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内固定术后脑脊液漏伴感染并菌血症1例的护理

王文英

关键词:腰椎内固定, 脑脊液漏, 术后感染, 茵血症, 护理
摘要:菌血症多见于重症患者,其感染细菌耐药性强,并发症多,治疗费用高,病死率高,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难点.我科于2008年1月收治1例腰椎内固定术后脑脊液漏伴感染合并菌血症患者,细菌为革兰阳性菌.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rtheter,PICC)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血管定位准确,留管时间长等特点,常用于需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化疗药物、高渗透性及粘稠药物的患者,它是一种很好的为患者提供长期治疗和营养的途径[1],但同时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现对我科2007年9月-2008年9月58例应用PICC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右侧椎动脉畸形并左侧椎动脉狭窄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49岁.因头晕3年余,加重10余天于2008年6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长期口服贝那普利;2型糖尿病史2年,未治疗;3年前出现头晕,走路不稳,CT检查诊断为小脑梗死,给予血塞通、辛伐他汀等活血化淤、降脂等治疗.3年来时有头晕.近10d来逐渐加重,查体:血压150/105mmHg.行64排CT检查.发现右侧椎动脉畸形,变细,并游走于颈椎横突孔之外;左侧椎动脉起始部粥样斑块样狭窄,长约1cm.

    作者:席子明;李保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21例治疗分析

    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施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2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君;周岚;吴晓平;李艳春;郑树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及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及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52例放射治疗同时予痰热清注射液静滴;对照组48例只予常规放射治疗.二组均于放射治疗开始后1h、24h和72 h、1用(潜伏期)、2周、4周、8周、16周(肺炎期)、24周(肺纤维化期)抽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疲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中ET-1的含量.结果 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观察组为17.31%,对照组为33.33%;3、4级肺炎发生率观察组为3.85%,对照组为27.08%;3、4级肺炙平均发病荆量分别61Gy和52Gy;放射性肺炎平均发病时问分别为39d和28d;肺纤维化发生率观察组为15.38%,对照组为52.38%.观察纽血浆中ET-1的舍量较对照组低.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降低血浆中ET-1的表达,有效预防和推迟严重性急性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对减轻放射性肺损伤、提高生存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晓红;李义慧;杨俊泉;胡万宁;张瑞娟;张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微侵袭治疗老年人脑出血100例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病情重,特别是老年人,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致残率高,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2002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微侵袭治疗老年人脑出血10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笃华;李海文;肖红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煤工尘肺并发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现况研究

    煤工尘肺病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人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作者:吴小姝;王慧红;马淑云;牛小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沙棘总黄酮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名醋柳、酸刺,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一种浆果植物,我国是世界上沙棘资源为丰富的国家[1].

    作者:张鹏;朱素英;杨风琴;徐文锦;袁本香;薛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冲洗的疗效观察

    鼻内窥镜手术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但术后常出现鼻腔粘膜水肿,充满异常分泌物,如痂皮、囊泡、肉芽等,如果不能有效地清理消除之,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作者:杨柳;李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

    经皮肾镜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术(MPCNL)是治疗肾结石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刨伤小、出血少、结石取尽率高、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2007年4月以来,我科采用MPCNL,治疗肾结石88例,并给予患者良好的术前宣教,密切的术后观察及护理,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亚丽;郭慧芳;李艳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腰椎滑脱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约占腰腿痛患者的4%~5%[1].虽然大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可以缓解,但仍有20%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效,需行手术治疗[2].2004年6月-2006年7月我们采用经后路椎问融合器(cage)与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症37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闫长明;刘刚;李高玉;夏东升;岳喜军;薛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自制简易密闭式持续冲洗装置临床应用18例护理分析

    在骨科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骨关节伴严重污染的开放性损伤或骨关节感染的患者,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不仅治疗时间长,而且效果往往较差.

    作者:牟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21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0~50岁,平均40.2岁,饮酒5~30年,饮酒量0.5kg/d左右,饮酒方式为空腹或很少佐食,其中伴有高血压病18例,冠心病3例.1.2诊断标准①长期持续大量饮酒.有神经及精神系统I临床表现.②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③经戒酒、大量B族维生素治疗后病情好转.④营养缺乏症.

    作者:苏亦然;梁潇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士在艾滋病患者手术中的防护措施

    目的 加强手术室护士对艾滋病的防护.方法 通过医院宣传教育,医院感染控制、血液质量管理等方法.结果 探索手术室护士对艾滋病患者手术全过程中的特殊防护措施和消毒隔离技术.结论 需要进一步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艾滋病防护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杜绝职业性感染,保护手术室医务人员的安全,成为重要的课题.

    作者:宋玉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荞麦花叶总黄酮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养麦花叶总黄酮(TFBFL)对去甲肾上腺素(NE)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NE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以TFBFL 100,200,400mg/(kg·d)和阳性药物卡托普利(CAP)50mg/(kg·d)灌胃培药15d.计算左心室肥厚指数(LVWI:LVW/BW),和心重指数(HWI:HW/BW,LVW/HW).采用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及其同质的组织形态擘变化.并取大鼠左室心肌上清液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管繁张素Ⅰ转化酶(ACE)含量.结果 与肥厚模型组比,TFBFL能降低LVWI和HWI,改善心肌病理变化.且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压力负荷后左室心肌ACE的含量,400mg/(kg·d)组与阳性药物CAP组治疗效果相近.结论 TFBFL对NE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逆转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拮抗了ACE.

    作者:姜妍;韩淑英;李金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术前排尿训练预防骨科使用镇痛泵患者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为探讨术前排尿训练对预防和减少骨科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效果.我们对术后使用镇痛泵方法的80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了术前排尿训练的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章晓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特重型颅脑损伤120例急救分析

    特重型颅脑损伤在颅脑损伤中占一定比例,由于病情危重,救治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和功能恢复状况,我院1998-2006年,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120例,结合我们的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志强;吕俊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甲氧氯普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大剂量顺铂化疗后迟发呕吐反应的临床观察

    顺铂为铂的金属络合物,于20世纪70年代始用于临床,主要与DNA链上的碱基作用,改变其正常复制模板功能,引起DNA复制障碍,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作者:吕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骨转移癌放疗止痛疗效观察

    骨转移癌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它常引起患者剧烈、持续性疼痛或病理性骨折,由此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如何有效地治疗骨转移癌,缓解疼痛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我科2005年2月-2007年11月采用大剂量分割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谌龙;魏红梅;孙娟;孙朝军;郑岩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分析

    本文总结了我院2004-2007年1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情况,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兴明;胡晓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注射用呋布西林钠致皮疹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20岁,主因左股骨干骨折术后于2008年3月28日18:27入院.于2008年3月31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股骨干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取出术,术后2008年3月31日15:28-2008年4月6日15:00期间给予注射用呋布西林钠2g溶入5%葡萄糖250ml静滴,2次/d.患者无过敏史,4月6日15:00滴注100ml时,左下肢及腹部即出现大面积1mm×1mm皮疹,发红、瘙痒.高出皮面.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停药,更换其他液体,氯苯那敏8mg口服,皮疹及红晕2h后消失.

    作者:曹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