷、寒战、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胸闷,继之发热,头晕头疼.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菌血症多见于重症患者,其感染细菌耐药性强,并发症多,治疗费用高,病死率高,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难点.我科于2008年1月收治1例腰椎内固定术后脑脊液漏伴感染合并菌血症患者,细菌为革兰阳性菌.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瑞氏综合征又称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常见于病毒感染后,数日内出现急性发病、发热、呕吐、意识障碍、惊厥、昏迷等急性脑病症状,多见于儿童.
作者:黄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Survivin(SVV)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family,IAP)的1个成员.其相关研究自1997年始见报道.Survivin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Survivin基因的价值在于它在正常分化组织中不表达,而在恶性肿瘤组织中多高表达[1].Survivin作为一种新的lAP.其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作为肿瘤诊断标记物和治疗靶点的应用已初露端倪,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作者:梁永强;朱兰;齐红;戚孟春;邓久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现今外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例数逐年增加,我院从2000-2006年共治疗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经过围术期合理的血糖控制,均顺利度过手术关,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作者:武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养麦花叶总黄酮(TFBFL)对去甲肾上腺素(NE)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NE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以TFBFL 100,200,400mg/(kg·d)和阳性药物卡托普利(CAP)50mg/(kg·d)灌胃培药15d.计算左心室肥厚指数(LVWI:LVW/BW),和心重指数(HWI:HW/BW,LVW/HW).采用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及其同质的组织形态擘变化.并取大鼠左室心肌上清液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管繁张素Ⅰ转化酶(ACE)含量.结果 与肥厚模型组比,TFBFL能降低LVWI和HWI,改善心肌病理变化.且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压力负荷后左室心肌ACE的含量,400mg/(kg·d)组与阳性药物CAP组治疗效果相近.结论 TFBFL对NE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逆转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拮抗了ACE.
作者:姜妍;韩淑英;李金阳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